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作者分享,作者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ymslive
结本平常,但冠以中国,便立意非凡。只听“中国结”三字,也觉抑扬顿挫,结之神韵,呼之欲出;仔细摩挲观赏,则益加体会中国结之构思精巧,变化千万,美不胜收;倘若能平心静气坐下来,自己动手编个中国结,那岂不更是桩风雅妙事?
在下有幸得识中国结,数年来也曾醉心痴迷编结,偶有所得;虽每有仰之弥高的困惑,却也自谓已略窥门径,所以不惮将个人对中国结的思考与经验作个阶段性的总结。如果有读者能从我的论述中学会至少是认识中国结,那我也就能得到分享的安慰与乐趣了。
中国结宏观结构
典型的中国结主要由结体、耳翼、间隙、流苏等四要素组成,这也是中国结美感的来源之所。
如上图所示,结体是中国结的中枢部分,是中国结成型的支架结构。结体的外观纹理清晰,呈有规律的错综交织,回环往复,给人以一种厚实的美。耳翼是从结体抽出来的成环成圈的线条。结体一般有比较固定模式,但耳翼却千变万化,可大可小,还可以在耳翼上编成其他的装饰结。耳翼从结体中延伸出来,体现一种飘逸之美,也增加了结体的对称性,而对称性也正是中国结的一个审美性征。
间隙的问题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我觉得它很重要,所以愿把它与结体、耳翼、流苏相提并论。中国的传统艺术讲究虚实结合,而中国结更是天然地要求如此——结不能抽得太紧,否则就成了“死结”。一件中国结工艺品往往由数个基本结组成,故间隙不但存在于基本结之内,也存在于结与结之间。有时在中国结开头收尾或在主体结之间打个同心结或纽扣等紧凑的小结,它们除了起实用固形与装饰功能外,也有分隔、制造间隙的功效。间隙的调整与配合,比耳翼的抽取还更灵动多变,它体现出中国结的空灵之美。
流苏一般是垂饰在中国结的尾端,它看似简单,却应用极普遍,像中药复方的甘草一样,几乎随处可加上几缕,这样就使一个中国结更加地道,也为之平添了几分姿色。如果说中国结的主体用线都比较紧实的话,那么流苏用线则是松散的,这又体现了一种辩证的关系。流苏也不单是包扎系绑在结尾,也有其一套编织技法,使得它与主体结浑然一体。于是流苏的运用,便为中国结增添了一种摇曳之美。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结能用一根绳子编到底,绳子既是一维线性的,成品中国结总体看也一般是上下线性延伸的,上端可挂,下垂流苏,而中国结向左右两边的延展主要是靠耳翼的变化。还有些中国结串有珠子、玉佩等配件,也能起着强烈的装饰作用,但配件毕竟不是中国结本身题中之意,也不是所有都必须的,因此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中国结微观结构
在编织或分析中国结时,应注意以下两对关系:“单双枝”与“内外叶”。
在编中国结时,若由绳子的一端有规律地朝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编织行线形成特定纹路,则该线端称作“单枝”;反之,若有绳子的两段始终相随按相同或相反方向方式行线时,这两段线称作“双枝”。须注意,“双枝”不同与“双线”编法,这里仍讲一根绳子编结,双枝是由同一绳子的不同部分弯折在一起并行编织,以形成特定纹路效果。当然,双枝线也不一定完全粘在一块,根据编结要求它也可以时分时合,但最终应回到双枝状态。在盘长结系列中,“双枝”是极普通的,而“单枝”在双钱结一类中更常见。单枝常用于耳翼,双枝多用于结体,分别形成结的正反或前后两面,这使得绝大多数中国结的正反面是相同的。
“叶”的概念是从“双枝”派生出来的:双枝并行,形成“内叶”,双枝相联,则形成“外叶”;抽紧内叶,形成结体,抽出外叶,则形成耳翼——所以外叶也称作“耳”,内叶也称作“口”,并且经常是“口耳相承”。在编中国结时,分清内外叶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抽不出理想而美观的中国结。另外,在很多结编完后剩出的两头线端,若假想粘合起来,其实也是一个外耳。
中国结四大元素
尽管中国结可能很复杂,但它的原料却很简单。一般地,构成中国结的元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线、珠、穗、丝。
