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果小果妈妈
“贵人语迟”,没有科学依据
9个月大的男宝宝,还不会喊爸爸妈妈,“天天教还是不喊”,朋友为此很是着急,眼看着比他小的孩子叫得蛮利索,羡慕得不得了,恨不得宝宝也能马上开口说话。
很能理解她着急的心情,毕竟孩子的事再小都能牵动父母的心。尤其当身边有不少可以用来做对比的人时,就跟拿了放大镜一样,芝麻都能成绿豆。
如果你身边也恰好有此困惑的家长朋友,你有没有发现这么一种现象:
当你劝他说“不要着急,急不来,到时间了宝宝自然就会喊了”,这安慰的话真不好使,他该着急还是着急;但当你说“宝宝这是贵人语迟”时,家长会反过来跟你确认一遍“真的吗?”得到你的肯定后,他显然松一口气。
某APP上,很多新手父母会在上面发问“孩子两岁多了只会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么办?”底下就有一堆评论说“贵人语迟”。说实话,我好想在底下给提问家长一个忠告:贵人语迟不科学,小心耽误了娃。
为什么说“贵人语迟”,没有科学依据?
《论语·学而》中有言:贵人语迟,敏于行而不讷于言。
意思是,尊贵的人往往在最后才开口发言,这样的人对在行动上很敏捷,在语言上却显得很“笨拙”,常常要思量再三才开口。也不知道怎么的,这个词就按字面意思,成了孩子说话晚的心理安慰剂。
孩子说话早晚跟环境是分不开的,虽因人而异有早有晚,但却有一个大体规律,如果超出语言发展规律之外,那就是语言迟缓,必须引起重视,进行干预了。
下次,如果再有家长着急孩子说话晚时,千万别急着安抚人家“贵人语迟”,先问问多大了,表达怎么样,再来判断,以免耽误了孩子。
什么时候算说话晚呢?
婴幼儿大动作发育有着基本规律:一举头、二举胸、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是一个参考标准,比如说,有的宝宝3个月才会抬头,而有的宝宝发育早三四个月的时候都会翻身了。
语言发展也是如此,每个孩子情况都不同,参考标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正确,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个别特例的原因,但这并不妨碍大家作为参考,以免错过最佳敏感期。
太原天使儿童医院儿科主任,是一位资深儿童语言评估专家,有20余年儿科临床工作经验。关于正常儿童语言发育标准,她给出了明确的判断依据,如下:
这张《儿童语言发展时间表》,从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个维度出发,对照看更直观。
记住这些时间节点,如果孩子的语言比这个标准要落后,家长就要引起重视。
朋友家9个月大宝宝还不会喊爸爸妈妈,不算落后,可能再等个把月,甚至不用那么久,孩子就会了,在12个月前会叫“爸爸妈妈”都是正常的。
有些孩子六七个月就会发出类似“爸爸妈妈”的声音,但到八九个月却不声不响了,这种情况也有,很正常,多半还是跟语言环境有关系,可以再等等看,同时“多对话”。
如果到了1岁半都还不会喊爸爸妈妈,那就真是发育迟缓了,想必不会用“贵人语迟”来安慰自己了吧。如果你还是不慌不忙,那劝你该醒醒了,看医生要趁早。
要想宝宝开口早,准备工作不能省
当孩子蹦跶出第一句“爸爸妈妈”时,父母听到别提多高兴了,奶声奶气的声音太悦耳。我们都很贪心,比起孩子说话晚,我们更希望孩子早开口。
要想宝宝开口早,语言积累不能少,不少新手爸妈忽视了这个问题,觉得孩子太小,听不懂,所以很少为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
具体做法:
多和宝宝说话,一出生就开始。自言自语也好,唱儿歌也好,讲故事也好,目的就是让宝宝在醒着的时候,可以听到你的声音,看到你的表情。
透过日常生活来让孩子接触具体的语言。喂奶、洗奶瓶、倒开水、换尿布、出门、坐电梯、花、树,一切和宝宝当下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来告诉宝宝。等孩子大些了,还可以进行“扩描”,如“妈妈在给宝宝换尿布呢”。
3.家人统一语言。远嫁的姑娘很多,家里人跟宝宝交流时,既有普通话,又有双方老家的方言,这样容易让宝宝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4.重复、复述。重复是宝宝积累语言最快的时候,当孩子咿咿呀呀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进行“复述”,根据宝宝的咿呀声来说出你听到的“词”,如“妈妈,宝宝在叫妈妈呀”。
5.看口型。让宝宝看到你说话时的口型,说话要慢,语气要夸张吸引宝宝注意,还可以用肢体动作进行辅助,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
6.读绘本、讲故事。一出生就可以开始,大点的孩子更是应该进行了,既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还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日后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7.轮流对话。美国麻省理工的认知专家发现:要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除了多听之外,更重要的是和孩子轮流对话,让他有大量的发言机会。
8.鼓励、肯定。当他说对时,你要鼓励要赞美,小宝们很吃这套的。
厚积薄发,宝宝只有语言积累到达一定的量,才能成为一个“脱”口而出的小可爱。希望新手爸妈看过后,心里有底气,能更自如地应对宝宝当前的“说话”状态。
推荐阅读
➤章子怡晒1岁儿子照片,被喊该戒尿裤了!宝宝尿不湿几岁戒掉最好
➤一年级女儿学习差,宝妈天天被老师拎,血泪教训:幼小衔接要及时
➤4岁熊孩子把2岁孩子推下滑梯: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害了多少人
※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