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从事早教行业时,就听到早教专家有句顺口溜: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抓五握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周岁会走叫爸妈。也就是说,孩子到了七八个月要会爬行了,许多孩子不会爬也就这么会走会跑了,看起来和同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殊不知,会爬行和不会爬行的孩子差别太大了。专家提醒:无论如何,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在“爬行敏感期”的时候,学会标准的手膝爬行。
我朋友的儿子凡凡9个月还没有学会爬行,妈妈说孩子不愿意,一趴地上就哭。妈妈没办法,只好抱起来,过一会儿趴着又继续哭,死活不肯配合妈妈练习爬行。等到一岁后还是没有学会爬行,就直接会走了。
凡凡学会了走路的本领,自然是开心了,但我朋友却有点苦恼,孩子少了爬行这个环节对今后的身体协调能力有一定影响。比如,很多孩子因为没有爬过,所以更容易感统失调。所以,现在还是想给孩子“补爬”。
早教专家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进行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孩子在婴儿期不会爬行或爬行时间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手段,孩子爬得越多越聪明。最好能够爬满500小时,可以有效地预防感觉统合失调。
专家建议,让孩子学习爬行也趁早,从孩子出生之后就要开始做前期的准备,这样等孩子到了爬行敏感期的时候,学习爬行就更容易了。但是,很多父母并没有引起重视,还有有许多孩子还没有学会爬行,就直接会走路了。
01、为什么有的孩子不会爬就直接会走了呢?
不会爬直接会走的孩子大多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家长抱得太多,给孩子运动得太少】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整天抱在怀里,很少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爬行能力就没有办法发展起来。因为孩子的爬行能力是要通过后期锻炼得来的,不可能天生就能学会。这和我们成人学一项技能是一样的,没有机会锻炼就一定学不会,反之,练习得越多,能学会的可能性越大。
【家长给孩子做了练习,但是方法不对】
豆豆妈妈听说爬行对孩子有好处,她很努力地尝试给孩子练习,后来发现把娃一放下,娃就猛哭,就是不愿意。豆豆妈妈也没辙了,只好抱起来,慢慢地就放弃练习了。最主要是因为前面抱得太多,后面又没有合适的方法引导,所以,妈妈还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最终选择了放弃练习。引导孩子学习一项技能,去做很重要,但是方法更重要。
【因为天气太冷,宝宝身体太胖的原因】
有的妈妈说,孩子身体太胖了,练习起来特别费力,每次都累的满头大汗,时间稍微久一点孩子就哇哇大哭,因为爬行本身是一项非常需要体力的运动。另一个因素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天气太冷,孩子衣服穿得多,运动起来很不方便,对父母和孩子老说都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很多孩子出生在冬天,或者正到七八个月爬行敏感期的时候,天气变冷了,这也是影响孩子无法学会爬行的一个原因。
在我多年的早期教育经验中,我观察过至少1000个3-6岁的孩子,大部分时候我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肢体动作,就能判断出孩子们哪些1岁前会爬,哪些1岁前是不会爬的。因为会爬和不会爬的孩子,他们运动时候的特征特别明显。
02、什么是“爬行敏感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极卓越的贡献。
意大利的幼儿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其在儿童工作过程中,通过观察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她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蒙台梭利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她对孩子的自然行为,通过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又有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这种能力与印刻印象十分相似,蒙台梭利将它称之为敏感期。
而爬行敏感期是其中的一种。孩子的0-6岁是由一个敏感期,又接着另一个敏感期组成。
所谓的爬行敏感期,就是指6-9个月左右的孩子学习爬行的最佳期。也就是说,抓住这一时期给孩子练习爬行,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也可以弥补,但是却无法达到敏感期时候的效果。
03、会爬的孩子和不会爬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如果孩子没有学会爬行,那么后期孩子在生活、学习,甚至成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爬行虽然是一项四肢的运动活动,同时也会影响到大脑和其它能力的提升,可以从这三点来看,会爬和不会爬孩子有哪些不同?具体体现在:
肢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四肢的协调能力
肌肉和骨骼的发育情况
语言能力
思维和想象力
……
*爬行对孩子有哪些好处?
