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新晋妈妈,都需面临一个育儿难题:哄宝宝睡觉。为啥不是别的呢?因为相比之下,吃喝拉撒那些都不算什么事儿,哄睡才真的是要老母亲的命。
当你抱着娃在地上转无数个圈,横竖左右换了无数个姿势,最终在你满头大汗、全身酸痛的时候,怀里的小祖宗终于闭上了小眼睛。你内心一阵窃喜,然后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把他放上床,那紧张刺激感堪比排雷……
岂料小家伙屁股刚沾到床,就开始抻胳膊抻腿,不消几秒就“嗷”地一声哭叫!然而,你实在没力气再从头来一次抱着哄睡,无奈之下只好换个招数——奶睡。
躺在床上奶睡,好像轻松很多。但你内心却纠结无比:奶睡会不会形成依赖?会不会影响宝宝发育……
好不容易睡着,悄悄把奶拔下来,搞得跟越狱似的。匆匆逃离现场,然而上个厕所屁股还没沾上马桶,就被娃一声啼哭召回去,不得不继续充当人肉安抚奶嘴!
抱睡奶睡的娃伤不起,5个原因要了解
为何宝宝会对妈妈的怀抱如此执着呢?不抱睡、不奶睡,宁可不睡!通常“落地醒”的宝宝,都离不开5个方面的原因。
宝宝出生后,外界空旷、喧闹、充满未知以及没有边界感,让他深感不安。只有躺在妈妈怀里,感受妈妈熟悉的声音和气味,温柔地抚触,同时被紧紧地包裹,才能让他重获安全感。离开妈妈的怀抱,安全感不再,他当然不愿意。
宝宝的内耳前庭功能发育不成熟,轻微的姿势改变对他来说都很敏感。宝宝从抱着变成躺着,他的头、躯干以及四肢等难以同时平放,这样会打破他身体的平衡,使他容易被惊醒。
惊跳反射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反应,当他的体位、姿势突然改变,或受到外界声响、振动等刺激时,会出现突然惊醒、双手张开、双腿挺直的状态。哪怕平时动作再轻、声音再小,恐怕也难以避免宝宝出现原始反射。
新生宝宝的深浅睡眠占比各一半,相对来说睡眠时间较短,轻微的动静就会醒并且不容易入睡。如果妈妈没有掌握这一规律,当宝宝处于浅睡眠时,将其放下床,就很容易从睡眠状态中醒过来。
新生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腹胀、腹痛、肠绞痛等问题比较常见。不舒服时他整个人烦躁不安,只有妈妈抱着时,身体蜷缩和外力按压能使他好受一点。可一旦放下来,那种疼痛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卷土重来,宝宝自然会醒。
解决宝宝落地醒,养成自己入睡的好习惯,从4个方面入手
奶睡和抱睡,对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是一种“折磨”!虽然有时见效快,短时间可以安抚宝宝入睡,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妈妈们从哄睡程序上做文章,可从4个方面入手。
宝宝总有犯困的时候,但你不经意间错过了宝宝的睡眠时间,他体内就会分泌一种叫做“皮质醇激素”的物质去抵抗疲劳感,所以接下来就更不容易哄睡了。
妈妈若能抓住宝宝的睡眠信号,在睡眠窗口期哄睡,效果能事半功倍。那宝宝的睡眠信号又有哪些呢?
◇ 打哈欠、揉眼睛、揪耳朵
◇ 反应迟钝、眼睛发直、眼皮耷拉
◇ 无缘无故尖叫,突然大哭或哼哼唧唧地低呜
……
当然,每个宝宝在进入睡眠窗口期时的表现不一样,妈妈们只需多观察,多尝试,自然能发现并掌握宝宝的睡眠信号。
对于睡眠困难的宝宝,建议睡觉尤其是晚上入睡前建立一个固定的流程:洗澡——抚触按摩——安静地玩一会儿——吃奶——换好纸尿裤——将灯光调暗——听催眠曲或轻轻哼唱——宝宝入睡。
白天的流程会简单一些,但需注意的是:睡前半个小时不要让宝宝剧烈活动,停止逗笑等。每天坚持同样的流程,宝宝就会慢慢意识到:接下来该睡觉了!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自然减少抵触和对抗睡眠的行为。
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最好的睡眠环境,莫过于模拟子宫内的环境:昏暗、有一定的噪音、空间有边界感、盘着腿身体蜷缩、被紧紧包裹等。
睡觉时白天可以调暗一些,晚上尽量不要开灯,昏暗的环境使宝宝产生睡意,还有利于让宝宝区分白天和黑夜。
此外可以为宝宝放一些没有太大起伏变化的声音,俗称白噪音。可以是流水、吹风机、吸尘器或收音机空频道的声音等。这些声音类似于子宫里羊水和妈妈血液流动的声音,使他感到安心而能熟睡。
还有就是将宝宝包裹在襁褓里,使他有一种“还在妈妈肚子里”的踏实感,也能有效减少外界声响和震动对宝宝造成惊吓和干扰。
宝宝的睡眠“帮手”不限于某一个物品,可以是一个安抚奶嘴、安抚玩具、床铃、音乐故事机,有些宝宝只需要一条毛巾或小被子等等。只要宝宝接受,都能成为他睡觉时的安抚物。
写在最后
新生宝宝确实需要多抱才能更有安全感,但并非要每次抱着睡,养成习惯的话妈妈真的是要累坏。你家是不是也有个“落地醒”的娃?以上这些哄睡技巧,有没有适合你家宝宝的呢,试试吧!
什么时候给宝宝穿小内裤?这不是一件随意的事,妈妈们别大意
宝宝搓脚可不止是“卖萌”那么简单,6种原因要知道,家长别大意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