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三者的合力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占80%以上。
也就是说,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关键。
同时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父母主动开始学习育儿的方法和自我成长。
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下面就来说说新手父母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
人的成长分心理成长和身体成长两部分。孩子,心理层面成长不能忽视
婴儿呱呱坠地,身体成长的各项指标,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会给家长做简单的培训,同时也会要求家长带孩子定期到医院检查。测量身长、体重、颈部肌肉力量发展情况等。
对于孩子心理层面成长,医院是不是也有相关监测?家长是不是也同样受到指导,同样引起重视了呢?
对于新手父母首先要知道的一件事就是,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同时还有心理的成长。心理健康的发展、成长,更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心理健康是孩子成人后,幸福人生的基础。
如何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层面的成长要注意什么呢?
家长可以有意识找相关书籍阅读。比如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抚养》,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里把孩子18岁前,不同年龄阶段心理成长关键期简单介绍如下。(内容以世界顶级催眠大师、心理治疗师艾瑞克森人生八阶段为理论依据)
- 在襁褓里,健康的孩子,快乐非常简单,吃喝拉撒睡,吃饱、喝好、睡够、尿不湿干爽,他们就欢天喜地,没来由的开心。这在告诉父母什么?快乐其实很简单。
- 孩子会说话了,想带孩子旅游,聊到黄山,孩子会问,绿山、红山可以去吗?这在告诉父母什么?大人已经把自己思维固化,认为黄山只是一个地名,而对于孩子,他们的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现在需要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孩子本来就有啊!所以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向孩子学习,保护好孩子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不限制、打压和固化孩子。
0-1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对刚出生的小宝宝,襁褓会裹得紧紧的。第二天,襁褓裹得会松一点,然后,每天会再松一点。
襁褓裹得紧,是模拟婴儿在妈妈子宫里被紧紧包裹的感觉。逐渐裹得松,是让小宝宝逐渐接受和适应新环境。这样做都是在满足这个年龄段小宝宝对安全感的需要。
这个阶段的孩子哭了,家长就要及时做出响应和反应。孩子是饿了?不舒服?困了?……及时满足孩子需要。
通常对于身体健康的孩子来说,哭只有两个意思:饿了,尿不湿该换了。
家长要准确猜测或判断出孩子哭所传递的信息。
提供一个小办法:就是手边放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孩子喝奶和换尿不湿的时间,根据时间可以初步判断出孩子哭了是因为什么。
所以“孩子不能一哭就抱,容易惯坏”的说法,对于0-1岁的孩子是不适用的。0-1岁的孩子,只能通过哭来表达他们的需要。如果此时家长给予及时回应和照顾,让孩子有安全感,会给予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心理层面营养:安全感的需要。
一个朋友的孩子刚出生,由于黄疸未退,三天都在保温箱,不能到妈妈身边。这个孩子在月子里就特别爱吃手。孩子吃手的表现,是在补偿刚出生时,对安全感缺失的需要。家长没有刻意纠正,而是更加温柔的对待孩子,经常抚摸孩子,搂搂拥抱孩子,温柔和孩子聊天,暂时离开也会温柔的告诉孩子妈妈去厨房或厕所,一会儿就回来。
没多久,孩子就不吃手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能靠感知父母的状态来建立安全感。父母平和、笃定、不焦虑,孩子也会容易有安全感。
不要以为大人头脑中不记得刚出生时的事情,孩子就什么都不知道,不记得。人的记忆除了在头脑中,身体也有记忆。
医院会经常提供给刚出生的孩子做手模和脚模服务。在制作过程中,孩子很少有不哭的,他们会恐惧,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家长实在想做,建议孩子半岁或一岁以后再做。
“三翻六坐七爬”。通常孩子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可以坐着,七个月左右会爬行。
注意在护理过程中,既允许孩子不断扩展自己活动的范围,又要预判可能发生的危险,比如翻身不会掉到床下或磕了脑袋;爬行不会触碰到尖锐或烫的东西。
要支持孩子多爬。为孩子爬行提供物理条件,不建议提早训练孩子走路。爬得多了,孩子自然想站起来,站得多了,孩子自然就开始尝试迈步,学习走路了。
为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建议孩子由父母亲自抚养,而不是丢给爷爷奶奶。妈妈在孩子2岁前,最好不长时间离开孩子。
1-3岁,是孩子内在意志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他们探索世界的范围扩大,可以开始自主的控制自己的部分行为,如站立、行走,大小便等。父母在这个阶段避免对孩子嘲笑、打趣、羞辱,应给予孩子允许接纳和恰当的指导和训练。
