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林(23岁小伙辞去教师工作)

 魔术铺   2023-01-23 16:55: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1985年9月,18岁的彝族小伙李桂林从汉源县马托中学毕业后,来到了自己家乡汉源县的一所小学代课。在那个中学生比煤油票还缺的时代,中学毕业又写得一手好字的李桂林可谓是就业的香饽饽。

那个时候的李桂林一门心思地想做个老师,被录取那天,他高兴得跟娶了媳妇似的。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李桂林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每一次上课也全神贯注。他脑子活,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找校长给孩子多提供实践课。

他的较真让一些老教师都觉得“好笑”,顿时议论四起:这娃一定是让书读傻了,如果哪天学校不再需要代课老师了,那第一个不适应的就是李桂林。

天道酬勤,期末考试李桂林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在学区排名第一。转眼五年时间,李桂林已经在汉源县小有名气。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李桂林就会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带出一届届的学生。

然而1990年暑假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李桂林的人生轨迹。

01

这年暑假的一天,李桂林在乡政府办事,有点闹肚子,在上厕所的时候见到一对母女,她们不上厕所却一直站在厕所门口,这引起了李桂林的好奇,于是上前询问原由。原来是这对母女来自二坪村过来马托乡赶集,虽然厕所门上写着斗大的“男”、“女”二字,因为她们不识字所以不敢进。李桂林顿时心情沉重起来,他不敢相信在这个年代,竟然还有如此落后的乡村。

这不禁引起了他对这个乡村的好奇心。前不久,乌史大桥乡政府邀请他到二坪代课来着。但是李桂林不愿意离开已经工作了五年的地方,再加上舍不得班上几十号学生。于是他一口回绝了对方。

办完事的李桂林没有直接回家,他径直去了乌史大桥乡政府打听二坪小学的事。巧合的是他打听的对象正是乌史大桥乡党委书记甘洛县苏雄区教育组长,他叫阿木铁哈。

李桂林一肚子的愤愤不平:“政府怎么对二坪的事情不闻不问呢?老百姓上厕所都因为不识字找不到。”

阿木铁哈面带囧色地说:“二坪的事,乡政也没少操心。”

李桂林却毫不客气地说:“你们说得比唱得好听。”

见李桂林也是性情中人,阿木铁哈并没有生气,而是邀请他坐下来,沏上一杯茶两人细聊起来。原来二坪村是甘洛县最边远和苦寒的彝寨之一。村民进出都是通过架在悬崖峭壁上的木梯。每年的十月就开始冷,来年三月冰还未化。不通水电,不通路邮,全村近百户人家过着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村里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的茅草房,年复一年都吃着玉米馍、土豆、酸菜汤。

通往二坪的路

二坪村的老一辈人都没有读过书,到了儿孙辈想送孩子读也没有学校,没有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教育局曾拨款2000元,修建了总面积120平米的学校。可是学校建好后,先后来过三位正式的教师,都因忍受不了苦寒的条件走了。1980年以后,学校因无法招到老师而不得不停办。

阿木铁哈得知他就是他们没请到的李桂林老师,立即趁热打铁说:“李老师,如果你来就好了,娃娃们就有书读了!”

李桂林连连拒绝:“我还有学生,能教书的人多的是,你们再找找。”

阿木铁哈说:“山上全部是彝族,一句汉话也不会说,哪能随便找得到既能教汉语又能听得懂彝语的老师?”

李桂林推辞说:“我肯定是来不了的,但是我可以帮咱们找一个老师。”

阿木哈哈笑了笑,却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显然是不相信。

李桂林接着打“包票”说:“如果我找不到,到时候我上山。”

阿木铁哈喜出望外地将李桂林的手握得生疼:“那说定了,大人家说话可不能像小孩子过家家。”

李桂林仔细盘算着,村里会彝语的中学生,少说也有一二十人,再把范围扩大到小学毕业生,那少说也有近百人。他以为,在这近百人里找一两个代课老师,那不是件很轻松的事嘛。

事情远远超乎李桂林的想象,他一连三天把村里符合条件的人访了个遍,可人家的回答都坚决得一致:“让我去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你怎么不去?”

