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症(关于)

 魔术铺   2023-01-24 15:19:0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一直以来,人们对牛奶的评价都是毁誉参半的。

有人将牛奶称为“白色血液”,因其富含人体必须的全部氨基酸,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同时还提供高质量的脂肪、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以及钙、磷等矿物质,是理想的天然食物。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牛奶的具体营养成分。

然而,部分人引用牛奶之后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表现,在医学中被称为“乳糖不耐受”,那乳糖不耐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篇文章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主要是指人们在摄入牛奶、含奶饮品或乳制品,如:黄油、奶酪等食物时,身体无法有效的消化其中的乳糖,从而产生腹胀、恶心、腹泻等问题。而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乳糖酶的缺乏。

乳糖是人类和哺乳动物乳汁中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

由于人体无法直接吸收和利用双糖,因此需要依靠乳糖酶的力量,将乳糖分解为更易吸收的单糖形式,即葡萄糖和半乳糖,这样才能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利用。

但当小肠乳糖酶的分泌减少或缺乏时,就会导致肠道内部渗透压增高,这个时候水分受到压力的阻隔无法进入肠道内部,从而引发腹泻。

此外,乳糖酶的缺乏还会使得进入结肠的乳糖被细菌酵解成乳酸和多种气体,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病吗?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乳糖不耐并不能算作一种病。

当我们都还是婴儿的时候,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就是妈妈的母乳,因此那个时候我们的身体都会分泌充足的乳糖酶。但2-5岁之后,乳糖酶的数量就会逐渐减少。

研究数据显示:这种乳糖酶逐步降低现象的发生率在亚洲为80-100%,非洲为70-95%,美国为15-80%,欧洲总体为15-70%。

由于乳糖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乳糖不耐受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不过,一般来说大部分人身体中的乳糖酶不会完全消失。

研究人员认为乳糖酶的持续与否是人类基因、文化及饮食协同进化的一种现象:

乳糖不耐受与文化和饮食

在中国,80-100%的人的MCM6基因都属于C/C型。从基因的角度上讲,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乳糖不耐受的。然而,无论是欧洲、非洲还是亚洲,原始人类基本上都是乳糖不耐受的。

可为什么欧洲人目前的乳糖耐受性却远远高于中国人呢?这是从长期的牛奶饮用史中,逐步进化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波兰出土了一些布满小孔的陶质碎片,直至2011年科学家们在这些陶片中验出了大量的牛奶物质。

这一发现又一次证明了奶制品对人类在欧洲大陆的开拓和定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大约在1.1万年前的中东,养牛者们逐渐开始利用发酵牛奶制作奶酪和酸奶,由于这类乳制品的乳糖含量较小,人类得以逐渐开始适应乳制品并选择直接饮用牛奶。

几千年后,欧洲大陆上的人们重新获得产生乳糖酶并饮用牛奶的能力,牛奶成为一种全新的营养来源,帮助他们熬过收成不好的年头。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大部分的人都具有较高的乳糖耐受能力。

而当我们的祖先迁入亚洲的时候,两河流域水土丰沃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耕社会的饮食结构主要以粮食和瓜果蔬菜为主。

因此,我们并没有经历游牧生活所导致的基因突变。中国人真正开始普遍的饮用牛奶,是近20多年以来的事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牛奶产量的增加,我们才具备了随时随地饮用牛奶的资格。

乳糖不耐受会导致钙缺乏吗?

近日,包括美国、瑞士、墨西哥等多国的营养研究中心和医院共同合作,完成了全球成年人膳食钙摄入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地区是膳食钙摄入最低的地区,人均每日摄入量<400mg。远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给出的800-1000mg/天的推荐量。

科学家选取了10011例大陆男性样本和12943例女性样本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地区女性在各年龄段的骨质疏松发病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与男性每10年的骨质疏松症增长率分别为20%和15%,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接近25%,患病人群约达1.4亿人。

多年来,科学领域做了大量的尝试,希望能够找到控制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基因。芬兰的研究人员发现导致人们乳糖不耐受的MCM6--C/C基因,与较高的骨折风险相关。因为乳糖不耐受人群会下意识的排斥牛奶或乳制品的摄入,造成膳食钙摄入降低。

因此,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来说,由于缺钙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更高,需要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乳糖不耐受人群应该如何摄入牛奶?

其实,乳糖不耐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美国的研究认为:绝大多数成年人可以一次性摄入12g乳糖(350ml左右的纯牛奶)。

四川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也显示:80.3%的中国成年人可以在一餐中承受6.25g的乳糖,且不会产生过多的不良症状。

因此,为了避免不良反应,我们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牛奶的摄入。

另外还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帮助乳糖不耐受人群在享受乳制品营养的同时,避免不适症状:

① 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牛奶。购买牛奶或乳制品时,寻找无乳糖(Lacoste Free)标识;

② 选择添加了乳糖酶的乳制品,可以有效降低乳糖含量

③ 选择益生菌治疗。在小肠中无法被消化吸收的乳糖,会进入结肠并成为肠道益生菌的食物。2016年美国的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嗜酸乳杆菌DDS-1菌株对治疗乳糖不耐受具有显著疗效;

④ 选择酸奶等发酵产品。因为在发酵过程中,大部分的乳糖都被转化成为乳酸,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大负担和不适感受。


总结

① 乳糖不耐受主要是因为身体中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人们在摄入牛奶、含奶饮品或乳制品时,无法有效的消化其中的乳糖,从而产生腹胀、恶心、腹泻等问题。

② 身体中乳糖酶的活性受基因、文化及饮食共同影响。

③ 在中国,80-100%的人的MCM6基因都属于C/C型。因此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是乳糖不耐受的。

④ 乳糖不耐受人群会下意识的排斥牛奶或乳制品的摄入,造成膳食钙摄入降低。

⑤ 乳糖不耐受人群也可以少量饮用牛奶,或选择发酵型乳制品及无乳糖乳制品。

— END —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49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