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剪纸简介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传统文化剪纸历史沿革
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 其它 方面。
先唐
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 雕刻 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
唐代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彭衙行》诗中有“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的 句子 ,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3]。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另外,在敦煌莫高窟也出土过唐代及五代的剪纸,如《双鹿塔》《群塔与鹿》《佛塔》等都属于“功德花纸”一类,主要是用来敬供佛像,装饰殿堂、道场。其画面构图复杂,有具体的内容,外还有《菩萨立像》《持幡菩萨立像》等水墨画镂空剪纸,是剪纸与绘画相结合的作品。
宋代
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
清代剪纸铜镜
清代剪纸铜镜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 刺绣 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中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剪纸艺术虽然来自于民间,但到清代已经成为全民性的艺术,就连当时的皇亲国戚也都离不开剪纸。北京故宫的坤宁宫是清代皇帝结婚时的花烛洞房。按照满族人的风俗,宫殿前后窗的窗纸都是裱糊在外面的。墙壁用纸裱糊,四角贴有黑色的“囍”字剪纸角花,顶棚中心是黑色的龙凤团花剪纸。宫殿两旁的过道墙壁上也贴有剪纸。从剪纸的纹样、用料、用色来看,与普通农家的顶棚花、墙花相比,除了剪纸图案稍大以外,基本没有差别。
近现代
现代剪纸
现代剪纸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先进知识分子蔡元培、鲁迅、刘半农、周作人等倡导下,建立了中国 民俗学 的雏形。他们广泛收集民间文学资料,同时也努力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其中就有民间剪纸这一项。30年代,艺术家陈志农在北京开始了民间剪纸的研究与创作。他用速写和剪影的形式描绘了老北京大量的风俗民情,串街小贩、作坊工匠、食摊茶挑、集市庙会、市井闲人等。
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开始出现。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此后,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叔亮、张仃、力群、古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剪纸,对民间剪纸进行了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剪纸。作品运用了民间传统的样式,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的新内容。它推动了群众性剪纸的创作和发展,使传统的民间剪纸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还首次展出了西北地区的民间新剪纸作品,为新中国成立后剪纸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可以说延安的剪纸开创了中国剪纸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 儿童 、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传统文化剪纸象征意义
民间剪纸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
祈求生命的观念为民间剪纸赋予了不竭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绵延不断的希望,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在民间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的夸大,大大的鱼,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蚕,大大的谷粒等,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来张扬人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以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 思维方式 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看了传统文化剪纸的介绍还看:
