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屠呦呦颁获奖感言(共1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在此,感谢网友“a123你好”投稿本文!
篇1: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0月5日,获得20诺贝尔医学奖;同年12月6日,屠呦呦参加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以下是小年精选的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篇2:屠呦呦获奖感言有感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在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以这样的表述,高度评价青蒿素的发现。
让国际同行感到震惊的是,这一“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却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
正如美国《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在《中国革命性的医学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真正让外国同行们刮目相看的是,中国研究人员在进行高尖端的科学实验时,使用的全都是西方国家早就弃之不用的落后仪器。”
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
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挽救了数亿疟疾患者的“东方神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网上留言: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现在的科研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可怎么就难得做出世界级的领先成果呢?
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科学家大多数都太浮躁了,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挖掘原创的成果。
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前不久在第五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上,荣誉组长周光召坦言: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有的弄虚作假,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而不管质量、效果,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
由于急于求成、过于浮躁,虽然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连年递增,跟踪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就是缺乏能开辟新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
科技界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难辞其咎。
比如,科研项目政出多门、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导致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申请项目、应付检查上;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许多单位还把论文与奖金、晋升等挂钩,致使科研人员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甚至不惜造假。
难怪许多科研人员呼吁:尽快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给科研腾出一片净土,鼓励年轻人安安心心地做科学!
在期待体制尽快改善、环境及早净化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自励自省,多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研究、攻坚克难。
毕竟,现在的科研条件比当年好了许多;而体制的改革、环境的完善尚需时日。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就青蒿素的研究历史进行深入调查,他的这段话意味深长: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篇3:屠呦呦获奖感言作文
对屠呦呦获奖的感想(1)
屠呦呦获诺奖带来的几点启示
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分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能力。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
一些人认为屠呦呦获奖无疑是中医、中药的胜利。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屠呦呦是用西医研究方法挑选了中医用过的药材,青蒿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学药,因而与中医无关。
也许,还是诺奖委员会的说法显得更为中肯:“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受传统医学启发”是一种非常严谨、恰当的表述。
一方面,不能说青蒿素与传统中医毫无关联,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就给了屠呦呦极大的灵感。
另一方面,它的研发遵循的是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
正如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其实,不仅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许多传统资源也潜藏着待开发的巨大价值。
青蒿素的问世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对于传统资源,我们要传承更要创新,要将其置于现代文明视野中加以扬弃。
传承顶多是一种物理反应,创新才会带来瑰丽的化学反应。
说到科技创新,不能不提的一个遗憾是,我国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成功提取高纯度青蒿素的国家,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研发单位没有对青蒿素技术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使我国失去了从应用广泛的青蒿素药物市场中获得垄断利益的机会。
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力度,是屠呦呦获奖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称,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这使人想起,早在20,当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就不断面对这样的质疑:青蒿素是团队研究的结晶,为何单单将奖项授予她一人?这种争议折射出了中西方评奖文化的冲突,即我们更重视集体主义,而西方往往更强调突出个体,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
实际上,任何一项科研创造都离不开团队精神,但一个被忽略了的常识是,科学的进步缘起于独创性的思想。
打破过时的平均主义、平衡观念,向科学家个体原创思想致敬,将有助于进一步撑大科技创新的空间。
屠呦呦获诺奖是我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事件。
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分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能力。
这是一个不断释放沉睡活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走向更加开放的时代。
我们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向我们走来,不断刷新我们的创新高度。