“线”是中国结的最主要的元素。线的取材很广,绳子带子,乃至花藤竹篾,不管是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只要它是一维线性的,长度比直径大得多,而且具有一定的柔性韧性和可编性,都可以拿来编中国结。所以这里所说的“线”是一个抽象概念,不指具体的什么绳子。当然,随着近年中国结的流行升温,市场上也出现了专门用于中国结的绳子。
“珠”这里也指一个抽象概念。能编入中国结的配件也如同可利用的绳子一样,简单而丰富繁多,主要是小珠子,还有环、管、玉佩等,不妨统称为“珠”,因为它们附于中国结主体的方式有相似的规律。“线”是柔性的,而“珠”具有刚性特征,所以珠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线之不足,极大地增加中国结的美感。作为中国结工艺品,应该是线结为主,珠饰为辅;珠虽美,却不宜喧宾夺主。但也可能有些情况另外,比如装饰贵气而且比较大的玉佩,也许就要突出玉块了,不过这时的中国结首先是利用其实用性,其次才是其审美性。
“穗”是用于流苏的元素。与“线”相比,穗的特征是细而散;与“珠”相似,穗也是只起修饰作用,且一般只用于结尾,不同的是珠补充中国结的刚性,而穗再极端增添中国结的柔性。可用作流苏的“穗”也有不同种类,最简便经济的“穗”是把“线”抽芯拉散。
“丝”用量很少,比“线”细,甚至比“穗”还细。“丝”可以用于包扎捆绑“穗”以结成流苏,也可以在必要时缝合耳翼和珠子。中国结线与线之间的编织是以物理摩擦力定型的,有时容易松散,所以现在编作较复杂中国结时常推荐最后用胶漆粘住固定。但传统中国结,在化学胶漆没有出现之前,可以采用针线缝钉的方法,那缝线也就可称作“丝”,它一般要藏入结体内,外观上不易看出。所以“丝”虽微小,有时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弥补“线”编织方式的某些不足。
中国结四大结系
在变幻无穷的中国结家族中,常见的分类是按其复杂程度一般可分为基本结、变化结与组合结。所谓基本结是绳而成结的最小独立单元,若缺少其中一两步编线步骤尤其是关键步骤,基本结就会自然松散或变成一团不可预期的乱线。组合结由若干基本结组成,一件中国结作品可以说就是一个组合结,这里若缺少某一两个基本结,尽管可能会降低该中国结的规模、观赏性与艺术性,但一般不妨碍它仍然作为中国结。变化结只是介于基本结与组合结之间的过渡,很多变化结的变化就来源于基本结的组合,而一些变化较复杂的变化结也就可以单独作为装饰中国结使用。若说它们的区别,大概基本结的联合可视为组合结,而基本结与线以及结与结之间的耦合应归为变化结。
所以基本结对于中国结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把中国结比作语言的话,那么基本结就是该语系的词汇了。学习或研究中国结的编法与规律,首先必需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结。中国结艺在长期的累积中(手链编织方法),创造与发展出的基本结也不胜繁多。笔者根据个人经验,按各基本结的成结规律,拟归纳为以下四类:
其一是盘长结系列。
盘长结原也只是普通的富有吉祥寓意的结饰,但由于盘长结强烈的规律性与简易明了的可扩充性,使中国结发展至今盘长结俨然成为了中国结的“脊梁”。大凡在比较复杂、规模较大的中国结饰或工艺品中,没有盘长结系作支架是不可想象,而盘长结也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结体,绝大多数花样变化都是从盘长结延展而出的,所以盘长结几乎处于中心或中枢系统的至高地位。盘长结应用之广,最能体现中国结艺术的规律与神韵,有时甚至能以盘长结作为中国结的代名词。因而盘长结宜其然成为基本结的第一大系。
其二是酢浆草系列。
酢浆草可视为盘长结的退化,盘长结是“二回盘长结”的简称,而酢浆草结相当于“一回盘长结”。但酢浆草结小巧玲珑,又不失美观大方,也不乏吉祥寓意,最重要的是它变化灵活,在实际编结中比盘长结轻巧简便得多,应用也极为广泛,因而完全可作为单独一类基本结加以研究与学习——再说盘长结可退化为酢浆草结,但酢浆草结的进化却不仅仅只有盘长结。如果盘长结是大家闺秀,那么酢浆草结就是小家碧玉,别样的风姿,一样地蔚然壮观。
其三是双钱结系列。
双钱结是花结一类的典型代表,这类结的编线具有鲜明的纹路特征,装饰性强。如前提及,与盘长结(及酢浆草结)的“双枝”编法不同,双钱结系主要是单枝编法,靠线端的盘绕穿插形成各式精妙的花样,而且一般不能抽紧,这是与其他三类结的又一个不同之处。单个双钱结或其他花结一般缀于耳翼,但成团成簇的花结也可作为中心结体。
其四是同心结系列。
