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人在奉献着,或许他(她)不在你的世界里,你看不到他(她)的存在,感受不到他(她)们所贡献出的温暖。有一种职业,提起便是温暖,他们也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也许没在你的眼前,但你却无法忽视其存在——医者。他们用所拥有的仁心仁术,为人们奉献着温暖和希望。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就有着这样一位专注于产科一线工作的医者。她有着业界公认的医者仁心,兢兢业业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关爱着自己的患者,引领着学术的发展。虽然经历过别样的舛途,但却笑谈人生,把此当成磨练,给笔者留下令人敬仰的印象。这位产科领域的医学权威专家正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主任医师董悦教授。
岁月虽然己经给这位在医学领域孳孳不息67年之久的老教授脸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但在她殚尽竭虑地奋战医林的决心面前望而却步了。“我只是做了医者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她见到笔者后的第一句话。
初心既定 造就赤子之心
1933年11月出生在上海的董悦教授,家庭条件优越,中学毕业于上海圣玛丽亚女中,这是一所教会学校,董悦教授从小就受到了博爱和全面的素质教育,并且是英语授课,此外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和环境更是使年幼的董悦不扶自直。
1951年,正值刚刚解放,18岁的董悦响应时代的召唤,希望离毛主席近一些,依然放弃上海的学校,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院。成绩优异的董悦经过5年的挑灯夜读、勤学奋战,在1956年顺利毕业,并接到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向她抛来的橄榄枝,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时代在变化,党的口号也在前进,董悦又响应当时“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考取研究生。说起研究生求学时的光阴,董悦教授言语中带着欣慰:那个时候研究生很苦,要看100多篇文献,提出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需要看多少病人才能完成这个课题?每天的6点半必须进病房,所有自己管辖的病人都需要量血压,做各种检查,查清楚一切,等主治大夫们上班后,要认真仔细进行汇报。每天都需要泡在医院,根本不分上下班。晚上写病例在11点前没有结束过。”时光荏苒,在努力拼搏中的前行总是让人格外的心安。雨果说过: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影不断变化。1966年,不断前行的董悦成功获得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硕士学位。
1968年,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对于董悦教授来说,也是人生不得不提一个转折点。她被下放到了甘肃岷县,没有离开过上海北京的她,看到了真正的疾苦。来到这里,董悦教授并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是挑战、是磨练,她把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全都用来为乡亲治病,产科是出诊率最高的学科,经常需要被乡亲用自行车颠簸几个小时带到家中,每次乡亲们都希望先好好招待她,但对于董悦教授来说,病人才是第一位的,她每次必须先看过病人之后才能安心,她就这么无私地为甘肃乡亲服务15年之久,也受到了当地乡亲热情的赞誉。虽说是下放,但董悦教授始终以乐观昂扬的语调向笔者讲述着这段日子的傲雪凌霜。
1983年董悦全家回到北京。当时走的时候,甘肃的乡亲不愿意让她走,但大家心里清楚,怕她像一颗被尘封土埋的明珠一样,无法发挥真正的光芒,所以也无法强行挽留。几经磨练,从甘肃回来的董悦有了更扎实的临床经验,医学实践也更加丰富。原本是专攻宫颈癌研究的她,因为产科的需要,在产科最低迷的阶段毅然加入产科的队伍。1985年,她奔赴Texas州立大学医学中心进修围产医学及妇产科感染。一年多的学习中,她无时无刻不想着把所见所学带到国内,解决国内所遇到医学问题。天从人愿,1986年,董悦教授回到国内,继续她的悬壶济世之路……
仁心仁术 成就大医情怀
回到国内后,董悦教授担任妇产科副主任,负责妇产科的教学工作。董悦教授要把文革中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她全力以赴投入到产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在早产、妇产科感染、妊娠高血压疾病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是产科最低迷的时期,产科特点为分娩过程中瞬息万变,风险极大,又由于当时独生子女政策等导致剖宫产率极高,在各个医院普遍不受重视,自称为铁杆儿产科的董悦教授无所畏惧,坚守倡导自然分娩,杜绝无指征的剖宫产。一直使得北大医院妇产科的剖宫产率处于全国最低的水平。曾经一位外交部的工作人员由于董悦教授坚持让其自然分娩,虽然自然分娩成功但当时对董悦教授很有意见。两年后特地回到科里感谢董悦教授当时的坚持,原因是她到了瑞典了解到董悦教授当年的坚持与发达国家倡导自然分娩非常一致。
