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听过幽门螺杆菌(简称Hp)?
它长得萌萌的,但实际上很「暗黑」。
它传染性极强——只需一双筷子,就能四面广撒网,江湖传闻“一人得病全家传染”;
它出场率极高——中国是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将近7亿人感染。其中, 10 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会达到 40%~60% 。
——医生我想给我孩子查一下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我自己幽门螺杆菌阳性,怕传染给孩子
——听人说这个细菌传染性强会致癌的,就想给娃做个体检安下心
——孩子不好好吃饭,有时候喊肚子疼,会不会是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有那么可怕吗?小朋友到底要不要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有什么症状,需要治疗吗?该怎么有效预防? 接下来小编一步步讲给你听。
01专找软柿子捏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通常说的Hp)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国,据统计感染率高高达59%,有将近7亿人感染,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达40%-60%!
人是Hp的唯一传染源¹,传播途径是——
其中,家庭内传播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途径 ²,可以说是“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幽门螺杆菌很会「藏」。
很多人感染没啥症状,即便有(比如腹胀、不消化,甚至腹痛),也常常不被重视,随便一句「肠胃不好」「老胃病」就打发了。
幽门螺杆菌又「凶」又「怂」。
幽门螺杆菌不敢欺负成年人,多数情况下都能夹着尾巴,跟人和平相处。
但只要逮着机会,就找软柿子捏一捏。
比如说在老年人、小朋友、抵抗力差的、营养不良的人体内,幽门螺杆菌会越猖獗,严重的话能搞出个胃溃疡或者胃癌什么的。
当然,这种极端情况属于少数。
大多数宝宝感染无症状,即便有,可能也比较轻微,比如对食物吸收消化功能欠佳等。
02怀疑孩子感染HP,要马上做检查吗?
有些家长检查Hp阳性,立马就火急火燎去医院,要求也给孩子查一查。
如果医生了解情况后,跟你说:家长要积极治,孩子暂时不!用!查!。
恭喜你,遇到一个负(geng)责(zhi)的好医生。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不适症状,医生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主动筛查和治疗。因为:
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发生严重肠胃疾病的可能性很小;另外,有功能性腹痛、身材矮小等情况,一般也不推荐去查Hp,其他问题也可能导致这些症状出现,具体应请医生判断。
治疗HP比较困难,需要联合使用几种药物(包括抗生素),小朋友太小的话喂药很困难,而且吃多了还会有很多副作用;
孩子治疗后,复发率比成人高;
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10%——20%概率可以自愈。
所以,大人查出Hp阳性,咱别大意也别慌乱,积极配合治疗(孕妇、70岁以上的老人除外),定期复查就行了。
至于宝宝,除非出现——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诊断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有慢性胃炎、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要长期吃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才需要考虑彻底根治。
是不是吓到了?别担心,这些都是少数情况。 如果没有症状,大部分宝宝,还是等14岁了再说吧。
当然,你要是很坚持地想知道孩子有没有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OK,吹个气也是很方便的。
03不亲嘴、分餐吃、用公筷,预防感染是关键
再跟大家强调一次:别!再!口!对!口!喂!饭!了!
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2.9倍。
所以,预防感染:
1 不要口口喂食,不要亲孩子嘴巴
大人中感染该细菌的非常非常多,所以提醒下家长,千万别怕娃吃不好直接口对口喂!也不要直接亲吻孩子的嘴巴,以免唾液传染。
2 分餐吃饭,给别人夹菜使用公筷
咱中国人最讲究一家人吃饭整整齐齐红红火火,夹菜就是一种爱。
所以,强行推行“分餐制”可能会……很突兀……并且引起家人强烈不适(尤其家有老人)。
咱们尽量循序渐进地来:
1、从呵护大(外)孙子(女)健康角度,灌几天鸡汤;
2、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人,暗戳戳地提醒下:你看,人家医生都这么说;
3、从用公筷开始,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餐具接触;
4、慢慢过渡到分餐制。
来个温馨小提示:该计划进行前,请务必和老公达成一致,每个计划节点他都得参与,一个捧哏一个逗哏,调和气氛,缺一不可。
3 多洗手
外出归来、餐前便后都要勤洗手,明确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更要洗好手再照顾孩子。
同时,建议家庭成员共用的餐具及宝宝餐具定期水煮消毒,但务必要及时晾干并保持干燥。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别留着啦,买套新的吃饭它不香唛~
4 蔬果洗净、肉食做熟
少吃冷饮,蔬菜、水果清洗干净后,能削皮的尽量削皮(尤其是给娃吃的)。
另外,别老迷信生鱼片、溏心蛋更营养了!肉蛋咱一定要做熟了再开吃。
最后,小编想说,养娃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习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养成。转发给家里人瞅瞅,慢慢改变。
参考文献
[1][1]代丽萍, 段广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2, 11(2): 164-167.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中华消化杂志,2012,37(6):364-378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