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会被吓到吗(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

 魔术铺   2023-01-15 17:04: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记得二宝8个月的时候,突然有天一到夜间就大哭不止,奶也不吃、怎么哄都不行。白天吃奶、睡觉都好好的,就是一到晚上就大哭,并且一哭就是半小时以上,直到最后哭累自己睡着。

当时真把一家人吓坏了,以为是哪里不舒服,连续哭了三天后去咨询了医生,结果检查没啥事。后来婆婆说可能是宝宝“受惊”了,于是找了老家的一个老人帮忙“去惊”,只见这个老人对着宝宝念叨了一些话,做了一些动作,果然第二天宝宝晚上就没再哭,能吃能睡了。

后来和身边的宝妈们说起这回事时,以为自己是个例,没想到多数宝宝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宝宝被“吓”到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该怎么给宝宝“去惊”,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清楚。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要不要“去惊”?家长早了解早心安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

宝宝属于比较脆弱的“群体”,不仅仅是身体发育不完善导致的脆弱,他们的心理同样也很脆弱,很容易被“吓到”。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如果有以下几个表现,家长就要注意了。

被“吓”表现一:莫名其妙地哭闹

像我家二宝一样,他在八个月的时候就是某天晚上突然开始莫名其妙的哭闹。婴儿期的宝宝哭闹大多能通过喂奶和哄来止哭,如果这两个方法不能止哭,家长要留意是不是宝宝身体不舒服或被“吓到了”。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要不要“去惊”?家长早了解早心安

被“吓”表现二:睡觉突然惊醒

在宝宝3个月之后,宝宝睡觉突然惊醒的反应会消失,宝宝到了7、8个月基本不会再有。可是宝宝突然又出现睡觉突然惊醒(手指张开、四肢抖动、身体出现颤抖或抽搐)并伴有啼哭,宝宝这种反应很可能是被“吓”到了。

被“吓”表现三:白天好好的、晚上就爱哭闹

受惊吓的宝宝通常不会存在身体的异样,白天表现都好好的,能吃能睡精神好。但是一到晚上就莫名其妙开始哭闹,并且很难哄,吃奶都不管用,含着奶也不吃、总是吃一下睡一会又吃,不给吃就哭,那么可能就是被“吓到了”。

被“吓”表现四:大便异常

我家二宝被吓到时,那段时间大便总是颜色不对,有点像绿色。后来被老人“去 惊”后才恢复正常的黄色,如果你家宝宝没有不适却突然大便异常,并伴有哭闹,那么家长就要留意,可能是“受惊”了。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要不要“去惊”?家长早了解早心安

宝宝被“吓”到了,该怎么“去惊?”过来人亲身分享经验

虽说现在是个科学非常发达的年代,作为当代年轻人我们也要讲究科学育儿。但是有些事情的发生,理论科学仍然无法解释,如果宝宝真的是被“吓”到了,再找不到原因时,家长可以尝试一些安全的“去惊”方式。

轻微啜泣时:简单安抚

宝宝只是轻微啜泣、哭哭停停,家长可以先尝试握住宝宝的手脚,抱起宝宝,看能否试图安抚宝宝情绪。宝宝哭声不大,可能只是缺乏安全感、做了噩梦、轻微受惊,白天宝宝吃喝睡正常,家长不用过多担心。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要不要“去惊”?家长早了解早心安

大声哭闹时:抱紧宝宝

宝宝哭声越大,代表宝宝“受惊”程度越严重。家长可以采取将宝宝的头放在妈妈心口的方式,这样宝宝能够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声,更具有安全感。

哭闹不止,任何安抚都不起效时:可用一用民间土方法

在确定宝宝身体没有不适,家长不妨可以用一用民间的土方法:找当地的老人帮忙“叫一叫”,但是这种方法只限于体外安抚或念叨几句,千万不要听信偏方给宝宝吃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民间方法一定要在安全可靠的方法下进行!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要不要“去惊”?家长早了解早心安

避免宝宝被“吓”,家长平时带娃需注意几点

老人们的一套方法虽无根据可循,但是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最好平时多注意一些带娃行为和方式,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才能最大化地避免宝宝被“吓”。

不要去人烟稀少的荒地

我家二宝“受惊”那天,我带着他去了一趟人烟稀少的地方(那个地方人很少),结果回来那天晚上二宝就开始哭闹不止了。

“很多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宝宝不比大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非常脆弱,千万不要带着宝宝去一些人烟稀少的荒地(如葬人的地方、曾经发生“恐怖事件”的地方等),以免给宝宝带来一些莫名其妙的伤害。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要不要“去惊”?家长早了解早心安

不要把宝宝一个人长时间留在陌生的房间里

带着宝宝外出、走亲戚时,千万不要把宝宝一个人留在陌生的地方。比如把熟睡的宝宝放在一边,自己去和他人聊天、把宝宝单独放在别人房间里等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宝宝被吓到。

不要在宝宝面前吵架/打架等暴力行为

从宝宝出生开始,家长就要学习如何在孩子面前“做样子”。别以为宝宝小什么都不懂,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他们会失去安全感、感觉到恐惧,出现睡不安稳和哭闹的情况。

不要吓、吼、打骂宝宝

不要因为宝宝不要带就去打骂、吼、斥责他们,暴力行为会给宝宝带来心理伤害。轻微的可能是晚上睡觉做噩梦、夜惊,如果伤害比较重,则会让宝宝出现性格发育和心理问题。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被吓到了?要不要“去惊”?家长早了解早心安

CiCi妈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于育儿知识以及经验分享。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362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