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妈悟语
孩子哭闹,置之不理还是拥抱安抚?父母做法不同,孩子的感受也会不同。育儿没有公式,用大人的思维对待孩子,有时候也会伤害孩子。
看到一个点赞量3万的视频,一个小女孩躺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一会儿平躺、一会儿侧身、一会儿趴着、一会儿坐起来,手上一会儿攥一件衣服放后背上垫着、一会儿拿一下妈妈的拖鞋, 脚也时不时地在地上捶打几下,嘴里喊着“妈妈”。
爸爸和妈妈坐在沙发上自顾自看书,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大约过了10几分钟,孩子不哭了,妈妈说“要我抱呀?”“哭够了吗?”“还想哭吗?”“不哭了就站起来”。
原来,小女孩不好好吃饭,饿了又想要零食,爸爸妈妈不给,孩子就开始哭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零食。
爸爸妈妈异常坚定,认为孩子在“表演”,不为所动。爸爸妈妈是90后,他们表示,孩子这番表演都是自己玩剩下的,不能被孩子拿捏得死死的。
不是此图
20年前,确实见过90后的孩子上演哭戏,用手捂着脸,透过手指缝观察大人们的反应。看到有大人在就大声哭,大人离开就小声哭、或者歇会儿。如果没人理,发现哭没用,就不哭了。
如果孩子只是想通过哭闹要挟大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大人一旦心软,他就会得逞。大人无动于衷,他也会停止战斗。时间长了,他也懒得哭了。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能制服某些孩子故意上演“苦情戏”的行为。但这种冷处理的方式,一定要建立在对孩子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判断后再做出决定,不要盲目效仿使用。
有很多朋友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情况,当哭闹时被忽视,他们内心很受伤,成年后依然记忆犹新、难以走出阴影。
像这位朋友,小时候过生日,想要一个生日蛋糕,爸妈不给买,她就哭了,父母却无动于衷。后来哭累了,发现没有指望,就不哭了,但感觉父母果真不爱自己。她特别希望父母能给她一个拥抱,告诉她不满足的理由,但这些都没有,所以一直有不好的记忆。
还有一位90后朋友,过年才穿新衣服,到初中还穿姐姐不要的衣服,为了让妈妈给买个新衣服,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妈妈没给买。现在自己的孩子都9岁了,还对父母物质上的不满足耿耿于怀,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上面只是随手选取的例子,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导致对父母不信任,正常的需求都不敢提。
父母认为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是战胜了孩子,千万不要洋洋自得。孩子以后不哭不闹,不提要求,不是自己教育有方,只是孩子压抑了自己的内心想法而已,他们在心里有多么怨闷,父母永远不知道。
另外,孩子长时间哭闹还可能导致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容易被父母忽略的问题。
有个朋友说,十多年前,侄子小时候哭得很用力、哭得很久,后面一直说肚子疼。后来去检查,肠子掉出来一小节,以后就不敢让他用力哭。
还有一个女孩,总是哭得很厉害,妈妈不管。到4岁的时候,发现嗓子是哑的,去医院检查,确认嗓子有问题,还要做手术。
还有一个朋友回忆说,小时候能哭一整天,从早上吼到晚上,第二天一般会发烧。
从这几个案例来看,孩子哭的时候,如果不管不顾,会存在安全隐患。虽然有一定几率,但是发生在某个孩子身上,那就是100%,给孩子造成的痛苦、给父母带来的麻烦是不可估量的,父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想告诉大家,养孩子不是套公式,千万不要简单效仿一些看似合理的做法。每个孩子不一样,每种情景区别也很大,要根据当下的情况确认合适的育儿方法。
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建议,希望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能给予合理的关注。
区别不同哭闹,采取不同方式
孩子哭闹有很多种形式,有的是想达到某种目的,有的是发泄不满情绪,有的是生理需要,不要每次都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孩子哭闹的时候,可以进行有限制性的满足、给他提供场所和机会发泄、事关身体要立即帮忙解决。
孩子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哭闹是最简单、最无助的方式,等到一定年龄,这种方式就会被新的形式代替。
4岁二宝现在就能够反思,“妈妈,放学的时候没见到妈妈,我没有哭,以前还哭呢!见不到妈妈也没关系,妈妈是在家等我呢!”
允许孩子哭,关注孩子
孩子哭闹就是想引起大人的关注,看看你有什么反应,有时候不一定非要满足什么,但一定需要父母有个关心自己的态度。
孩子哭的时候,训斥和安抚都没用,孩子会哭得更凶。我们只需要安静地守在他的身边,注视着他,观察他的状态。这样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确定父母在乎他。同时,也能防止孩子出现意外,保证孩子的身体安全。
如果有可能,最好抱着孩子,让他在怀抱里哭泣。拥抱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哭闹的时间会迅速缩短。
如果孩子挣扎着无法拥抱,我们就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后背,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注。
如果家里有老人,可能不希望孩子哭。这也好办,带孩子到卧室里,关上门解决就好了。二宝哭的时候,我都是这样做,他的情绪很快就能平复下来。
事后讨论,解决问题
孩子哭完之后,一定给孩子一个拥抱,一起讨论刚才发生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并确认下一步怎么做。这样的讨论不会立竿见影,需要多次重复,孩子年龄增长后,会慢慢改善。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这事,我们要告诉他,前面已经做好约定,不好好吃饭,饿了就不能吃零食。这次感受到不好好吃饭的后果了吧,以后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孩子就会说,“以后要好好吃饭”。
但是孩子以后还会犯同样的错误,那我们继续重复教育,直到改正为止。只要我们有耐心,孩子经历过这样的处理过程,就能学会如何反思,情绪会控制得很好。
写在最后:孩子哭闹很正常,但是哭的原因有很多种,千万不要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 ,要因地制宜,灵活处理。最重要的是,一定保持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感到被爱,事后解释原因,争取以后改善。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