篇4:屠呦呦获奖感言有感
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分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能力。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在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上的贡献,获得2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具有开创历史的意义。
一些人认为屠呦呦获奖无疑是中医、中药的胜利。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屠呦呦是用西医研究方法挑选了中医用过的药材,青蒿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学药,因而与中医无关。
也许,还是诺奖委员会的.说法显得更为中肯:“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受传统医学启发”是一种非常严谨、恰当的表述。
一方面,不能说青蒿素与传统中医毫无关联,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就给了屠呦呦极大的灵感。
另一方面,它的研发遵循的是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
正如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其实,不仅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许多传统资源也潜藏着待开发的巨大价值。
青蒿素的问世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对于传统资源,我们要传承更要创新,要将其置于现代文明视野中加以扬弃。
传承顶多是一种物理反应,创新才会带来瑰丽的化学反应。
说到科技创新,不能不提的一个遗憾是,我国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成功提取高纯度青蒿素的国家,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研发单位没有对青蒿素技术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使我国失去了从应用广泛的青蒿素药物市场中获得垄断利益的机会。
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力度,是屠呦呦获奖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称,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这使人想起,早在,当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就不断面对这样的质疑:青蒿素是团队研究的结晶,为何单单将奖项授予她一人?这种争议折射出了中西方评奖文化的冲突,即我们更重视集体主义,而西方往往更强调突出个体,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
实际上,任何一项科研创造都离不开团队精神,但一个被忽略了的常识是,科学的进步缘起于独创性的思想。
打破过时的平均主义、平衡观念,向科学家个体原创思想致敬,将有助于进一步撑大科技创新的空间。
屠呦呦获诺奖是我国科学界一个里程碑事件。
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最权威的一个奖项,诺贝尔奖的分量不言自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创新能力。
这是一个不断释放沉睡活力的国家,这是一个不断走向更加开放的时代。
我们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奖向我们走来,不断刷新我们的创新高度。
篇5:屠呦呦获奖感言作文
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在20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以这样的表述,高度评价青蒿素的发现。
让国际同行感到震惊的是,这一“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却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
正如美国《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在《中国革命性的医学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真正让外国同行们刮目相看的是,中国研究人员在进行高尖端的科学实验时,使用的全都是西方国家早就弃之不用的落后仪器。”
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
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挽救了数亿疟疾患者的“东方神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网上留言: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现在的科研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可怎么就难得做出世界级的领先成果呢?
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科学家大多数都太浮躁了,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挖掘原创的成果。
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前不久在第五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上,荣誉组长周光召坦言: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有的弄虚作假,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而不管质量、效果,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
由于急于求成、过于浮躁,虽然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连年递增,跟踪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就是缺乏能开辟新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
科技界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难辞其咎。
比如,科研项目政出多门、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导致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申请项目、应付检查上;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许多单位还把论文与奖金、晋升等挂钩,致使科研人员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甚至不惜造假。
难怪许多科研人员呼吁:尽快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给科研腾出一片净土,鼓励年轻人安安心心地做科学!
在期待体制尽快改善、环境及早净化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自励自省,多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研究、攻坚克难。
毕竟,现在的科研条件比当年好了许多;而体制的改革、环境的完善尚需时日。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就青蒿素的研究历史进行深入调查,他的这段话意味深长: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屠呦呦获奖感言的五句话(3)
1、我不是一位院士,但是我见得太多了。
2、总有人给我本人泼脏水,给中医药泼脏水,我感到非常气愤。
3、人的命运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形成,我一个“三无教授”也能拿诺贝尔奖的。
4、青蒿青嵩都搞不清楚,媒体啊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
5、瑞典这个奖搞得啊,excited!
