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附女身(毛岸英守护杨开慧遗言15年)

 魔术铺   2023-01-18 13:03:03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1930年,红一方面军围攻长沙16天,两次总攻都未奏效,诱歼敌军的计划也未能实现,毛泽东果断决定撤围长沙,向江西吉安进军。

接连遭受红军重创的国民党反动军阀何键恼羞成怒,在红一方面军撤围长沙后,便开始进行疯狂反扑,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

这年11月,已经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了半个月之久的杨开慧,面色沧桑,唯有一双眼睛熠熠发亮,直视着敌人。

望着这群国民党反对派们越来越凶恶的眼神,她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于是便把毛岸英叫到身边。

杨开慧

“岸英,妈妈可能要走了,你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摸着孩子的头,她既心疼又担心。如果说杨开慧有什么放不得,那大抵就是她跟毛泽东的三个孩子,一想到这里,她的心就跟针扎了一样心酸。

见母亲这样,纵然此时的毛岸英还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但也知道有坏事要发生了,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挺起胸膛说:“妈妈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

见此,杨开慧心中多少有些宽慰,她说:“岸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妈妈相信你!这次,你帮妈妈一个忙好不好?”

毛岸英点了点头,然后就见母亲附身到自己耳边,将她想跟父亲说的话都告诉给他。

杨开慧这边刚说完,牢房的门就被敌人暴力打开,他们强行分开这对母子,然后恶狠狠地对杨开慧说:“该上路了,毛夫人。”

被分开后,毛岸英刚想扑上去抓住母亲,就被保姆孙玉英抱在怀里,她哽着泪,眼神悲戚地目送杨开慧离开。

1930年11月14日下午1点左右,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拉到长沙浏阳门外十字岭,这里有一个刑场,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都曾洒在这片土地上。面对敌人的枪口和劝降,杨开慧义无反顾地大声高喊:“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她刚说完,三声枪响响彻上空,一时间南岳敛容,湘水含悲,年仅29岁的她为了共产党的信念,生命永远停留在了这个时刻。

而这时的毛泽东正在中央苏区率红一方面军浴血奋战,也正是时局所迫,他在一个月后才得知杨开慧被抓。而当他在十五年之后,在得知杨开慧临终遗言时,心中更是万分愧疚和痛心,还没听完便已泪流满面。

毛主席

和毛泽东初识相恋

1901年出生的杨开慧,虽生为女身,但因其父亲杨昌济思想先进,所以从小不仅有名、有字、有号,还能在7岁的时候跟其他男孩子一样,到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上学。

1913年,杨昌济从国外归来,任职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杨开慧跟随母亲陪伴从国外留学回湘的父亲,从乡下到长沙大鹅塘居住。

杨昌济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吸引了一大批积极向上的有为青年,这其中不乏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他们经常去老师家请教各种救国救民的大道理,也正是在这期间,杨开慧第一次遇到毛泽东。

迁居长沙后,杨开慧并没有进入学校,而是由父亲在家指导自学,每当毛泽东等人来家请教的时候,她都会搬一条小板凳坐在旁边,听他们谈论治学、做人之道,又或者是研讨朝代兴衰,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久而久之,毛泽东也注意到这个安静知性的女孩子,两个人日渐熟悉起来,起初他们还只是将对方当作朋友,直到后来因缘巧合,两个人有了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1918年6月,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举家北迁。说巧也不巧,这年秋天,为了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他来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老师杨昌济。

杨昌济非常欣赏这个足智多谋的年轻人,见他初来外地,人生地不熟,便留他在杨家小住,并介绍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也正是这次暂住,让毛泽东和这个小师妹有了更多的接触的机会。

在杨开慧眼中,毛泽东是一个自律且优秀的青年,不仅每天清晨坚持洗冷水澡锻炼身体,哪怕是寒冬腊月都不间断,而且闲暇时还经常跟父亲讨教探寻真理的方法。正是他这种求知和向上的品质,让杨开慧对他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

