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 肚脐 突出(脐疝)

 魔术铺   2023-01-29 06:32: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疝是指人体的组织或器官通过缺陷处离开了正常的部位到达另一个部位。

脐疝,俗称“气肚脐”,属易复性疝,是一种先天发育缺陷。

脐疝 | 孩子肚脐凸出来,要怎么处理

临床发病率5%-10%,一直想写写关于脐疝的治疗和居家处理,搜集了很多资料,做过很多调查,发现搜集资料和我的个人想法有冲突。

大部分资料建议:不用治疗,密切观察。

但根据我自己的临床经验,肚脐的这股“妖气”不可忽视,要治疗!

以下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病因病理

脐疝的病因和脐部的解剖特点有关。

脐疝 | 孩子肚脐凸出来,要怎么处理

脐部是腹壁闭合最晚的地方,此处缺乏脂肪,是腹壁最薄弱的部位。且婴儿时期,两侧腹肌未完成合拢,留有缺损(脐环),使发生脐疝风险增高。

临床症状

脐疝为半球或圆柱状的局限性肿块。

孩子安静或卧位时,肿物可消失。当腹压增大(哭闹、咳嗽、运动、用力大便)时,肿块可再次出现,随着腹压越大,肿块越大,越紧张。

没有明确病理机制或研究说明,脐疝对婴儿消化系统有影响,因此认为脐疝没有症状,也不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并发症

脐疝可能会发现脐疝嵌顿,但较少数。

治疗(《实用儿科学》)

婴儿脐疝大多可自愈,随着年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疝环慢慢闭合,

脐环的大小与自愈的可能性亦有关系,一般脐环直径在1cm左右者不作任何处理皆能自行闭合。但脐环>2cm者,特别是疝有增大趋向的病例,自愈的可能性较小。

脐疝的治疗常规:

①≤2岁小儿,可暂不作处理。

②>2岁的小儿,如果是小的脐疝,可试行保守疗法3~6个月;如果不闭合,即施行手术治疗。

③脐环直径>2cm者,建议早期施行修补手术。

(2013年10月美国《儿科学杂志》中一篇文章说脐疝手术会增加孩子胃肠功能紊乱的可能)

罗医生建议

发现脐疝,积极治疗。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肚脐应该是凹的。中医脐诊看健康:以肚脐深大圆满为佳。

中医认为疝气是外邪(寒、湿)乘虚进入致孩子气血运行受阻不畅,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脏器见孔就钻,形成脐疝。日常护理应杜绝寒凉,顾护脾胃,避免孩子哭闹。

如果宝宝肚脐上的肿物突起久不回纳,再碰上外邪侵入,可导致邪毒化热化火,宝宝可能会出现高热、腹胀、腹痛等症。

尽管现代医学没有明确资料支持:脐疝对小儿脾胃功能有间接或直接的影响。

但门诊发现,部分有脐疝的婴儿,其大便、饮食、情绪等方面可能存在异常,如:大便奶瓣(消化不良)、大变硬难排、超过3-5天才排便、食量较同月龄少且生长发育偏中下、哭闹次数较多等...

且脐疝患儿若发生粘连可引起疼痛、腹胀、呕吐、嵌顿可能,虽然几率小,但不表示不会发生。

行脐疝保守治疗后,再行以上问题的调理,事半功倍。

孩子脐疝,采用观察的手段,首先家长时时牵挂,其次在观察期间要减少孩子腹压增高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减少孩子哭闹,这谈何容易,有时候因为担心孩子脐疝嵌顿而减少哭闹时,家长做的种种对孩子的“妥协”,对孩子行为和性格方面的养成并无益处,想要等到脐疝自愈后再改?难上加难。

早期积极处理脐疝,可能加速脐孔的闭合,促进脐疝自愈,避免必发症发生和手术治疗减少患儿痛苦。

治疗方法:患儿仰卧,暴露脐部,回纳疝内容物使之处于凹陷状态,尽量使脐部两侧皮肤形成皱褶以减轻疝孔的张力。将消毒后揉成球形的脱脂棉球按压在患儿脐部,抵住脐环,防水防过敏透明敷料以棉球为中心贴住棉球及周围皮肤。

注意事项:(防水敷料)治疗脐疝期间可淋浴,不可泡在水里沐浴,2-3天后复查,复查前让婴儿泡在水里,自行松解防水防过敏透明敷料,冲洗干净,回医院复查。根据患儿脐疝的大小,治疗疗程不同(平均需要1-2周)。这样反复复查,直至痊愈。

临床观察,经治疗脐疝后患儿上述症状可见缓解,且疝气复发几率基本为零,孩子哭闹、咳嗽时疝囊不再突出。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image.baidu.com 正版图片库)


△△△

我是罗医生

国家执业中医师

在临床打滚多年

门诊见过太多育儿观念朦胧的家长

希望通过平台啊和你一起科学带娃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557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