昨天下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一则“热烈祝贺北大校友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消息就迅速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招生办”等多个北大官方微信传播。
消息称,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
早在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之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任院长饶毅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
北大发布的消息称:“恭喜北大校友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人物
从事中西药结合等研究
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
她认为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协作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1977年,她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
1980年屠呦呦被聘为硕士生导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无留洋背景院士头衔等
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当时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屠呦呦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成为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
获得拉斯克奖后,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一时间名满天下,当时已81岁的屠呦呦首次在国内公开亮相。
在当时的采访中,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很多同志都参与这项研究,都做出了贡献。
这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
屠呦呦曾向媒体介绍,研究的难点在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到底应该是哪种植物、提取方法上也需要突破。
后来,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获得成功。
□成就
青蒿素复方药物
对恶性疟疾治愈率达97%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
上个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影响严重。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的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在当时极端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
屠呦呦所在的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
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
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
但为了防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目前普遍采用青蒿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复方疗法。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了奇效。
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据此,世卫组织当年就要求在疟疾高发的非洲地区采购和分发100万剂青蒿素复方药物,同时不再采购无效药。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事业带来了曙光。
世界卫生组织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
仅在赞比亚,由于综合运用杀蚊措施和青蒿素类药物疗法,疟疾致死病例比下降了66%。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年底,已有11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达到100%,另有5个非洲国家覆盖率为50%至100%。
而在,仅有5个非洲国家的青蒿素类药物覆盖率为50%至100%。
篇6: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读后感
三流条件何以创造一流成果
“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在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以这样的表述,高度评价青蒿素的发现。
让国际同行感到震惊的是,这一“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却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
正如20美国《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在《中国革命性的医学发现:青蒿素攻克疟疾》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真正让外国同行们刮目相看的是,中国研究人员在进行高尖端的科学实验时,使用的全都是西方国家早就弃之不用的落后仪器。”
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
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研制出挽救了数亿疟疾患者的“东方神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网上留言: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致敬!现在的科研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可怎么就难得做出世界级的领先成果呢?
他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科学家大多数都太浮躁了,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挖掘原创的成果。