艾瑞克森发现,这个阶段,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孩子内在自主性的发展,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如果不允许孩子探索,孩子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孩子会产生一种羞愧和怀疑的感情,他们对自己感到不确定,变得依赖于他人,而不坚持自己。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反复用“我自己”、“不”来反抗外界的控制,建议父母在不影响孩子安全和健康为底线,保护和支持孩子尝试和探索。既不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也不要过份限制和控制,这样有利于孩子人格内部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
3-6岁,是孩子勇气形成的关键期。
这个阶段孩子主动探究能力更强,也意味着创造力和破坏力增强。如果孩子的行为都得到鼓励和恰当的引导,孩子就会在内在形成主动性,也就是艾瑞克森先生定义的主动感。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内驱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孩子有可能会无心犯错,父母注意不要通过体罚、惩罚、认错等方式,让孩子产生不必要的内疚感。当孩子主动感超过内疚感,孩子内在就形成“勇气”的品质。这种勇气,在孩子内在形成保护的力量,可以帮助孩子有能力独立面对进入学校后,面对不合格老师的某些做法,不友好的某些同学的行为。以及形成为实现自己目标,追求美好的内驱力。
6-12岁,是孩子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人的自信心建立的关键期。
此时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家长要注意不要用一个维度来评价孩子。孩子无论在哪个方面付出努力,孩子的那份努力和勤奋都值得肯定和赞许。
进入学校,不可避免存在竞争。家长要引导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竞争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
这个阶段孩子会体验失败,容易有自卑感。其实没有所谓的失败。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也就是说失败意味着成功,为什么?因为只要每次失败都有所学习和收获,自然会成功。这样引导孩子会降低挫折带来的自卑感。
同时孩子也会通过学校的学习、为自己喜欢做的事付出努力而获得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
当孩子勤奋感大于自卑感,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自信的。
父母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用学习成绩一个维度来评价孩子。其实孩子尝试做饭、刷碗、做手工等等,都是让孩子勤奋感大于自卑感的机会,鼓励、支持、引导、赞赏,都是给孩子提供这个阶段心理营养的方法。
12-18岁,是孩子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
如果12岁之前,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心理营养均衡、足够。12-18岁这个阶段,孩子青春期大概率会顺利度过。
什么叫自我同一性?就是自我认同感和内在一致性自我。
有的成年人经常会有纠结、犹豫不决。或者某件事做成了,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如果某件事遇到的挫折,又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就是自我同一性没有完全建立好。
还有,一些人,大家都觉得他们很好,很优秀,但遗憾的是,他们自己并不不这样认为。这也是自我认同感没有完全建立好。
12-18岁是完成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期。孩子内在开始形成自己的决定、开始思考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我是谁?我的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孩子,能够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既不贬低自己也不高估自己。能把自己各个方面综合起来,协调一致,知道自己是不同于他人的自我,接受并欣赏自己,那么孩子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完成了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这个阶段父母要注意做些什么呢?少说,多听。鼓励和支持孩子独立做决定。父母做好自己的角色,经营好夫妻关系,给孩子提供温馨温暖的家庭氛围,不随便给孩子期望。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包容和鼓励,协助孩子看到他没看到的优点和优势;在孩子骄傲自鸣得意时,提醒孩子“谦受益 ,满招损”。
这些也不仅仅是在孩子12-18岁期间,父母应该这样做,而是有了孩子后,父母都应该这样做的。
孩子的成长,如果心理成长部分得到父母重视和足够滋养,那么他们未来面对社会、独立生活工作、组建家庭,都有说不完的好处。
育儿先育(愈)己
育儿先育(愈)已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
第一次做父母,很多事情都是新的,就是需要不断学习。
比如新生儿的衣服袜子,要检查里面是否有线头。小婴儿躺在床上,就喜欢手刨脚蹬,如果被衣服或袜子的线头缠住手指和脚趾,家长长时间没有注意到(比如晚上),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对孩子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第二层
孩子的到来,不是让父母去教育他们的,而是父母接受被教育的。
大家可能会奇怪,孩子刚出生,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即使孩子长大一点儿,能说会道了,父母吃的盐比小不点吃的米都多,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都多,无论学识、知识,父母怎么可能被孩子教育?
