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生(开国中将执行任务时)

 魔术铺   2023-01-21 12:09:0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我们将持续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9月的一天,湘潭易家湾码头上人来人往,身着军装的士兵在岸上挥舞旗帜,指挥船只有序停靠,归乡的旅人风尘仆仆,深情地看着这片被战争荼毒多年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

第46军政委李忠权以及副军长杨梅生漫步在码头上,时不时发出指令,安排物资装卸。

时隔二十余年,杨梅生再一次回到家乡湘潭,回到这个他爱得深沉的故乡,无数往事仿佛历历在目,令他触景伤情。

杨梅生

自打他参加革命以后,便与母亲失去了联系。如今天下已定,母亲却始终生死未知、下落不明。每每念此,杨梅生都悲不自胜。

恍惚间,杨梅生忽然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迈着蹒跚的步伐从自己眼前走过。

那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让杨梅生心下一惊。他颤抖着身体,紧紧凝视着老妇人满是沟壑的脸,不会错了,那正是自己失散22年的母亲!

杨梅生的母亲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与儿子失联多年?一切还要从那个动荡的年代说起。

母子分离

1927年的一天,顶着灼热的阳光,杨母一如既往地在田间耕作。但她的动作迟滞,有点儿心不在焉的感觉,这是因为她心中始终放不下一件事,那便是儿子杨梅生的选择。

就在前不久,杨梅生对杨母说,现在正值用人之际,倘若去往长沙城,想必很轻松就能谋一份差事,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于是,怀揣着“挣大钱”的理想,杨梅生离开了家乡湘潭,孤身前往人生地不熟的长沙。

图二排右为杨梅生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自从杨梅生离家,杨母每天忧心忡忡,毕竟外面兵荒马乱的,万一儿子撞到那些蛮横特务的枪口上,估计十死无生;又或者被抓去当壮丁,打起仗来刀枪无眼,指不定死在哪个旮旯里都无人在意。

就这样,杨母日日求神拜佛,不奢望儿子荣华富贵,只保佑儿子平安归来。在日思夜想中,杨母等回来了儿子的第一封家书。

只见杨梅生在信上写道,自己加入了共产党,要跟着他们干革命,为老百姓谋福利。

杨母自认是个没文化的农妇,对“党派”、“革命”等词汇没有什么概念,但透过这封家书,她能感受到儿子在写下这些话时溢于言表的自豪,所以也就没做阻拦,惟求儿子一切顺利、平平安安。

由于村里的消息闭塞,所以杨母对此时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倘若让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共产党”和“革命”意味着什么,恐怕说什么她都不会支持杨梅生的决定。

1927年4月,蒋介石为了将大权独揽,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一时间风声鹤唳,烈士的鲜血染红刑场的石板,任由雨水冲刷也挥之不去。

“共产党”仿佛成为了一个禁忌,白色恐怖迅速席卷全中国。

这天,正当杨母因思念儿子神游天外之际,几个乡民急匆匆地赶来告知:几个挎着枪的特务从县城直奔她家,一撞开门便开始打砸。

杨母闻之有些慌张,惴惴不安地赶回家中,看到的便是一片狼藉,特务正用手中的枪杆挑弄着废墟,好像在找些什么。

突然间,杨母与特务头子对上了眼。对方似乎猜出了她的身份,恶狠狠开口:“听说你儿子加入了共产党,你得和我们走一趟。”

杨母一听见此事和儿子有关,当即被吓昏了头。她毕竟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农妇,根本不敢也无法反抗,只得任由特务们胡作非为。

尽管乡亲们纷纷出手相助,抢先一步将国军特务团团围住,试图以人数优势将杨母保下。

奈何特务似乎见惯了这种场景,冷笑着抬手直接朝天空开了一枪。骇人的枪响顿时令嘈杂的人群安静下来,刺鼻的火药味缭绕在乡民身侧。

特务的行为无疑是一记警告:如果再敢阻拦,下一枪就会打在“闹事者”的身上。

乡民自知在枪械面前,自己等人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他们只能强压着怒火,眼睁睁看着特务绑了杨母扬长而去。

