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折纸知了做法

 魔术铺   2023-04-29 05:06: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如何折纸知了做法

知了折纸算书签吗可以当做书签。拓展:知了折纸的方法如下:1、将准备好的纸张裁剪成合适大小的正方形,并沿箭头方向按虚线对折。2、沿箭头方向按虚线两角斜折,折出翅膀。3、把上面的角沿箭头方向按虚线折下。下一个角也沿箭头方向按虚线折下。4、翻过来,两边沿箭头方向按虚线斜折。制作完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3、初步了解知了的小常识。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教师自制关于知了的《是谁咬死了果树》童话ppt课件,知了标本(每组一个),知了的图片。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课前一起上网寻找与知了有关的图片,并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一些知了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等知识。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引出问题

1、师: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知了?知了长什么样子?

2、出示知了标本。“你们知道知了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它有什么特点呢”

(给幼儿自我展示的平台,然后出示相关图片,告诉幼儿知了的身体是由头、胸和腹组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对透明的翅膀,尖尖的细管是它的嘴,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二、观看《是谁咬死了果树》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知了

1、请幼儿观看课件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个童话,你知道是谁最终害死了果树呢?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知了吸取了树根的汁液)

师:小朋友们很聪明,知了在吸取汁液的时候就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所以它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害虫)

师:那为什么有的知了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2、再次出示雌知了和雄知了的图片,进一步进行比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有的肚子上有两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圆叫发声器。有发声器的才能叫,是雄知了;没有的是雄知了,不会叫。

(在自由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孩子的支持者与引导着,通过开放式的提问使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知了的特征及生活习惯有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延伸:

可组织幼儿制作相关工具,去户外粘知了,通过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加对知了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有关知识,知道知了的发音器官。

2、通过折纸活动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征。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和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知了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手工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位昆虫宝宝,你们猜猜它是谁?

2、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回答。

3、师:这节我们学习肚子唱歌的知了。

二、探索发现

1、师:请幼儿观察知了是什么样的。

幼儿:翅膀是透明的,

头下面有一根长管,

这个细管就是它的嘴。

2、师:猜猜他们吃什么?

幼儿1:它吃树叶。

幼儿2:我猜它吸树干里的水。

3、师:知了都会叫么?

幼儿1:都会叫。

幼儿2:不都会叫。

师:为什么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呢?

看课件,请幼儿观察比较。

幼儿:有的肚子上有个半圆,有的没有。

师:这个半园叫发生器,有发生器的才会叫。

师:知了有公有母的,有发生器的是公知了,没有发生器的是母知了。

三、动手操作

1、请幼儿折纸知了。

2、展示幼儿作品。

四、小结

师幼共同总结知了的外形特征:知了有的会叫有的不会叫,发生器在肚子上。

教学反思:

折纸活动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形式,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发展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概念。

小百科:蝉(学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颈喙亚目-蝉总科(同层次的有:角蝉总科、沫蝉总科、叶蝉总科、蜡蝉总科)的唯一一科。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3

一、说一说:知了

1.课件:播放知了的叫声

提问: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图片:知了,让幼儿欣赏。

3.教师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谁做得对

1.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

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三总结

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鸣叫特点。

2、懂得在别人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课件《夏天的知了》。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知了1、教师打开课件片头画面。

教师点击知了:小朋友,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2、教师播放知了视频,让幼儿欣赏。

3、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会发出吱吱的鸣叫声。

二、欣赏儿歌:知了

1、老师念儿歌,请幼儿整体欣赏一遍儿歌。

2、教师:小朋友,为什么说"知了真不好呢?"

3、教师:因为知了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知了、知了",所以我们以为它在说"知道了"呢!

三、评一评:谁做得对1、教师点击呈现课件中的四幅画面。

教师:小朋友,妈妈在睡觉的时候,知了总在吵,知了不好。那你们看看下面的几幅图里,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谁做得不好,谁做得好呢?

2、教师逐一点击四幅画面呈现动画,请幼儿判断: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吗?

3、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小红花拖放到做得对的画面中,验证正误。

4、总结: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不能学夏天的知了,应该安静地做事,不打扰别人睡觉。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知了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知道自己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要老实承认。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说一说:知了教师出示知了的图片。

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时候?

你们知道知了是益虫还是害虫?它吃什么呢?

教师小结:知了又叫"蝉",是夏天才有的一种昆虫。它一般生活在树上,靠吸食树的汁液为生,是一种害虫,但是它的壳却可以用来做药!

2、学习儿歌《知了先生》

教师朗诵儿歌《知了先生》,幼儿欣赏。

提问帮助理解:知了先生坐在柳树上说了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了先生回答对了小牛的问题了吗?它真的是世界上一切都知道吗?

如果别人问你一件你不知道的事,你怎么回答?

