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印象中的小婴儿纯真无邪,懵懂可爱,对外界的事情无知无感。但其实宝宝从娘胎开始就对外界变化敏感,尤其是在“看人”这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
莞妈有位老同学,原本我们两家走得近,但近来串门次数却少了许多。原因是同学家里6个月大的二胎宝宝,每次见到我家先生都会哭。
先生也很郁闷啊,他是个很喜欢小孩子的人,怎么也算不上“凶神恶煞”的类型。而且每次见了宝宝都尽量抽起嘴角、弯下眉眼显得亲切些,但这个宝宝似乎天生跟他“八字不合”,一见面就哭个不停。
为避免尴尬,我们只好减少见面,等娃过了这段时间再说。我们都知道宝宝会认生,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这样。比如有的宝宝很喜欢和人亲近,哪怕是陌生人抱也开心,一逗就咯咯笑。
难道认生也分对象?对此,老一辈人很有“说法”,认为孩子有着非常人的视角,如果婴儿看到某人突然大哭,多是不祥征兆,要么“煞气”太重,或是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等。
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说法偏迷信,现实中自然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孩子为何为看见有的人哭,看见有的人笑呢?这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感应,还与3个因素有关。
宝宝有自己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要从娃娃抓起
你知道吗,宝宝也有审美观。一位网友宝妈说:我儿子才6个月,就喜欢让年轻漂亮姐姐和姨姨抱,还使劲给人家笑。遇到年纪大的就不让抱,如果是男的,一抱就哇哇哭!
心理学家曾做过测试:分别给3-6个月大的婴儿观看几组不同的人脸照片,每组照片中,都有1张成人认为比较漂亮的脸,而另1张则属相貌平平的脸。结果显示,婴儿注视漂亮面庞的时间要长一些,即使将观察对象改换成其他婴儿的脸,情况仍然如此。
可见,没受过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婴儿,审美观与成人不谋而合。这也说明,人类潜意识中,存在着相似的审美标准。所以宝宝遇到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可能会一直盯着看。
同样,当宝宝看到不符合自己审美的人或事物时,可能会产生不安、害怕甚至是恐惧等心理。由于不会表达,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育儿建议:
◆宝宝2个月左右就能分辨色彩了,并已经具备感知美的事物的能力。我们平时可以给宝宝看一些黑白和色彩鲜艳的图卡,强烈的颜色对比能促进宝宝的神经和大脑发育。
◆咿呀学语时,正是宝宝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期。此阶段,我们应注意把简单的审美教育输送至孩子的各感官。比如跟孩子说:阿姨穿的裙子好漂亮呀!这位叔叔长得好高大!小姐姐的声音真好听……
◆我们还可以引导宝宝欣赏自然、环境之美。在安全和可控范围内,让孩子自由去发现和感受各种各样的美。感知美的能力不知不觉提高,平凡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认生期,这样引导孩子顺利过渡
认生是婴幼儿成长的一个过程,几乎每个宝宝都会经历。所谓的“生”是指不熟悉的人,也指陌生的环境,这两者会让宝宝产生焦虑和害怕的情绪。
宝宝认生期一般从5-6个月开始出现,9-10个月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对外界接触增多,宝宝认生的情况有所缓解。但2-3岁以后,认生又会出现一个高峰期,表现为对父母和家人的依恋明显增加。
宝宝进入认生期,是发育的必然结果,说明他自我意识成长,也是自我保护的体现。认生期引导不好,会让宝宝内心没有安全感,对陌生人更加排斥,变得胆小和畏首畏尾,并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育儿建议:
◆认生期的宝宝,家长更应多带他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多接触不同的人群,让宝宝慢慢适应,缓解心理的紧张感。
◆让宝宝顺其自然地与人接触,不必刻意让生人亲近孩子,比如把宝宝塞到不熟悉的人怀里,这样只会让他的抗拒心理甚。
◆平时家人轮换着带宝宝,如果长期只由妈妈一个人带娃,会使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更强,并且只认妈妈一个人。
◆如果亲朋好友接近宝宝使其哭闹,可以试着让对方拿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零食等,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通常宝宝更喜欢与妈妈相似的女性,可以从接触这类“生人”开始锻炼。
宝宝就是不喜欢,他身上有怪味道
婴儿的嗅觉相当灵敏,尤其对来自妈妈身上的气味特别敏感。
英国的学者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婴儿的鼻两侧各放一块留有乳汁的奶垫,一侧是婴儿自己母亲的奶垫,另一侧不是自己母亲的奶垫。结果发现,刚出生几天内新生儿不会有明显的反应,但第6天时,大多数婴儿能经常地将头转向自己母亲的奶垫。
据说宝宝的嗅觉是成人的数十倍,妈妈的味道能让宝宝感到安心,并且有食欲。但如果是有刺激性的味道,他也会比成人感到更多的难受。
因此,如果接近宝宝的人身上有让他感到不舒服的味道,比如烟味、酒味、汗臭味等,他便会直接用哭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育儿建议:
◆身边如果有抽烟、喝酒、不久前进行过剧烈运动,或身上带有刺激气味的人想亲近宝宝,家长一定要礼貌地拒绝,为了宝宝的健康以及照顾他的情绪。
◆平时切忌带宝宝去气味重的地方,例如厨房。家里要经常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把异味吹走。有时间的话,多带宝宝到户外多呼吸新鲜的空气。
结语
宝宝看见某些人或哭或笑,这与迷信无关,别盲目听信谣言,而是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上3点才是主要原因。要想改变孩子见人哭的习惯,首先还是要多陪伴使其有安全感,其次是多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见识得多,自然就不会害怕和不安了。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