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婴儿游泳馆的风险(水育指南)

 魔术铺   2023-01-22 14:56:0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眼看着夏天马上就要过去了,大家有没有带着自家孩子去学习游泳?

我发现我身边好多爸妈在夏天都会做这件事,想在宝宝14个月闭气反射还没退化之前,抓住“学习潜水的红利期”的尾巴对孩子进行专业的水育,水带给了宝宝和妈妈更多的亲密的接触,还能从体能、人格、脑力三个方面对宝宝进行培养。

之前看妈妈是超人的时候,看到超人妈妈贾静雯也不例外,从咘咘出生起就想要给她正能量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带着咘咘去学习游泳。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乍一看套着泳圈的咘咘在游泳池里踢踢踢得非常欢快,但是这是错误的示范哦,套圈式水育有着会造成宝宝的脊椎发育不良的风险。

之后她们到了专门的水育场所学习潜水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能跟妈妈一起下水,咘咘可是开心到眼睛都发亮啦!

这次有教练在旁边,正确实例的在下面……貌似正确的实例看起来更加“危险”,似乎完全不懂水性的宝宝被硬生生地放入水中[捂脸]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所以,正确的水育技能的养成是怎样的呢?如何利用“水育”,巧妙地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什么是亲子游泳

亲子游泳的定义与学习内容

亲子游泳顾名思义就是指由父母亲自陪伴婴幼儿,在水中完成一系列运动、学习的过程。

亲子游泳在国外已经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2009年开始登陆中国。

亲子游泳的学习内容分为两大类:

1.学习游泳的动作。如泳姿: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跳水、滚翻等动作;

2.另一类是针对水性的培养。对于婴幼儿来说,所谓水性,就是指他们在遇到任何突发的意外状况下,自身所具备对抗危险的应变能力。

因此,游泳对于孩子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一种运动、一种爱好那么简单,它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

亲子游泳的一大误区:脖套圈游泳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亲子游泳尚未普及之下的大部分城市游泳馆都会选择套脖圈或者腋下圈的游泳方式,这种国人自创的婴儿游泳方式,在国外是禁止的。

因为在水流刺激下,宝宝的四肢划动会产生一个相对下坠的力量,当用泳圈固定住他们的颈椎或者胸椎,这种的力量就会让宝宝的颈椎和脊椎受到伤害,所以还是建议家长亲自抱娃下水,并进行简单的护持动作,以取缔颈圈游泳或者腋下圈游泳。

亲子游泳的教学里程碑,三个年龄段的训练目标

婴幼儿亲子游泳的年龄段界定在0-6岁,并将其划分为3个年龄段,分别是0-14个月,14-36个月,36个月以上。每个年龄段都有其不同的训练目标。这种划分方式是根据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客观规律,严格遵循教育的文明公理而产生的。时间段大约在14个月左右,个体差异正负3个月。

0-14月龄:掌握具备闭气潜水的能力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0-14个月的婴儿脊椎仍在发育当中,还未发育出四个生理弯曲(颈椎、胸椎、腰椎、尾椎),不具备承重和支撑的能力,需要父母在游泳中进行简单的护持。

但这段时间却是学习潜水的红利期。婴儿天生具备的咽反射、闭气反射(14个月以后闭气反应会逐渐退化)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能够帮助14个月以下的婴儿安全、无障碍地学会潜水。

三种反射

咽反射:是一种防止吞咽异物的生理反应,可以协助婴幼儿在潜水的时候,将呛进喉咙的水吐出来,以防溺水。

闭气反射:又名潜水反射,是新生儿先天具备的一种条件反射能力。把新生儿俯卧在水里,他就会用四肢做出协调很好的类似游泳的动作,并短时间内屏住呼吸。

巴布洛夫条件反射:简单来说,就是摇铃铛给狗狗喂肉,狗狗唾液分泌旺盛。数次之后,当铃铛再次响起,肉还没有来,狗狗的唾液已经开始分泌。即:狗狗将铃铛与肉一对一地相互联系,听到铃铛就会出现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我们的婴幼儿同样具有这项条件反射。