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前不久在第五届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立大会上,荣誉组长周光召坦言:我现在特别忧虑的就是急于求成的浮躁状态。
有的弄虚作假,有的为追求论文数量而不管质量、效果,结果就是只跟着别人走。
由于急于求成、过于浮躁,虽然我国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连年递增,跟踪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就是缺乏能开辟新领域的重大原创成果。
科技界的浮躁现象之所以难以改变,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难辞其咎。
比如,科研项目政出多门、申请程序过于复杂繁琐、评估考核过于频繁,导致科研人员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申请项目、应付检查上;在考评机制上过分看重论文数量,许多单位还把论文与奖金、晋升等挂钩,致使科研人员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甚至不惜造假。
难怪许多科研人员呼吁:尽快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给科研腾出一片净土,鼓励年轻人安安心心地做科学!
在期待体制尽快改善、环境及早净化的同时,科研人员也应自励自省,多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研究、攻坚克难。
毕竟,现在的科研条件比当年好了许多;而体制的改革、环境的完善尚需时日。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曾就青蒿素的研究历史进行深入调查,他的这段话意味深长: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发现青蒿素的工作不是天才的工作,而是平凡的人通过认真的工作,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对屠呦呦获奖的感想
篇7:屠呦呦获奖感言 不要去追一匹马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
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
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读屠呦呦获奖感言感想
我承认我自己还没有那么豁达坚强,当我收拾好6个大大的行李箱,将它们一字在客厅的地板上摆开的时候,眼泪就不争气地掉下来——那6个大行李箱,有3个是我的,另外3个是女儿的。
她去京城读书,我回小县城工作。
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3口,从此兵分3路。
女儿是开心的,她终于摆脱了黑色的高三岁月,奔向大学新生活了。
我的心情却是无以言说的复杂。
由定居了的美丽山水城市回到那个我曾经极力要逃离的闭塞小城。
追梦10年,最终不过是画了一个圈,又怏怏不乐地回去了——我还没有那样一份大的魄力,可以彻底扔掉那份工作,更无那么大的能力,可以把工作由小城调到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来。
我有的,只有一份感激——我感激时隔10年,我那并不招我喜欢的单位还在深情地为我保留着那个岗位。
还是那座破旧的小楼,还是那个破烂的小院,10年里,那里唯一的变化,就是那些曾经满头青丝的同事一个个老了,耳鬓发间都已出现星星白发。
外面的世界,每天日新月异,我们那个小小的单位,世外桃源一样被外界遗忘,它依旧在慢吞吞的往前走着,日复一日。
停薪留职10年之后,我又回来了。
我又成了那里的一员。
曾经的安适生活悄然远离,我从曾经的天堂直跌凡尘。
在县城郊外租了一处房子,每天骑一辆小小的电单车去单位上班,风雨无阻。
单位上事情倒不多,闭塞沉闷才是我最无法忍受的。
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听同事们聊家长里短聊地里的庄稼聊棚里的果树,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浪费生命浪费时间。
而先前的10年,那样的时刻我或者在读书或者在写作,或者在恬适地养花种草收拾家,巨大的落差真的无法让人接受。
下班,也并不是让人开心的事,偌大的屋子里,只我一人。
一份心事亦无处安放。
有人说,要学会享受孤独,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不是从未体味过孤独。
孤独是带刺儿的荆棘,一下一下刺在你的心上,不见得血流如注,却分秒都在提醒着你:疼。
我要疼死了。
我很少在众友人面前发布一些消极的信息,可那天自己浑身酸痛地躺在出租屋里时,我还是忍不住,眼泪流得一蹋糊涂。
人在病中,最怕的就是思前想后。
那样的日子,回望,是回不去的美好,前瞻,却看不到希望与出口在何方。
我没想到自己在朋友圈发布那条信息后,会引来如此多的关注。
远的近的,朋友们关切的问候与呵护再次让我眼泪流了满脸。
有一位小姐妹的留言,却让我的脸蓦然红了,她说:“姐姐,我不知道你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我却不愿意看到姐姐现在这个样子,我一直记得姐姐曾经的恬淡从容云淡风轻。”
恬淡从容,云淡风轻。
多么美好的字眼啊,它们离开我多久了?而我,曾经多少次在自己的文字里,劝导过那些慌乱无助的人?可我今天却把它们弄丢了。
好在自己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擅反思。
发现自己在生活中跑偏了时,会立即停下来,对自己曾经的过往进行一番梳理,然后毫不犹豫地拐上自认为正确的新路。
现实就摆在那里,我暂时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
出版社编辑给的一个新的图书选题,我因生活的变动迟迟不敢定下来。
回头想想,远离了家与亲人,倒有大把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
那么,还迟疑什么?说做就做。
读他的心学全集,读他的相关传记,然后细细梳理他的人生故事,开始点滴书写。
做事,尤其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排遣孤独与寂寞的最好武器。
曾经苦闷无聊的日子,瞬间被填得满满。
不再有时间思前想后,也无暇去抱怨生活。
每天早上我怀着满腔激情醒来,开始新一天的阅读与书写。
每天夜晚,我带着收获的喜悦与充实走上眠床。
日子忙碌而又充实快乐。
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你面前打开一个世界。
走近一个人,就能体味一种别样的人生。
我庆幸在这样落寞的时刻走近了这位明代大儒。
“心即是理”,万物之理,从自己的内心来求诸。
“凡事在事上磨炼”,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遵从内心最本真的声音,心强大,人生何处都有皎皎明月……
这些凝聚着一代圣贤大儒的心血与智慧的句子,如春风,如春雨,拂过我在小城枯寂的日子。
天高了,云淡了,雾霾散尽;花开了,柳绿了,绿水潺潺。
我眼里那个灰色而寂寞的世界瞬间变得多彩。
心即是理,心态改变,世界改变。
再走进那座灰扑扑的'小办公楼,再坐下来听东家长西家短,我竟然能乐呵呵融进去。
这是日子之一种,我何不快乐体验一把?
