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哭声是他们表达诉求的唯一途径。不管是饿了、尿了还是生病不舒服,都会通过哭声来传达。对于一些新手爸妈来说,宝宝一哭,自己就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当宝宝放声大哭时,部分家长会有这样的动作:抱起宝宝,来回的使劲摇晃,或者拍打宝宝。有时候,这招挺管用,宝宝被摇一摇就睡着了,或者是拍着拍着就睡着了。第一次这样做管用,很多家长好像找到了窍门,每当孩子哭时,就用这一招。
但是,小编提醒,这种行为是一种误区,不提倡使用。也就是说,小宝宝是不能使劲摇晃、使劲拍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01、“哄娃时不停摇晃”,这是很多新手爸妈容易进的误区
一般情况下,孩子哭闹是有自己的原因,如果孩子不停地哭,且揉眼睛、打哈欠、蹬腿儿,情绪比较烦躁,这说明孩子“困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采用抱睡的方式,且上下左右地来回摇晃,目的虽然是想要宝宝尽快睡着,但是却适得其反,宝宝越哭越厉害。
其实,宝宝这是被摇晃的不舒服,加上本身就“闹觉”,所以才会哭个不停。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舒服”,很可能就是“摇晃婴儿综合征”,新手爸妈一定要注意!
“摇晃婴儿综合征”,指的是婴儿被摇晃后造成的脑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严重了有可能是不可修复的,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有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是因为:
1、宝宝血管脆弱,剧烈的摇晃可能会引起颅内血管破裂;
2、宝宝的颈椎发育还不成熟,剧烈的摇晃可能会伤到颈部肌肉;
3、长时间的摇晃哄娃可能会让宝宝的脑部神经受到损伤,影响正常的健康发育。
摇晃哄睡是很传统的哄娃方法,尤其是老人,根据代代相传的育儿经验,习惯利用摇晃来哄娃。但是,小宝宝很容易就得“摇晃婴儿综合征”,而宝宝又不能开口讲话,只能用哭来表达。
2012 年,国外一个不到 1 岁的小女孩 Cheyenne 因为哭闹而不肯睡觉,恼羞成怒的爸爸对她大力摇晃,仅仅几秒钟就造成了夏恩得了“摇晃婴儿综合征”,最终小夏恩做了开颅手术,摘除了一部分的大脑。
虽然夏恩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活了下来,但是她一半身体是瘫痪的。可见,摇晃小宝宝是多么严重的育儿误区,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02、我家孩子也经常躺摇篮摇晃,并没事儿啊~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小时候也是摇晃哄睡的啊,怎么没事?其实,摇晃也要有一个度,如果只是轻轻地摇晃几下,或者是轻轻拍打几下,可能是没有关系。
而出现“摇晃婴儿综合征”的现象,多数是大力地剧烈摇晃,超出了宝宝的承受范围,或者是抱娃姿势不正确才导致的。
03、宝宝哭闹,家长要先了解原因
我们前面提到,宝宝哭闹是有自己的原因,多数是因为生理原因,比如困了、饿了、尿了或者是不舒服。但是,孩子哭闹时,家长不能只心烦,要找准原因才能及时处理。
1. 宝宝饿了
如果宝宝是因为饿了才哭闹,那么哭声一般比较急促,且声音很高,肢体动作也频繁,哭闹时会有眼泪流出,同时伴有吧唧嘴、伸舌头的动作。
家长的做法:
首先,把孩子抱起来进行安抚,等宝宝情绪稍微稳定些再给喂奶,哭闹厉害时,最好不要强行喂奶,以免发生呛奶;
其次,喂奶要适度,不能孩子一哭就给喂奶,避免过度喂养,造成积食;
最后,喂奶姿势要正确,除了抱着喂奶,也可以侧躺着喂奶,喂完奶要给孩子进行拍嗝护理。如果是喂奶粉的宝宝,要注意宝宝的姿势是头高脚低,还要注意奶瓶的角度,避免宝宝吸入过量的空气,造成腹胀。
2. 宝宝尿了拉了
如果宝宝是尿了或者拉了,一般哭声也会比较大,但是哭声是断断续续的,且多数没有眼泪,只是向大人传递信号。
家长做法:
① 检查宝宝的纸尿裤,如果发现拉了或者纸尿裤达到足够的吸尿量,及时为宝宝更换,避免刺激皮肤;
② 纸尿裤的穿戴要正确,防止发生漏尿的现象。同时,小编不建议使用传统的“尿布”,防止孩子出现红屁股。
3. 宝宝困了
如果宝宝是因为困了才哭闹,那么哭声一般比较低沉,且眼睛无神、打哈欠、揉眼睛等,就说明宝宝有了困意,需要睡觉。
除了哄睡方法,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一面:
①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从新生儿时期开始,家长就要给宝宝养成睡眠习惯,该玩的时候玩,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还要观察宝宝睡眠时间的变化;
②白天黑夜要分清,避免黑白颠倒。白天,宝宝醒着的时候,要拉开窗帘,让屋里亮一点,潜意识里告诉宝宝,现在是白天;如果天黑了,如果要睡觉了,就要保持卧室光线暗沉,告诉宝宝现在是睡觉时间;
③睡眠环境要舒适。宝宝的睡眠环境要尽量保证舒适,从温度、光线、声音等都要适合睡眠,保证宝宝的睡眠质量;
④建立睡眠流程。宝宝睡觉前,家长可以给宝宝建立一系列的睡前准备流程,比如洗澡、抚触、换纸尿裤、讲故事等等。
⑤ 把握睡眠时机及时哄睡。孩子闹觉前会有一系列的表现,那么家长就要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到孩子的这些表现,以至于能更快的哄孩子睡觉,防止孩子出现“闹觉”的哭闹。
其实,小宝宝因为不会说话,就是通过哭闹来传达自己的意思和状况,家长要敏感地感知到宝宝的诉求,不要着急、不要心烦,循序渐进,科学的进行护理和应对,才是对宝宝的成长最健康的。
(图片源自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