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连接宝宝和妈妈纽带,脐血就是从这个通道进出,给宝宝输送养分。出生时医生会剪短脐带,残留的脐带会逐渐脱落,形成肚脐。但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出生后肚脐总是鼓起一个小包,哭闹或用力排便时更加明显,于是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贴一枚硬币在鼓起的包上面,然后用胶布固定,认为时间久了这个包就自然就会被压下去,其实这种“土方法”是不正确的,还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接下来儿科医生为您详细解析肚脐上的鼓包——脐疝的原因和治疗。
宝宝为什么会有脐疝?
宝宝还没出生的时候,肚脐有个筋膜开口(也叫脐环),脐环是脐带从母亲进入宝宝体内输送血液和营养的通道,出生后,医生会帮宝宝剪断脐带,让宝宝和妈妈的身体分离,同时,随着生长发育,脐环也会自动闭合。大多数宝宝的脐环会在5岁前闭合,少数会到青少年时期才闭合。
但是,存在某些特殊情况的宝宝脐环可能不会闭合,比如脐环开口大于1.5cm,存在大量突出的皮肤,或患有唐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脐环没有闭合的宝宝,腹腔内的脏器比如肠管,会从脐环处突出来,形成脐疝。
脐疝有什么症状?
绝大多数脐疝的宝宝是没有症状的,少数会影响吃奶,尤其是疝中含有肠管的小婴儿。在极少数的情况下,肠管会卡在脐环处不能回纳到腹腔,形成“嵌顿疝”,这是外科紧急情况,要带宝宝立刻就医。
脐疝的宝宝一般是在新生儿期发现的,特别是哭闹引起腹腔压力增加时,脐疝突出会更加明显。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肚脐部位肿物的突出情况和对皮肤进行触诊来诊断脐疝。
脐疝突出时,即使突出非常明显,脐疝体积大,也比较容易通过手法来复位,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进食、有没有脐疝不能回纳卡住的状况,如果宝宝吃得好,脐疝回纳没有困难,就不用太担心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问题,但还是要定期带宝宝去找医生复诊评估脐环闭合的情况。
脐疝如何治疗?
上文提到,脐环大多数会自然闭合,所以大多数脐疝可以自发消退。一般来说,无论什么年龄,对于脐环在慢慢缩小的没有症状的儿童都只需要观察。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建议手术治疗:
1、嵌顿性脐疝
嵌顿性脐疝指的是肠管在脐疝处卡住不能自己回纳入腹腔,卡的时间久了肠管就会水肿、坏死,导致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要紧急手术处理。
2、脐疝有拇指大小,并且2岁内脐环没有缩小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自发闭合,也需要手术干预。
3、有症状或严重的行为问题
比如因为肠管进入脐疝导致宝宝吃奶量明显减少,为了长远的生长发育,建议手术解除脐疝对喂养的影响。
避坑:脐疝治疗不可取的做法
民间有一些“土方法”,比如将一枚硬币压在脐疝部位,然后用胶布固定,或者用“脐疝贴”黏贴脐疝促进愈合,这些方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做法,不仅不能帮助脐疝愈合,还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总结:脐疝是宝宝出生后腹壁筋膜(脐环)未完全闭合导致的,大多数会在5岁前自然愈合。少数体积较大、影响喂养或嵌顿的脐疝需要手术治疗,其中嵌顿性脐疝属于紧急情况,要立即看医生。对于没有手术指针的脐疝宝宝,等待自愈是最好的办法,贴硬币、脐疝贴都是不科学的处理方法。
#2020首届头条健康问题大赛##我的冬日门诊#@头条育儿@南方健康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