我不知道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未知的痛,未知的喜。
你一路上曾洒下多少汗水就为自己一路准备了多少机会。
冬去了,春就来。
当我的那一部近30万字的大传顺利签约要付诸出版的时候,我在小城也差不多呆了一年。
而那一纸调令,就那么从天而降——自己竟然被破格安排到一所颇不错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去担任了语文老师——一个我曾经多么渴望的职业!理由很简单,我的读书写作成绩在。
这份成绩,当然不是我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取得的,但在这一年时间里的沉浮挣扎却可以代表我前10年的路。
前10年,也曾沉迷也曾迷茫,我也曾如这一年一样在沉迷与迷茫中一次次奋力冲出一条路。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一匹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
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据说这是中国首位获得诺奖的女医学家屠呦呦的获奖感言。
不管这话是不是她讲的,初遇这一段,它就深深入了我的心。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在自己的人生里亲自践行过,也会将这一句深深镌刻进我的生命里。
篇8:施一公对屠呦呦获奖座谈会上的感言
讲三点感想。
一,屠老师获奖的工作是在40多年前完成的,在当年的环境下,科研条件一定是极其艰苦,科学家甚至亲身试药,具有极大的牺牲精神。今天的情况与当年大相径庭,在科技管理模式、经费分配、科技评价标准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要埋头专业、坐得住冷板凳、克服浮躁、长期努力创新。
二,听到这个消息,既激动,又担心。一方面由衷地高兴和激动,另一方面又担心大家过度解读获奖、走极端。中国是个大国,应该实事求是地允许多种科技评价标准存在,不能一刀切,不能从一个单一模式走到另外一个单一模式。
青蒿素这样的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的应用研究课题是集体攻关,过去适合,也许到现在还适合,这和基础研究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领域,不能要求以SCI文章或影响因子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就算在基础研究领域,也不该一味用SCI、影响因子、引用率等等刻板指标去评价,这事实上是在束缚我们科研人员的创造力。
另一方面,中国今年获得了药物开发的诺贝尔奖,就立即出现论调认为中国的基础研究不重要了,如果是这样,就叫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需要强大的基础研究,这既是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是中国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呼吁一下,中国要允许多种科研评价并存,要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
三,屠老师1930年出生,今年85岁高龄,您代表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接力棒已经到了年轻一代人的手上。我相信,中国今天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很好地把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不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厚望。
尽管如此――我最后还是要说一句――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即便到了那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历史性贡献的民族来讲,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我们做得更好。
感谢大家。
更多相关热门阅读:1、屠呦呦诺贝尔奖感言(全文) 2、屠呦呦就获得诺贝尔奖发表获奖感言 3、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4、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感言大异其趣 5、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全文) 6、屠呦呦接受央视专访发表感言 7、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篇9:屠呦呦诺贝尔奖感言全文
屠呦呦诺贝尔奖感言(全文)
刚刚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接受央视专访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关于屠呦呦的相关介绍: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早年经历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工作经历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经历
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1967年,组织了全国七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多张卡片,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
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
1977年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
197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协助下,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化学结构。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
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篇10:科学家屠呦呦诺贝尔奖感言
科学家屠呦呦诺贝尔奖感言
科学家屠呦呦诺贝尔奖感言
首先感谢瑞典古斯塔夫国王和西尔维娅王后陛下,感谢诺贝尔基金会主席海尔丁先生,感谢诺贝尔的所有评委和现场的来宾以及所有关心和关注诺贝尔奖的朋友们!更要感谢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先生。
我本人获得的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感谢两位和我一同获得这一殊荣的同行爱尔兰科学家坎贝尔先生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先生!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应该也是在这里,我不确定,去年没来(此处有掌声)。我的莫言老弟获得是文学奖。我看了好多遍他的“获奖感言”,他说的很好,他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讲的是中国故事。
关键是,他会讲故事,而我不会。
我获得的是医学奖,但是今天,我却要谈点文学。因为按着我的祖国的秩序或者惯例,在我的祖国,我获得这一殊荣首先应该感谢的是我的祖国、黨和人民。我本人年老色衰,话已经说出去了,正如你们已经看到的一样,我也不能再重新感谢一次。因为随着电波儿,我的“获奖感言”我的祖国和人民已经看到了。
其实我自己,来不来参加这个庆典活动和发表“获奖感言”我是颇犹豫的。如果我说的不够好,感谢的人不太对,我可能会有一点小麻烦。当然,回去还是没有问题的(此处有掌声)。
我年岁大了,人老了,不想动了。我深知获得诺贝尔奖的奖金非常可观,因此,我还是来了。我来了之后才知道:你来,或者不来,奖金都在那里,一分不少(掌声)。
我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今天穿的是一身紫色的晚礼服,当然,我也穿了蓝色,其实,我更喜欢黄色(此处有掌声)!
