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
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情况
上课或者上班到饭点不能进食
肚子就会发出“咕咕咕”的响声
完全没办法控制
有时候肚子叫是因为饿了没有及时进食,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明明不饿,肚子里依然会发出“咕咕”的叫声,搞得人心神不宁,甚至影响正常生活。那么,这种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肚子为什么“咕咕叫”?
哪些情况下的“咕咕叫”需要引起警惕?
肚子总是“咕咕叫”应该怎么改善?
肚子“咕咕叫”
肚子“咕咕叫”,学术名是肠鸣音。一般情况下,当肠蠕动时,肠内的气体和液体也会随之流动,并产生“咕噜咕噜”的声音,形成肠鸣音。
正常人每分钟都会出现4至5次的肠鸣,肠鸣声低弱而缓和,通常我们自己是听不到的,但也有一些体格偏瘦的人和对声音异常敏感的人可以听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在饥饿或腹泻的时候也会听到清晰的肠鸣音,这是由于此时肠蠕动非常频繁,所以听到的概率也就更高一些,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反应。
人在饥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主要是由于胃剧烈收缩运动时,胃里残余食物、液体挤压空气产生的。其实在不饿的时候,消化食物的过程也会发出声音,只是较微弱,人耳难辨别,但用听诊器可以听到。
除了饿了时正常的肚子叫以外,有时候肚子叫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异常的征兆。比如夏季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可能导致肠胃着凉,吸入较多冷气,出现持续性肠鸣。
肚子叫还可能是肠胃中的菌落失调,使得各种细菌在肠内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这时不仅会肚子“咕咕叫”,还可能伴随着放屁排矢的现象。
此外,消化不良,肠胃胀气,消化功能紊乱也可能伴随肚子叫、腹胀和肛门排气增多等。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必要时还可以服用药物帮助消化系统恢复正常。
图源网络
如果我们只是听到肚子发出的肠鸣声,并没有其他的不适感,那就不必过分在意,但如果肠鸣声越来越大,且越来越频繁,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这几种“咕咕叫”要注意
以下几种情况不仅会肚子“咕咕叫”,还可能会出现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不适症状,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1、急性胃肠炎
肠鸣音次数增多,响声也加大,随着肠鸣音的出现,自觉肚子里的肠子在活动。专家介绍,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肠炎、菌痢等频繁腹泻的疾病。
图源网络
2、胃肠道大出血
当胃肠道大出血时,肠道内菌群会分解消化血液,血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会产生较多气体。
3、肠道功能紊乱症
最主要是肠部过敏或痉挛、胆道疾病及体内无法吸收乳糖。如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就会导致饮用奶及奶制品出现消化吸收障碍,未分解的乳糖就会被肠道菌群发酵,从而胀气。
图源网络
4、肠梗阻
如果肠鸣次数明显增多,每分钟可达10次以上,且声音响亮高亢,甚至出现叮当声或金属音,说明肠道排气不畅,可能存在肠梗阻的情况。
急慢性肠梗阻容易产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无法排便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肠道组织痉挛、麻痹、缺血甚至坏死。
急性肠梗阻属于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如果出现急性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病情进展迅速,可能会危及生命。
图源网络
那么肚子完全不叫就是正常的吗?当然不是。
当肠道蠕动减弱,肠鸣音亦减弱,常见于较长时间的肠梗阻、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老年性便秘、腹膜炎、胃肠动力低下。
若用听诊器听诊腹部2分钟未听见肠鸣音,或者用手轻叩或者骚弹腹壁仍未听见肠鸣音,则认为肠鸣音消失,需要尽早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图源网络
如何缓解
1、确定原因,及时诊治
确定自己“咕咕叫”的原因,如果是以上所说疾病引起的,要尽早前往医院诊治。
2、细嚼慢咽,吃饭少言
我们在进食的时候,空气也会随之进入胃肠道。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就容易导致吞入的空气过多,造成胃肠道气体增加,导致频繁肠鸣。
建议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少说话,以免吸入大量的空气。
图源网络
3、少吃产气的食物
消化不好的人应该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比如豆制品、高纤维食物、洋葱、红薯、碳酸饮料及其他含糖多的食物,避免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产气过多,增加肠鸣次数。
多吃清蒸、清炖、少油、少盐的食物;同时应避免暴饮暴食,遵循“每餐八分饱”原则,减轻肠胃的负担。
图源网络
4、乳糖不耐者注意饮食
如果有乳糖不耐症,尽量避免饮用奶及奶制品,可以适当喝一些酸奶,增加肠道内益生菌的数量,避免肠道菌群发酵产气。
5、不要“憋气”
如果肠内胀气,一定别憋着,因为如果不排出这些气体的话,不仅会产生“咕咕叫”,而且其中的硫化氢、氨类、吲哚类等有害物质可能会被重吸收,对人体造成危害。
图源网络
|本文观点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3-oHbQ8nvbTJ923ffMh3bw
[2].https://mp.weixin.qq.com/s/pDXCZZWy4IOnvM9UV0XYEg
[3].https://mp.weixin.qq.com/s/Tuxy0rhH02LBaTEEwnorPg
[4].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9-08/28/c_138350397.htm
| 编辑:小科
| 审核:科普菌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