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工帽子的做法如下:
1、准备好制作手工帽子的材料。
2、取两根扭扭棒交叉放在一起。
3、用一根扭扭棒把交叉的两根扭扭棒固定住。
4、六根辐射状的扭扭棒。
5、用其中一根一上一下绕着其余五根编。
6、编至冒顶所需要的大小。
7、把五根扭扭棒弯折下去。
8、继续按照编冒顶的方法编小帽子的侧面。
9、帽子侧面编至合适的高度,把五根扭扭棒折平。
10、按照上面的方法,编好帽子的帽檐部分。
11、帽檐编制完成后,把五根扭扭棒向下弯折。
12、剪掉多余的扭扭棒,稍作整理,一顶手工小帽子就做好了。
帽子的拼音:[mào zi]。
据史书《玉篇》记载:“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由此可见,巾原是劳动时围在颈部擦汗用的布。由于自然界中风沙、酷热,寒流对人类的袭击,人们将巾从颈部逐渐裹到了头上,在保暖、防暑,挡风,避雨,护头等实用功能的基础上,逐渐演变成为帽子的形式。
帽子造句:
(1)妈妈给我买了一顶帽子。
(2)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们已经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
(3)文艺批评要实事求是,不能扣大帽子。
(4)小北戴帽子时,总是把帽舌压得很低。
(5)这猝不及防的惊变,使我帽子下面的头发都竖起来。
戏曲帽壳怎么做的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材料来定型戏曲帽壳怎么做的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材料来定型
乌纱帽起初是用藤编织,以草茎为里,纱为表,再涂上漆。后来官员用乌纱帽时,由于纱经过涂漆后坚固而又轻便,于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纱帽上“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也就是帽子两侧伸出两只帽翅。
现在制作,用毛头纸多层(农村糊窗户用纸),浆糊粘合晾干,做成帽子的内胎;
外面用黑绒布幔上去,而且纱帽是分为前后两个独立的部分制作的。
纱帽翅用细铁丝拧成弹簧,窝出帽翅框架,然后用细铁纱裁成大小合适的片,用骨胶粘到铁丝框架上,喷上金色或银色漆打底色,再用硬卡纸雕刻出纱翅内的花纹,染上颜色,同样用骨胶,铁丝固定在帽翅骨架上,纠正一下形状,插在乌纱帽后面就行了。
其他盔头制作方法大概类似,王(皇)帽、帅盔、中军盔、驸马套、凤冠、大罗帽、大额子、小额子、通常,盔头全部是硬纸胎,没用纺织材料,方法也是想用硬卡纸雕出底板,用细铁纱附上去做胎。
北京、江苏,都有专门制作戏剧的盔头、头面、脚下的鞋子,靴子,彩鞋等等。有时间可以去参观一下学习学习,看一眼,就会一目了然。制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附录:
乌纱帽原来只是民间常戴的一种便帽,定为“官帽”则始于明朝洪武年间。
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是有区别的。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这两只帽翅从宋初开始逐渐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相触,很可能会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发现。
(图片摘自《百度图片》)
教程|马克笔水彩手工创意画《戏曲帽子》导读虽然新时代对戏曲科普逐渐减少,但孩子们有没有见过电视里唱戏的这些人呢,是不是总感觉他们穿的很漂亮,服装发饰总让我们眼前一亮。传统戏曲中演员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戏帽。戏曲盔头注重装饰性,常缀以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同穿着的戏装相协调。盔头是中国传统戏曲剧中人物所戴各种冠帽的统称。
准备工具 :镜面宣纸,勾线笔,马克笔,高光笔,白纸,剪刀双面胶
适宜年龄 :9岁-12岁
观察戏帽的造型和大区域勾线平涂戏帽
同色系边缘加深然后细化
用高光笔描边或者再加花纹细节更丰富
剪下来贴在镜面宣纸上
加上背景装饰完成
注:图文整理于网络 ,内容仅作为分享欣赏。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