我已经耄耋之年,没什么可顾及的了,但是我依然需要“坚持原则”,时刻不忘维护黨和国家的利益,此处省略500字(此处掌声热烈)。
我说要谈点文学的问题,当然我不是要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掌声),是因为这些天以来我都在琢磨,怎么来发表这次至关重要的演讲。如果谈点纯文学,我的这句话应该使用“思考”两个字而不是“琢磨”。用【“思考”怎么来发表这次至关重要的演讲】似乎显得更加文雅一点儿。
我的这份演讲稿儿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来回折腾了好多次。可是我又一想,既然是演讲,不应该是按着稿子读,像你们外国人一样,站在这里唾沫横飞滔滔不绝,那才叫演讲。
但是,我和你们不一样,我获奖不是我一个人,我的身后有一个团队在工作中,你们把所有的荣誉都给了我,但是我不能吃独食。吃独食,你们懂吗?
所以啊,后来我就想,我把讲稿写好了我背下来,背的滚瓜烂熟,我暗自坚定信心,不能给祖国和人民丢人。
我身体不太好,不能讲太长时间。但请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还能坚持。感谢诺奖的评委会,感谢瑞典皇家科学院,感谢CCAV和铁岭TV,感谢你们给我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无尚荣光的时刻。
不久前一个朋友告诉我,现在网上写你的文章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姐不在乎什么院士不院士的。其实这个“姐”还真说错了,姐是真在乎。
亲爱的朋友们,尊敬的各位来宾,我是中国人,我就是一个中国的小老百姓,一个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其实我还是更在乎我们的院士头衔,那在中国可是一顶最珍贵的帽子。可是数十年下来,我还是一个三无科学家。
今天,我能来到这里,我已经感觉到非常地荣幸,因为不是所有的获奖嘉宾都能来到这里(此处掌声长达5分钟)。
亲爱的各位朋友,尊敬的国王和王后陛下,刚才你们鼓掌时间太长,我所幸坐下来享受一会儿,这是我这辈子听到的对我个人的鼓励和认可最长时间的一次掌声(又一次热烈掌声)。
其实以前,也有掌声,但是那是规定动作,因为在人手一张的讲稿里都写着鼓掌的时间和长度(又一次最最热烈的掌声)。而且,最最重要的是:那时候我是鼓掌的.而不是像今天这样享受掌声。
说真的,我感觉好极了。
我再一次真心实意地感谢在座的诸位,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此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
说真的,我很幸运,那些年,我还能待在实验室,说实在的,条件很苦,但是再苦再累我要坚持下来了,因为必定比牛棚好得多(此处掌声长达10分钟)。
中国有个鬼故事是唐僧西天取经,这是一个中国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神话故事,我想诸位可能也都有所耳闻。说的是唐生师徒西天取经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都是观音如来他们故意而且是人为设置的障碍。我的研究,青蒿素的发明和西天取经也差不了多少,而且经历的时间比唐僧取经还长。
同样是站在这个讲台上,去年的莫言据说讲的不错。但是我,注定要让你们失望了。真的,亲爱的朋友们,我知道你们很期待,但是诺奖不能和政治挂钩,我真没有太猛的嗑儿讲给你们。
大家看了吗?诺奖的主席在朝我笑,或者是在嘲笑我?我想不会的,我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有什么好嘲笑的呢?既然你们请我来,就应该允许我随便说什么吧,是吧海尔丁先生?您说呢尊敬的古斯塔夫国王陛下?
好吧亲爱的朋友们,我很感谢诸位的友好,我很感谢你们超越种族超越意识形态对我的尊重和尊敬。
我是一个很实际的人,懂得尊重也懂得被尊重。很对不起大家,让你们听一个中国老太太唠唠叨叨这么久。我脑子有点蒙,以致讲到后来我完全没按稿子讲。但是我回忆不出来我应该没说错什么话。如果我真的说错了,或者是龙颜大怒回去有困难的话(此处掌声如雷)。回不去就回不去吧。
我奉献了一辈子,这是我得到最多的一次,包括奖金掌声好尊重!感谢你们,感谢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感谢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先生!感谢他100多年前就给我存下了46万美元(此处应该有掌声)。
是时候该为我自己考虑了,我来的这几天,大会工作人员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很感谢,我看你们这里空气环境都不错,我想要知道的是,我的那点奖金在瑞典能买房吗?
