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看着宝宝从爬行到站立再到行走,然后慢慢学会跑、跳等更难的动作,心里的喜悦和成就感一定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学会走路,一定是宝宝成长发育过程中里程碑的一站,也是家长们格外关注的话题,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宝宝学步的那些知识。
如何引导宝宝学走路
宝宝在10个月到1岁半学会独立行走都是正常的,目前尚无研究表明早走路比晚走路有更多优势,走路早并不代表宝宝更聪明。
宝宝学走路的不同阶段,家长可以这样去引导:
● 学独站
宝宝腿部肌肉力量能够在蹲、站之间自由切换后,家长可以用玩具吸引,引导宝宝伸出双手取物,从而逐渐掌握平衡,学会独站。
● 学移步
学会独站后,可以引导宝宝扶着沙发或桌子走,等宝宝能够扶着走稳后,给宝宝一个高矮合适的小凳子或小推车推着走,
● 学走路
宝宝学会移步之后,家长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顺其自然,宝宝有一天就能放手自己走路了。
宝宝学步避坑
● 不要扶着宝宝学走路
初学走路时,宝宝走路不稳、容易摔跟头,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家长牵着宝宝小手走路,宝宝受到向上的力量牵引,容易形成脚尖着地、踮脚走路的错误习惯,强力牵拉时还会造成宝宝胳膊骨折或脱臼。
● 尽量不穿袜子或鞋子
宝宝刚开始学步时最好光脚,不仅可以促进宝宝足底神经的发育,还能锻炼宝宝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如果家长担心地面太凉的话,可以给宝宝选穿一双防滑的布袜。
宝宝学步避坑
● 不推荐使用学步带
学步带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大人,不用弯着腰扶宝宝走路,还能避免宝宝摔倒。
然而在学步带的外力牵引下,会有以下影响:
1.宝宝很难掌握平衡,反而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学会走路。
2.压迫宝宝的胸部,影响宝宝的呼吸。
● 不推荐使用传统学步车(宝宝坐在环形小车中)
1.不利于腿部力量的发育。当宝宝在学步车中时,往往是坐着的,腿稍稍一滑就可以带动学步车动起来。
2.不利于控制平衡和应变摔倒意外。宝宝没机会踩在地上感受保持平衡和摔倒的感觉,自然失去了控制平衡和应变摔倒的能力。
3.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旦翻车,孩子完全没办法保护自己,即使有家长在场,可能也没办法及时做出反应。
宝宝踮脚走路的原因
宝宝会踮脚走路有两类原因,一类是正常反应,一类是由疾病引起的。
● 正常反应
1.宝宝对肌肉的掌控还不够灵活。小宝宝对下肢或脚部肌肉群、关节和韧带的掌控还不太灵活。
2.脚尖比较敏感,接触地面时不舒服。脚尖是宝宝全身比较敏感的部位,接触地面的时候会不舒服、不习惯。
3.追求前庭觉刺激。宝宝为了追求前庭感觉的刺激、满足自己摇晃的感觉,用不稳定的步态增强自己的前庭觉。
4.追求本体觉刺激。当孩子踮起脚尖走路,会有关节挤压的感觉,这是追求本体觉的刺激。
● 疾病原因
1.神经肌肉或者骨骼问题。有肌张力问题的宝宝,可以看到宝宝无时无刻都踮着脚尖,就算是坐下来,脚背还是往下的。
2.长短脚
3.畸形足
宝宝踮脚走路的处理方式
● 耐心等待宝宝能熟练走路
没有基础疾病(大运动发育落后、骨关节脱位等疾病)的情况下,面对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家长应该耐心等宝宝走路逐渐变稳,大部分宝宝在一岁半左右时能逐渐控制下肢、走稳路。
● 让宝宝接触不同的材质
家长可以带宝宝玩有不同材质的触觉书,或光脚踩在不同材质的地面上,轻轻地踩,让宝宝更快习惯它们的材质。
● 多带宝宝溜滑梯或荡秋千
可以多带宝宝溜滑梯或荡秋千,满足宝宝的前庭觉刺激。
● 适当让宝宝参与家务活动
让宝宝从事体力劳动(比如帮忙提物品、扫地、擦地板等),挤压足部关节,以满足宝宝的本体觉刺激。
内八字和外八字
宝宝学步期轻微的内八字或者外八字也是很常见的,随着年龄增长和走路熟练,大多数宝宝在2~3岁时会逐渐好转、消失,其中内八字最晚在8岁前也会自动纠正。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用特别干预指导,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的任何一种,都需要带宝宝看骨科医生:
1.单侧不对称一只脚呈内八字或外八字,另一只脚正常。
2.不对称的内八字或外八字
一只脚呈内八字,另一只脚呈外八字,或者一只脚呈轻度内八或外八字,另一只脚呈重度内八或外八字。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