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混血儿(传奇)

 魔术铺   2023-01-16 18:04: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断鸿零雁”苏曼殊(下)

在清末民初的历史上,有一位特立独行的奇才子,他的名字叫苏曼殊。

他才华出众,有许多标签:作家、诗人、翻译家、“画僧”、“情僧”、“糖僧”……

他的小说《断鸿零雁记》文辞婉丽,情节曲折,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

苏曼殊

他的诗清新别致,幽怨悱恻,自成一家,无题诗就创作了几百首,他因此被称为“诗僧”。

他精通日、英、法、梵文等语言,曾翻译过《悲惨世界》、《拜伦诗选》。

除此之外,他还长于书法,擅于绘画,可谓是多才多艺的风流名仕。

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这位34岁早逝的才子,还曾参与反清革命,与陈独秀并肩战斗。

苏曼殊像

在上一篇文章《中日混血奇才子:因为“心里苦”,一天吃30包糖,34岁英年早逝》里,我们了解了他悲惨的身世:

他出生于日本,是父亲与一日本女子的私生子,生母在他3个月大时便将他抛弃。他5岁时随父回到中国,被迫与亲爱的养母分离,后来遭到父亲正室的虐待,年少出家自此漂泊一生。

他如同断翼而孤单的鸿雁,在苍茫的天地间飘零。

他几度出入佛门和红尘之间,萍踪浪迹于中国与日本各处,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落脚之地,最终死亡成了他安然的归宿……

如此一位让人嗟叹、令人惋惜的才子,内心世界究竟有何秘密?我们可以用三个“密码”来了解。

第一个密码是“清白”。

陈独秀曾评价:“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了。”

许多人会有疑问,这位“身世飘零,佯狂玩世,嗜酒暴食”,甚至剃度后仍出入烟花巷的男子,如何当得起“清白”二字呢?

其实,这正是曼殊的清白之处。他始终保持孩童般的纯真之心,不愿沾染世俗的虚伪做作,因此对自己的情感毫不掩饰,进而有很深的精神洁癖。

苏曼殊的书法作品

苏曼殊的书画很风雅,经常有人以重金求之。然而他总是随性而为:看着顺眼的,人家给几包糖就画;看着不顺眼的,给多少钱也不为所动。

即使手里有了钱,他也是挥金如土,请朋友喝酒吃饭,从不吝惜。因此,没钱是他的常态。

一次他生病住院,正是最为穷困时。等他病愈的时候,因衣服都已当掉,他竟无法出院,只能赤条条地躺在被子里。

友人给了他一些钱来救急,他竟将钱花光买了喜欢的德国玩具。

过了几天,另一个朋友来看他,也很喜欢这款玩具,苏曼殊二话不说,就把玩具送给了他,继续赤裸地窝在病床上……

对喜欢的东西,对亲密的朋友,他就是这样简单、直接、真诚。

苏曼殊

而对曾伤害他的东西,他的内心又是如此抵触。

他的童年在日本度过,回到中国后还曾到日本留学,日语自然说得很流利。然而,因为抛弃他的生母是日本人,他竟耻于说哪怕一句日语。

据说在日本居住时,他十分不愿说日语,甚至不惜花钱请翻译,就连生重病都不愿去就医。友人到他家中看望,才拉着他去了医院。

日本医生询问病情,曼殊居然一言不发,友人只好代他陈诉症状。

友人还没与医生沟通完,曼殊就倏忽不见踪影。友人寻到曼殊的家,发现他已经回来了,便生气地责怪了他。

曼殊则反驳说:“你说的症状不对,生病了哪能乱吃药呢?”友人哭笑不得地说:“那你自己跟医生说不就行了?”曼殊却回答:“你忘了我不说日本话了吗?”