无奈的李桂林又去村外找,还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四处宣传招聘,结果都吃了闭门羹。转眼暑假就要结束了,想想自己曾夸下的海口,李桂林急得团团转。

通往二坪的路

这天,李桂林正坐在自家院里的核桃树下剥玉米棒子皮。落日的余晖下,一个叫阿木什打的人来找李桂林,原来是阿木铁哈派他来的。

李桂林听明来由后,心更虚了,他知道是阿木铁哈派人来接他了,为了兑现他的诺言,无奈他只好先去趟二坪。

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再也无返,是什么留住了他。

02

听说李桂林要去二坪,父亲李洪云骂道:“那里工资低,条件苦,又要与妻儿分离,不知道你咋想的?”

李桂林没有啃声。他只好和阿木什等到次日天蒙蒙亮,偷偷溜出了门。李桂林没有带什么行李,他左右为难。不去吧,兑现不了承诺。去吧,对不起妻儿父母。

他心情复杂地跟着阿木什打去往二坪,他来到横亘在大渡河上的一座狭窄的铁过桥上,透过木板看到那一泻千里的大渡河,他不由心惊胆战,头晕目眩。

在阿木什的加油打气下,他才平稳走过桥。他以为过了这座桥,剩下的路就好走了,没想到过了铁索桥又是弯曲的小道。终于走到没有路了,阿木什打笑笑说:“就在上面了。”

李桂林定睛一看:前面是斧头劈砍过的深崖绝壁似的,绝壁上搭着一架木梯,晃晃悠悠,好不险峻。

李桂林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要是当时听父亲的话,跟妻子商量一下,或者自己暑假时不要拜会阿木铁哈,今日不至于落到吃这般苦头。

这个梯子是通往山上的唯一一条路,李桂林不得不咬牙踩上。他每踩一脚梯子,都能听到令人心惊肉跳的回响。中途一位村民一脚踩空,差点摔了下来。如果他摔下来,跟在他身后的人,包括他都会葬身于万丈深渊。

好不容易爬到了山上,李桂林看着眼前的荒芜景象心情低落地问道:“你不是说到了吗?在哪呢?”

阿木什打说:“不远了,就在前面。”

阿木什打似乎抱着一定要将李桂林带上山的决心。

他们整整走了一天,借着落日的余晖,他才远远地看见了二坪村。二坪村的人民没有欢迎的统一口号,也没有激动地鼓掌,只有羞怯和饱含期待的眼神。

令李桂林心酸的是:这百来号的男女老少竟然没有一人穿着完整的衣服,衣不蔽体,老人们披着破旧的毡子。中年妇女虽然能遮羞,衣服上却打满了补丁。男人们多数只穿一条裤子,裤子破得像个箩筐。孩子们大的背着小的,不论男女光着屁股,赤条条被晒得乌黑。而一座座类似猪舍牛棚的屋子却是他们的遮风挡雨的家。李桂林不由的抹了一把眼泪。

见李桂林在抹眼泪,阿木什打连忙说:“二坪人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

感同身受的李桂林再一次被阿木什打的话刺痛。晚上村民们准备了酒肉热情招待李桂林,这无不提醒着李桂林:村民们想要留住他。

晚上村民怕他冷,给他带来了羊皮褥子,羊皮盖被。李桂林却辗转反侧,同时百感交集一夜未睡好。他泪花在眼里打转,不知道是出于同情、感激、还是对未来的恐惧。

清晨他看着阳光普照下的二坪,一座座茅草屋,像一座座城堡,喜鹊在叫,松鼠在跑,似乎他们才是这座寨子的主人。

这让早起的李桂林不由心生感慨:二坪太需要青春的歌声!

