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好朋友有个两岁的女儿,叫可可,可可的长相粉雕玉琢,常被我们说“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不但有一双十分有神的大眼睛,还有一头漂亮的自来卷头发。
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就像小洋娃娃一样,只要带出门玩,肯定都得被路人夸奖几句。
可最近朋友对我说:“我家孩子最近全是臭毛病,啃手指还撕嘴皮”,本来长得漂漂亮亮的可可,怎么会出现如此的坏习惯呢?
现在手指甲长短不一,嘴唇也不是那么完美了。
为了防止可可以后还这样,朋友索性把她的指甲剪到特别短的程度,没想到即使这样还是无法阻拦可可的癖好。
看到小可可这样,我建议她带着孩子去看下心理医生。
这一去,果然发现可可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在医学上被称为“强迫性皮肤剥离症”。
据医生介绍,这是焦虑障碍的表现类型之一,引发原因则是长期的焦虑症。
医生又详细了解情况后,判断病因主要是朋友引起的,训斥和阻止并不能解决问题的,反倒是让可可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01有些看似是“强迫症”的小毛病,其实病因在心理
比如像可可这样的小朋友就是如此,可可在妈妈的压力之下,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强迫症行为。
比如前文提到的咬指甲,还有其他小孩会出现的抠脸和揪头发等。
在很多孩子家长看来,他们认为这只是孩子的一种“强迫症”习惯,是无关痛痒的小毛病。
但就是这种看似没什么事的小毛病,其实是心理原因,会带来很大的健康和心理隐患。
●咬手指甲:导致指甲畸形和细菌侵入
宝宝大多调皮好动,喜欢到处玩耍。如果手指甲不能及时修剪,肯定容易储存大量脏东西。
而宝宝在咬手指甲时,又等于是直接把脏东西吃进嘴里了,尤其是春夏的疾病高发期,有极大概率导致孩子患上肠胃相关方面的疾病。
说到肠胃疾病,那最直接的就是腹泻症状了。
本来孩子的口腔就不能保证绝对安全的卫生环境,一旦咬指甲时再不小心伤到了甲沟,就会更加进一步导致真菌感染,最后患上甲沟炎。
何况,久而久之的焦虑没有得到重视,反而被家长的不当行为加重,也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咬嘴皮:影响牙齿发育,加大唇炎风险
宝宝咬嘴皮的时候,等于是在给本来处于平衡状态的牙齿施加压力。
如果正好赶上了长牙期间,还会导致牙齿发育不齐,进而影响外貌,严重的还可能会患上唇炎。
尤其,此类行为的时间长了后,会让孩子更加依赖。如果家长未能及时注意到,孩子就会不知觉地将此作为缓解压力的习惯。
包括很多成人在内,都是受小时候的习惯影响,到现在仍然有这种啃手指的坏习惯。
02出现这类行为的心理诱因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给宝宝戒掉这种不良习惯就算是解决问题了。
为达此目的,有些家长的做法是直接在孩子的手上涂辣椒油或风油精这类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
如此做法,固然效果不错,但一旦停下就容易反弹,宝宝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一旦焦虑积压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那么,宝宝类似的强迫行为又是因为什么心理原因导致的呢?
1)分离焦虑,渴望获得安全感
朋友经过那次看心理医生后,到家后就开始回忆可可强迫性行为的发生时间,推算下来发现,这是从自己开始上班之后开始的。
可可小时候的性格比较腼腆,还不愿意哭闹,就依靠咬指甲和撕嘴皮作为缓解方式,哪怕后来戒掉奶嘴,都要靠抠脸来缓解压力。
如果宝宝因经历了与妈妈分离,或是断奶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比较严重的事态,才出现如此举动,家长就应考虑孩子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
2)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如果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还有类似行为,家长除了考虑心理问题外,还要想着是不是孩子希望以此吸引自己的注意。
如果陪孩子时显得有些不专心,而孩子一旦有此行为,家长马上就会制止,孩子就会认为这是获得关注的有效办法。
对此这种诱因,家长平时如果细心观察,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一定要对孩子习惯性行为出现的时间点,以及前后心态改变进行仔细对比,这背后可能就是心理玄机。
3)感觉统合失调
有此类问题的孩子,大多对疼痛的感知程度很低,他们会通过给自己的身体上施加疼痛感,来获得关于本体的认知。
这时要考虑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一定要请求专业的帮助。
03如何改善宝宝的此类“强迫症”行为?
习惯的养成都是因为日积月累的,同样,改掉习惯也不可能几天就可以完成。
家长除了需要提高重视程度,找到深层次原因外,更应该帮助宝宝学会使用正确方式缓解压力。
1)使其感知到安全感
如果确定是由于分离焦虑导致的,家长就要注意让孩子感知到足够的安全感才行。
比如多给孩子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即将分离,需要先让宝宝慢慢适应下来,避免太过突然。
2)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此类强迫行为,不需大声苛责,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根据心理医生的建议,可以尝试给孩子递零食或玩具,让孩子把注意力从脸或手上挪开。
毕竟在外界施压的情况下,孩子关注的只是这个动作,下回还会出现这种行为,这只治标不治本。
3)给宝宝寻找替代品
让家长倍感打击的,莫过于刚改善一种行为后,宝宝又马上出现了另一种强迫行为。
比如说当初带可可去看心理医生时遇到的那个男孩,当时只是喜欢拽自己头发,父母终于帮助儿子改掉这个习惯后,不想儿子又开始抠手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妨试着给孩子找一个可以分散焦虑情绪的替代品。比如这个男孩的爸爸,后来就给了他一颗小弹珠,只要再想抠手,就转这颗弹珠。
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总是被大人当做是“小毛病”来看,还使用各种手段强制性改正,结果只会加重症状。
忽略掉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不应该的,这才是导致宝宝各种行为的主要因素。只有解决掉焦虑情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