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哼哼唧唧,要哭不哭,把小脸憋得通红…”
“小手攥得紧紧的,身体扭来扭去还一直蹬腿…”
“肚子看起来圆鼓鼓,摸着硬邦邦,还经常放响屁…”
“只让人抱着睡,沾床就醒,又哭又闹…”
传说中的“二月闹”来势汹汹,让不少新手爸妈都慌了神,纷纷把目光转向了这些造型可爱的“神器”:婴儿排气枕。
不用因宝宝哭闹而心疼,也不必再辛苦地飞机抱,排气枕果真能让家长们省心又省力?
研究员小哥哥买了三款热销产品,里里外外研究了一番后发现:这个钱,不花也罢!
还在观望是否入手这款产品、宝宝经常胀气绞痛的家长一定要看到最后!
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儿科专家给我们提供小妙招,不花一分钱
一、为什么不推荐使用排气枕?
根据产品详情页介绍,这些排气枕的原理是模拟飞机抱,将宝宝以趴卧的姿势固定在枕面,给腹部一定压力,从而达到缓解肠胀气的效果。
看起来“科学可行”的原理,也是这类产品最大的问题。我们曾多次科普过“婴儿猝死综合症”的概念,无论是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中均指出:婴儿应尽可能保持仰卧、平躺睡姿,不宜俯卧睡眠。
宝宝趴睡本身就容易堵住、挤压口鼻,更何况是趴在这种蓬松暄软的玩偶上呢?
部分商家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做了“防窒息”设计,但也只能叹口气。
毕竟宝宝从 1 月起,已经逐渐可以控制头部了,谁也不能保证孩子的面部能刚好对准透气孔,很难做到完全排除隐患。而在这种防窒息的宣传下,家长反而容易掉以轻心。
而排气枕的风险,也不止这一点。产品为了让孩子趴卧在上面,玩偶身体部分设计得比较窄,通常只有 20~30cm ;为固定、给腹部增加一定压力,还做了绑带设计。
这些对于身体不适、又哭又闹的宝宝来说,只要翻个身就很容易连着玩偶一起翻过去;要是放在床边、沙发上……后果不堪设想。
二、宝宝“二月闹”该怎么办?
其实,“二月闹”的本质是肠胀气(肠绞痛)。5 月龄以前的宝宝胃肠道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没有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发酵,肠道内的产气量大于排气量,就容易引发不适。那么又该如何缓解呢?我们特别邀请了儿科主治医师孙医生来帮我们解答。
01 喂养方面
1.选对奶嘴
我们年初有科普过,奶嘴要根据宝宝月龄、饮食条件选择流量和孔型,还要带有防胀气设计;喂奶前,要先让奶充满整个奶嘴,再喂给宝宝。
2.不要喂太饱
尤其是已经频繁胀气的宝宝,应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以及调节喂奶频率,从而减轻胃肠压力。
3.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
患有乳糖不耐受及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无乳糖或水解蛋白奶粉,以缓解肠胀气。
4.拍奶嗝
每次进餐后,让宝宝头靠在家长肩部竖抱,手部呈空心状,自下而上轻拍宝宝后背,直到空气排出。后续最好竖着抱 15 分钟以上再让宝宝躺下。
02 婴儿抚触排气操
这套排气操应在宝宝吃奶半小时后做,不然容易吐奶。
1.以肚脐为中心,手掌顺时针轻抚 4~8 圈;
2.双手交替向下轻抚,完成一次为一组,共 16 组;
3.轻扶宝宝双腿交替向腹部蜷缩,完成一次为一组,共 16 组;
当宝宝症状严重,如哭闹不止而长时间不能安抚、短时间频繁呕吐、或有细菌肠炎、肠道病毒感染,呛奶严重,长时间呕吐不缓解时,务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尤其孩子呕吐同时伴随年龄增长而体重不增加或发育缓慢,呕吐中有血性物质或伴有便血,明显腹胀而影响吃奶睡眠时,此时候则需要儿童消化科大夫看诊。
至于家长中很流行的“飞机抱”,可以采用但不是首选。
“不正确”飞机抱的示意图
当家长操作不稳、幅度过大、家长臂力不足时,容易引发宝宝吐奶、呛奶、脊柱受损、婴儿摇晃综合症等风险。
哭闹作为宝宝探索世界、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对于新手家长来说难免会招架不住、身心俱疲,甚至陷入焦虑、自我怀疑、互相指责中,难免会病急乱投医。
和排气枕类似的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婴儿睡椅、定型枕、学步车、苦甲水……
其实,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胃肠功能逐渐完善,胀气、绞痛这些情况自然可以不“药”而愈。何必去选择没有明确证明有效且有风险的玩偶,去“治疗”孩子的症状疾病?
生娃不易,养娃更难,孩子的成长也并非一蹴而就。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让所有的宝宝都在爱与期待中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