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了一些所谓“育儿大V”的文章,觉得这不能做那不能做,做了就会影响孩子的下半生,导致父母们忧心忡忡。
我推荐这本书,能够让大家在育儿的路上,更加从容一些。
教养的迷思
作者是朱迪斯·哈里斯,她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
哈里斯其实是考上了哈佛心理学博士的了,但在读博期间,导师认为她的研究不符合主流观点,于是让她退学了——就这样,她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后来,她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在家工作,开始帮出版社编写大学的心理学教材。(她的身体很不好,她求学和工作的经历,非常励志,以后可以写写。)
也是因为这个工作,她需要阅读非常多的论文和书籍。
题外话:这才是真材实料的教材编写者,而中国大部分的教材都是拼拼凑凑出来的——我们之前写文章提到过这个现象。不过话说回来,在中国,哈佛研究生,哪会沦落到当教材编辑啊,肯定是名牌大学的讲师教授。
言归正传。原本,她对发展心理学的各种教养假设深信不疑的,然后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审视自己看到的各种研究,发现那些用来支撑教养假设的研究证据,并没有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充分。
1995年,哈里斯将自己对那些社会化研究的质疑和她自己的理论写成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心理学评论》。
她在论文的开头写道: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长期的影响吗?本文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心理学评论》是心理学界最权威、退稿率最高的杂志,哈里斯是那时所有发表论文的作者中,唯一一名研究生学历的。
论文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无论是发展心理学教授,还是普通的父母,都开始指责和质疑哈里斯。
然而,这篇论文在1997年还是被美国心理学会评为“心理学优秀论文”。
搞笑的是,这个奖,是哈佛心理系主任给她颁奖的——当时哈里斯在哈佛博士被退学的通知书上,也是那个主任签名的。
1998年,哈里斯把论文进行扩充,出版了《教养的迷思》。
在这本书里,哈里斯的观点是什么呢?
一句话,哈里斯对风靡发展心理学界的“教养假设”提出了质疑。
什么是教养假设呢?
简单来说,就是大众普遍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
比如,严格的父母养出的孩子更不容易违规,诚信温和的父母教出的孩子更加诚实有规矩,权威型的父母教育的孩子更有自主性,更愿意遵守规则。
用我们平常的话就是类似“慈母多败儿”,“虎父无犬子”。
哈里斯总结了部分教养假设得出的结论:
1、那些善于管理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这样。而那些在生活、持家、人际关系方面有问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有问题;
2、与被严厉对待的孩子相比,那些被赋予爱和尊重的孩子更善于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
然后,哈里斯对这些结论提出了质疑:
1、这些研究没有对遗传效应进行有效地控制,所以这些结论是不太站得住脚的。
我们知道,在遗传上,父母温和,孩子也可能会遗传父母的温和。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孩子与父母共同的基因也能决定他们之间的相似性,所以谨慎的父母可能会生出谨慎的孩子,父母待人真诚,孩子也可能因为遗传而待人真诚。
而社会化研究却在没有控制住遗传效应的情况下,直接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似性归因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比如他们说,因为父母暴力,导致孩子更具攻击性。
2、父母怎么教养孩子,其实不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特质,还与孩子的气质有关。
漂亮、温和的孩子会让父母觉得更欣慰,冲动易怒的小孩可能一天要惹父母生气很多次,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它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不是父母单方面的问题。
所以当研究结论说,经常被父母体罚的孩子长大后更叛逆,经常被父母表扬,拥抱的孩子长大后性格更好时,它没办法证明到底是父母的养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性格还是孩子本身的气质影响了父母的养育方式。
许多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又表明,几乎所有成年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性都是基因作用的结果,而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养子或养女,长大成人后,无论是智商还是人格,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趋向于零。
也就是说,父母受教育程度,有没有钱,夫妻关系好坏,母亲是否工作,父亲是否参与养育孩子等等,对孩子的人格都没有影响。
那哈里斯的观点是什么呢?
她认为,是同辈群体的同化使孩子社会化,群体内的分化形成了孩子人格的差异,
也就是说,影响孩子人格的是同辈群体,而不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并没有长久的影响。
哈里斯引用了行为遗传学、人类学、文化历史学、社会学等各大领域的研究来支撑她的理论。
1、人们在某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并不会轻易地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他们会在新的情境中学习新的规则。
所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会受父母的影响,但是出了家门,他们便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他所认同的群体的行为规范。
例如,在家喜欢哭的孩子,可能会得到父母大量的关注和安慰,而当他在幼儿园这样做时,得到的可能是老师的批评或者同学的嘲笑,慢慢他就会放弃哭,而是选择同伴群体认可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例如,移民家庭的幼年孩子,无论父母如何不想他们丢失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孩子最后都会习得他所处外面社会环境的语言,并且没有父母的口音(有口音会被朋友取笑啊)。
2、人们常常会进行“自我归类”,而且往往将自己归类到与他们有相似之处的人中。
比如小孩,大人,小女孩,小男孩,乖孩子,捣蛋鬼,聪明人,书呆子等等。
对于小孩来说,成年人是另外一个物种,是“他们”,跟他同年龄的人才是“我们”。
3、人是群居动物,人类需要某种程度的从众性。
对孩子来说,群体是一个具有“心理学意义”、是他们“主观上欲与之发生练习的”组织,他们从群体中学到规范行为的规则、标准和信念等。
他们在乎的是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是否被群体认同,他们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人,而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
4、社会文化的传承也不是通过父母直接传递给孩子,而是父母群体传递给孩子群体。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但只有在父母的行为跟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一致时,他才会模仿。
当父母的行为习惯与社会文化不一致,或者与他的同龄群体不一致时,他便会从同龄人那里习得文化。
比如,当父母不让孩子看电视时,并不能保证他不会受到电视的影响,因为电视不是影响一个孩子,它会影响一个群体。
比如,当你穿着一件父母认为很漂亮的衣服到学校,结果却遭到嘲笑,你肯定不会再穿这件衣服,或者至少不会再在学校穿。
5、孩子群体的游戏规则是“多数裁定原则”:当某人的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行为不一致时,那么这个人必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群体不是指好朋友,朋友是个人关系,群体是社会类别,有证据显示友谊不会对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而对群体的认同,被群体接受或排斥,则会对人格产生永久的影响。
同辈群体是塑造儿童行为和改造他们性格的地方,是决定他们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人的地方。
那这样的话,是不是说父母不重要呢?
并不是的。
1、父母的行为可以影响亲子关系。
虽然说父母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但是父母可以影响孩子在家里的行为,可以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
就好像夫妻相处,你怎么对待你的伴侣,并不会改变他的人格,但是能决定你们之间相处是否愉快,关系是否亲密。
极端虐待确实会对孩子造成永久的影响,因为会损伤大脑,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无论研究结论是什么,也不可能对孩子做出极端的行为。
2、父母有选择孩子同辈群体的权利
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的同伴是谁,比如,住在什么样的社区,上什么样的学校——学区房就这样诞生了。
所以,虽然父母提供的物质条件不能直接决定孩子的人格,但还是可以间接影响的,因为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父母的财富程度,受教育程度几乎能决定孩子的同辈群体,决定孩子成长的自然环境。
3、父母可以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课外活动等等
教师家庭的孩子可能成为教师,医生的孩子可能长大了会当医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上不上辅导班,学习什么特长等等,在这些方面,父母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
哈里斯提到,她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想告诉大家父母不重要,而且她也不认为父母不重要,相反,她觉得父母非常重要。
她只是想要解除各种教养专家加诸到父母身上的负罪感,她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点。
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教养的迷思》英文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