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电话又响起来:“我家小布丁今天安安静静的,怎么就突然抽起来了?愁死人了,说缺啥补啥,我也一直在补,怎么还是没补好?”,听她语气充满了自责和不解,她是孩子的奶奶,我的好朋友。
还有一天门诊来了老老少少一家4口人,抱着几个月的宝宝来看病,他们问:“医生,我家宝宝最近老是一阵发惊,有时候老眨眼,睡觉也不踏实,还爱出汗,怎么回事啊?”
是啊,这些带孩经验不多的父母和长辈,出现问题“临时抱佛脚”,也找“百度”,可现学现用也来不及呀,就得找医生问问。
现在,关于孩子健康,人们较多的话题依然是孩子长不好怎么办?是不是所有抽风都会把脑子抽坏了?孩子要补钙、服鱼肝油,可是为什么效果不怎么好?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揭开“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神秘面纱,其实,这种疾病抽搐看似可怕,实际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和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
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有何关系,佝偻病对小儿身体有什么严重危害呢?
简单的说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佝偻病的一种伴发症状,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病。
也可以这么理解:当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代谢紊乱,血钙不断下降,钙是与人体骨骼矿化有直接关系的元素,钙缺乏影响骨骼发育,出现骨骼发育延缓和畸形;血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抽搐;但这种抽搐对神经系统并没有影响,主要是维生素D和钙的缺乏,而致的骨骼改变和消化、呼吸及免疫能力减低,只要我们方法正确,及时预防和纠正佝偻病的发展,防止骨骼改变,预后还是良好的。
佝偻病的严重危害:后期对骨骼发育的影响,产生骨骼畸形。
1、维生素D缺乏性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成骨钙化障碍:早期毛发稀疏、枕秃及方颅;晚期出现鸡胸、漏斗胸和“O”型、“X”型腿;手镯、脚镯等骨骼发育畸形,甚至体格发育延缓。
2、严重的佝偻病可致肠道、呼吸、免疫功能紊乱:因此佝偻病小儿容易腹泻、营养不良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甚至发育延缓。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有哪些?怎样早期发现佝偻病?
佝偻病典型症状分三期:
1、初期:以植物神经紊乱为主要症状,如宝宝开始有无故烦躁、哭闹、突然发惊、多汗,汗渍使头皮发痒而摇头摩擦枕头,出现头后枕部突发(枕秃)和毛发稀疏。
2、激期:除了初期症状加重外,出现骨骼改变和运动能力发育延迟(关键期)。
• 在3~6月时出现颅骨柔软、枕顶骨用手指按之凹陷及回弹,我们称之为头颅“乒乓球征”。
• 在 8~9月后头颅呈现“方颅”,囟门延迟闭合至18个月。出现“鸡胸”、“漏斗胸”、“O”型或“X”型腿,甚至“手镯”、“脚镯”等骨骼畸形改变。四肢无力,走路晚,易摔跤;出牙晚,易生龋齿。
• 表情淡漠,说话迟,反应较一般孩子慢。
• 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感染和营养性贫血。
3、恢复期:经过一定治疗后,各种症状和表现都消失,肌肉张力正常,血液生化和X线检查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现在人们对小儿营养发育都有基本的保健意识,大部分小儿经过治疗,预后良好,但是也有少数小儿会遗留个别的骨骼畸形。
佝偻病关键在于初期的预防性治疗和补充维生素D,防止激期发展。
佝偻病的早期发现:以初期出现的症状为依据,如烦躁、哭闹、易惊、多汗、枕秃、方颅、毛发稀疏,甚至手足搐搦。
进一步做相应检查:血生化血清钙、磷、钙磷乘积(<30%有诊断意义)、碱性磷酸酶,有条件可做血25-(OH)D3监测(即骨三醇<30nmolL),是确立诊断的标准。
三、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主要表现:突然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
当血清钙在1.75~1.88mmolL范围时,一般症状不明显。
当血清钙<1.75mmolL时就会出现抽搐,其特点为以手足痉挛性抽搐为主,抽搐时间较短,仅几秒或几分钟。婴儿抽搐时伴有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婴儿手足搐搦症典型发作:
惊厥:突然手脚抽动,头后仰,两眼上翻或眨眼、不哭,发作时间一般较短;抽搐停止后,哭出声音,精神疲倦很快睡了,醒来后活泼可爱与平常一样,发作次数不等,无规律。
