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总是(婴儿总是爱哭闹)

 魔术铺   2023-01-23 09:33: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朋友家的宝宝是个天使宝宝,出生的第二个月开始睡整觉,每次睡觉都可以自己入睡,从来不需要大人来哄觉,每次醒来都是自己一个人玩,从来不哭闹。这是别人家的宝宝,其实大部分的新生儿特别喜欢哭闹,孩子爱哭闹很正常,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爱哭闹背后的“秘密”,所以总是以为小婴儿哭闹就是稀松平常的事,不用大惊小怪,岂不知孩子爱哭闹背后的原因除了性格还和父母有关,正是父母这种错误的态度可能让你家的宝宝哭闹的更频繁。

孩子爱哭闹背后逃不过这二个原因

性格原因

在美国著名儿科医生西尔斯所著的《亲密育儿》一书中,西尔斯提到了高需求宝宝。西尔斯夫妇遇到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海登,他们前三个孩子都很好带,但是第四个孩子特别难带,尤其粘人还喜欢哭闹,把平静的家庭搅得天翻地覆。

很明显,高需求宝宝的要求会更多,他们为了满足自己要求,可能更容易哭闹。面对高需求宝宝,父母唯一的做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养育方式,用更多的经历来满足孩子的需求。高需求宝宝属于天生的性格原因,所以如果你家宝宝属于高需求宝宝,那么没有办法,这是性格使然,孩子可能更喜欢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高需求宝宝有哪些表现:

    敏感,对于坏境的改变,作息的改变都会特别敏感,易哭泣;

      放不下,总是喜欢大人的怀抱,放下来就容易哭泣;

        粘人,喜欢大人陪着,不喜欢一个人玩;

          爱哭闹,一刻都等不了。

            精力旺盛,睡眠少。

            如果宝宝有以上表现,证明这是个高需求宝宝,本身就比较爱哭闹难带。

            孩子爱哭闹和父母的回应有关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一个层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是安全需求,第一层和第二层理论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生存。

            所以婴儿哭泣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孩子生理需求。孩子出生之后离开了温暖的羊水,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初来乍到,就好比火星人来到了地球上,他会害怕。哭是孩子表达生理需求,一旦孩子发现自己饿了哭了有奶吃,尿布湿了哭了有人换,困了哭了有人抱,孩子会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

            很多父母都知道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但是很容易忽视孩子的第二个需求,那就是精神需求。

            当婴儿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他们会有更高的需求,那就是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善解童贞》这本书中,作者胡萍提到:婴儿在生理需求满足之后会开始,孩子会开始寻求精神需求,他们发现自己的需求可以被及时满足,可以被妈妈抱在怀里,可以和妈妈进行延伸的交流,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爱,被呵护,他会觉得自己是被接纳的。

            当孩子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被满足之后,孩子即获得了生命早期的安全感,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内心是稳定的,她知道自己的需求可以及时被回应,所以孩子很少哭闹。

            但是很多父母除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往往忽视婴儿阶段的精神需求,很少抱起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甚至不能做到及时回应孩子,在生命早期,这样的环境宝宝更容易哭泣。

            为什么亲密接触可以减少孩子的哭闹

            很多老人觉得孩子不能抱,抱得多了,孩子就放不下了。曾经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言论,一个小小的婴儿似乎有魔力,他们天生就知道用哭声利用成人?只能说这样的观点有点无稽之谈。

            之所以亲密接触可以减少孩子的哭泣,是因为曾经有过科学实验来对此进行过证明。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洛在20世纪50年代做了一系列的恒河猴实验。哈洛把一个刚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了铁笼中进行隔离饲养,并用两个假猴子代替真正的母猴,一个假猴子是用铁丝做成的,在“铁丝妈妈”的胸前安装了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用哈洛的话来说,这位“妈妈”是温柔的,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妈妈。

            和铁丝妈妈相反,另一个“妈妈”是用绒布做的,刚开始,婴猴多围绕在铁丝妈妈身边,但是过了几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婴猴整日都呆在绒布妈妈身边,只有饿了的时候会到铁丝妈妈身边。而且在婴猴遇到不明物体的时候,比如蜘蛛,婴猴会抛到绒布妈妈的身边,紧紧的抱着“绒布妈妈”,似乎“绒布妈妈”可以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

            在这个实验中,婴猴更喜欢触摸多于喂食,同样的道理,小婴儿也更喜欢亲密接触。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给现代育儿的启示:对于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存在,才能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

            所以说多抱孩子可以让孩子变得更乖是有科学依据的,只是父母们往往把眼光只停留在了抱的行为上,而忽视了抱背后的意义上。

            想要小婴儿少哭闹父母可以这样做

            首先及时回应孩子

            面对孩子的需求,不管是生理需求还是心理需求,父母都应该及时的回应孩子,及时回应并不是第一时间抱起孩子,可以多方面的给予孩子刺激。

            语言回应。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就是在表达需求的时候,父母可以做到第一时间用语言来回应。宝宝在妈妈肚子的时候已经熟悉了妈妈的声音,所以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可以快速的用语言来回应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就在身边。

            用眼神来回应。妈妈就像是孩子的镜子,孩子可以在妈妈眼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妈妈眼里充满了温柔和爱,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温柔和爱意,会感觉到。

            用肢体来回应。用肢体来回应可以抱起孩子,可以给宝宝做抚触,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抚摸,帮助孩子建立生命早期的安全感。

            多和孩子交流

            和孩子的交流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对于妈妈来说,交流应该是融入到照顾小婴儿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成人觉得婴儿不需要交流,事实上,婴儿比成人更需要交流。

            婴儿在出生之后,孩子大脑的细胞数量不会在增加,但是细胞和细胞之间连接的突触会因为对大脑不断的刺激而变得越来越强壮,相反如果大脑接收的刺激减少,突触没有接收到强烈的刺激,就会逐渐断掉连接。

            所以说,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程度决定着新生儿早期大脑的发育。在交流的过程中父母会抚触孩子,抱着孩子做运动,比如举高高,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比如躲猫猫。

            心理学家哈洛说:抚触、运动和玩耍,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生长的全部需求。

            建立稳定的抚养环境

            对于新生儿来说,稳定的抚养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因为可以预见所以感到安全,就好比在幼儿在规则之下会情绪隔年稳定,所以规则可以带给孩子安全感,而稳定的抚养环境可以带给婴儿安全感。

            稳定的抚养环境包括:

              稳定的抚养人。照顾婴儿的主要抚养人不可以要随意更换,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依恋关系。

                规律的作息生活。帮助婴儿建立规律的作息,每天吃几次奶,每天睡几次,每天多长时间的户外互动,规律的作息可以让孩子在固定的生活中感受到可预见的安全感。

                说到底,婴儿也需要安全感,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会对环境有掌控感,所以他们更少哭闹,而成人往往不知道如何帮助婴儿来建立早期的安全感,所以面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视,想要孩子不哭泣,对于0-3个月的宝宝,请尽快帮助宝宝建立起安全感。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472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