监狱里,特务们无所不用其极,对杨母施以重刑,反复逼问她杨梅生的下落。

日复一日的严刑拷打,让杨母浑身伤痕累累,鲜血染红了她单薄的衣衫,而后又凝结成暗红的血痂。

可杨梅生究竟身在何处,杨母的确一无所知。况且她即便知道,也绝不会透露半分,绝不会出卖儿子来换自己“苟且偷生”。

时间一长,连特务都没了耐心。眼看着始终撬出半点消息,杨母也已气息奄奄,整个一幅不久于人世的模样,便干脆将其“抛尸荒野”。

特务们万万没想到,杨母竟还吊着一口气,奇迹般在乱葬岗中清醒了过来。

死里逃生的杨母心想,倘若回到村子里,特务估计又会闻风而来。为了避免再遭毒手、连累乡亲,杨母左思右想之下,决定

远走他乡,隐姓埋名避一避风头。

至此,杨母化身乞丐,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凄苦日子。

杨母也曾动过寻找儿子的念头,可此时中共军队在国军的围剿下,被迫隐匿山林,可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况且,共产党的部队遍及全国、不胜枚举,想从中找到杨梅生简直难如登天。

青年觉醒

故事回到1927年2月,怀着出人头地的理想,杨梅生离开家乡来到长沙。

可未曾想到,长沙因工会罢工的缘故,失业者激增,杨梅生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只能流落街头。

杨梅生

这天,杨梅生在大街上奔走,试图找点零工勉强维持日用。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响亮的口号声。

杨梅生举目远眺,发现一帮由工人、学生组成的队伍踏着沉闷的脚步从远处走来,队伍长到一眼望不到头。

杨梅生向围观群众打听才知道,那原来是湖南省总工会联合各界举行的10万人反英大示威游行。

一时间,杨梅生被这种激昂澎湃的氛围所感染,不自觉地加入其中。

游行结束,湖南工会负责人见杨梅生表现活跃,便起了招揽之心,询问杨梅生愿不愿意谋一份差事。

见杨梅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负责人当即给杨梅生写了一封推荐信,将他送去武汉国民革命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参军。

不仅如此,负责人听说杨梅生身无分文,还慷慨给予他两块大洋作为路费。

起初,杨梅生并不知道这支警卫团是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只想着能挣些饷银,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也能让远在家乡的老母亲改善生活条件。

但自从加入部队,接受到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礼,杨梅生的眼界开拓了许多,不再只为升斗小米忧心忡忡,思想逐渐发生蜕变。

通过团里军事主官介绍,杨梅生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专门为穷苦百姓发声,坚决反对一切剥削和压迫,这样的理念使杨梅生颇受震撼。

此番离乡,从湘潭到长沙,再从长沙赶赴武汉,杨梅生见证了军阀统治下的“悲惨世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失业者遍地都是,哪怕是在长沙、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流浪汉也是随处可见,倒毙于街头者数不胜数。

原本杨梅生还天真地认为,北伐后的中国能迎来崭新的面目,老百姓的日子多少能有些改善。未曾想,蒋介石开起了历史倒车,将国家又拖回到军阀混战的局面。

惨象已使他目不忍视,流言尤使他耳不忍闻,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灭亡。

当警卫团长官提出起义时,杨梅生毅然决然加入其中,成为早期的红军战士之一。

随后,杨梅生便写信,将此事告知远在湘潭的母亲,让母亲不要为他挂心,他今后所为之奋斗的,是一项实现民族和国家振兴的伟大事业。当然,这条路异常艰难。

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愈演愈烈的屠杀行动,共产党人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

经此劫难与背叛,我党领导人深刻意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单靠游行、谈判永远无法打倒反动派,武装革命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

为了挽救中国革命,我党秘密联络、召集原北伐军中愿意支持革命的部队,密谋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正式爆发。

2万余战士与南昌城内的敌军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这一战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与意志,极大挫败了蒋介石集团的嚣张气焰。

在此期间,杨梅生所在的警卫团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及时到达南昌城参战,便转道前往修水休整待命。

要知道,杨梅生效命的警卫团原先是属于国军序列,此次整个警卫团突然失踪,国军高层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们是站队了共产党。

