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土豆现在2岁5个月,好讲道理了,也不总乱发脾气。当然,王土豆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这两年我们可谓是跟他斗智斗勇。从这2年的斗智斗勇经历,我总结出下面几个小妙招。
总提要求的爷爷
王土豆从一岁多会走路开始,最喜欢的事就是出门玩。我们于是虚构了一个爷爷,这个爷爷会要求他完成各种“任务”,才能出门玩。
一岁二三个月时,王土豆开始学说话,出门总拼命喊别人爷爷。碰到打扫卫生的大爷喊爷爷,遇到拿快递的叔叔喊爷爷,看到一个短头发的背影也喊爷爷。爷爷是他对外面成年男子的身份认定。
有一次他想玩小区喷水池里的水,被打扫卫生的大爷制止了(说有电危险)。还有一次他在小区门口的自动门那里进进出出,被门卫大爷“教育”了。于是这个权威的爷爷,在我们家就横空出世了。
他不愿意洗脸,我们说,“爷爷说,不洗脸不能出去玩。”坐地铁他不愿意戴口罩,我们就说,“爷爷说,不戴口罩不能坐地铁”。
然后他就知道,“爷爷的要求”,如果不完成,他就不可以做接下来的事。“爷爷”的话非常好用,比爸爸妈妈奶奶的苦口婆心有用得多。
但随着智商的提高,到2岁左右时,王土豆就不太把这位爷爷当回事儿了。
利用王土豆的偶像包袱
小孩子嘛,总是爱美的。女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美美的小公主,男孩子都喜欢听别人说自己是大帅哥。
王土豆满2岁后,突然对”帅哥“这个词很感冒。你喊他小美女或小帅哥,他马上反驳:“不要当小美女,不要当小帅哥,要当大帅哥!” 机会来了。
他不愿意洗脸,我就说,“现在一点都不是大帅哥了,脸太脏啦,是小丑猪。”他纠结一下,为了当大帅哥也就豁出去了。洗完脸自己还喊一句,“又变成大帅哥啦!”
依样画葫芦,很多卫生问题,由此解决。
妈妈也想吃
王土豆快2岁时,正是物权意识萌芽的时候,对自己的东西有强烈的执念,别人连碰都不能碰。(我之前写过相关微头条:物权意识的表现)
虽然这是正常的发展阶段,但作为操心的老母亲,我担心他以后不会“分享”,就特地上网查了其他妈妈们的教育方法。
有一个妈妈分享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每次孩子吃东西时,都要求孩子给她吃一口。这个可执行度非常高,我们马上用了起来。
王土豆吃“零食”时,我们就装出可怜巴巴地样子。
我们:“妈妈/爸爸也好想吃啊,给妈妈/爸爸吃一个吧~”
王土豆:“不要ai妈妈/爸爸吃。”(王土豆发不出“g"的音)
我们:“呜呜,妈妈/爸爸好伤心啊。”
…… 纠结一会儿后,王土豆会抠抠索索地拿出一个给我们,
王土豆:“妈妈/爸爸不伤心啦。”
生命不止,分享不息,接下来就会有:奶奶吃不到好伤心,哥哥吃不到好伤心……
虽然直到现在,王土豆还是不太愿意把东西分给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但你若给了,他并不会强烈反对。(当然,也是因为他现在的物权意识没那么强烈了。)
“伤心”的魔法
我们从王土豆1岁多开始,就常常在某些情境下跟他说:妈妈好伤心,爸爸好伤心,奶奶好伤心。
一开始王土豆不知道“伤心”的意思,但看了《鸟鸟的故事后》,他突然就懂了,鸟鸟没有朋友,低眉耷眼地“好伤心”。鸭妈妈找不到小鸭鸭了“好伤心”; 妈妈吃不到饼干“好伤心”, 弟弟被阿姨打了,哭了,“好伤心”……
( 我之前写的相关文章:大鱼掏心窝推荐,王土豆超爱的睡前故事)
他懂了“伤心”,很多问题就好办多了。不给妈妈吃饼干,妈妈会“伤心”;想要弟弟的玩具,但拿走了弟弟会“伤心”;不让叔叔骑爸爸的车(其实是共享电动车),叔叔会“伤心”。
很多时候,只要你告诉他,某件事情做了,别人会“伤心”,他就会打败自己的“想要”或“不可以”。
试图让孩子心中有父母
《男孩派》(公众号)的一篇文章,给父母们提了一条教养准则:我希望你(孩子)做出改变,是因为我希望你(孩子)爱我,而不是因为你(孩子)是错的。
这一块我们竟然无师自通了。比如王土豆耍赖要抱抱时,我们抱一会儿后会跟他说,“妈妈太累了,走不动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孩子越来越重了。)尽管很不愿意,磨蹭一会儿后,他会自己下来走路。
还有一件让我很暖心的事。之前看《鸭妈妈和小鸭鸭》的故事时,我告诉过王土豆,要是他像小鸭鸭一样不见了,我会很伤心。后来每次看到,鸭妈妈找到小鸭鸭了,他就会抱抱我,说“找到小鸭鸭啦,妈妈不伤心啦~”
《男孩派》的那篇文章还说:孩子愿意改变,是因为他爱你,而不是因为他错了。只有试图让孩子心中有父母,孩子心中才能装下父母。
也让孩子心中有他人
我觉得不仅在与父母相处中,在与其他人相处时,也应该让孩子心中有他人。
清明假期带王土豆出门,他想把自己里面一件衣服上的恐龙先生露出来,就嚷着要脱外套。但户外还有点冷,我担心他会感冒,于是废了一番口舌讲述这样做的后果,但他仍然坚持要脱外套。
最后我灵机一动对他说,要是把外面的衣服脱掉,恐龙先生会很冷。恐龙先生怕冷,脱了外套他会很冷、很伤心。然后王土豆就乖乖的穿好衣服,让恐龙先生待在外套里了。
后来我们遇到一个在路边哭泣的小哥哥,王土豆好奇地盯着看,说“哥哥哭啦。” 我解释说,哥哥的雪糕掉在地上了,哥哥很伤心,就哭了。
王土豆就一直隔着一段距离站着(我担心小哥哥尴尬,不让他走近。),一边观察哭泣的哥哥,一边不停地跟我说,“哥哥的雪糕掉了,哥哥伤心啦……”
看着王土豆那认真理解世界的样子,我心中暖烘烘的。
@李大鱼和王土豆 划重点:孩子愿意改变,是因为他关心别人的感受。只有试图让孩子心中有别人,孩子心中才能装下别人,装下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