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聊改变的问题,只不过,这一次聊的话题是,为什么你的持续投入,未必能带来持续改变,甚至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富裕是另一个国度
著名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曾经拜访一名好莱坞大亨。这位大亨头疼的问题,估计很多今天中国的富人都深有同感:怎么培养孩子。
这位大亨跟今天中国很多成功人士一样,出身相当平凡,小时候上的是公立学校,穿的是二手衣服,十几岁就开始打工,通过帮助邻居清扫街道赚钱,大学期间帮有钱的同学洗衣服,看篮球比赛只能坐很差的位置。
成长的过程里,这位大亨的父亲对他总是很苛刻。比如,他想买一双新球鞋,父亲会让他自己想办法出一半的钱。高中时,父亲就让他去家里面的废金属厂打工,可是工作实在太辛苦了。后来,这位大亨往好的地方猜,说这是因为父亲知道,他肯定受不了在这里打工,仅仅是为了逃离这样的生活,他也会想去做其他事。
大学毕业之后他去好莱坞打工,一步一步成为行业巨头,现在有了自己的喷气式飞机、住在城堡一样的房子里,开着法拉利跑车。简单一句话就是,他成了富人。
然后他就跟很多中国的有钱人一样,遇到了孩子教育的问题。
初步想想,这其实是件很奇怪的事。奇怪在两个地方:第一,如果你从一个穷孩子起家,依靠自己努力,成了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你应该对如何教育孩子这个话题很有发言权,因为你自己经历了一遍;第二,在你接受教育的过程里,穷带给你很多的限制,但你现在有钱了,理论上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里。
但是为什么富人教育孩子这个事情就变得这么难呢?
心理学家格鲁曼有一个说法。他把第一代富豪称为“富裕的移民”,就是移民到了有钱这个国家的人。既然是移民,那你遇到的挑战,跟移民到一个真实的陌生国度是一样的,新的环境、新的社会关系、新的游戏规则、新的挑战。
这些新挑战中就包括对于人类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怎么培养下一代。
比如说吧,别说是条件非常差的家庭了,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孩子,也知道不应该跟爸妈提太多物质上的要求,毕竟家里条件不允许。即使真的鼓起勇气提出来,想买双限量版的乔丹球鞋,大人也会一番讨价还价。这个过程其实是帮助孩子在理解钱的意义,从钱出发,又可以理解限制条件、工作以及经济独立等重要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个新富家庭,也就是格鲁曼所说的“富裕的移民”家庭而言,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很难完成。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已经没有办法再跟孩子说,咱家买不起,这东西对咱们这样的家庭而言太贵了。但是他们又不知道该怎么来拒绝孩子。因为稍微懂点事的孩子,都知道父母开着保时捷、玛莎拉蒂意味着什么。
这时候,理想的状况应该是,爸妈坐下来跟孩子讲,咱们家确实可以买你想要的东西,但是爸妈不会给你买,因为爸妈觉得这不符合咱们家的价值观。接着爸妈就需要跟孩子讲一下什么是这个家庭的价值观,以及为什么孩子就要接受这套价值观。整个过程需要父母态度认真、沟通能力强,还能逻辑自洽。你想想是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倒U曲线
一个“富裕的移民”家庭,不仅仅是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的挑战。格拉德威尔还引用了学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研究发现,家庭幸福感不会按照财富的增长而线性增长,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不会越有钱就越幸福。在财富增长的过程中,有一个转折点,超过了这个数字,赚到更多的钱,就不会给家庭成员带来更多幸福感。研究人员统计,这个数字在美国是年收入7.5万美元,大概在人民币50万左右。 具体数据不重要,因为我相信它会跟据城市、国家和时间点变化。重要的道理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个临界点,更多的钱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幸福感,不会让你做事情,比如教育孩子变得更容易。
换句话说,如果画出一条曲线,纵轴是教育孩子难易程度或者幸福感强弱,横轴是财富多寡,这条线不是一条单纯向上的曲线,钱越多教育孩子就越容易、幸福感越强,而是一个倒U形曲线。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图片,你可以点开来看看。
这条曲线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钱越多教育孩子就越容易,幸福感越强;第二个部分,过了某个点之后,钱变多了,但教育孩子并不会变得容易,家庭幸福感也不会增加,这是曲线中平坦的部分;然后进入最糟糕的第三部分,在这个阶段,你做得更多或者拥有更多的钱,反而会带来幸福感的下降,事情难度的增加。
