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内,一个稚嫩的声音发出阵阵啼哭。
一只白鼠被放在婴儿面前。尚不足一岁的婴儿挣扎着转身,试图背对白鼠,他不断抽泣,希望从这个让他不安的环境里逃离。
实验室里,一男一女两位成年人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婴儿的行为。他们将婴儿对小鼠的反应记录下来,观察着婴儿恐惧、哭泣的情绪反应。
面对恐惧、号哭的婴儿,为何他们表现得如此呢?
原来,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实验。
开展这场实验的分别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以及他的助手罗莎莉·雷纳,经过实验华生认为,幼儿的情绪、行为是通过后天作用(条件反射)习得的,所以可以进行人工设计。
从实验中衍生出了众多风靡于我国的教育理念,例如“哭声免疫法”。在这种教育理论中,父母通过训练将孩子打造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这种教育方式坑害众多孩童,坑害几代人,就连华生家族中的孩子也深受其害,这种教育方式为何会对孩童影响深远呢?
在实验中号哭的婴儿
进行实验,用婴儿当作试验品
1915年以前,华生已经进行了动物心理的研究,并得出结论称:人与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研究者应该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研究人的心理。
华生接触到了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并赞赏巴普洛夫的研究,因为这种研究用实验为基础,用实验结果反应了客观事实,华生也将条件反射法作为研究的办法,并将研究对象从动物转向人。
华生首先想要研究的是人的情绪问题。
因为成人在情绪表达上有着更复杂的性质,会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华生挑选了婴儿,试图通过婴儿研究人的情绪。
1915年后,华生对婴儿的恐惧、愤怒、爱等情绪展开研究,他认为,新生儿能够在刺激下产生不同形式的情绪反应,当巨大的响声产生或者突然失去支持时,婴儿会变得恐惧。
当婴儿运动受阻时,他们会出现愤怒的情绪;而对婴儿的抚摸、轻拍等动物,则会让他们产生爱的反应。
华生决定设计实验研究在婴儿身上建立恐惧的可能性,并研究如何消除恐惧。
华生用科学的观点阐述了这些反应的发生原因,他认为情绪是肌肉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1918年开始,华生开始针对恐惧情绪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他决定设计新的实验,研究是否能在婴儿身上建立恐惧,以及如何消除恐惧。
在华生着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一位美丽的新研究生来到他身边,她就是罗丽莎·雷纳。
雷纳成为华生的助手,两人在1920年展开了著名的“小艾伯特实验”。
“小艾伯特”是婴儿的名字,他是医院一个护工的儿子,参与实验时年龄仅九个月大,人生才刚刚起步,与成人相比,他的阅历与情感经验宛如一张白纸,是华生理想的实验对象。
此外,小艾伯特在进行实验之前,曾短暂地与白鼠、兔子、猴子、棉絮等物品接触过,并未展现出恐惧情绪,有利于华生在小艾伯特身上建立恐惧。
华生培养小艾伯特与动物们之间的感情
实验开始后,华生的首要目的是建立艾伯特对白鼠的恐惧反应。
艾伯特起初对白鼠并不恐惧,华生让艾伯特与动物们进行两个月的友好相处,让艾伯特与动物们建立一定的感情联系。
在小艾伯特11个月大时,建立恐惧的实验开始了。华生将艾伯特原本不恐惧的白鼠放在他面前,然后在小艾伯特身后用大铁棒敲出巨大的响声,艾伯特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听到突如其来的响声,艾伯特先是开始抽搐,在华生持续不断地敲击下,艾伯特在恐惧中嚎啕大哭。
华生将白鼠放在艾伯特面前,在其身后敲击出巨大响声
在这次实验之后,每当小艾伯特想要接近白鼠,华生都会用铁棒敲出巨大的响声,给艾伯特不断的刺激。
这样一来,小艾伯特形成了条件反射,当他看到白鼠的时候就会感到害怕,抽搐、痛哭。
华生还将实验用品扩大到了其他动物,例如兔子等,在其他动物的刺激下,可以引发艾伯特恐惧的物品种类呈现出扩大化趋势,艾伯特对很多毛茸茸的东西会感到恐惧,例如头发、皮大衣。
面对兔子感到恐惧的小艾伯特
1920年,华生和他的助手雷纳声称,他们通过条件反射作用,让原本不害怕动物的男婴儿对小白鼠产生了恐惧,而他的恐惧泛化至其他身有绒毛的动物身上。
这意味着华生试图建立恐惧的实验初步达成预期。
但是正当华生准备接下来的实验时,关于他的丑闻被曝光,列入计划的消除恐惧的实验未能按期进行,与这场实验相关的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研究前人实验,指出环境的重要影响
而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之所以策划这场实验,实际是在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里获得启发,效仿前人,才用九个月大的婴儿展开了这场实验。