手足搐搦:大婴儿多见,突发手足痉挛呈弓型,双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向掌心像“鸡爪”,双踝关节伸直、脚趾向下弯曲似“巅脚尖”。
喉痉挛:小婴儿多见,突然喉肌痉挛,表现哭声有喉鸣,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婴儿手足搐搦症的关键处理是对喉痉挛的正确处理。
婴儿手足搐搦症急救方法:对手足搐搦症婴儿脑电地形图回顾性检查,没有发现异常脑电波,说明了发作时并不会对大脑有损害;发作时喉痉挛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急救处理措施是:
(1)有条件就近急救送医院,及时打开气道,吸氧,喉痉挛时注意牵拉孩子的舌头,以免堵住气道,同时做人工呼吸。
(2)抗惊厥镇静用药。
(3)佝偻病突击治疗。
婴儿手足搐搦症发作时家长应注意什么呢?
冷静处置:将孩子平放在平板桌面上,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看孩子口腔内有没有痰并清理;抽搐短暂,孩子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如果几分钟不缓解,可以掐人中穴。
注意喉痉挛所致的窒息:家长不要强行唤醒孩子如使劲摇,即使唤也唤不醒;不能忙中出乱而用手和筷子等物品试图把孩子嘴张开,以免误伤口腔和食物反流窒息。
及时就医:家长毕竟不是医生,紧急特殊情况一定要尽快去医院。
四、如何避开补充维生素D的种种误区?准确规范补充维生素D呢?
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已经成了家长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各执己见,更有一些家长凭经验补充,结果是补也补了还是没有补到位,效果不好,或者干脆不补,只靠母乳、食补、晒太阳,吃什么鱼肝油?太费事。
误区1:
母乳喂养不用补充维生素D:母乳是所有乳品中营养成分最合理的,富含各种维生素,尤其维生素A及E,而且,钙磷比例比牛奶合适;
但是,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少,且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另外婴儿在母体中带来的少量维生素D随之很快就消耗贻尽,所以,即使是纯母乳喂养,也应从出生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预防剂量400IU,每日一次,直至2岁每日600IU,这是基本的保证。
误区2:
孩子开始吃饭了就不用单独补充了:在我们普通食物中,很少能够摄取到维生素D,只有深海里的鱼或鱼肝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奶酪和蛋黄中有少量维生素D;那么其他供我们食用的食品中含量就微乎其微了。
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维生素D强化食品,比如牛奶、早餐麦片、果汁、酸奶中添加维生素D。
美国强化牛奶,在240毫升牛奶中含100 IU维生素D,而美国营养协会膳食指南建议:2-3岁孩子每天喝480毫升强化牛奶、4-8岁每天600毫升、9岁及以上每天720毫升,而720毫升牛奶含维生素D 有300 IU,所以美国人为常规补充维生素D都在喝强化牛奶。
婴幼儿目前即使是可以添加辅食或吃饭,如果不补充维生素D,也是会维生素D缺乏,甚至发生佝偻病的。
误区3:
多种维生素制剂一起补:到底是该补充维生素AD,还是维生素D?补充了维生素D还需要再补维生素AD吗?一直以来争论不休。
首先说维生素A和D在体内的代谢,人体对任何维生素的摄取与吸收是有个体差异的,维生素D在体内自身合成非常少,且代谢时间短仅有几周;而维生素A合成多且代谢时间长有4~6个月,也就是说维生素D在体内含量少而消耗的快;反之,维生素A始终在体内都占优势,是“富人”。
所以,维生素A的补充要看孩子的营养状况,一般大多数婴幼儿都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所以,我国营养专家建议一般单独补充维生素D就可以了。
现在市面上维生素产品较多,家长购买时,最好看维生素成分和含量,尽量以维生素D为主,鱼肝油是维生素AD合剂,小婴儿一般吸收不好,伊可新由加了维生素E的成分,家长根据孩子营养状况选择。
误区4:
晒太阳可以代替维生素D的吸收:晒太阳是可以促进皮肤对维生素D的吸收,但是,毕竟时间、天气、气候及孩子身体状况等等因素影响,不一定能够保证孩子每日晒上太阳,所以“不靠谱”的事,咱们就尽力而为吧。
误区5:
说是维生素D可以一直补充,会不会中毒:我国第九版《儿科学》明确指出,1岁以内的婴儿,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是合理安全剂量。2岁以上每天补充600IU能够满足维生素D需求量。9岁以上儿童推荐每天摄入800IU维生素D合理且安全。因此,只要在此安全剂量范围,规范补充,是不会中毒的。
五、维生素D的正确补充方法是什么呢?