我很喜欢的另一位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他在跟人合写的一篇文章里就提出,倒U曲线这个现象不仅仅是局限在个别领域,而是普遍化的。用格兰特的原话就是:“在心理学领域,人们发现X可以让Y增加到某个点,之后又会让Y变少。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完美的,那些高成本的积极措施、规定和实践,很可能已经开始对收益施加反作用了。”
班级越小越好吗
倒U曲线还出现在另一个大家可能会很关心的领域,那就是学校班级大小。
理论上讲,小班授课肯定是好于大班授课的。因为班级的人数少,老师分配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注意力就越多,也就越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进度。最极致的当然就是一对一的教学。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同学勤工俭学,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给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做家教。家长相信一对一开小灶辅导作用大。现在不少网课平台也会把小班教学甚至一对一教学作为一个卖点。
比如在美国,为了追求小班教学,美国政府就投入了大量资源。从1996年到2004年之间,美国新增了25万名新老师,投入了几十亿美元。但是对学校和老师的投资都有一个滞后效应。等到学校建成、大量合格老师被培养出来,很可能上学的孩子的数量已经没那么多了,这时候出现了每个班级孩子都不多的情况。这个情况就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去看一看班级大小跟孩子学习成绩好坏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格拉德威尔发现,有一个经济学家霍克斯比(Caroline Hoxby)真的做了这项研究。她研究了美国一个州的小学生成绩数据,结果,她没有发现班级大小会影响孩子成绩。格拉德威尔还去找了更多的研究,一共有几百项,其中有15%的研究者认为,学生确实是在小班里成绩更好;有20%的人认为,班级大小不会影响孩子成绩;其他的人有点和稀泥,他们认为或多或少会有差异,只不过差异不明显。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同样是,这是一个倒U形的世界。格拉德威尔在书里没有给出班级规模的临界点,但他拿以色列举了个例子。以色列的教育系统有一个规则叫“迈蒙尼德规则”,这个规则规定,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40个人。如果超过40个人,就必须分成两个班级。所以以色列就会出现38个人的大班和少于20个人的小班,这时候就会出现成绩的差别。38个人可能是太多了,但是少于20个人之后,就进入到了一个适度规模,再进一步缩小班级规模,就不会带来教学效果的提升。
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第一个解释是,过大的班级,确实会让老师的负担更重,比如批改的作业更多,跟每个孩子交谈的时间更少。这时候缩小班级规模是有用的。但是,在进入到规模适度的状态之后,班级规模继续缩小,老师的教学方法却没有变化,没有投入更多心思,只是单纯的工作量减少了。
第二个解释是,不能忽略了大班的优点。班级太大,会让老师负担过重,跟孩子交流时间变少。但是班级过小,学生数量太少,孩子们就缺少了同龄人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氛围。这个情况下,老师面对的很可能是一个差生联盟。
格拉德威尔去采访了很多美国和加拿大的老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班里学生人数超过30个,那学生和老师关系就会疏远;最佳人数应该在20个人左右,这样班级的氛围会很活跃,讨论也很积极;但是如果更少,比如到12个人,老师就有可能失去对班级的把控力,孩子们会过于亲密,因此会失去独立空间,更加趋同。
好,最后一个问题,那为什么有些昂贵的私立学校,除了把自己的硬件设施比如足球场篮球场音乐教室等作为卖点之外,还要主打人数非常少的小班教学呢?
答案是:这些学校其实考虑的是打动孩子的父母的。因为替孩子选择学校的是父母。就好像宠物用品的广告,是拍给像我这样的猫奴看的一样。它不需要说服我们家猫,只需要打动我。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改变不能一直稳步持续下去?答案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倒U形的世界,当你的投入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会再能带来相应的改变,甚至有可能带来副作用。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调整资源投入以及自己的心态。如果有人再忽悠你继续投入,那你就要小心了。
——《邵恒头条》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