中国结还有很大一类基本结是从实用结变化而来的,笔者提出同心结作为其典型代表并命名。中国结本源于实用,在中国结的艺术性不断发展增强的同时,实用结并没有消退,而且在很多中国结构型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作用。这类实用结纯粹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天才发现与创造,若说前三类中国结还有一定的艺术规律的话,这类结却几乎只能是经验的智慧结晶。前三类结看着编结图样步骤,还可以想像出成品的模样,但这类实用结在没有抽紧之前,是万难想像揣测其成品样式的——不管是平面想像力、空间想像力或逻辑想像力(手链编织方法),都要失效,大概这也是中国结无穷魅力的来源之一吧。
另外要说明的是,无处不在的流苏也是中国结的必需的基本功。不过流苏并没有非常特殊的编结法,可视为其他某些编结原理在结尾流苏的具体运用,所以就不与以上四大结系并列讨论了。笔者在以后的文章中也计划就按以上基本结的分类再加深入地逐一展开论述。
中国结主要工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手编中国结无需什么特殊的器材,但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小工具,能使编结事半功倍。概括地讲,编中国结所需准备的原料与工具可以分为线材、插垫、镊子、胶漆等四类。
线材是编中国结的基本原料,包括上文“中国结四大元素”中所述的“线、珠、穗、丝”,择合适而具体绳子、流苏以及可能需要的珠子或缝合线。虽说任何绳子都可以编中国结,但最好选购中国结专用的绳子。这好比练字时即便用树枝在沙地上比划也无妨,但说到书法还是应该讲究笔墨纸砚的。中国结用线应考虑它们的号码(直径大小)、色泽、质地、柔韧度等性能,不同的绳子适合于不同用途的中国结。至于绳子长度则主要取决于期望编结的规模了,此外也应注意线、珠、穗、丝的相互搭配问题。
插垫是辅助定线工具。复杂中国结的步骤繁多,为使线路清晰,可借助插垫固定。简单的插垫可利用塑料泡沫、软木板或纸箱等,编较大的中国结时插垫可以尽可能大,但至少应能支承当前正在编的那部分基本结。除插垫外,还需准备若干插针,像大头针等针状物即可充当插针,但不宜选择较粗的钉子。用插针配合插垫,就可以固定、分隔线路;整洁的线路不易出错,而零乱的线条还可能影响编结心情。插针不宜直接钉刺绳子,一般应插在绳子的各转角处。在插垫上最好铺上一张干净的白纸,既可使插垫平面更加平整,也可增加插垫使用寿命;如果愿意,甚至还可在纸上画编结简图,记录必要的数据。
镊子是辅助行线工具。不管如何纤纤素手,一般也细不过中国结的绳子——用比手指粗的绳子编大型中国结毕竟属少数——所以最好能利用一些简单工具帮助穿线。除镊子外,勾针、尖嘴钳子等也能派上用场。人既有双手,在绳子用插垫固定的情况下,最好有两个镊子或一个镊子一个勾针配合。使用镊子等工具,还需注意不要拉伤绳子的表面,以防影响中国结美观;也不要弄散绳子端线,若线端松散,不易行线,此时可用剪刀修剪、或用打火机火焰微烤硬化端线。
胶漆是辅助固形工具。中国结的线与线之间是以物理摩擦力定形的,有时容易松散,为了尽量保持中国结的最佳状态,可以喷上胶漆粘住固化。一般可利用的胶水,到强力胶都可尝试一用,不过一般只能用液体胶,以方便渗入结体使之固化,也可用熔融胶。胶应施于关键部位,用量也不宜太多,不然会影响绳子的色泽,所以最好把胶用于结的背面——尽管中国结理论上是应该没有正反面的,但在编过程中却可能形成正反面的习惯。除胶漆外,有时也可用针线缝合,在结尾线端有的可以直接火焰烧熔粘合。
此外,如果希望较精确的设计,尺子也是需要的,最好使用软皮尺,才方便量线……然而总之,编中国结虽然需要不少琐碎的什物,但都可利用生活中易得的常见工具。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心灵手巧,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东西都可以用于编中国结或辅助编中国结,可谓“化腐朽为神奇”。至于一些基本结编结步骤,能记住当然好,否则能收集图样对照也行。因为中国结不像学骑自行车、游泳之类,一旦学会就终生不忘,长时间不编而忘记是正常的,因而书籍、教程、图样的传承的重要性不宜低估——当然,掌握探索各基本结的编结规律,对精通中国结更大有裨益。
中国结主要手法