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就按照教科书的标准来做,第九版《儿科学》第五章中第九节《维生素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
1、一般性治疗:加强护理,合理饮食,坚持经常晒太阳(6个月以下避免直晒)。
2、药物治疗:不主张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原则口服为主,一般剂量每日50~100μg(2000~4000),连续服30天,改为400~800IU,每天。口服困难或腹泻及影响吸收,应行突击治疗,维生素D15万~30万IU,一次,肌注,1个月后再400~800IU维持。
用药期间医生注意给家长强调随访,建议1个月后复查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3个月再次复查,加25-(OH)D3及肾功能。
3、其他治疗:应同时补充钙剂,适当补充钙剂可以帮助改善症状,促进骨骼发育。同时注意膳食结构,补充微量元素锌、铁、镁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佝偻病的治疗量,前面我们介绍的是预防量,不能等同。
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也就是怎么补充维生素D呢?
我们这里也是有标准版本《儿科学》,不用口口相传和经验论,避免误区,规范和持之以恒才能收到效果: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应该从胎儿期开始,以婴幼儿为重点对象并坚持到青春期,这是基本原则,
1、胎儿期的预防:
• 孕妇应该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一日2次,每次20~30分钟。
• 饮食中多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例如鱼肝油、深海鱼(金枪鱼)、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蔬菜水果中猕猴桃、山石榴、红辣椒、草莓、橘子等,要合理搭配,每天食用。
• 防治妊娠并发症,对有低钙血症或骨软化症应积极治疗,如积极服用钙剂。怀孕后3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每天,同时补钙。
2、0~18岁健康儿童的预防
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的简便方法,对于儿童应保证体育运动特别是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天1~2小时;而婴儿皮肤娇嫩,不要过早将皮肤暴露在太阳下以免皮肤损伤。
晒太阳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皮肤日照范围,以面部、手臂、腿和臀部为主,逐渐延长晒太阳时间;婴儿应避免直晒。
维生素D正确补充:
纯母乳喂养及部分母乳喂养:从出生2周就开始预防剂量,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IU。
断奶或配方奶、或强化牛奶的每天摄入量≥1000毫升,这其中应注意含其他途径维生素D400IU的补充。
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应维生素D的强化饮食如强化牛奶和谷类,结合维生素D400IU的推荐剂量;夏天阳光充足,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可暂停服用维生素D,一般不加服钙剂,营养状况较差或不喝牛奶的儿童应适当补钙和微量元素。
早产儿的预防:出生体重<1800~2000克的小早产儿,应给母乳强化剂和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对骨骼矿化和佝偻病预防十分重要;其中我们要注意做碱性磷酸酶和血磷的监测,体重≥1500克,且能胃肠道喂养,就应经口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3个月后改每日400~800IU。
综上所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的关键在于改变对补充维生素D的误区,从预防开始,不同年龄段对维生素D的营养需求不同,但是,应坚持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补充维生素D的原则,不管母乳喂养、强化牛奶、结合晒太阳,还有饮食补充,贯穿始终的是保证每日400IU维生素D的剂量,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