1. 介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作文
2. 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
3. 传统文化剪纸范文
4. 传统文化剪纸的资料作文
5. 传统文化剪纸300字作文传统剪纸的图案及寓意,比如说传统最传统的应该是窗花,那么一到过年的时候,人们贴上窗花,寓意着喜气洋洋
搜一搜
剪纸艺术蕴含丰富寓意
钱世今生说收藏 2019/05/07
本回答引用《精湛绝妙的民间工艺》,由大库书城提供
每到新春佳节之时,我国许多地区的人们都会在窗户贴上各种象征美好寓意的剪纸窗花。这些窗花的出现,不仅烘托了节日气氛,也为人们带来了吉祥的寓意,还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为此,我国剪纸艺人在创作时,纸一般采用平视构图,用展开式的思维方式,将若干形象创造性地组织起来,通过画面之间连贯、对比的结构,表达人们的某种愿望,主要有借物寓意、形象性、谐音性、寓意性等。
其中,借物寓意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我国的剪纸作品中常借动物、植物等形象表达特定含义。如在我国龙是权力和威望的象征,但是在剪纸中常常与凤相结合。我国人民常用《龙凤呈祥》来表示对新人的祝福,龙飞凤舞的大红剪纸是新婚时欢悦、幸福、美满的象征。
又如《鱼跃龙门》,剪出一条大鲤鱼在飞腾跳跃,越过了高耸壮观的龙门,象征着更上一层楼,象征改变自身命运和前途的飞跃。
如果需要表达祝贺延年益寿的主题时,借物寓意多用松树、仙鹤、寿桃、老寿星等图案。这种借物寓意的方法,在传统剪纸中一直传承着。
用物体的特定形态来表示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剪纸艺术表达愿望的另一种方法。
如剪《心心相印》就是利用两个心形相互重叠来表达夫妻情投意合。《四季平安》以瓶底的平直来表达平稳平安之意,梅花、迎春花、荷花、菊花则代表一年四季。
《金蛇富贵》中蛇的身体形态很像用绳子串起来的一串古铜钱,所以蛇也称为“富贵蛇”,代表财富之意。《幸福绵长》是利用盘长,就是中国结、宝相结的形态弯曲迂回无始无终的特性,祝愿幸福长久永远不断的意思。
《福在眼前》用中心有孔的古铜钱来表现幸福就在面前的理想。《幸福如意》采用古代宫廷中“如意”形状的云纹,表达幸福如意的美好寓意。《扣碗》则是利用两个相互扣合的碗,表达阴阳结合的意思。
另外,许多剪纸是采用汉语词语中的谐音。比如剪纸《事事如意》就是利用“柿”与事情的“事”为谐音。《喜上眉梢》中的“梅”与眉毛的“眉”为谐音字。
《五福捧寿》是利用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为谐音字,因此剪纸中蝙蝠代表幸福。《大吉大利》中的“鸡”与吉祥的“吉”为谐音字,所以鸡代表吉利祥和的意思。
《连年有余》中的“莲”与连接的“连”、“鱼”与多余的“余”是谐音字,代表生活富富有余。《一路连科》中的鹭鸶的“鹭”与道路的“路”、莲花的“莲”与连续的“连”为谐音字,表示祝愿考生连续考试得中的意思。
《平升三级》中瓶子的“瓶”与平安的“平”、“笙”与升迁的“升”、“戟”与“级”皆为谐音字,用于祝愿职位平安升迁,仕途飞黄腾达。
《福禄寿喜》中“蝠”与“福”、“鹿”与“禄”都为谐音字,用以表达美好的祝愿。
《岁岁平安》剪纸中麦穗、谷穗的“穗”与代表时间的“岁”为谐音字,是春节常用的祝福题材。
除此之外,我国的剪纸艺人还常用特定的事物来寓意所要表达的内容。
如剪《狮子绣球》,这就寓示着“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的美好愿望。剪一个长着两个头和一对翅膀的鸟,寓意着夫妻双方在工作和生活中比翼齐飞的意思。
《老鼠偷葡萄》《鱼钻莲》就意味着男女结婚生子之意,老鼠、金鱼寓意男性,葡萄、莲花则寓意女性,因为葡萄和莲花可结子,即生育后代。
《凤凰戏牡丹》《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和睦。《松鹤延年》用松、鹤组合在一起寓意长寿的意思。《喜洋洋》中的喜鹊寓意喜事,民俗中认为喜鹊是报喜鸟,能预报喜事。
传统剪纸在创作手法上还常将借物寓意、符号表意、谐音取意等结合来表达不同的主题思想。
表现吉祥如意的,如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吉庆有余、鱼跃龙门、五子登科、三阳开泰、一帆风顺、平安吉祥、四季平安等。
表现延年益寿的,如松柏常青、鹿鹤同春、松鹤延年、仙鹤蟠桃、寿比南山、龟年鹤寿、耄耋富贵、祥云鹤芝、五福全寿、八仙祝寿、麻姑献寿、齐眉祝寿、福寿双全、南极仙翁等。
表现纳福招财的,如连年有余、丰年献瑞、五谷丰登、福禄喜庆、五福同庆、迎祥纳福、天官赐福、招财进宝、金玉满堂、五路财神、福如东海、宝聚财丰、招财童子、和气生财等。
表现婚恋祝福的,如鸾凤和鸣、鸳鸯交颈、燕侣双飞、龙凤朝阳、龙飞凤舞、龙凤双喜、花好月圆夜、花开并蒂、凤戏牡丹、竹梅双喜、如意莲花、鹊桥相会、和合如意、百年好合、鸳鸯登莲等。
表现祈子继嗣的,如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天仙送子、鸳鸯贵子、莲花育子、金钟扣娃、娃变童子、榴开百子、鼠吃葡萄、鼠登烛台、鼠吃南瓜等。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