国军档案库里可是掌握了部队的花名册,稍微一查就能确定是哪些士兵投奔了中共。

为了杀一儆百,震慑其他有志于革命的士兵,国军高层立刻指挥特务机构,令他们火速前往起义士兵家中抓人,杨梅生的母亲便因此落入特务的魔爪中。

几个月过去了,通过同乡传信,杨梅生才得知母亲被特务抓走、生死未卜的消息。

对此,杨梅生是悲痛欲绝,又自责不已,倘若当初把保密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母亲或许就不会受此牵连。

图左为杨梅生

杨梅生深知国军特务的残忍手段,母亲一把年纪了,定受不住那些严刑拷打,恐怕凶多吉少。可他又止不住地祈祷、期盼,母亲能逃过一劫,平平安安回家。

总之,杨梅生与国民党之间,算是添上了一笔“弑亲血债”,这促使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革命中去。

投身革命,得到主席认可

1927年9月,毛主席整合修水、铜鼓、安源地区的工农武装力量和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正式建立起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杨梅生被编入第一团任班长。

为了策应南昌起义,同月9日,毛主席在湘潭、宁乡等七个县镇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只可惜敌人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对我党的起义活动早有提防,所以杨梅生所属的一团在进攻中接连失利,而起义军的其他部队同样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

毛主席见战局对我方不利,当即取消总攻长沙城的计划,召集起义军前往文家市会合,商讨下一步作战计划。

9月19日晚,位于文家市的前敌委员会会场一片肃然。受接二连三的落败打击,军中士气颇为低沉,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士兵,都为前路未卜的革命感到担忧。

作为当日的值勤人员,杨梅生如笔直的青松屹立在会场门口。忽然,他看见一位身材高大、披着军装大衣的中年男子朝门口大步走来。杨梅生连忙上前阻拦,表示需要先请示首长才能放行。

杨梅生万万没想到,首长闻讯赶来后竟将他训斥一通。因为来者不是别人,而是毛泽东。

毛主席

好在毛主席非但没有怪罪杨梅生,反倒赞赏他认真负责。

毛主席的宽慰令杨梅生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位高权重的首长对待小兵尚能如此善解人意、不摆架子,实在是比官僚腐败的国民党更值得追随。

而杨梅生的尽忠职守也给毛主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1928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杨梅生直接被调去担任警卫班班长,专门负责毛主席的人身安全,他也是主席的第一任警卫员。

杨梅生与主席是湘潭老乡,对主席的湘潭口音,杨梅生觉得尤为亲切,二人时常就革命问题进行交流。从主席身上,杨梅生学习到了许多军事知识及革命理论,这推动着他迅速成长。

毛主席

1928年8月上旬,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杨梅生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

之后的战斗里,杨梅生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天赋及思想觉悟,他不仅作战勇猛,而且长于战术指挥。这令他逐渐受到重视,被组织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1931年底,杨梅生奉命带一个营前往闽赣边游击区执行一项特殊任务。

由于此任务事关重大,属于高度机密,绝大多数士兵都对任务内容一无所知。当然杨梅生除外。

作为任务总指挥,他内心既激动又忐忑,因为此番其实是一次护送任务,而护送对象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同志。

周总理

杨梅生了解到,此番周恩来从上海撤回苏区,必须途经闽赣边界。此地有国军重兵把守,身为反动派的头号通缉对象,周恩来想要靠伪装安全过关难如登天。

因此接到周恩来后,杨梅生特意带队绕过看守严密的大道,沿着茂密的丛林穿行。饶是如此,途中还是与国军一个保安团遭遇,战局胶着。

好在杨梅生灵机一动,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以两个连的兵力伪装成主力部队,与敌人在山林里打游击,自己则率领一个连护送周恩来,迅速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安全到达长汀。

根据杨梅生的夫人刘坚回忆,直到解放后周恩来都还记得这次行动,坚持要称呼刘坚为“梅嫂”,并夸赞杨梅生:

“他很会动脑筋,很会打仗,我那次通过封锁线时,他指挥部队声东击西,把敌人引开,不然过封锁线是很危险的。”