这时阿木什打大步走来喊道:“李老师吃饭了。”

李桂林说:“先不饿,我们先去学校看看。”

跟随阿木什来到学校,李桂林望着杂草丛生,沧桑凋败的场景。他一字一句地说:“我来这里教书。”

说完就要去下山去取行李,走时还跟阿木什打甩下一句话:“三天后,如果你在二坪村没看见李桂林,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李桂林了。”

当时阿木什兴奋得差点要蹦起来。

李桂林回到家中,即便家人有十万个不愿意,不赞成,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上山。他办理了辞职手续,带着父母的担忧,妻子的牵挂,来到了苦寒之地——二坪。

理想是丰满的,但是现实却是骨感的。李桂林如约来到二坪时,摆在他面前的是坍塌的教室,不足的设施,就连最基本的桌椅板凳也是缺胳膊少腿。真应了那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阿木什打看李桂林诚心要留,就发动村民一起整修学校,全村男女老少怀着过节的心情,很快将学校整修好了。学校、老师都有了,学生呢?李桂林开始拿着小本,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他在小本本上写下了34个孩子的名字。

万事开头难,教学、学生都有了,教材呢?李桂林只好找乡中心校去领书,结果书都发完了。李桂林心里暗自发誓: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让二坪小学在10月1日那天准时开学。

于是他又回家,走访了四个村6个组,找了旧书。二坪小学在停课十年后,终于重新启动了。

10月1日那天,李桂林没有进行开学典礼,而是选择了直接开课。他满腔热忱地站在讲台上,当他发出“上课,起立”的口令时,出乎他预料的是孩子们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听不懂汉语。开课没几天,有些孩子三天两头请假旷课,就跟过家家似的。就这样他借着煤油灯,克服种种困难仍然充分地备课、认真地去批改作业。

等到第二年,学校又新增了适龄儿童,这样以来,学校必须再增设一个班,李桂林一个人带不过来,找新老师的任务又落到了李桂林的肩上。

李桂林趁着假期走访之前的校友,大家都不愿意来。李桂林思来想去只有妻子陆建芬了。可当他同妻子商量时,父亲不容分说阻拦说:“你把她带走,我孙子怎么办。你若将我两岁的孙子带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个三长两短,你们担待得起吗?”

面对儿子的一再坚持,父亲也只好妥协了。几天后,李桂林背着妻子的嫁妆和两岁的儿子跨过大渡河,爬过五道天梯,翻过一道道山路,来到了二坪小学。

陆建芬来到丈夫所在的二坪小学,眼前的一幕让他心酸不已。除了一个灶,一口大铁锅和一张摆放碗具的桌子,就再什么也没有了。墙角处密布着老鼠洞,陆建芬不由得热泪滚滚。

李桂林夫妇在煤油灯下备课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03

1991年秋季开学,夫妇俩考虑到这些年学生总是男多女少,于是商量说服老乡,也让女孩子接受教育。可是一圈下来,让老乡们将女儿送学校接受教育还没有他们修建学校的积极热情。

夫妇俩思来想去,准备将村里有两儿两女的克古木乃家作为突破口。克古木乃看到李桂林夫妇来了,连忙热情招待,但是一听说要让他的两个女儿报名上学,他立马急了眼:“都说狗不耕田,女不读书,难道这个理你都不知道啊。”

李桂林家访

李桂林望着他激动的样子,刻意放慢语速说:“那都是旧时代,现时代,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成了‘睁眼瞎’。”

克古木乃强词夺理道:“只要有力气,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没她的饭吃?”

李桂林说:“难不成你家男娃的力气没有女娃大?”

克古木乃继续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迟早要给别人,学文化有什么用?”