如果父母能放下心中的傲慢与偏见,无时无刻不会发现,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实际上是来给父母做老师的。
举两个例子。
第三层
育儿先愈己里疗愈的愈,是第三层含义。
每个父母都是从孩子长大的。每个父母的成长也同样是心理成长和身体成长两部分。有的父母虽然年龄上是成年人,但心理上,也许未满18周岁。
为了让孩子在不同年龄段,身体和心理都得到恰如其分的成长,家长也许边学习如何育儿的同时,也许要边疗愈自己,补齐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漏洞。
比如接纳力和信任力是育儿中父母要具备的两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经常控制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或打骂的家长,需要疗愈自己接纳力的部分。
心理学家说,每个愤怒的背后都是对爱的渴求。
孩子惹家长愤怒的时刻,其实在提醒家长疗愈自己过去成长过程中,对爱缺失的伤痛。
愤怒、打骂往往是家长无计可施的最后招数。其实任何时刻都是有选择的。
凡事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接纳自己的现状、能力,接纳自己就是会用发脾气和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同时知道自己还可以有别的选择和方式方法。
父母不接纳孩子,孩子就无法接纳他们自己。为什么优秀的孩子会自杀?本质上是父母不自觉的不接纳孩子,孩子要不断的优秀让父母接纳。当孩子太累,无法承受,就出现了极端的情况。
习惯性担心孩子的家长,需要疗愈自己信任力部分。
担心意味着关心和爱孩子,同时,担心里有不信任孩子。认为孩子离了自己不行。
担心=爱+不信任
如何提升信任力?时刻觉察自己的担心。一担心,就告诉自己:
即使这样,我也相信孩子有美好的未来。
在育儿中,担心是诅咒,信任是祝福。
父母在育儿中,疗愈自己的接纳力和信任力,是为了让孩子带着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和祝福,走在成长的路上。
无条件的爱是允许、接纳、包容、陪伴、信任、尊重、关爱、赞赏和支持。做到这些,孩子心理大概率会健康发展。孩子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成长、未来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也会是大概率事件。
不期待和要求,爱孩子本来的样子
有一本书,名字就叫《爱你本来的样子》
建议父母们可以找来看一看。
一个初三的女孩,英语上机考试未得满分,自己很沮丧,看着妈妈失望的表情,更伤心。问妈妈是不是对自己没考满分很失望。妈妈说有一点点。孩子非常愤怒,质问妈妈,我没考满分,你凭什么失望?
对呀,妈妈为什么失望?因为这个妈妈有要求、有期待。她失望的原因是忘记爱孩子本来的样子。她以为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就是爱,而孩子的反应,告诉我们,期待和要求不是孩子需要的爱,而是家长的担心、虚荣、不接纳和不信任。
对于一些家长来说,不能接受对孩子不期待和要求。因为这样做了的话,认为自己没有承担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样的想法是家长对家长责任的误解。
家长的责任,是支持孩子成长为他们自己,而不是家长期待的样子。
孩子都是爱父母,忠诚于父母的。对于家长的要求和期待,孩子会无意识的去满足。
对于可以满足父母期待的孩子,容易慢慢迷失自己,长成父母期待的样子;长大后,或早或晚还需要重新找回自己。而对于无法满足父母期待的孩子,容易产生愧疚心理、自暴自弃、成为父母期待的相反的样子。
水滴石穿。育儿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也是父母看见最好自己的旅程。
任何时刻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感觉是育儿的最高峰。在通往顶峰的路上,享受每个当下,看风景,播种子,愿一路鸟语花香,我们在最高处相逢。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