而在毛泽东眼中,杨开慧身上集结了传统女性的知性温柔和现代女性的理性包容,每次交流,都能让他眼前一亮。后来两个人越走越近,并在老师杨昌济的同意下确定了恋爱关系。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1920年1月,杨昌济不幸病逝,北京和长沙的教育界都为他开了追悼会。当时毛泽东以半生半婿的身份参加守灵,帮助料理后事。

父亲病逝后,杨开慧就跟着母亲和哥哥回到湖南,并在父亲生前好友的关照下,在教会学校福湘女中读书,并和后来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李淑一同为室友。

在校期间,杨开慧经常出去搞学生运动,在各校组织讲演队中来回奔波,她带着人走上街头,宣传学联的主张。正因如此,她后来被保守的福湘女中开除。

这年8月份,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文化书社,当时书社缺少经费,杨开慧在听说之后,便动员母亲,将父亲去世时,亲友们送的奠仪金拿出来一部分支持毛泽东,并亲自参与书社工作。

这年,教育界和学界就妇女教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其中“男女同校”成为讨论中的热门话题。但想要打破风气,就要有先锋带头,而做这件事的人,必须要有非凡的魄力和胆识。

于是,杨开慧便跟毛泽东商量,她说:“我觉得‘男女同校’这件事,实际行动远比坐在这里讨论要更有说服力,我想去做这个打破常规的人,身体力行,做第一个去男子学校上学的女生,你觉得怎么样?”

对此,毛泽东表示非常支持:“但凡事要注意安全,你这么一做,肯定也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凡事都要以自己的安危为先。”

就这样,在身边人的大力支持下,杨开慧联合福湘、周南这两个女校的的5名女学生,来到了岳云男子中学,成为全省男子中学里的第一批女学生。

杨开慧的果敢与坦率,也是她深受毛泽东思念和尊敬的原因。

杨开慧

步入婚姻,相互扶持

后来随着两个人的感情升温,他们最终走进了相互扶持和鼓励的婚姻,当时杨开慧独自一人来到毛泽东的住处,那时他还住在第一师范的教员宿舍。

只见杨开慧单提着一个装衣服用的箱子就来了,没有媒妁之言,更没有父母之命,他们以同居来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用他们的话来讲,那就是“不做俗人之举”。

过了一段时间,当杨开慧在宿舍都收拾妥当之后,他们才请来一些挚友吃饭,而且这顿饭总共才用了6块大洋。到最后的时候,他俩一起站起来,然后向在场的各位客人宣布:“我们结婚了!”

这一切都是如此的顺理成章。1922年初,杨开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党龄而言,她在女性中仅次于北大的廖伯英,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个女党员。

当时中共“一大”后,毛泽东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担任区委书记,而作为他妻子兼战友的杨开慧,就变成了他日常联系其他共产党人的得力助手。夫妻俩分工合作,杨开慧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并因为工作要求,他们俩把家安在了长沙市郊外清水塘22号,而这里也正是区委所在地。

因为饱读诗书,为人机敏,她经常仗着自己是杨昌济的女儿来往于文化书社、船山学社等地,而这些地方又是党的秘密联络点。凭借着一层伪装,她总能顺利地传送党的文件和指示,并且协助毛泽东收集资料,抄写文稿。而在工作之余,她也不忘照顾毛泽东,将他的起居安排得非常舒适。正是因为她在前方做的这一切,才使得毛泽东有足够的精力去从事日益繁重的工作。

杨开慧

1922年,毛泽东创办了湖南青年图书馆。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创立不久,正是人才紧缺紧缺的时候。作为区委书记,毛泽东一时陷入了为难。究竟是专心湖南青年图书馆的事,还是专心党的组织和发展呢?