巴普洛夫是俄国知名的生理学家,二十世纪初,巴普洛夫凭借着在消化生理领域的出色成果,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
这份荣誉与他针对动物进行的慢性实验有关。
被植入套管研究唾液分泌的狗
所谓的慢性实验,是使用健康的动物进行实验,并非用麻醉的动物做急性试验。
急性试验完成后,动物一般会死掉,而慢性实验则能长期观察动物的生理反应。
1888年开始,巴普洛夫开始对健康的动物做慢性实验。
在做消化道的研究时,巴普洛夫使用狗进行实验,他将狗植入套管以研究唾液分泌。在实验过程中巴普洛夫发现,狗看到食物时会增加唾液分泌量,而唾液的分泌在看到食物之前已经开始。
巴普洛夫通过实验发现,当食物落入狗的口中时,狗会分泌出唾液,食物如果是干的,分泌的唾液量会更多,该反射为狗等动物生来便有的反射,巴普洛夫将其称为非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画像
在狗的伤口愈合后,巴普洛夫继续实验,在验证了狗在吃肉时仍会流涎的前提下,巴普洛夫给狗吃肉前总是按蜂鸣器,因此狗听到声音就如同看到肉,进而在听到声音后流下口水。
巴普洛夫发现,蜂鸣器响起后没有肉,狗依然会流涎,但这种欺骗性的举动无法不休止地进行下去,如果欺骗狗的次数上升,狗流涎的反应不像开始那样强烈。
巴普洛夫在实验中还尝试使用响亮、微弱等不同的哨声进行实验,他在给狗喂食时吹哨,结果狗在听到哨子时同样会流涎。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示意图
经过这些实验,巴普洛夫认为,食物会导致狗产生唾液分泌,这种反应是狗天生就有的无条件反射,而铃声引发的唾液分泌则是条件反射,为经过连续刺激后产生的反射。
约翰·华生研究了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论文《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在论文中他以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为基础,指出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会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
华生并非沽名钓誉之徒,他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在其求学道路上,先后于福尔曼大学、芝加哥大学深造,他在1900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心理学家约翰·杜威,学习哲学。
约翰·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
但华生的兴趣并未集中在约翰·杜威的思想中,他有意深入研究动物心理,1908年,华生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知名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职位为心理学教授。
在该校任教期间,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等著作,在美国揭开了心理学的革命,他认为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内省”等无形的东西,而是应该研究客观存在的东西。
华生的论文给传统心理学造成了猛烈冲击,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心理学能够用物理、化学术语进行解释。
哭泣的孩童
华生也的确试图进行实验去验证自己在心理学范畴的观点,他曾经说过一段具有偏激色彩、闻名遐迩的话:
“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孩,让我放在自己特殊的世界里教养,我可以担保,在这些婴孩中随意拿出一个,我都可以将其训练成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将其训练成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商业首领,甚至训练他成为乞丐或者盗贼”。
约翰·华生
支撑他说出这种论点的,是他针对幼儿做出的实验,华生通过实验宣传了环境、教育的决定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行为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丑闻曝光,华生的实验暂时搁置
在建立恐惧的阶段,华生用特殊手段在小艾伯特身上成功建立了恐惧,让这个原本不害怕动物的孩子,对很多毛茸茸的东西产生恐惧心理。
正当实验取得关键成果,并按照计划进行时,华生与他的研究生兼助手罗丽莎·雷纳的丑闻被曝光,华生顿时声名狼藉,被迫离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原来,华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教时,与罗丽莎·雷纳产生了婚外情。