感谢大家!谢谢诺奖组委会,谢谢古斯塔夫国王和西尔维娅王后陛下,谢谢海尔丁主席!再一次感谢黨感谢国家感谢祖国人民。我能有今天的荣誉,都是党和祖国培养的结果,再次感谢!
关于屠呦呦的相关介绍: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月9日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性科学家。
篇11: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5日晚间,刚刚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当晚,受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中表示,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记者了解到,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
“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 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
篇12:屠呦呦获奖致辞的内容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着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
生,就生出希望;
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诺贝尔奖得主:成长的十大因素 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年轻想到的 莫言诺贝尔奖演讲全文
篇13:屠哟哟获奖感言全文
尊敬的主席先生,亲爱的使用过青蒿素的人们:
今天我极为荣幸能在卡罗林斯卡学院讲演,我报告的题目是: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
我不是中国本土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尚呦呦、魏呦呦能够获得这一殊荣。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生长在中国大地上成片成片的青蒿的荣誉,更是中国中医的荣誉。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
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也就是从出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就我一番事业的平台。
我时常在想:假如没有成立中医研究院;假如把我分配到一个乡村医院,我顶多是一个平庸的中医,更别谈什么青蒿素,什么诺贝尔奖了。
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一生著作宏富,自谓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神仙传》十卷,《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技短杂奇要三百一十卷。另有《金匮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四卷。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奇。
在感谢四个人的同时,我还要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
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痴迷青蒿素,我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没有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义务和责任。
最后,我要万分感谢的,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草本植物——青蒿。它星散生长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在中国近二十个省、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一岁一枯荣的青蒿,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其茎,其叶,其花,浓香、淡苦,蕴含丰富的艾蒿碱、苦味素,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一代又一代,一茬又一茬的青蒿“前赴后继”,奉献了自己的身驱,成就了中国的中医事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铺就了我通往诺贝尔的坦途。
青蒿呦呦。
情感呦呦。
生命呦呦。
临来瑞典前,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想带85株青蒿来到卡罗林斯卡学院,让它们和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我怕在机场、海关遇上安检、植检的麻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还想邀请85名参与过523项目的科学家来到瑞典,共同发布青蒿素的科研报告,但我怕诺贝尔奖基金会无法承担这笔庞大的开支,最终,我决定还是一个人来,代表中国,代表中国中医和中国科学家,领取诺贝尔奖。
尊敬的主席先生,再过几天,我就要返回中国,临走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告诉世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
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所以,我请求您能满足一个医者小小的心愿。
终有一天,我将告别青蒿,告别亲人,如果那一天真的来到,我希望后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一片青蒿之间,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守望终生热爱的土地,守望青蒿的浓绿,守望蓬勃发展的中国中医事业。
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
深深感谢家人的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衷心感谢各位前来参会!
谢谢大家!