克古木乃突然起身站立,不耐烦地说:“你们要说服让我的两个女儿去上学,这事办不到,我要下地干活了。“

这使李桂林夫妇一路失落,本来是拔钉子的,反而被钉子扎的生疼。

过了几天,陆建芬正在做饭,透过窗户,她突然看见克古木乃带着妻子在学校旁徘徊不定。

陆建芬出去招呼他们进屋,克古木乃不好意思借口有事走了,他的妻子跟陆建芬进了屋,原来是她患了病,医生不懂彝语,她又不会汉语,只好来求陆建芬来帮她写个纸条说明病情,方便医生诊治。

陆建芬帮她写了纸条,并借机跟她说让两个女儿来上学的事,她一阵沉默后,终于点了头。

随着克古木乃将女儿送到学校后,接着村民陆续送女儿来学校。当年,招新生19名,女生就占到了7名。终于实现了男女平等。

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另外横亘在村里的难题就是贫困问题。有一个叫阿木以哈的孩子,经常跑到学校偷偷看老师上课。他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只因家庭贫困而没有机会上学。李桂林夫妇便三番五次的登门做家长思想工作。

好不容易做通了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上了学,可是到了期末考试前夕,孩子却离奇不来了。李桂林只好去做家访。他本来想见到阿木以哈狠狠批评一顿,可是当他见到阿木以哈的时候,他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小小年纪的他提着满满的一桶猪食,艰难地向猪圈走去。

李桂林问阿木以哈:“你父母呢?”

阿木以哈声音压得很低地说:“在屋里。”

这时,屋里传出一个虚弱的声音,是孩子的父亲唤李桂林过去,原来是孩子的父亲病了。李桂林试图说服阿木以哈的父亲,让孩子继续完成学业。

可是阿木以哈的父亲却坚持家贫,迟早读不了书,不如让孩子早点锻炼放羊,喂猪。最后说来说去是因为拿不出读书钱。

李桂林说:“那书杂费算我的,你给孩子时间就行。”

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阿木以哈又回到了座位上。李桂林的妻子陆建芬还给孩子裁了一条裤子,买了新胶鞋,新袜子。

李桂林夫妇既做老师又当父母。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卫生,他们帮孩子们理发。帮女生买橡皮筋扎辫子。下雨天背着孩子爬天梯回家。

送孩子回家

2003年11月的一天,李桂林在批改作业,陆建芬在做饭,他们的孩子李威和李想在操场上玩,李想突然被藤子绊倒。当时山上没有医生,李桂林又抽不开身带孩子去看,便托人去山下请,结果是个赤脚医生,说是给孩子接好了脱位的骨头。结果孩子耽误了治疗时间,原本灵活的手却不能和以前一样自由翻动。后来寒假两人带孩子去县医院检查,原来是孩子的骨头没有得到及时复位,就算是手术都不可能复位了。

李桂林夫妇,管了别人家孩子,忽视了自己的孩子。后来两个儿子从二坪小学毕业到汉源中学念书,他们连家长会都没有给孩子开过。

在2008年度“感动中国”节目录制现场,主持人敬一丹问陆建芬:“你现在每月的收入是多少?”

陆建芬笑眯眯地回答道:“我现在每月有230块钱呢,比以前好多了。”

而她这样的工资是用了13年,经过四次调整才由100元调整到230元。

在这期间,他们曾有几次机会能拿到比这个高好几倍的工资,也不用那么辛苦,但是为了二坪的学生,他们都回绝了。

没想到在18年后,默默无闻的他们能收到一个个荣誉。2009年9月10日,他们入选中宣部“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并且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他们还被邀请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并坐在前排。2019年他们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他们的事迹被报道后,网友说:“在海拔1800米的悬崖上传播知识的他们,犹如站在了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山峰上。”

他们默默无闻在二坪坚守了18年,为边远山区的孩子架起了一座知识殿堂的天梯。如今村里的人告别了文盲的历史,走出了大山。他们却仍然在坚守。

他们是一对平凡人,他人怀着一颗平常心做出不同寻常的事。

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醒目的路标,为每一个踏实做事、真诚做人的指引方向。

你尽管善良、努力、踏实,时间会给你答案。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477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