会爬的孩子:心理素质好、适应能力强、手脚灵活、肌肉骨骼发育好、力气更大、更自信、更阳光、学东西更快、语言能力更好、想象力更丰富。
不会爬的孩子:更自卑、身体弱、手脚笨拙、抗挫能力弱、做事情容易放弃,容易否定自己等等。
例如:一个成年人小时候不会爬行,后期又没有进行良好的运动训练,成年后在学习开车时,总是出现手脚不协调的问题,经常把油门当刹车,或者左转忘记打转向灯。再比如,孩子进入小学,学校里会有跳绳的达标测试,有的孩子练习没几天,一分钟跳绳可达到120个,甚至180个;有的学了半个月也无法达到100个。这一点足以说明,学得快的孩子身体不仅灵活,而且协调性好,大部分是小时候爬行比较多的孩子。
会爬行的孩子,无论是在运动和心理素质各个方面,相比不会爬的孩子要好很多。如果孩子已经错过敏感期了怎么办?专家建议:那就在5岁之前给孩子弥补,爬得越多,身体越协调。刺激大脑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左右脑的协调。
04、如何把握好爬行敏感期,帮助宝宝练习爬行呢?
我看到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做早操的时候,有的看起来动作比较协调,还一学就会;有的动作就不协调,手脚不一致,甚至同手同脚。其实,这就是明显的小时候爬行太少,或者没有学会爬行导致。正因为缺乏锻炼,就错过了爬行的敏感期。所以,对于已经错过了爬行敏感期的孩子,父母也不要放弃,同样可以在生活中提供机会,让孩子多爬行。如果孩子正处在0-12个月之间,这就是练习爬行的最佳期了,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练习呢?
①、遵循宝宝运动的首尾规律,定期小步骤练习,循序渐进
首尾规律指的是孩子的运动发展,需要按照从头到脚的规律来发展。大概的顺序是: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也就是说,在孩子学爬行之前有三个重要的运动,一个是抬头,一个是翻身,一个是坐。这三个运动没学好,就会影响孩子后面所有的运动。
我身边有位家长的孩子,8个月的时候还不会独自坐稳,正常孩子7个月就可以独自坐稳了。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的脖子、腰部、手臂没有力量,也就是说,错过了「抬头-翻身」的练习,直接进入到坐的环节,就像不倒翁一样,一坐就倒。
如果我强行给孩子练习爬行,孩子会感到特别累,一定会大哭着不肯练习。妈妈也说,平时没有让孩子趴着练过抬头,更别说翻身了。这个案例就说明,不是孩子不会,是父母没有了解孩子运动发展的首尾规律,缺少对孩子的训练导致孩子现在坐不稳,同时也影响孩子学习爬行的进度。
②、利用亲子操训练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发育,每天趴一趴
孩子一出生后就开始多给他做0-12个月被动操、主被动操、主动操,刺激孩子的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为后期的爬行做准备。
被动操:指孩子0-3个月被动地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的身体运动。例如:给皮肤做抚触,从额头、脖子、肚子、手臂、腿、背部、臀部、手心、脚心进行按摩。握着宝宝的手臂做扩胸运动,提着小腿做蹬腿运动等等。
主被动操:针对3-12个月孩子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全身运动,例如:握手腕坐起运动、抬头、翻身运动、坐训练、小龙球运动等等。在月子里就开始:每天让孩子趴一趴,每次3-5分钟,每天2-5次不等。
主动操:指孩子12个月之后,自行地模仿大人做肢体的运动。例如:木棍操、徒手操、律动等等。