华生的妻子玛丽意外发现了华生写给雷纳的情书。
在玛丽发现华生的婚外恋情后,两人在1921年离婚,离婚事件酝酿发酵,登上了新闻头条,不被媒体大肆渲染,华生饱受批判。
智威汤逊广告公司为伍德伯里香皂创作的广告
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离职的华生,为了糊口,转入商界谋生,他转行做广告,在1921年进入智威汤逊广告公司工作。
人们对于华生实验的关注焦点发生了转变,从关注实验本身,转移到关注实验的伦理问题上。
因为进行实验的华生等人,并没有在实验完成后消除婴儿身上的条件反射,婴儿的心理随之扭曲。
另外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也发现了其他问题,其中一个便是小艾伯特的身份问题。
在华生口中,小艾伯特是健康的,面对小白鼠等动物没有情绪变化的孩子,他一开始对动物产生的是好奇心理,并不畏惧它们。
实际上参加实验的小艾伯特并非正常孩子,录像中的小艾伯特有痴呆、发育残疾的特征,不能算作是正常孩子,因而他才在面对各种动物时,表现得镇定自若。
华生对婴儿进行实验
小艾伯特的母亲没有什么文化,家境比较贫穷,所以她接受了华生每天一美元的“报价”,让小艾伯特成为华生的试验品。
虽然小艾伯特的身体情况,华生的感情状态等方面给华生带去负面影响,但华生针对小艾伯特的实验以及观察,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在实验心理学以及实验教育学方面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20世纪,在一些进步人士的呼吁下,很多家长开始寻求科学的育儿方式,想要理性、科学地教育子女,华生的实验无疑为他们提供了育儿样板。
华生否定了行为的遗传作用,他强调了环境、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他的“小艾伯特”实验也证明,环境的刺激能够建立恐惧的情绪,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小艾伯特”实验中衍生出了众多教育理念,环境与教育等外力成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哭声免疫法”等育儿理念慢慢流行,不仅在欧美受到重视,还传至国内。
使用“哭声免疫法”育儿的父母,想要培养一个自立、坚强的孩子,他们选择忽视孩子的啼哭,希望孩子能主动克服恐惧等心理,变得坚强、自立。
在华生的理念中,父母是孩子情绪的培养者,婴幼儿情绪将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哭声免疫法”便是父母主动创造一个特殊的环境,父母对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试图让孩子打磨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传统的育儿方法中,父母重视孩子的情绪,会在孩子啼哭时给他温暖。
这种育儿方法另辟蹊径,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父母卸去了照顾孩子的重担,一时之间引发众多家庭的效仿,欧美家长纷纷用“哭声免疫法”教育孩子,殊不知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
实际上,孩子在幼年时期需要父母的关照,以获得成长所需的安全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哭声免疫法”的弊端。
而揭开这种育儿方法“遮羞布”的,是美国心理专家哈洛。
“恒河猴”实验,揭示孩子对情感的依赖
与冷冰冰的“哭声免疫法”不同的是,哈洛在“恒河猴”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揭示了孩子对情感的依赖。
1930年,哈洛在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工作,他对灵长类动物产生了兴趣,从研究白鼠转移到研究恒河猴身上。
他在校园里成立了一间猿类研究室,并培养了一批年龄不同的猴子。
哈洛对猴子的研究
实验室的猴子在繁殖过程中生下一批幼猴,哈洛在观察小猴子时发现它们十分依恋细纱布制作的尿布,当人们将尿布拿出时,猴子会发出叫声,表现出难过的情绪。
哈洛对此展开设想,猴子是否对尿布产生了感情?他还将设想延伸至小猴子对母猴的依恋,为了找到答案,1959年哈洛开始设计实验,他总结了母猴的特点,设置了实验对照组。
哈洛设计的“人造母猴”,一类由铁丝网制作而成,又冷又硬,装有奶瓶和奶头,一类在铁丝网上装上柔软的细毛布。
又冷又硬的“铁丝妈妈”和没有奶瓶的“绒布妈妈”
人们对依恋有着一种看法:依恋是获得营养物质的回报,即我们喜欢母亲是母亲用奶水养育了我们,但哈洛却并不这么认为。
哈洛的实验基于小猴子的两种需求,首先是情绪需要,小猴子在陌生环境中会出现害怕情绪,它们会缩成一团,这时它们需要妈妈的呵护。另外,小猴子在肚子饿时需要进食,这时小猴子就需要去寻找人造母猴吸奶。
如果猴子对母猴的依恋是源于营养物质的回报,那么小猴子应该更依恋又冷又硬的“铁丝妈妈”,而并非没有提供奶水的“绒布妈妈”,那么实验结果如何呢?