苏曼殊的《白马投荒图》

第二个密码是“孤独”。

曼殊始终是孤独的,这源于他不幸的童年。虽然养母给了他足够的爱,可那仅是短暂的5年,之后他便尝尽人情的冷漠,成了一个灵魂无所皈依的浪子。

他喜欢结交朋友,但他的佯狂玩世,让许多人无法理解。就连鲁迅也认为他怪:“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一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了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

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曼殊,因为世间没有人像他那样,有着如此独特的命运:童年幸福与不幸的两级分化,混血儿、私生子的复杂身世。

苏曼殊与养母

他不是圣人,无法排解内心的孤独,无法达到与自我的和解。他只能以表面的繁华,去掩饰内心的落寞。

因此,他喜欢呼朋唤友,甚至暴饮暴食。

他经常出入烟花场所,却经常枯坐其中,不与妓女接触。有妓女无意碰到他的衣服,他竟脱下衣服仓皇逃跑。

一次他在街上徘徊,偶遇一个美国女子。这位女子身材肥胖,目测超过二百公斤。曼殊竟主动搭讪:“想找对象吗?恐怕很难找到一个与你体重相当的男人吧!”

女子回答:“所以得找个瘦些的男朋友。”

曼殊竟顺势回应:“我瘦,做你对象怎么样?”女子哭笑不得,当他是疯子,赶紧溜走。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无厘头的玩笑。然而,如果有人真的能懂得他的寂寞,哪怕是个几百斤的胖子又有何妨!

天地之大,曼殊却难以找到一个相似的灵魂。在无数个夜晚,他都曾孤星伴月,在西湖边徘徊直到天明。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苏曼殊

第三个密码是“多情”。

曼殊是一个多情的人,虽然他数度出家,却情根难除。有人问他:“披剃以来,为什么还多忧生之叹?”曼殊答道:“今虽出家,以情求道,是以忧。”

南怀瑾则说他“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

或许是源于父母血液中的多情因子,曼殊天生就是个浪漫多情的男子。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与16岁的菊子有了一段热恋,却因家人反对二人被迫分手,之后传来菊子蹈海自杀的噩耗。

曼殊一时间伤心欲绝,回国后便遁入空门。

苏曼殊出家照

这段刻骨铭心之恋,让他对爱情的感受是那么深,那么痛。

他曾在《断鸿零雁记》中讲述了这段苦恋,那缠绵悱恻的情感,让无数少男少女断肠落泪。

之后有很长的时间,他不敢去触碰爱情,而出家似乎是一种逃避。

曾有女子热烈追求他,他则在诗中写道:“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还俗后,他依然可以用情很深。据说他曾交往过一位女琴师,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在回国的轮船上,他与人讲起此事,禁不住嚎啕大哭,将女子给他的信物,丢到了东海的波涛里。

苏曼殊小说《断鸿零雁记》

他对喜欢的女子,表现得像个孩童般单纯。有一次在路上,他看到一位歌妓踏上电车,就赶紧跑过去追,结果一不小心摔倒,跌断了两颗门牙。(后来,他镶了两颗金牙,没钱的时候被他摘了当掉,买了好吃的。)

一次坐车时,邻座是一位美丽的女郎。在谈话中得知,女郎十三岁的妹妹因车祸身亡。曼殊不忍目睹美人垂泪,便当场作诗安慰:

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

自是神仙沦小谪,不必惆怅忆芳容。

……

那么单纯,那么多情的曼殊,在他所说的“五浊恶世”,早已遍体鳞伤。他哭过,笑过,爱过,也曾被爱。这样的人生短一些又何妨。

1918年5月2日,这只无所栖息的孤雁,终于飞向了永恒的世界。

年仅34岁的苏曼殊因病离世,留下了八个字:“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这个世界曾深深伤害了他,最终他却仍以孩子的单纯,轻轻地说了声再见。

西湖畔的苏曼殊墓

想了解这位传奇才子更多的故事,欢迎关注头条号“半杯咖啡读好书”,阅读“断鸿零雁”苏曼殊(上)”——中日混血奇才子:因为“心里苦”,一天吃30包糖,34岁英年早逝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377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