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为什么没有眼泪(动不动就哭)

 魔术铺   2023-01-16 02:35: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如果遇到一个特别爱哭的孩子,爸爸妈妈是什么感受?朋友小羽就为此头疼,因为她儿子如今6岁多了,马上就该进入小学了,但是一天能哭很多次。

每次我带孩子去小羽家玩时,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得正开心,小羽的儿子就会突然大哭,然后情绪失控一样,让一起玩的小朋友不知所措,但是很快就又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玩了起来。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3点明显的差距

小羽说,她儿子从小就特别爱哭,动不动就哭,稍有不如意就哭,尽管她和老公用了各种办法,给儿子讲各种道理,讲男子汉不能轻易掉眼泪等,但是都无济于事,为此,小羽很是头疼。

那么,动不动就哭的孩子,是一种性格问题吗?是不是就应该给他们纠正过来?

我看了一些关于“动不动就哭”和“忍住不哭”的孩子,长大后相关性格的分析,才发现,答案竟然和我们很多人想象的不同。

一、面对孩子哭泣,家长们不同的处理方法

爱哭似乎是孩子的天性,当家长不顺着自己的心意时,或者感觉到委屈时,很多孩子喜欢用哭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和心情。

而家长最不忍看到的就是孩子的眼泪,当看到孩子哭时,有的家长会很快同意孩子的要求,及时哄住孩子不让哭,有的家长则不然,孩子的哭反而会激怒家长,家长会因此发火。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3点明显的差距

总的来说,在对待孩子哭的问题上,家长们基本上会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是让孩子哭,任由孩子流泪大哭,家长不吭声,等孩子哭完了,再解决问题;

第二种则是制止孩子哭,大声呵斥孩子,不允许孩子哭,更不允许孩子哭出声来, 孩子只会默默流泪,这是采取堵的方法。

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看似最后孩子都不哭了,但是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成长,却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这两种处理方法下长大的孩子,以后遇到事情时,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心理。

二、动不动就哭,和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有3个明显差距

通常来说,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自家的孩子是那种爱哭的人,特别是男孩子,家长觉得动不动就哭,是没出息的表现,一点没有阳刚之气。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3点明显的差距

所以,当家长看到孩子动不动就哭时,就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就会批评和大声吼孩子,让孩子忍住不哭,时间久了,孩子处于惯性和害怕,想哭时就会条件反射地“忍住不哭”。

而实际上“哭”是孩子情绪宣泄和表达的有效方法,如果家长总是制止孩子,不允许孩子哭出来,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相比那些让孩子用哭来情绪宣泄的家庭,两种孩子长大后,会有3个明显的差距。

① 情绪管理能力不同

那些被家长纵容从小就可以任性哭泣的孩子,他们会因为高兴而兴高采烈,因为难过而哭泣,他们的情绪完全随着自己的心情,一点不压抑自己。

而那些从小就被家长要求不许哭的孩子,他们因为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绪,遇到难过时和委屈时,虽然他们表面上表现得很平静,但是他们的内心是不舒服的,甚至因为长久的压抑而产生心理问题。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3点明显的差距

更有甚者,那些从小不被允许哭的孩子,有可能性格会出现缺陷,更容易情绪化,当压抑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造成情绪失控崩溃。

② 共情能力不同

共情能力又称为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我家二宝就是那种动不动就爱哭的孩子,但是她很贴心,遇事细心,很有同情心,会关心人,就连幼儿园大班老师都说她,非常贴心懂事,很会安慰其他小朋友。

所以,那些从小动不动就哭的孩子,他们的感情往往更细腻,他们更容易有同理心和同情心,会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情感,产生共情能力,这样的人更容易和人交心,容易交朋友。

而那些家长从小就不允许哭的孩子,他们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习惯了对外人的情感变化表现得冷淡,这就会让周围的人感觉到这个人不好相处,铁石心肠,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社交等人际关系。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3点明显的差距

③ 心理防御机制不同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而那些动不动就哭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和人敞开心扉,遇到挫折和紧张情绪时,会用哭泣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不安,做事情不压抑自己,活得更随性和自在,真是遇到挫折和紧张情绪时,反而更有缓解这些情绪的弹性和方法。

而那些一直压抑自己,忍着不哭的孩子,他们会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会像蚕一样,把自己包裹进去,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情绪,极力压抑自己的情感波动,真是遇到事情时,反而心理容易破防。

三、当孩子哭泣时,家长正确的做法

其实,孩子的情绪,宜疏不宜堵,不过,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时,就会感觉到烦躁,从而失去耐心,进而会训斥孩子,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觉得家长不关系自己,不了解自己,这样会影响日后的亲子关系。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3点明显的差距

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可以先冷静下来,寻找下孩子哭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抚和沟通。

当孩子哭泣时,家长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批评训斥,更不能说一些威胁恐吓孩子的话,比如说:再哭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不然会给孩子内心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最好的办法是,如果孩子一直哭,停不下来,家长可以在旁边陪伴,让孩子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也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轻抚后背,让孩子觉得父母在,让他们有依靠和安全感。

当然,对于那些无理取闹孩子的大哭大闹,家长要另行别论,这就要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处理。

不管什么时候,当孩子哭时,家长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生气就口不择言,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

四、给家长的建议

爱哭是孩子的天性,通过哭泣可以缓解压力和委屈,当孩子哭过后,家长要及时沟通,告诉孩子除了哭泣以外,还有更好的解决和沟通办法。

“动不动就哭”与“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会有3点明显的差距

那些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其实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家长往往觉得爱哭的孩子就是软弱的表现,所以总是习惯性制止孩子,觉得不哭才能培养孩子坚毅的个性。

其实,让孩子通过哭泣把自己的情感宣泄出来,也是净化孩子内心的一种方式,孩子爱哭并不是胆小懦弱,更不是没出息,对于此,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动不动就哭的孩子,和那些被家长要求忍着不哭的孩子,长大后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对于这点我们家长要明白。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36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