通过实验哈洛发现,小猴子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前往“铁丝妈妈”那里进食,而更多时间,处于陌生环境中的它们会紧紧抱住“绒布妈妈”。
在“铁丝妈妈”身上进食的小猴子
为了取得更明显的实验结果,哈洛使用了相对残忍的手段测试小猴子的反应,他让“绒布妈妈”释放铁钉、水柱等攻击小猴子,但受到伤害的小猴子还是会紧紧抱住“绒布妈妈”。
紧紧抱住“绒布妈妈”的小猴子
哈洛的实验不仅推翻了“依恋是获得营养物质的回报”这一看法,还在实验中获得了更多的结论。
哈洛发现,在孤独环境中成长的恒河猴与普通环境中长大的恒河猴不同,孤独环境中成长的恒河猴在生人接近时有攻击自己的行动,而并非攻击、恐吓他人保护自己。
被孤独养大的恒河猴,在出生头两年被完全隔离的话,行为会极不正常,它们不会像其他猴子一样玩耍、交配,在受到攻击时也不会主动自卫。
孤独的小猴子
而被隔离时间较短,八十天或者八十天以下的猴子,受到的损害相对较小,它们在重新回到正常社会环境时,会迅速恢复到和正常恒河猴一样的行为,而隔离两年的恒河猴则难以改变。
而“人造母猴”养大的猴子的社交能力同样不足,它们往往拒绝交配,即便是产下小猴的母猴,也会对子女做出虐待行动。
为此哈洛展开了新的实验,他为“绒布妈妈”提供了摇动功能,让小猴子可以与妈妈互动、玩耍。
在更改了“绒布妈妈”的属性后,奇迹出现了,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小猴子,成年之后的表现基本正常,它们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还可以正常交配。
此外,哈洛还在实验中看到,幼年有玩伴的猴子在缺乏母亲的环境里,各种行为趋向于正常,只是有时攻击性强,相对比较野蛮。
被母亲呵护的小猴子
经过多次实验,哈洛发现,婴儿期的社会经验会对成年期恒河猴的社会行为产生巨大影响。而年纪相仿的玩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小猴子失去母亲造成的可能结果。
总的来看,幼年恒河猴在婴儿时期需要温暖、抚慰、运动,哈洛将触摸、运动、玩耍视为爱的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将满足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从哈洛的实验中能够看到,灵长类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抚慰、玩耍等诸多因素,而哈洛的实验结论刚好与“哭声免疫法”相悖。
只是该实验完结时,华生的教育方法已经在欧美流行约40年,错误的教育理念引发了严重后果,坑害了几代人。
以华生家族的孩子为例,华生的大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精神出现严重问题,多次自杀,最终于三十余岁时自尽而亡。
受到“哭声免疫法”影响的欧美孩童们,在长大成人后留下了童年创伤,他们在幼年时缺乏父母的照顾,成年时缺乏安全感,有些还出现了精神分裂的严重症状。
华生的外孙女玛莉特哈莉深知这种教育对孩子们的危害性,为拯救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她与其他人成立了美国预防自身基金会,为受到华生教育方法坑害的孩子提供帮助。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的身份,让华生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哭声免疫法”等教育方法,却戕害着众多孩童的心。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