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9月的时候,我曾经看到过一位还没满月就因为肺炎前来住院的小宝宝。
我感到很奇怪,这也不是感冒的流行季节,这个小宝宝又是吃的母乳,怎么会好好染上一次肺炎呢?
仔细询问了一下病情,原来小宝宝出生后没多久,就出现了黄疸,虽然数值不算高,但是过了半个多月来一直没有消退的迹象。
于是乎,心急的家长便把孩子天天扒光了、带到外面晒太阳!不成想,黄疸没晒掉,反而因为受凉感冒了,并最终变成了肺炎!
这又是坑娃界的又一巅峰之作啊!那么,宝宝出现了黄疸,到底应该怎么对症处理呢?晒太阳治疗黄疸,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1.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由于新生儿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所以,当血中胆红素超过5~7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而之所以发生新生儿黄疸,不外乎以下 3 个原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在母亲子宫内的时候,胎儿周围环境的血氧分压低;但是,出生后因为空气的进入,会导致血氧分压快速升高,从而出现大量红细胞破坏。而红细胞的破坏所释放的血红素,会在体内积聚并转变为胆红素。
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在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并运送到肝脏进行处理。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会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结合胆红素的量也越少,黄疸也就越严重。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正常情况下,非结合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会与肝脏中一种叫Y蛋白的东西结合,变成结合胆红素,并通过胆汁排泄至肠道,从而排出体外。
但是,新生儿出生时肝细胞内Y蛋白含量极微,且活性不足,故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于是,就导致了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处理能力比较差,从而也会出现黄疸。
2.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傻傻分不清楚!
大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在国外,大多数文献将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和早产儿<257μmol/L(15mg/dl)定为生理性黄疸的界限。
但是,也有资料表明:亚洲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值高于西方足月儿。因此,有关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上限值,目前并无法确定。
所以,说破了大天,生理性黄疸始终是一除外性诊断,必须排除引起病理性黄疽的各种原因后方可确定。
病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在黄疸的持续时间上,足月儿一般>2周,早产儿则会>4周。
而且,病理性黄疸还会出现退而复现的情况。
3.宝宝出现黄疸,该怎么办?
首先,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
对于病理性黄疸,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感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理性黄疸。因此,在治疗病理性黄疸时,一定要尽早查明病因。
并且,由于过多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后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进而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所以当宝宝黄疸严重时我们一定要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而在针对黄疸的治疗上,我们一共有3大法宝:
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药物治疗
白蛋白:通过与非结合胆红素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苯巴比妥:能增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益生菌类: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促进大便的排出,对黄疸的减轻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换血疗法
通过换血疗法可以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黄疸进一步加重,并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太阳光——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在利用光照治疗黄疸的时候,蓝光是毫无疑问的最优选!这是因为蓝光的波长在425-475nm之间,可以促进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异构体,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而随着胆红素水平的不断降低,黄疸的症状也会不断消退!从而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想利用太阳光来退黄,就必须把宝宝的衣服脱去。
而皮肤完全裸露在外,对宝宝来说有两个危害!天气热的时候,会出现皮肤晒伤;天气冷的时候,会受凉感冒!
所以,晒太阳治黄疸,往往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家长们万不可为了捡一粒芝麻而丢了整个西瓜。
5.写在最后
最后,除了太阳光,在黄疸的治疗中,还有一样东西应该被拿出来好好批斗一番,那就是茵栀黄!
这玩意,现在已经被禁止使用于儿科领域了!所以,下次如果有医生给你宝宝开这个药,请一定不要接受!
@头条健康@真相来了#清风计划##春季养生正当时#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