看到丈夫左右为难的样子后,杨开慧主动站出来说:“你就专心做好党的工作,图书馆的一切事务交给我。”

但当时杨开慧已经怀孕了,看着妻子已经显怀的肚子,毛泽东皱着眉头反对:“不行,你现在身子重,干不得这么劳累的工作,我还是再等一等吧。”

听了这话,杨开慧当场就笑了:“你刚做区委书记的时候,我不也是两边跑?可比现在累多了,你就放心吧。”

就这样,在杨开慧的坚持下,她接过了图书馆的所有事情,并真的做到了既打理得井井有条,又没有因为过于劳累,而伤到自己的身体。见杨开慧做得游刃有余,毛泽东这才放下心来,然后和各方党的领导人一起商议接下来党的发展。

到了这年10月份,就在中共组织的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杨开慧生下了毛泽东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初为人父,毛泽东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有时尽管工作繁重,他都不忘把儿子抱在身边。而杨开慧也一边照顾儿子,一边协助毛泽东的工作。

杨开慧和毛泽东

不做菟丝做“骄杨”

1923年4月,党组织下达指示,让毛泽东到上海进行党中央的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

稚子年幼,再加上杨开慧再次怀孕,为避免长途跋涉给她的身体带来负荷,毛泽东便提出建议,让她留在家中。

可杨开慧却不这么想,她说:“如今形势正紧张,所有人都在为党的未来筹谋,我又怎么能因为身体的缘故而放弃工作呢?”

面对她的倔强,毛泽东是百无奈何,只好写了元稹的诗《菟丝》相赠,可是没曾想,杨开慧见了这诗后更生气了。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菟丝蔓,依倚榛与荆?”刚读了前两句,杨开慧就恼得直接把书一扔,然后和毛泽东说,“噢,原来我是菟丝,只能依靠着你生活,是吗?”

要知道,和毛泽东结婚后,杨开慧虽是女流之辈,却硬是在他身后顶起了一片天,如今却被冠以“菟丝”之名,这也难怪她会如此生气。越想越气,只见杨开慧接着说:“你在做事,我做的不是事吗?抄文稿、编杂志、办书社,哪一样不是我尽力去做的?我还要做主妇,做母亲,结果到头来成菟丝啦?”

同年11月,次子毛岸青在板仓家中出生,在家中短暂休养了一段时间后,杨开慧就带着岸英和岸青两个孩子来到上海,继续担任组织内部的联络工作,并跟毛泽东会和。

杨开慧和儿子们

1924年,在上海的这段时间里,除了白日里要照顾两个孩子,晚上的时候,她经常会同向警予去沙场组织女工夜校,并专门学习用上海话讲课,每次都是半夜才睡觉,天还没亮就起床。

后来随着形势紧张,1925年2月,在组织的指示下,杨开慧随着丈夫回到韶山,也就是毛泽东的老家,夫妻俩一起开展农民运动。当时她的任务就是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宣传党组织,并吸纳新鲜血液,她在农民夜校担任教员。

在夜校宣传和教育的时候,杨开慧还不忘照顾丈夫的生活、带着两个孩子,以及联络组织的同志,帮助毛泽东查找资料,抄写文章。可以说有了杨开慧,毛泽东开展农民运动的成功率有了极大提高。

不过单是一个地方的农民运动,局限性太大,于是在1925年12月份的时候,他们夫妻俩离开韶山,转往广州。到了广州之后,杨开慧依旧站在毛泽东身后,担任着协助他收集、整理资料的任务,这其中也不乏编写文稿,和负责联络的工作。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负责把大量的调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字体工整地抄下来。也就是这次考察,毛泽东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且经由杨开慧的整理,最后册子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上进行了首次刊登。

而且在这份报告刊登出来的第二个月,他们的第三个儿子毛岸龙,就在湖北武昌出生了。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在杨开慧的陪同下潜入长沙,在岳父留下的老房子中住下。

毛泽东日夜不停地进行暴动准备,杨开慧则一边照料着丈夫的生活,一边帮他进行联络工作。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临行前,他特地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

