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宝妈跟我说了一件事情:
我家是一岁半的男孩,在他四五个月的时候, 我就发现他大脚趾的指甲特别喜欢往肉里长,这一点和孩子爸爸很像,奶奶经常说这是遗传,他们家的大人孩子全部都有“甲沟炎”,指甲往肉里长。孩子现在的脚趾甲不仅往肉里长,有时候会轻微红肿,孩子爸爸按照自己剪趾甲的经验,主动包揽了给孩子剪脚趾甲的工作,每次都会把孩子扎到肉里的趾甲拔出来,并且剪得秃秃的。 最近孩子在练习走路,活动量比以前大了很多,我突然发现孩子左脚大脚趾外侧,趾甲周围红肿的特别厉害,稍微一碰孩子就喊叫,爸爸现在也束手无策了。我现在要怎么处理孩子的脚趾甲?需要上医院吗?我去网上查了查,说甲沟炎要拔指甲,我听着就害怕,更别说这么小的孩子了,我该怎么办啊?
听完这位宝妈的诉说,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剪指甲的时候,把指甲和甲沟连接地方的倒刺拔了,当时只是觉得很疼,没有留意,过了两天发现拔倒刺的地方出现红肿,一碰就特别疼。有个同事看见后,告诉我是甲沟炎,我赶紧去了医院,有了这次的经历,我才弄明白甲沟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根据这位宝妈的描述我觉得孩子可能是“嵌甲”引起的甲沟炎。
嵌甲和甲沟炎的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嵌甲和甲沟炎很相似,所以会觉得这两种根本就是一种疾病,其实不然,嵌甲和甲沟炎的病因和症状都是不一样的,就连治疗方法也有差异。
嵌甲是指趾甲(指甲)刺入软组织中,反复挤压而形成的足趾疼痛、肿胀、化脓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甲沟炎是指趾甲(指甲)两旁因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也有疼痛、肿胀、化脓等症状。患有嵌甲,往往易引起甲沟炎;反复出现甲沟炎,会引起趾甲变形,形成嵌甲,两种病是相辅相成,可互相转变。两种疾病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不愈的慢性甲沟炎多见于足第一趾的内外侧。
所有的足趾都有发生嵌甲的可能,但拇趾发生嵌甲的机会最大。嵌甲会造成甲沟受损,所以会发生疼痛和肿胀。并且甲沟处易藏污垢,便于细菌繁殖,容易造成感染,感觉疼痛异常,伴有脓液流出,说明甲沟炎已经很严重了。
甲沟炎形成的原因
婴幼儿嵌甲是有可能遗传的,孩子指甲的形状和生长曲度会跟父母有相似的几率,但是甲沟炎不是遗传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形成原因:
1.鞋子、袜子不合脚
经常穿过大过小的鞋子或者过紧的袜子。过小的鞋子或过紧的袜子会将脚趾的软组织挤向趾甲,容易造成嵌甲。过大的鞋子或宽松的袜子会增加脚趾的活动,摩擦也容易形成嵌甲。
2.将孩子脚趾甲的两个边角修剪得过短,很有可能得嵌甲
很多家长愿意将趾甲的两个边角修剪成弧形,以符合足趾的形状,或趾甲边缘修进去太深,也会容易压入甲沟的软组织里,实际上这样做反而会刺激趾甲向两侧的肉内生长,容易造成嵌甲。
3.踢球等运动造成外伤
小宝宝越来越喜欢运动,例如踢足球。如果足趾曾经受过外伤,由于踢足球、碰撞、砸伤等,使趾甲产生破损,也可能出现畸形。当发生踢伤或被他人踩伤后致甲板的撕裂,引起甲板侧缘更接近甲沟软组织而形成嵌甲,引发甲沟炎。
4.宝宝啃指甲习惯
有些小朋友可能经常啃指甲,容易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组织,指甲周边有口水,滋生细菌,容易感染诱发甲沟炎。
轻微甲沟炎的家庭护理方法:
1.用45℃左右温水浸泡足部,每次10-15分钟;
2.擦干足部后在趾甲周围外涂碘伏或医用酒精,每日2-3次,以抑制局部细菌繁殖,观察1周左右,看局部红肿是否可缓解。
如果是严重的甲沟炎,比如孩子脚趾的红肿范围持续加重或面积增大,建议还是到医院小儿外科或皮肤科面诊处理,看是否需局部清创或引流治疗。请妈妈们不要盲目相信什么偏方,耽误孩子的治疗。
预防甲沟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其实嵌甲和甲沟炎的发生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特别是新手妈妈,没有经验,为了宝宝的干净整洁,剪指甲、洗澡这些日常护理可能做得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
1.可以将孩子趾甲修剪成平直的样子而不是圆形,趾甲的长度应超过足趾的皮肤,每一个趾甲的顶端都成直线形,这样来降低嵌甲的发生;
2.给孩子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孩子光脚穿鞋;
3.保持孩子鞋袜的通风透气,不要让孩子的脚长时间处于闷和潮湿的环境中。
4.孩子喜欢用手抓各种物品,例如木刺、竹刺、鱼骨刺等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刺伤甲沟的异物,应格外小心。
5.孩子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可涂擦Ⅲ型安尔碘后,用创可贴包扎,以防止发生感染。
所以如果孩子的脚趾一碰就疼,已经红肿,就要看看肿的地方是否已经有化脓。小宝宝皮肤比较娇嫩,又不懂得配合,宝妈可能自己会处理不好,所以还是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忙处理,不要耽误治疗。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