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篇“自存脐带血为何救不了自己”的新闻火遍大江南北,8个月的康康患了白血病,出生时保存了脐带血,却被医生告知脐带血无法使用,于是家属向媒体倾诉,媒体拍了一个视频迅速引起舆论发酵:自存脐带血无法救自己,自存脐带血就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而真实情况是,白血病的确有7%左右起病与先天因素有关,但现有的手段无法鉴定出先天因素,因此默认,在一岁以前起病者,与先天因素有关。
康康8个月起病,在经历化疗过程中复发,需要干细胞移植,因起病年龄在1岁以内,因此主管医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陈静主任判断,这种情况不适合采用自体移植。
陈静主任面对镜头将近1个小时的采访被媒体掐头去尾,故意挑拨舆论,让脐血库再次陷入风口浪尖。
一个案例未选择自体移植,并不能一棒子打死,否认自体脐带血在白血病中的作用,下面一一阐述:
第一大用途理所当然是经典用途:
自体脐带血移植
脐带血是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是否可以用自体脐带血,取决于该种类型的白血病是否适合做自体移植。
自体移植与异基因移植相比,优点是移植相关死亡率小(3%以内,异体移植10年累积非复发死亡率20%左右),生活质量损伤小,没有远期GVHD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反复感染的风险,花钱少(10万左右,异体几十甚至上百万);缺点是因缺乏供受者之间的免疫反应(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复发风险相对较大。
而白血病分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对于复发风险高的类型,或者疾病的难治复发阶段,肯定推荐异基因而不推荐自体。
这种情况下即使保存了自体脐带血,医生也不会选择使用,康康就是这种类型,除了考虑先天因素,还已经到了疾病复发阶段,只适合异基因移植。
对于复发风险小的类型,是否可以考虑做自体干细胞移植,目前国际上存在不同意见,比如对于AML,欧洲指南和中国指南支持自体移植,而美国指南不支持自体移植。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习惯,选择自体移植或不选择自体移植,都没有错。
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指南上没有推荐自体移植,但国际指南推荐年轻患者采用儿童方案进行化疗。在中国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儿童方案成人耐受较差,耗时近3年,对医生和患者都是负担。
因此为了缩短治疗周期,部分团队把危险度低化疗反应好的患者挑出来,征得同意后早期实施自体移植,可以获得与儿童方案及异体移植同等疗效,但大大节省了治疗时间,特别对于学龄期患儿可尽早恢复学业,同时又避免了异体移植的生活质量受损。
淋巴细胞白血病对放疗敏感,但一般情况下放疗会导致不可逆造血损伤,无法进行。现在有更高靶向的只针对造血淋巴系统的放疗手段,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但仍有不可逆的造血损伤,如果有自体干细胞便可大胆实施,杀伤肿瘤同时保留生活质量。
对于需要使用自体移植的类型,提前保存的自体脐带血与生病后采集的自体干细胞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无肿瘤细胞污染复发风险更小、未受过放化疗损伤、更年轻具有更强再生功能、移植后造血和免疫重建更快并发症更小。陆道培院士还提到,脐带血中有NK细胞有抗肿瘤作用。
第二大用途:
大剂量化疗后的支持治疗
如果确认你的白血病类型不适合自体移植,这份脐带血不会用于移植,也不必废弃,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化疗后回输,支持造血重建,减少并发症。
血液肿瘤的化疗方案通常都会产生严重的造血损伤,导致长时间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2-4周不等,特别是一些超大剂量的二线方案,如AML的FLAG联合蒽环类药物方案,ALL的HR方案,骨髓抑制时间可长达1-2个月,在漫长的粒细胞缺乏期,患者时刻可能发生严重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及其他罕见病原体感染,部分患者在感染中死亡,部分患者承担着可高达几十万的治疗费用。
而如果化疗后输注自体脐带血,可大大缩短粒细胞缺乏的时间,减少感染风险,减少死亡率,大大节省开支(2万元储存20年的费用在昂贵的抗感染费用面前弱爆了)。
这个用途可以扩展到实体肿瘤领域,如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同理,就是在自体干细胞支持下增加化疗剂量,改善化疗疗效。
第三大用途: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后的补救