通过利用这3种条件反射,我们可以顺利地训练宝宝掌握、具备潜水的能力。在家洗澡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进行指令训练,具体训练操作如下:

首先,给宝宝一个固定的指令发音,比如说:预备开始或者Ready go。

然后将水淋在宝宝的面部。让宝宝将这个固定的声音指令与脸上有水这件事儿一对一地相互联系起来。

这时,宝宝的闭气反射会使他们出现闭眼睛、耸鼻子、噘嘴以及吐舌头等可爱的表情。数次之后,当宝宝再听到这个指令,水还没有来,他就已经做出闭气的各种表情时,就可以确定宝宝的条件反射已经建立成功。可以开始安全地给他们尝试潜水训练了。

谨记,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尽量控制好水量,稀稀拉拉的浇淋在宝宝的面部、头顶即可。通过数次训练,宝宝的面部已经适应被水覆盖之后,才可以逐渐把水量增大。

此外,每一次洗澡训练的时候,不要超过五次,因为频繁的浇水会让宝宝产生厌恶、逆反的心理。训练要适可而止,持之以恒,每天洗澡时锻炼3到5次,一周之后,我们会发现宝宝有一个惊人的变化。

具备闭气潜水能力,可以为意外落水的孩子争取到宝贵的黄金救援3秒钟。所以,0-14个月的亲子游泳最重要的训练目标,就是利用孩子们天生的条件反射,使他们可以熟练掌握潜水的能力。为顺利过渡下一年龄段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15-36月龄:掌握自救技能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15-36个月大的幼儿亲子游泳训练目标更加明确且实际:掌握自救技能。

换言之,就是当孩子以任何方式掉落水中之后能够保持镇定、不害怕,并迅速确定方向,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安全点,进行短距离的游进,然后抓住漂浮物或岸边爬上去,最终达到自救的目的。

在这一系列自救过程中,幼儿需要具备任意姿态跳水、垂直轴360度转身、以仰卧或俯卧换气等姿态游进最少三至五米的距离,以及双手抓握、攀爬上岸等技能,并熟练掌握、连续使用。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可以把孩子保护得很好,一两岁的孩子不会遇到独自溺水的状况。其实不然,每年溺水导致孩子死亡的数量都在逐渐上升,教会孩子自救的技能,远远比损害孩子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圈养”更加重要。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技能,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然后,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地探索、学习、成长。水中自救技能是国际上公认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所以,1-3岁的孩子,如果具备自救的能力,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会游泳”了。

36月龄以上:掌握一种较为标准的泳姿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36个月以上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在4、5岁的时候,他们的精细动作和大肢体运动就会达到发育的极致,个体差异正负3岁都属于正常范畴。所以,36个月以上的幼儿,就可以开始逐步接受标准泳姿的训练了。

36个月以前,宝宝受到身体发育的客观规律所限制,还不能进行系统的标准泳姿训练。以自由泳为例,如果想做到标准的踢腿姿势,需要背肌、后臀肌和大腿后群肌协调发力。

而婴幼儿屈曲肌肉力量强于舒张肌,大腿的股四头肌力量强于后群肌。换而言之,受肌肉、骨骼和韧带的发育所限,3岁以下的孩子只能完成类似于蹬自行车一样的踢腿动作,也就是所谓的狗刨儿姿势。根据儿童身体发育的客观规律,4岁以上的宝宝舒张肌和屈曲肌的力量会逐渐趋于平衡,也就是所谓的大肢体运动会发育到极限,所以在4岁以上才要求宝宝掌握较为标准的泳姿,这是一定要遵循他们身体发育的客观规律而设定训练目的的。

如果在宝宝3岁以下的时候,过分的要求他们去做一些身体机能达不到的动作,就会严重破坏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导致他们对游泳、对水产生抗拒或者厌恶或者恐惧的心理,这种情绪是会影响孩子游泳的学习。

游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训练目标。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变,那就是作为生存技能而去学习。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如何让游泳“亲子化”?