而杨开慧则是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说:“现在风头正劲,你最好扮作一个郎中。”

原本这和曾经所有的分别一样,只是一段普通的话别,可谁也没想到,它竟成了这对夫妻的永诀。

杨开慧和毛泽东

义无反顾作斗争,慷慨赴死为牺牲

此后,杨开慧独自带着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当时国民党对于共产党人的残害一度达到顶峰,不少地下组织受到重创。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杨开慧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开展武装斗争,发现党的组织,这一做就是3年。

面对杨开慧这样有勇有谋的女性共产党员,国民党方面是又恨又咬牙切齿,以至于他们到后来意图将在前线失利的怒火,都发泄到杨开慧身上。也正是这个原因,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1930年,国民党反动派何键发出1000块大洋做悬赏,要捉拿杨开慧。

这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他们直接在当晚凌晨派出80多个人,将杨开慧的家包围得水泄不通,然后一群人闯进家中,将杨开慧逮捕。和她一起被抓走的,还有大儿子毛岸英和保姆孙玉英。

一开始,杨开慧只是被关在国民党的“清乡司令部”,但是反动派害怕有人劫狱,便将杨开慧转移到了长沙陆军监狱。转移时,押签上注明:“最严重的政治犯,女共产党杨开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杨开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她对敌人说:“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但是别想从我嘴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

不仅杨开慧在狱中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中共地下党和她的亲属们也四处营救,许多知名人士纷纷出面保释。迫于社会压力,何键只好妥协,他交代下属说:“只要杨开慧同意登报声明,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交保释放,其他问题也可以不再追问。”

话虽这么说,但杨开慧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她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要我跟润之脱离夫妻关系?想都不要想,我就算是死,也不会同意这个条件!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在狱中油画

劝降不了杨开慧,外部压力又在不断施压,何键明白事久多变,于是他便编造谣言,对外叫嚣:“毛泽东的堂客不杀,别的政治犯都可以不杀了。”

在此同时,他把原本要将杨开慧“斩首示众”的命令改为“枪决、暴尸三日”。

被处决的消息很快就传入杨开慧耳中,面对生命的倒计时,她显得格外从容,只见她一脸从容地向毛岸英嘱咐身后事。说到最后,她对毛岸英说:“这件事是要跟你父亲说的,如果将来你能遇到他,就说妈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情,说我很想他,但是我的时间不多了,我不能帮助他了,你让他多多保重。”

说完这句话后,没多久,杨开慧就死在了敌人枪下。

杨开慧雕塑

当时红军正在跟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当毛泽东得知她的真实死讯时,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当时尚连妻子死讯都难以得知,更别说跟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三个儿子的团聚了。

在组织的安排下,毛岸英三兄弟四处辗转,寄人篱下、四处流浪,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几个孩子在天真无邪的年纪遭受了莫大的委屈,直到后来被送到苏联,暂时远离。后来等毛岸英回到毛泽东身边时,他已经从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了共产主义的战士,1946 年,毛岸英回国见到了父亲毛泽东,而这时距离母亲牺牲已经有15年左右。

父子俩分开十五年的重逢,让他们在心中都藏了很多的话要跟对方讲,其中谈到母亲杨开慧的时候,毛岸英突然说:“爸爸,妈妈在临死前,让我捎给你几句话。”

然后,他就将杨开慧临终前的遗言讲给了毛泽东。

还没听完,毛泽东已是泪流满面,他捂住自己的眼睛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说话,然后就这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毛岸英才听到他略带激动的话:“唉,云锦啊,我真的太对不起你了。”

云锦是杨开慧的字,也是毛泽东在情绪失控时才会喊出来的。正是这份深情,让毛泽东对杨开慧念念不忘。

毛泽东和毛岸英

后来国家解放,1957年的时候,他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由此可见,“杨”是杨开慧,“柳”是柳直荀。

由此可见,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的爱情,已经从最初的心心相印,变成了此生最深的遗憾。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403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