不同年龄的被动操为了刺激孩子皮肤的触觉神经发育,互动过程中,有利于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发育;而翻身、抬头、坐是后面重点练习的运动,也是爬行前期的基础运动,有了好的基础,孩子到七八个月学会爬行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③、进行爬行练习时的时间、环境和情绪安排
有了前面亲子操练习作为基础,孩子的肌肉和骨骼不断地变得更加结实了。边运动的过程中就要开始开始边做爬行训练了,特别要注意孩子情绪的安抚。
不易过饱或空腹
不要强迫孩子练习
选择情绪好的时候进行
环境准备:爬行垫、逗引玩具、浴巾。
情绪好的时候更适合练习爬行,切记不要在孩子刚喝完奶练习,以免孩子吐奶。可以选择在两顿奶的中间练习,或者喝奶40分钟后练习。练习时间,每次不超过15分钟。
④、父母要学会区分孩子爬行三个阶段
了解孩子爬行的三个阶段,有利于父母观察孩子练习的进度。有的父母说,孩子只会原地转圈,不会向前爬行怎么办?其实,这是正常的,无论是原地转圈还是后退,都说明孩子有想爬行的欲望了,只是缺少一个支点,助力他前行。
第一个阶段:手腹爬行
手臂和腹部着地,原地转圈,或者后退。但就是不会用脚趾向前蹬地板,所以,父母需要用手抵住孩子的脚底,让他学会向前蹬腿。可以在孩子的前方不远处,放置一个玩具逗引孩子爬行。每天3-5次不等,每次练习3-5分钟左右即可。
第二个阶段:手膝爬行
手腹爬行学会后便会逐渐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手膝爬行。这也是最累和最难的环节,因为完全要靠双手和膝盖支撑起真个身体。
第三个阶段:手足爬行
孩子学会了手膝爬行后,会自己进入到手足爬行阶段。也即是用手掌和脚底着地爬行。(见下图)
⑤、孩子爬行练习常用的4个方法
1.每天趴一趴
每天坚持让孩子在爬行垫上趴一趴,给孩子边唱歌,边说话;最好是大人也趴着,让孩子感觉不是他一个人,有父母陪着情绪会更好些。建议从月子里就开始练习,如果孩子在七八个月前从来没有趴过,到了七八个月再想让他趴着就难上加难了。每天趴一趴,别小看这个动作,但是对孩子学习爬行非常有帮助。
我给棠仔就是这么练习的,每天我会和他一起趴着,给他唱歌,陪他说话,逗她笑,慢慢地他就比较喜欢趴着玩。所以,他6个月就会匍匐前进爬行,7个月会转圈,到8个月就可以做到手膝爬行了。
练习的好处:促进颈椎的发育,增加脖子、肩、颈、腰部的力量,为后期的爬行做准备。
2.浴巾托腹
用一个沐浴用的长浴巾协助孩子练习,从孩子的腹部穿过,提起浴巾,让孩子手脚着地。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不会觉得太累,轻而易举就能撑起身体,只需要四肢协调地向前行走就可以。
练习的好处:孩子更愿意配合,学习用膝盖跪一跪,帮助找到手膝爬行的感觉。
3.找到同龄伙伴一起练习
为了增加孩子在爬行练习过程中的兴趣,可以邀请几个同龄的伙伴一起练习,可以一起玩钻洞洞的游戏。地垫前面放置1-2个有趣的发声玩具逗引孩子,这样孩子更愿意配合练习。例如:会唱歌的小娃娃,或者会蹦会跳的小青蛙等等。
4.亲子爬行操
宝宝趴着,妈妈在孩子后面用手和膝盖协助宝宝练习,锻炼孩子左右手和双脚的协调性,辅助宝宝学习爬行。
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协助下,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就可以学会爬行。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并不是要等到孩子七八个月才开始练习,而是一出生就要开始准备。只要方法对了,孩子就一定能学会爬行。练习的过程中,考验的不仅仅是父母的方法技巧,更多的是心态和耐心。
我是灵动育儿,教育从业18年,高级育婴师培训讲师、国际认证鼓励咨询导师、正面管教讲师,欢迎关注 @灵动育儿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谢谢!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