宝宝出生后,身体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随着月龄增加,宝宝逐渐接触辅食,牙齿也很快就能萌发出来。只是宝宝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有些出牙较慢,让家长非常着急。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位宝妈的求助帖子:宝宝8个月了还没有出牙,是不是营养不达标?用不用去医院看医生?
注意,宝宝8个月不出牙实属正常,家长不用太担心。就拿我家孩子来说,他出牙非常早,4个月直接出了2颗牙齿,我担心他营养过剩,特地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被医生朋友说了一顿,嫌我大惊小怪。孩子发育不同,出牙时间自然不同,只要不超过标准时间,早点晚点都是正常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的出牙时间、出牙顺序以及护理方法,新手爸妈可收藏学习。
01、宝宝出牙(时间、表现和顺序)
宝宝出生时是没有牙齿的,平均出牙时间是6个月。只不过,孩子的状况不同,有的4-5个月开始出牙,有的1岁左右才开始出牙。对于这些状况,家长不需要担心,只要不是疾病引起的出牙晚,都属于正常情况。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提到, 孩子出牙时间可能由基因决定,出牙较晚并不意味着孩子发育有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小时候出牙晚,孩子可能会遗传这种情况,出牙也较晚。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还提到了几个出牙征兆,比如孩子过度流口水、喜欢啃咬物品(硬物)、牙龈红肿、烦躁哭闹或者伴低热……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一定要用心陪伴和护理,帮娃度过难关。
至于出牙顺序,家长可以参照下面的图片。
像大动作发育一样,出牙也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宝宝的牙齿是对称生长的,先出两颗下门牙,再出两颗上门牙,然后是旁边的牙齿,由中间往两边扩散。如果宝宝不按常理出牙,先出两边不出中间,建议带娃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中间牙齿的牙根有问题。
02、宝宝牙齿护理
宝宝出牙是牙齿最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候,要想牙齿健康成长,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好好护理,比如:清洁牙齿(牙龈和牙床)
出牙时,牙床和牙龈都非常脆弱,如果孩子饭后不清洁牙齿,食物残渣和奶渍很可能会让红肿不适的牙龈发炎。所以,家长需要帮孩子清洁牙齿,比如饭后漱口,擦洗牙床/牙龈(手指裹上棉纱布沾温水,轻轻擦洗孩子的牙床/牙龈)。
出牙后,家长可以使用专用牙膏和牙刷,早晚帮孩子擦洗牙齿。
每天早晚刷牙不仅能清洁卫生,促进牙齿健康,还能给娃养成好习惯,以后再护理就更轻松了。
PS:对牙齿的护理,《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提到: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的6个月里,应该带他们去看牙医,而且这个时间不能晚于12个月(尤其是到了12个月还没有出牙的孩子)。看牙医不仅能知道孩子的牙齿状况,做好基本护理,还能跟牙医学习科学有用的护理妙招,让家长少走“弯路”。
03、宝宝健康护理
出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就像孩子出生一样,由一个小小的“胚胎”逐渐发育成牙齿,然后不断地向着口腔方向移动,突破口腔粘膜长出来。
出牙时,孩子往往会遭遇很多不适,最常见的有牙龈红肿发痒、口水过度流出、情绪烦躁、哭闹厉害……有的孩子还会伴随低烧或者腹泻(我家孩子出牙时,有轻微腹泻)。
这个阶段,孩子会变得非常难带,需要家长更用心的护理才行。
1、用心陪伴:婴幼儿时期,孩子睡眠有个“倒退期”,其中一个时期就是乳牙萌出阶段,因为牙龈红肿不适,孩子烦躁不安,经常夜醒哭闹。妈妈需要耐心陪伴,用心陪伴,耐心哄睡,千万不要对他们不耐烦、发脾气。
2、缓解不适:牙龈红肿不适,是孩子烦躁哭闹、啃咬物品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个问题,应对方法并不难,家长可以这样做:
3、外出玩耍:白天多带孩子外出玩耍,或者在家做游戏,这样可以转移孩子对牙龈的注意力,让他们忘记不适,缓解痛苦。
叮麻寄语:孩子出牙是一个重要时期,它意味着孩子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也伴随着很多不适,需要家长的用心陪伴和细心护理。建议家长早学习早了解,帮娃度过出牙难关,拥有一口健康牙齿。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我是叮麻育儿,家庭教育指导师,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
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
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