手编中国结有两种方式,悬挂式与平摆式。悬挂式也叫徒手式,就是把结线拿在手中,最多把某点线段(如悬挂中点)悬空挂起,进行直接行线的方式。平摆式是把结线摆在平面(如插垫)上,进行逐步行线的方式。悬挂式有点接近空间模型,而平摆式则相当于平面模型。理论上讲悬挂式更能体验中国结的成结规律(手链编织方法),只是在悬挂式中由于绳子的重力可能产生堆垛效应,使结线混乱、线路模糊,所以实际中悬挂式只适合于编少数简单的基本结,而大部分结都常用平摆式。另一方面,记录编结步骤的图样也更方便解说平摆式。
平摆式编结方式的步骤一般较多,但其主要手法不外乎挑、压、穿刺、勾绕,其中“挑”与“压”是基本手法,“穿刺”与“勾绕”是挑压的衍生手法。
所谓“挑”,就是行线端从已编线段的下方通过,反之,从已编线段的上方通过就是“压”。如上图示意,红线表示已编段,蓝线表示正编段。左上图样是双钱结的最后一步,就是一挑一压依次通过预先摆好的两个环的四段线段。
“穿刺”与“勾绕”都是两次或多次密切相关的“挑”与“压”的组合手法。当行线端以一挑一压的方式通过某个线圈(也可以是某几段相关线段组成的虚拟圈),并且结果是行线段被含于线圈内时,这就叫做“穿刺”;当行线端以一挑一压的方式通过某几段相关线段,并且结果是行线段包含着它刚才通过的线段时,这就叫做“勾绕”。再细分起来,单枝行线时叫做“穿”或“绕”,双枝行线时叫做“刺”或“勾”。穿刺勾绕又有两种方式,可以先挑后压,或者先压后挑;在一次穿刺或勾绕时的挑压顺序有时可以不论,但编一个基本结时若有数次相关送的穿刺或勾绕时,就应该使这几次的挑压顺序保持一致。
中国结编制步骤
最后讲一下编一个完整的中国结作品的主要步骤。
首先是“筹”。任何艺术创作都要有个构思的过程,所以想编出个有一定水准的中国结,同样不能缺少灵感与构思。心中应有造型计划,选定线材并估算用线长度,把所有要用到的原料与工具备齐;明确本次编结由哪些基本结组成,以及它们顺序搭配,若有珠子也要先考虑在什么时候串入珠子……详尽而周密的筹划可以提高编结效率,否则设计不当,将可能手忙脚乱,错误率大增,甚至编到中途不得不拆散重编。
其次是“编”。虽然话说是编中国结,但其实“编”是最粗浅的一步,就是把“筹”付诸实践的过程,只要凭记忆或对照正确的图样按部就班地行线编结就行。其要求的功底是各基本结的编法,需注意的仍然是编结顺序与规律,这样才能在看似“乱丛”中正确行线。
最重要却也是最简单一步是“抽”,即抽线与调整。由于“编”的过程需要留下大量的行线空间,编出的结必然是较松散的雏形,这就需要把它抽紧,但必须是逐步抽紧,切不可期望一蹴而就。一般的“抽”法是先抽结体,再调耳翼;分清内外叶,内叶抽紧为结体,外叶暂放松到耳翼;若有双枝线,先并行抽紧,再逐步抽调单枝线。调的时候要注意结的对称与平衡,先把中间的线抽到两端,如果对称性偏差较大,再从一端放松,一点点地抽到另一端。
编中国结其实意不在“编”,而在于“抽”。如果说照图“编”的过程很机械,那么可能要认为“抽”就更机械、枯燥且无聊了。但正是在反复的抽调中,中国结的形貌渐渐地突显出来,那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所以说编中国结能够陶冶情操,大概也就是陶冶在“抽”的过程中吧。
不过“筹”、“编”、“抽”的过程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而可能应该交织地进行着,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国结。比如可以编完一部分,就抽一部分,至于这中间要抽多紧,要留多少空间方便下步的编结,则又是“筹”的工作了。
编中国结的最后一步可以称之为“裱”。在完成所有的“编”与“抽”后,再进一步作些微调,可用胶漆或针线把中国结固定在其最佳状态。如果想再郑重点,还可以进行适合的包装。
正所谓身体力行,当亲自设计并动手完成一件中国结作品时,对中国结的认识与感悟就会更深一层,让自己沉醉,也让他人惊叹传统工艺的非凡魅力。中国结是手编艺术,虽然现代文明的工业社备能生产一部分的中国结,但不能编织所有的中国结变化,也不能体验到中国结完全的神韵。所以,编个有个性的中国结,不仅是门艺术,也是一种情操,一份心意。
而本文介绍的这些中国结基本概念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最后再次归纳于下表中。
原文来自水龙一谭的博客,感谢作者授权转载,再次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作者QQ:403708621。
原文标题:中国结零讲:中国结原理与技法概论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c36be010009s5.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