家长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陪伴孩子们学习游泳呢?首先,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种“陪玩”的心态。帮助孩子们进行高品质的游戏,以达到学习和发展的最大效果。

游戏,是所有哺乳动物脑的生物属性。所有哺乳动物天生就需要通过游戏来学会生存的技能。就像小豹子一样,在每天的嬉笑打闹中,学会了捕猎的技巧。雄性小豹子2岁以后就可以离开豹群,独立捕猎和生存了。可以说,游戏就是它们与生俱来、赖以生存的技能。人类当然也不例外,游戏是儿童教育的核心手段,这条定律不仅限于游泳教学。

另外,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为激活他们内心的勇气提供能量,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快乐成长。

孩子的探索欲望来源于勇气,而勇气来源于内心的安全感。一个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将会决定他们未来成长的高度和空间。正所谓动机大于天赋,当一个孩子发自内心地主动去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的能力和成就往往会令我们感到惊叹。

当我们的宝贝站在泳池的岸边正在纠结跳还是不跳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阻止,更不是催促。而是爸爸妈妈一句温柔地鼓励:宝贝,无论你跳还是不跳,妈妈都一样爱你。妈妈在身边保护你,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根据儿童身心发育的客观规律来看,18个月以内的宝宝,最好由妈妈陪伴进行亲子游泳的学习和训练,来自母体生物属性的爱,会给予宝宝最大程度的安全感。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而18-36个月的宝宝,则是由爸爸陪伴进行游泳训练更为适宜,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开始需要建立秩序、规则感,来自于爸爸社会属性的爱,会让宝宝变得坚强、有力。

举个例子,在一个家庭的教育中,当宝宝做了错事或者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爸爸会主动承担起说“不”的责任,这样除了对于宝宝的教育意义外,还可以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爸爸坚不可摧的高大形象。这对于宝宝人格的塑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使他们拥有宝贵的责任感。

亲子游泳的注意事项与护理

亲子游泳池的资质

(1)水温

泳池水温应控制在30度以上,34度以下。低于30度和高于34度的水环境,都会使宝宝加速消耗体能。

(2)水质

PH值在6.8-8.2之间,余氯值在0.3-0.5之间。紫外线消毒水质最佳,其次是臭氧消毒。宝宝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很脆弱,不能接受高度氯气的刺激,纯氯气消毒的泳池不建议家长选择带宝宝尝试。

(3)水深

水深应该控制在100-130CM,大概位于家长髋关节以上,胸部以下的水位。便于爸爸妈妈在水中对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姿势的操作。

(4)池边

不能有锋利的边角,材质必须防滑。家长在抱着孩子的时候,如果突然滑倒,是没有办法用手臂支撑保护自己的。而且3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危险意识不足,也很容易在池边发生各种各样的危险。所以,如果泳池地面的材质不防滑,且池边有锋利的边角,后果不堪设想。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进行亲子游泳的注意事项

(1)饮食

游泳前30分钟之内尽量不要再给孩子进食,因为水环境会有效刺激宝宝的迷走神经,使胃肠蠕动加速,这是有好处的,但也会容易出现漾奶、呕吐的情况。

(2)睡眠

对于孩子来说,游泳是强度很大的运动方式,所以需要选择他们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来进行学习和游戏。一般选择睡醒觉后15-60分钟之内,开始进入水中运动为佳。

(3)耳道护理

很多家长担心宝宝游泳时耳朵会进水、发炎。其实,这个概率非常的低。

首先,宝宝的外耳道与成人不同,又短又直,还分布着一层细腻的绒毛和油脂。这就使得进入耳道的水滴可以轻易流出,不会存留在耳道内,甚至进入中耳导致发炎。

其次,无论是潜水还是仰式游泳,都需要将宝宝的头部匀速放入水中,耳道内原本存留的空气(气压)和外界的水压会产生相互作用,不会让水进入耳道内。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淋浴洗澡时,不要将喷头冲着宝宝的耳道内喷淋就可以了。

(4)洗澡

大部分婴幼儿专业游泳馆的水质都是达标的,游泳后如果孩子已经非常疲惫,仅用清水冲淋就可以了。另外,长时间的浸泡,会使宝宝皮肤表层的体脂和角质层提前脱落造成皮肤干涩,所以长期坚持亲子游泳的宝宝,在淋浴后需要涂抹婴儿专用的润肤乳。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巧用“水育”进行教育