即使医生为你选择的移植方式是异基因移植,这份脐带血也可以成为你坚强的后盾。
异基因移植有3%左右会发生原发或继发植入失败,这些植入失败的患者,在造血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唯一的补救方式只有尽快换供者进行二次移植,但却面临一些困难:1.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马上找到第二个供者;2. 短期内连续进行超大强度预处理对身体造成连续打击,移植后并发症死亡风险大大增加。
而如果这时候有一份脐带血,可以无需预处理先回输脐带血恢复造血,再根据原发病危险程度以及监测残留白血病的情况,寻找另一个供者尽量延后择期行二次移植,将大大降低死亡风险,或者部分复发风险不高的类型无需行二次移植。
第四大用途:
异基因供者临时反悔的补救
患者造血清空后因志愿者临时反悔,患者只有死路一条的新闻并不少见,不管是非亲缘供者还是亲缘供者中均有发生,而此时如果有自体脐带血,至少可以回输脐带血先挽救造血,后期再根据情况选择二次治疗,不至于在造血衰竭中等死。
第五大用途途涉及前沿领域:
细胞免疫治疗
2012年,全世界首例患者Emily接受CAR-T治疗距今已8年余,CAR-T细胞治疗从一个新生事物变成了难治复发患者一项成熟的挽救手段,目前国外已5款CAR-T产品上市,中国前几天宣布首款上市。
目前CAR-T细胞使用最多的仍然是自体CAR-T,自体细胞不会被宿主排斥,不会产生GVHD。但自体细胞培养的前提是外周血中有健康的,足够数量的T细胞。
而血液肿瘤是循环肿瘤,复发患者不可避免外周血污染了肿瘤细胞,对于高负荷患者外周血大量的肿瘤细胞,而正常的淋巴细胞极低,无法生产CAR-T细胞,图展示的是2年多前一个从安徽来的患者,慕名打救护车过来参加我的临床试验。可血常规外周血几乎全部是肿瘤细胞,无法进行CAR-T细胞培养,不得不放弃打道回府。
而提前储存的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T细胞,可以用来生产CAR-T细胞。
髓系CAR-T不可避免会出现长期且严重的造血损伤,为了挽救这个损伤,必须用异体干细胞移植,如果有提前保存的干净的自体干细胞,可以用来挽救造血,避免异基因移植的排异死亡及节省大量资金。
除了CAR-T,CAR-NK也越来越多在血液系统肿瘤甚至实体肿瘤中显示疗效显著。与CAR-T细胞培养相同,CAR-NK细胞培养也需要正常且功能强大的NK细胞,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NK细胞,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可作为细胞培养的来源。
未来CAR-T,CAR-NK细胞治疗将扩展到实体肿瘤领域,一个人活到80岁患恶性肿瘤的概率近30%,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幸免。
第六大用途:
用于家庭成员
孩子父母患了白血病,因体重悬殊太大,孩子的干细胞无法满足父母的需求,脐带血便可以作为重要补充;
或者孩子哥哥姐姐患了血液病,而孩子年龄太小,采集干细胞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如中心静脉置管导致血栓,或血容量变化导致心脏损伤。如果保存了脐带血,则可以不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避免这种风险。网上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2岁不到的婴幼儿能不能捐,我就会想,这要是存了脐带血就不用捐了。
截止2016年7月31日,广东省共有85份自存脐带血应用案例,其中68份为同胞间的应用,占比高达80%,北京市脐血库同胞间脐带血应用也占该库所有自体应用数量的30%,主要治疗的疾病为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而再等20年,也许还有现在想不到的领域!比如基因检测领域。
举个栗子,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有遗传易感基因的参与,但是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鉴定出这样的相关性,未来可能明确了相关性,这份未经过后天打击的自体脐带血如果鉴定出与某个肿瘤致病的相关基因,可以提高警惕加强筛查甚至提前干预。
总之,用一个案例来否定整体,是媒体挑拨是非哗众取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多的点击和流量。
至于公益事业被摧毁后对社会、对患者带来的恶劣后果,并非他们关注的对象。
目前循证医学推荐采用的证据只涉及第一条,不会涉及后面的5条,特别是前沿的免疫细胞治疗领域。那些循证大枷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说不遵守循证的医生就是江湖游医,非蠢即坏!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