董悦教授每日都出抽出时间去图书馆查阅最新文献,把最新的观点介绍引入科里乃至全国。
创建产科学组推动学术发展
董悦教授积极投身到学会的工作中并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秘书、协助严仁英教授做学会的工作,推动全国学术的发展。由于其对学会工作的贡献后来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委。为当时的的仅有的七个常委之一。
为了促进全国产科学术的发展董悦教授于2002年10月与刚刚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杨慧霞教授一起创建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第一届学组委员只有13名教授,时春艳教授任秘书。于2002年在长沙召开第一届全国产科热点会议,探讨学术发展,传播国际最新的进展,如先兆早产的促肺成熟的应用等。从长沙的第一次产科热点会议开启了产科学术与国际接轨快速发展的征程。引领全国产科医生共同奋进向前,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首次提出制订产科临床诊疗指南、推进规范化处理,针对当时国内产科学术相对落后,各种处理原则五花八门的学术状态,为了提高国内的产科临床处理水平并与国际接轨,董悦教授和杨慧霞教授一起首次提出制定我国产科诊治指南,规范产科诊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首先提出指订的四个指南分别为:妊娠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妊娠糖尿病诊治指南、早产诊治指南和催引产指南。当时的情况下制定指南非常的不容易,董悦教授充分展示出了她的大家风范,不计个人名利,团结全国产科专家一同促进学科发展。当时已经70高龄的她老人家,在开会期间与全国的同道们常常开到晚上十二点儿。后来国际上推出了新产程图的研究,又是董悦教授第一个在全国会议上提出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如今制定规范,倡导规范化诊疗已经成为临床学术界的共识,产科学组在杨慧霞组长的带领下已经制定出来二十余个指南,极大的促进了产科的发展和临床诊疗水平。
教书育人 桃李芬芳
董悦教授的大医情怀还体现在教书育人,对年青医生的传帮带。提起心胸开阔的董悦教授,她的学生评价是:没有任何私心,永怀感恩之心。她告诉学生最多的就是:实践、多实践,对于医生来说实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告诉年轻医生:患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时刻尊重患者。在学生的眼中,她是慈母也是严师,不遗余力的培养着后继人才,她用医德品行和学术造诣深深着征服着学生的心。
由左至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严仁英教授、董悦教授、台湾妇产科学会理事长蔡明贤教授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董悦教授就是一位伯乐。为北大医院妇产科和全国产科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现在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是当年董悦教授带出的一批千里马,杨慧霞教授师从我国围产医学之母严仁英教授,早年就立志投身到母胎医学领域,传承了老一辈的理想和情怀。为我国的围产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此以外还有深圳北大医院的产科主任樊尚荣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的时春艳教授等,他们共同传承着董悦教授为产科尽职尽责的医学精神。时春艳教授告诉我们:当年是董悦教授把她引入早产研究领域和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研究的。当时,董悦教授拿着一篇IAMS的文章,说:小时,你看咱们也可以做做啊!当时产科刚刚由董悦教授的好朋友何善衡基金会的主席赞助了一台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于是在董悦教授的点播下就开始了早产的预测研究……
如今,耄耋之年的董悦教授,每周依然安排两次门诊,安排在上午,这个时间是人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段,对于董悦教授来说是能为患者尽到最大的努力的时间段,每次只给自己安排15位患者,她希望把病情能给患者讲仔细,不能让患者失望而归。在这里的每一刻,她都不留余力的把自己投入到患者的病情中去。对于她来,一张张满意的笑脸,是对她精心奉献最好的回报。
67年的医学之路,董悦教授并非一路平坦,但是她总不忘感恩时代赋予的一切,总是用自己的虔诚爱心来回报这个社会,除了培养照顾身边的学生之外,她也没有忘记边远地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定期为他们捐献款项及衣物。
在和笔者的谈论中,没有任何的阔步高谈,更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临床中的仁心仁术、心无旁骛;有的只是科研中的积极创新、勇于开拓;有的只是教学中德才兼备、诲人不倦。她踏在医学净土上的每个脚印都是纯粹的……
审核: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杨慧霞教授、时春艳教授
声明:本文为中国妇产科网原创文章,经杨慧霞教授、时春艳教授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