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两口育儿(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在出生后,妈妈对于他的变化都十分关心。如果看到同龄的孩子长牙了,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没有长牙会非常的着急,经常担心是不是缺乏营养或者出现什么问题?相信有这种现象的妈妈不会是少数。
孩子出牙的时间晚、出牙慢是身体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孩子牙齿顺利萌出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出生后4-7个月孩子会萌出2颗牙齿。
由于孩子发育情况不同,出牙的时间也不相同。有的可能在3个月时长出,有的会延迟到8-12个月。可以确定的是孩子出牙有早有晚,这不是缺钙的原因,也不是孩子发育不良的依据。
孩子牙齿全部长出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从长出第1颗牙开始,到以后1-2年内陆续长出。也就是说大约到孩子两岁半时,20多颗牙齿基本上全部长齐。
孩子的牙齿一般是有规律成对的长出。最先是2颗下门牙,接着是2颗上门牙,然后再长下面的牙齿,也有不按常规一下长出4颗牙的情况。
孩子出牙的时间和顺序,可以让父母作为对照一下,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达标:
6-10个月时:2颗下正门牙;
8-12个月时:2颗上正门牙;
9-13个月时:2颗上侧门牙;
10-16个月时:2颗下侧门牙;
13-19个月时:上唇2颗第一磨牙;
14-18个月时:下唇2颗第一磨牙;
16-22个月时:上唇2颗犬牙;
17-23个月时:下唇2颗犬牙;
23-31个月时:下唇2颗第二磨牙;
25-33个月时:上唇2颗第二磨牙。
孩子在牙齿萌出时,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呢?
1、牙龈红肿
孩子的牙齿需要顶开牙龈才能顺利的长出,牙龈会出现红肿发痒的现象,不仅时间长还让孩子很痛苦。需要注意补水,待牙齿长出后,红肿会自然消失,妈妈不要太担心。
2、不爱吃奶
由于孩子牙龈红肿、发炎,让孩子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从而影响到食欲,变得不爱吃奶,这是暂时的现象。等到牙齿长出或者适应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3、烦躁不安
因为在出牙期产生的不适,会让孩子的脾气变得烦躁不安,有的还会产生哭闹的现象。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妈妈耐心的陪伴,以帮助孩子平安的度过这个阶段。
4、流口水
孩子在长牙时,由于让口腔内的神经受到刺激,口水会变得较多。而此时的孩子还缺乏吞咽口水的能力,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有时口水浸泡到脖子和下巴,容易出现“口水疹”。
5、咬人
孩子在牙齿萌出期间变得喜欢咬人,特别在吃母乳的时候会把妈妈咬疼。主要是由于牙龈发痒情况严重,想通过啃咬来得到缓解。这时,可以事先准备好磨牙棒,让孩子作为啃咬的工具。
6、咬下嘴唇
还有的孩子在出牙期间,比较喜欢咬住下嘴唇。这个行为也是孩子为缓解牙龈发痒而特有的动作,妈妈可以让孩子顺其自然。
在孩子出牙时,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孩子在长牙时,可能出现很多的不舒适。
大多数都是由牙龈发炎引起的,可以采用几个方法来缓解:
1、准备磨牙工具
可以作为孩子磨牙工具的有牙胶、磨牙棒,要注意经常清洗消毒保持干净。用妈妈干净的手指包裹纱布放在孩子的牙龈处摩擦也能缓解不适。
2、冷敷牙龈
可以给孩子吃比较清凉的食物,这不但能缓解牙龈的肿痛,还可以让宝宝的注意力得到转移,让他忘记不舒适的感觉。用冰凉的纱布进行擦拭也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3、转移注意力
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带孩子外出或者做游戏,让他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方面,不再注意专注于自己的牙龈。
4、注意口腔周围的护理
在缓解孩子牙龈的不适之外,还要注意孩子皮肤的护理。由于出牙时口水比较多,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患上“口水疹”。建议妈妈要针对这种情况使用口水巾擦拭,避免口水长时间地浸泡。
5、注意口腔卫生
孩子在长牙之后,需要开始尝试刷牙。可以用纱布和手指套蘸取温水、淡盐水进行擦拭,做好牙齿的清洁工作。同时,在孩子吃奶后喝上一些温水,及时冲洗口腔内存在的食物残渣,让口腔保持卫生。
孩子长牙的时间仅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来判断。一般来说,孩子在1岁以前长牙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长到1岁还没有出牙,也没有出牙的任何表现,而且家族也没有相应的遗传病史,家长就需要带孩子检查以确定有无其它问题。#母婴联盟#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