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北京的古玩行基本已经被打了“安乐针”,在安静中慢慢地“死去”。只有地摊儿还在“残喘”着,但大势已去。在北京即将消失的地摊儿文化中,你还能在周三的“大柳树”,周四“南爱家”,周六、日的潘家园看到一片假繁荣的景象。地摊儿上还保留着最后的一点“文化”,让怀揣不同希望的人在这里继续坚持着,时不时的能听到同行之间的问候:“今儿开张了吗?”
大清乾隆御制,剔红笔筒
古玩行“死”了!收藏圈里大部分人也都“弹弦子”了,老哆嗦不敢下手!只有堆积如山的“仿品”依然站在秋风里看着你,好像在对你说“我赢了!”
难道面对这样疲软的古玩市场,生产仿品的厂家还在继续“研发”吗?还发的出工资吗?你拿我们古玩行和收藏圈的人当白痴吗?就连不懂收藏的老百姓都知道如今假货横行,哪里会有古董啊?就这样的行情,“仿品”就像和生活超市里的水果蔬菜一样品种繁多,绝对不会让藏家出现“断顿儿”的情况。
我提议,明年“诺贝尔”奖必须给仿古生产厂家颁一个,老板不敢领奖的话,我去!我这样就可以大言不惭的拍着胸脯儿说:“这些都是我做的!”如果更过瘾的话,还可以加上一句英文“这些都TMD是我做的!”
刀法娴熟,果断无停滞,一气呵成!
近日逛地摊,发现又有一批新“仿品”出现在市场,有金银器、高古玉、高古瓷、竹木笔筒、古琴、铜器和漆器等。蹲下去,随便拿起一件剔红黑的漆器笔筒来看,发现做工很精良细腻,仔细看在器物上能发现一些在制作时出现的瑕疵。再一看底写着鎏金款“大清乾隆御制”。第一反应,这东西要对的话就是造办处的,仿宋元花卉图案,不过是一件当时的残次品。先跟摊主打个招呼,问了问价格,开价不离谱,如果是几年前,这价格都不用还,直接给钱走人。但是如今这市场已“死翘翘”了,买了就要压的起,所以越便宜越好!
细碎的断纹,就像是手掌纹
清代的剔红漆器由于距离今天比较近,所以红色还是比较鲜艳的,但又不失岁月感。不像宋代的漆器已经无光了,黑色就像木炭一样。明代的雕漆漆器中有黑色和红色,红色是发紫的。上手就知道了漆器的硬度,在阴干脱水后,漆器会变得干燥结实,总体来说老漆器比新的硬,要自己去体会。
在气味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气味会慢慢挥发变淡。如果一件漆器仿的相当逼真,最后也过不了气味这一关,闻一闻便知新老,刺鼻的漆味直接可以放弃。
木胎漆器的断纹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细碎的断纹,就像是手掌纹。这种木质的纹理已经深入漆表,由于是岁月的痕迹,人工无法仿制。还有一种是蛇腹纹,漆器中这种断纹较多,就像蛇肚子上的纹理一样,这种可以人工仿制。
剔红,剔黑复杂工艺
综上所诉,让我对这件“仿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不要着急砍价,放下东西先在整个市场转一圈,如果没有相同的东西出现再回去砍价。先问摊主你有多少个,我要批量的送礼用。摊主说就一个,你立刻说这东西就不要了,送礼要送一对儿,没有送单只的!这时候我转身就走,摊主会拉你,问你一只能给多少钱?这就是砍掉一个“零”的机会来了。我出了一个我可以接受的价格,这个价还能缓一口,万一卖家不同意我还能涨一口。最后来回拉锯了半个小时,在我接受价格范围内成交了。我无意看了一下摊主的表情,看起来比我还开心,满脸堆笑的称:“今天终于开张了”。
在款识上有些瑕疵
在收藏圈里有一小部分人群仍然活跃在市场,大部分人觉得这是一个“仿品成灾”的年代,那么这小部分人会认为是一个“捡漏”最佳时期。
细碎的断纹,就像是手掌纹
再附上一句忠告:“捡漏儿”一定要端正心态,不要有贪欲。如果你在地摊上花300元,买到了拍卖近3亿的汝窑盘子,那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如果你要拿300元买的盘子去搏3个亿的话,我觉得花3个亿治不好你心里的“病”。
剔红细节,刀法娴熟,果断无停滞,一气呵成!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