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受凉的症状(新生儿常见的4种)

 魔术铺   2023-01-29 12:17:0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文|叮麻育儿

俗话说“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攒肚”,刚出生的小宝宝实在太好带了,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睡觉、吃奶、拉便便,只要满足他们的需求,很少有哭闹的时候。就像我儿子,产后在家坐月子,邻居竟然不知道我们回家了(孩子基本没有哭闹的时候)。

只不过,新生儿是一个特殊时期,还有很多特殊的生理现象,看起来有点吓人。提前做过功课、有经验的宝妈,基本都能轻松应对不心慌;可是没经验、没做过功课的宝妈呢?很多宝妈每天都战战兢兢的,不是上网查资料,就是抱着孩子去医院,折腾一大顿却发现都是自己小题大做了。

今天,就把新生儿常见的4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分享给大家,家有孕妇和新生儿的朋友可以收藏学习。

产后第一个月每个宝妈都应该知道的育儿小常识,学会轻松带娃

第一种:新生儿打嗝

新生儿也会打嗝?确实,我第一次遇到新生儿打嗝是产后第一天晚上12点,宝宝一直不停地打嗝,喂奶喂水都没用,吓得我直哭。幸好有医护人员的帮忙,听说宝宝打嗝了,医生很淡定的挠了挠他的嘴角,把他挠哭了,然后就不打嗝了。

回家后,陆陆续续又遭遇了好几次宝宝打嗝,每次我都用医生的办法:挠嘴角,一哭立马好。

那么,新生儿为什么会打嗝?打嗝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新生儿打嗝主要是植物神经发育不完善导致。

新生儿时期,调节膈肌的植物神经发育还不完善,当受到刺激,比如身体受寒、吃奶太多、太急,受到惊吓,都会让膈肌突然收缩,过快吸气,出现打嗝的现象。

大部分新生儿都会打嗝,而且多是良性自限性打嗝,宝宝不会像大人一样不舒服,也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等到3个月左右,调节膈肌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善,打嗝的现象自然就会好转。

所以,打嗝不是病,只要不是特别频繁,宝妈就不要太担心,也不必带娃去医院,在家里护理就可以了。

新生儿打嗝的应对方法:

  1. 竖抱宝宝轻拍后背,或者轻揉宝宝腹部,帮助排气,缓解打嗝。

  2. 把宝宝抱起来,用手指在宝宝嘴角/脚底轻挠,直到宝宝哭出来,打嗝就会消失。

  3. 把宝宝抱起来,轻拍后背,喂几口温水或吃几口奶。如果是秋冬季节,可以给宝宝肚子上盖一块小毯子,保证腹部温暖。

第二种:新生儿乳痂

都说新生儿丑,不仅像个瘦巴巴的小猴子,头上还有很多脏兮兮的结痂,擦不得扒不得。这些结痂就是新生儿特有的乳痂,是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的,看起来很脏,却不会影响娃的健康,也不需要去医院。

乳痂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家长着急,也可以通过清洗来加快它的消退速度。

但是,孩子头皮娇嫩,脑门上还有软绵绵的囟门,清洗时必须谨慎,既不能用毛巾使劲搓洗,也不能用肥皂等碱性清洗剂清洗

新生儿乳痂的应对方式:把维生素e油或橄榄油揉擦在孩子头上的乳痂部位,涂得厚一点,让乳痂充分浸润;几分钟后,用柔软的毛巾沾水轻轻擦洗,薄的乳痂很容易掉下来。

宝妈可以在宝宝洗澡时处理,洗澡前涂抹橄榄油浸泡乳痂,洗完澡以后再轻轻擦拭和清洗。

有些宝宝头上的乳痂太厚,一次两次根本处理不干净,宝妈别担心,可以第三次、第四次浸润清理。我家孩子就是如此,当时是冬天,有点冷,两天给他洗一次澡,每次洗澡都会处理乳痂,七八天才处理干净。

第三种:新生儿吐奶

吐奶是发生最多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宝宝自身的发育特点导致:新生儿胃容量小,且呈水平状态,食管肌肉张力差,贲门松弛,不能紧紧关闭,吃下去的食物很容易“破门而出食,导致吐奶。

而且,很多宝妈没有经验,喂奶时方法不太准确,让宝宝吞入大量空气,也会加重吐奶的发生。

跟打嗝不同,吐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如果宝宝吐奶不多,吐奶后神情愉悦,没有不适表现,吃奶、睡眠和体重增长都正常,说明吐奶没什么大问题,宝妈做好应对和预防就可以了;如果宝宝吐奶呈喷射状,而且吐奶后哭闹,不舒服,体重增长也低于正常水平,就需要带他去医院检查了。

新生儿吐奶的应对方式:

  1. 轻微吐奶:用干净手绢把宝宝嘴角的奶液擦拭干净即可。

  2. 较严重吐奶:第一时间吧宝宝侧向一边,防止吐出来的奶液回流;然后把宝宝口腔和鼻腔的奶液清理干净,防止宝宝呼吸时把它们再吸回去;观察宝宝脸色,如果脸色发紫或憋气,需要拍打后背,让宝宝把气管里的奶液咳出来;如果宝宝脸色正常有血色,哭声逐渐增大,并且能够大口呼吸,应该没什么大碍;如果宝宝脸色糟糕,没有血色额,而且哭声弱,呼吸弱,必须带娃赶紧去医院检查。

PS:相对吐奶后的应对,吐奶前的预防更重要,建议宝妈正确喂奶,奶后拍嗝,减少空气进入,降低吐奶发生。

第四种:惊跳反射

很多家长发现,新生儿睡觉时不太安稳,经常突然弹跳几下,把自己吓醒哭闹。很多宝妈非常担心,是不是宝宝神经发育有问题?其实这是宝宝特有的一种反射现象——惊跳反射,主要是因为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

当宝宝处于浅睡眠状态时,如果受到一些刺激,比如突如而来的声音、亮光,或者姿势改变,都可能让他们出现惊跳现象。

这种现象虽然正常,但是频繁发生会打扰宝宝睡眠,让他们睡眠不稳,睡眠不足,发育偏慢。建议宝妈通过外力给予宝宝充足的安全感,缓解惊跳反射的发生和影响。

新生儿惊跳反射的应对方式:

  1. 包襁褓,把宝宝包裹起来,模拟宫内拥挤的环境,会让宝宝充满安全感和熟悉感。

  2. 把被子或者褥子卷起来,就像下面这张图片一样,把宝宝放在这个小圈里,也可以增加安全感,让宝宝安稳入睡,减少惊跳反射的影响。

PS:惊跳反射只是暂时的,一般在宝宝出生后3-4个月就能自然消失。如果超过4个月还存在,多半是神经发育有问题,建议带娃就医。

新生儿特有的4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你都发现了吗?看起来吓人,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去医院,宝妈在家也能处理。

—END—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我是叮麻育儿,家庭教育指导师,经验丰富的育儿达人,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孕育知识!

欢迎大家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

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561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