篇14:名人屠呦呦获奖背后的努力故事
名人屠呦呦获奖背后的努力故事
名人屠呦呦获奖背后的努力故事
今作为青蒿素研发成果的代表性人物,屠呦呦摘得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也成为中国诺奖获得者中的唯一女性。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而鹿儿所食的那株野草,就是青蒿。这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人生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到一起,而这个国人企盼多年的诺奖,竟来得如此“中国风”。
造福人类的“中国神药”
“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在接受采访时,屠呦呦曾表示,“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屠呦呦,这位以往“圈外人”感到陌生的宁波籍女科学家,因为发现青蒿素——被誉为治疗疟疾的“中国神药”,进入公众视野,也进入了诺奖的视野。
屠呦呦获奖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超过200万人。
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我国一项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那个科研团队,包括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它能有效抑制寄生虫在动物体内的生长,但疗效却不持续,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又一头扎进文献堆。
青蒿在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我国南北方都常见的菊科草本植物。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它有所记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它的抗疟功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古人为何将青蒿“绞取汁”,而不用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屠呦呦意识到,高温提取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于是,她重新设计了实验过程,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为溶剂。这个细节,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甚至勇敢地在自己身上首先进行实验。
除了屠呦呦,这些人的名字也应该被记住:临床上验证青蒿素抗疟功效的李国桥,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成蒿甲醚的李英,率先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周义清等等,他们都是拯救全球疟疾患者的中国药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摘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凭借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是造福世界的疗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寿旦说,屠呦呦早在2011年就获得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同样是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振奋浙江科学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段树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不容否认的是,这给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带来启示,传统中药如果能与时俱进,在研发、制药等各个环节不断引入现代制药技术,就能取得更加深远的世界影响。”
同时,在段树民看来,诺奖花落青蒿素也再度明确了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定的“风向”:不仅重视基础学科研究,也鼓励应用医药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的应用研究是振奋和激励,鼓舞我们在应用领域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是中国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的零的突破,更重要的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药的价值。”寿旦对本报记者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对中医药工作者们的一剂“强心针”,身边的同事和同行从下午开始都在热聊着这个话题。
寿旦告诉记者,40多年过去,青蒿素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用,目前美、德等发达国家仍在进行着青蒿素结构改变方面的研究,研发更加有效、更少副作用的抗疟药物。“面对疟疾,当大多数的西药已经出现耐药性,靠开发青蒿素找到新的药物,开辟了一条药物开发的新路途。”
“西药办不到的事情,也许我们的中药就能办得到。”在寿旦看来,源自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在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方面拥有着不小的优势,中药更多地走向世界,有利于实现药物的多样性,更好地造福人类,青蒿素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中国科学家因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又是我们浙江人,段树民表示: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开始,随着我国科研土壤的越发肥沃,随着浙江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精彩值得期待。“属于中国、属于浙江人的第二个乃至更多的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
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的大屏幕显示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的科研成果。图左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药用价值。新华社发
挂念母校的老校友
“我已经接到了50多个电话,有表示祝贺的,有要求采访的……”宁波效实中学校长周千红说,他的电话已经打得发烫了。但从他略显疲惫的声音中,仍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抑制不住的喜悦。
在北京时间5日下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之前,周千红坦言并没有太关注结果。“在各大网站的预测报道中,热门人选都是些外国人。”直到从电视机里看到屠呦呦获奖的新闻,他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屠呦呦,正是效实中学48级的学生。
“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我们师生就盼望着这位校友能再拿到诺奖,因为很多拉斯克奖的获奖者最后都拿到了诺奖。”周千红说,也正因为此,效实中学的师生们对每年颁出的诺奖都多了份牵挂,而在学校,这个老校友发现青蒿素的事迹也激励着不少学生走上了科学之路。
这所已度过百年华诞的.中学桃李满天下,仅两院院士校友就有15名。在学校校史陈列馆的显要位置,除了院士校友的照片,还挂着屠呦呦的照片,展列台上放着屠呦呦赠与母校的书。“学校百年校庆时,她有事不能赶回来,就专门托人从北京捎来了她写的书,就是讲青蒿素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在周千红的印象中,作为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校友的屠呦呦为人低调谦和,即使是在她摘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后也是如此,但她却毫不掩饰对于母校的深厚感情,总说着想常回来看看。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一个在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中医研究院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单位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那时,屠呦呦自己也不曾想到,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
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钊初高中也在效实中学读书,是屠呦呦的同学,他毕业后出国留学,回国后向曾经暗恋的屠呦呦大胆表白,而后他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的同学陈效中说:“如今李廷钊在北京工作,家里的事都是他管,是个好丈夫。他们有两个女儿,在国外工作,都很出色,和屠呦呦一样做事认真。”
让屠呦呦的不少同学印象深刻的是,搞中药研发的她总是在自己身上试药,只为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如今,她已经85岁高龄,但据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屠老依旧在正常工作,依旧在带科研项目。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