随着杨梅生屡立战功,他又先后担任独立第九师第四十三团政委、红一军团第三师师长等要职。

而在此期间,“位高权重”的杨梅生,自然愈发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多次在战斗中负伤,未等伤势痊愈又坚持上战场,身体一度每况愈下。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之际,杨梅生甚至不幸患上疟疾。由于彼时红军的医疗条件并不好,所以杨梅生的疟疾迟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有人曾建议,让杨梅生留在中央苏区休养。毕竟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那个艰难程度对一位病患而言,实在是雪上加霜。但杨梅生却坚持要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就这样,首长将他交给军团担架队队长夏朝安,由夏朝安负责他的生命安全,首长下令:就是抬也要将杨梅生抬到目的地。

一路上,疟疾袭扰着杨梅生的身体,高烧令他意识模糊,恍惚间,他仿佛回到儿时,跟随着母亲的背影漫步在乡间,远方的风带来阵阵炊香,平安喜乐。

是的,母亲,我还要为母亲报仇血恨!我不能倒在这里!

最终,这股执念支撑着杨梅生从担架上爬起,并战胜疟疾,重返战场。

失散22年,终找到母亲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接连取胜,蒋介石政府败退台湾省,神州大地迎来新光景。杨梅生也从当年那个穷困潦倒的落魄青年,奋斗成为解放军第46军副军长。

蒋介石

虽然解放军在前线屡战屡胜,各大城市相继解放,但长沙的国民党守军在离开时,为了拖延我军的推进速度,居然自行将沿线铁路炸毁,令我军的物资、人员运输成为一大困难。

无奈之下,我军只好选择水路运输,利用距离长沙80余里的易家湾码头,将补给线重新续上。

为了防止敌军再次来袭,破坏这珍贵的码头,中央直接调遣第46军驻扎此地。

而作为46军主要领导人,政委李忠权以及副军长杨梅生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在码头监督、指挥货物运输。

故事回到文章开头,偶然的一天,杨梅生在码头上看见一位面容熟悉的老妇人,岁月令她的脸庞沧桑,但杨梅生只消一眼,便能确认这是他的母亲,她还活着。霎时间,杨梅生红了眼眶。

一旁的李忠权凑上前去,询问杨梅生究竟是什么情况,杨梅生哽咽地说道:“我之前提过,这便是我失散多年的母亲!”

听到这句话,李忠权为老战友激动起来,他赶忙说:“那快去和老人家相认啊!这是喜事啊杨老弟!”

但此时杨梅生却开始犹疑不决,他心想,自己杳无音讯这么多年,或许母亲早以为自己战死沙场了?母亲一大把年纪了,现在贸然与母亲相认,杨梅生担心会把老人家吓出病来。

图右二为杨梅生

杨梅生一边思量着,一边向李忠权说出自己的顾虑,李忠权听后给他出了个主意:既然如此,不如找一个人代为转告,给老人家做个心理铺垫,这比直接出现在她面前更稳妥。

说罢,李忠权便招来身边的警卫员,让他追上杨母,告诉杨母如今杨梅生的现状。

警卫员不负使命,不一会儿就把将信将疑的杨母带到两位首长面前。

与母亲对视的那一刻,杨梅生的万般思绪化作泡影,只听“嗵”地一声闷响,杨梅生双膝跪地,大喊出“娘!我回来了!”

杨梅生

杨母颤抖着脚步跌跌撞撞朝杨梅生扑来,母子二人相拥而泣。

母子重逢后,杨母将这些年的经历娓娓道来。原来,自从当年乱葬岗假死,背井离乡的杨母曾按捺不住对儿子的思念,前往红军驻地寻找杨梅生的下落。

可是,杨母并不知道儿子已经改名为杨梅生,而红军战士们也对杨母口中的杨勋梅(杨梅生原名)十足陌生。两人就这么一次次错过。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时隔多年,杨梅生实现了当初“救国救民”的理想,并在家乡与母亲重逢。

1955年,杨梅生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但对他来讲,奖章只能代表他光荣地过去,能与家人圆满地生活在一起,并在将来继续为国奉献,才是最令他自豪的。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445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