游泳只是我们通过“水”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抛开“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等常规的技能教学之外,我们其实还可以利用“水”,让孩子们获得更多、更宝贵的东西。而这一切,跟“教育的本质”都是息息相关的,水中教学并非像大多数家长们认为的那样:仅仅是单纯的体能、技能训练。我们将一切利用“水”进行的教学统统简称为“水育”。

“水育”的核心目标

“水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育和教育的核心目标完全一致,就是:通过教育,让被教育者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水育”的三大训练目标

(1)脑力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换句话说,智力是为了生存,以及人类追求、获得更幸福的生活状态而存在的能力,它绝不仅仅只是为了狭义上的学习和考试而存在。

具备这项能力最主要、最重要的器官就是人类的大脑。我们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来测量脑神经元活动所引发的血液动力的改变,从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研究各个脑区所具备的结构和功能。

当大脑的结构被优化,它所具备的其他功能也会被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大肢体运动,大脑皮层运动区域会被激活,同时得到优化的还有额叶和顶叶的结构。当婴幼儿的大脑结构最大限度得到优化,我们的教育目的就实现了:为婴幼儿未来的成长学习奠定高智商、高情商的生物学基础。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2)体能

现在世界上将“体能”明确地划分为两部分:技能学习和身体发育。婴幼儿水中技能学习,在前文中已经按照年龄阶段划分,下面我们来着重描述一下“水育”对于身体发育的重要影响。

国际上最新的科学实验证明:仅次于遗传对于身高的影响之外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睡眠!婴幼儿只有在大脑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段内,脑垂体分泌的促进身高发育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才是最旺盛的。

那么,如何能够让婴幼儿快速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又该如何让婴幼儿长时间保持在深度睡眠的状态呢?

水中运动必不可少!

对于婴幼儿来说,亲子水中运动可以唤醒他们十月怀胎时在羊水中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心理上的放松,可以使婴幼儿尽情地投入到与亲人的游戏和互动中去,也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消耗、挥霍他们自身的体力和精力。只有当体能上的疲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婴幼儿的大脑快速进入深度睡眠,并且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深度睡眠的状态下。

新生儿脊椎发育不完善且缓慢,越小的孩子在陆地上能享受到的大肢体运动越受限制。只有在水环境半失重状态下,他们才可以安全地尽情地享受大肢体运动带来的快乐和训练效果。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3)人格

“水育”对于人格的影响同样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生理和心理。

生理层面是指人体自身激素的分泌水平对于人格的作用。当人类在运动的时候,相当于身体各方面机能处于应激状态。脑垂体作为人体机能中最复杂的内分泌腺,会最大限度地激活素有“快乐因子”之称的种种激素。当人体自身这些激素的分泌水平长期、稳定地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时,我们的情绪就会感到愉快、平和、舒适以及适当地兴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运动可以减压”的由来。

然而对于亲子游泳来说,比生理影响更重要的是心理建设及优化干预。也就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修正错误、消极的神经回路。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些教育跟“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可是天大的误会。

当孩子和父母同时处于“水”这种轻微危机状态的介质中时,一切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将被放大数倍。对于孩子来说,遇到危险或紧张的时候会本能地寻求亲人的保护和帮助。这会使父母们体会到来自于孩子发出的,有别于陆地、前所未有的依赖感。

这种充满依赖感的表达行为,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就会发展成孩子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而他们学会并习惯使用“爱”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过程,就叫做感恩。

再来说“水”之于父母。教育从来都是双方存在的关系。当孩子表达出依赖感时,父母的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这份责任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呢?当然是多一丝耐心,多一份感动。当孩子因紧张、胆怯而哭闹的时候,一丝耐心地安抚,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柔的亲吻,绝对比一声怒吼或武力解决更加具有有教育意义。也只有在“水”这种特殊的介质中,我们才能感受到灵魂深处那美妙珍贵的生命对生命呵护的感动。

水育指南:隐藏在亲子游泳背后的危害,不是细心就能避免

“水育”就是针对体魄、脑力和人格这三大目标而存在的重要训练途径。希望有更多的宝妈勇敢地带宝宝去尝试水育、享受水育。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461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