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魔术铺   2023-01-21 11:17: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幼儿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幼儿园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注重幼儿园精神环境建设,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物质环境,重视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教育,增强幼儿心理强度,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幼儿气质特点因材施教。

关键词:幼儿 心理 健康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儿童不只是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之上,还诗意的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幼儿本来应该是天真单纯、活泼可爱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婚育质量,独生子女的自我观念、父母的厚望、学习和升学压力,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都在有形和无形的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从出生到6岁是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健康问题是整个世界所关注的焦点,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与变革。

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我国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等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动作发展正常;

(2)认知发展正常;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自我意识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偏重身体健康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智力发展而忽视人格促进,因此产生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在成人的眼里,幼儿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存在心理障碍,他们的孤僻、嫉妒、胆怯等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任性、自私、霸气等行为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和发生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有心理问题的幼儿数量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4-1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其中幼儿占很大比率。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出多动、坐立不安。同时,在日常行为观察中发现:有的幼儿性格过于内向,表现出担心、不善言语、缺乏自信;有的幼儿由于长期受家长的溺爱而任性、霸道、抗挫力低,或者蛮横无理,依赖退缩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妨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这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长大后能否适应社会、抵抗挫折有密切关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5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童年早期所经历的创伤或挫折若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幼儿就会痛苦,受到压抑,负性情绪潜藏于内心,形成无意识。随着幼儿的成长,再次遇到挫折时,潜藏的负性情绪被激活,孩子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可见,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么重要!

二、注重幼儿园精神环境建设

世界卫生专家委员会曾指出:“与人生命的其他时期相比较,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周围环境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关于这方面,在人的一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学校,学校在人的心理健康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对幼儿心理及行为的发展产生着实实在在的影响。

每个孩子都渴望教师的爱与关注,期盼鼓励的目光与真爱友情,需要赞美与微笑。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以民主、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

三、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和家长教育方式的优劣将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隔代教养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幼儿心理问题,滋长了不良个性。《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家园同步,延伸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首先,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明白孩子的心理健康将影响他以后一生。

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帮助分析家庭教育方式与孩子心理健康的关系,提醒家长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自己健康的言行、人格去影响孩子。

其次,让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家庭融洽和睦,团结友爱,对陶冶孩子的心情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家长懂得自己要有一定的追求,生活积极乐观,对人宽容,言传身教,才能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会心情愉快,活泼开朗。要提醒家长注意教育方法,坚持说理,善于引导,给孩子更多鼓励。

第三,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他们自己的愿望、要求、兴趣和爱好,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从而扼杀孩子的天性。

最后,要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独立性差的孩子容易患上抑郁症或对生活不适应等心理疾病,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还有利于孩子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的形成,也是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与挑战。

四、注重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每位幼儿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教师要分析每位幼儿,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状况,及活动反应都要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促进全体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充分开发幼儿的潜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提升幸福感,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刘文 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伍新春 主编

3.《幼儿心理学》高月梅/张泓 浙江教育出版社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44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