3、幼儿学念儿歌。

改编儿歌,将儿歌改编成故事,并续编结尾。

活动延续:

手工"知了"儿歌:《知了先生》

河边柳树绿油油,知了先生坐上头。

知了、知了,高声叫,世上一切我知道。

小牛走来问知了,秋天何时才能到?

"知了、知了,我知道!春天过完秋来到。"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新字、生词,积累词语如“十分羡慕”等。

2.运用“读一读段落,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有感情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知了失败的原因。

3.通过与知了的对话,引导学生明白只有目标,没有努力,是不会成功的寓意。

教学重点:

运用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训练运用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正音: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

2.认读词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1.学飞前的小知了是一只怎样的知了。学习运用读、画、圈、谈理解的阅读方法,走近知了的内心,理解知了好学、有目标。

2.运用阅读方法,自己尝试理解学飞时的知了是怎样的。巩固阅读方法,走近知了内心,进行朗读等训练。

3.放手理解学飞后的知了是怎样的。走近知了的内心,完成朗读、表达等训练。

四、总结寓意。

板书设计:

前:好学 有目标

时:怕艰苦 很不认真

liao 不耐烦 又自满

知了学飞 后: 懊 悔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夏天到,知了叫,对夏天树上知了的鸣叫感兴趣。

2.感知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想象知了的叫声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3.学习运用象声词仿编诗句。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夏天到,感知儿歌的韵律和节奏,想象知了的叫声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活动难点

感知儿歌的韵律和节奏,学习运用象声词仿编诗句。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夏天真热》;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知了”的图片,引发幼儿对知了的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动物?

这是一种昆虫,它的名字叫“知了”。

二、教师朗诵儿歌,幼儿理解诗歌。

1、教师朗诵儿歌第一遍,提问:

知了为什么不停地叫?

知了在什么地方叫,怎样叫?

儿歌说怎样的天,怎样的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知了的叫声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知了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2、教师完整朗诵第二遍。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念前半句,幼儿念后半句“知了知了”。

2、幼儿看着书上的“知了”,完整朗诵儿歌。

四、仿编其他昆虫的叫声。

1、播放夏夜的虫鸣蛙叫,让幼儿聆听。

2、幼儿尝试仿编诗句。

3、你听到了什么在叫,怎么叫的?

4、幼儿按儿歌的韵律说出叫声,如“咕呱咕呱”,“蛐蛐蛐蛐”。

5、教师和幼儿对念仿编儿歌

教学反思:

“知了”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结构简单的儿歌。其中的象声词是幼儿非常感兴趣也十分容易掌握的内容之一。我抓住幼儿对象声词的兴趣点导入,请幼儿听听是什么东西在叫,引出知了,再请幼儿仔细观察知了的外形,从而引出问题“知了为什么不停地叫?”引发幼儿的讨论与思考。孩子对自然界的动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他们接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熟悉但又不很了解的动物。

通过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对昆虫也不是很了解,还远远不能回答幼儿所有的问题。在课堂中,最最后环节让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幼儿提出了很多昆虫,当他们问起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可见我应该在课前查阅一些常见昆虫的相关知识

小百科: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类昆虫,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重点难点:

1.欣赏有儿歌,体会适意,悠闲、快乐的生活情趣。

2.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知了》。

2.CD:《知有感情的朗诵儿歌,感受夏天的愉快。

3.学习单:《知了》。

4.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

一、播放CD,请幼儿欣赏儿歌,感受知了的意境。

1.诗歌中提到的知了是谁?

2.知了是蝉的另一个名字,也是它的叫声,你觉得儿歌中的这么多,知了是什么意思?

3.听了儿歌,你想象中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中的`色彩是什么样的?

二、请幼儿运用画笔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在学习单上。教师在幼儿创作之后,进行分享,请每一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试着边看自己创作的画面边朗诵儿歌。

1.图中画了什么?

2.这副画有哪些地方和自己的作品相似?

3.你看着这幅画有什么感觉?

三、幼儿分组朗诵儿歌,一组念每一段的第一句,还有一组念知了知了,教师引导幼儿将每一段的知了念出不同的感觉,特别是最后一句,要念得轻一些,慢一些。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9

活动说明

我们闵行区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过程中,培植了许多小树林。这些树林是幼儿开展野趣活动的好场所。我们把幼儿带到小树林,开展“捉知了”活动,把“攀爬、投掷、跨越、奔跑”等体育项目串成充满野趣的游戏,孩子们一个游戏接着一个游戏玩,体验到了在大自然中运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促进跨越、投掷、攀爬等动作的协调发展。

2、培养合作、勇敢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小树林的管理人员联系好。

2、提前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如给幼儿穿运动装、运动鞋等。

3、老师去小树林进行实地观察和准备:(1)排除安全隐患。(2)将若干“知了”卡片投放在树上:“小知了”贴在树身的低处:“中知了”放在较高处的树杈上;系在最高处的、幼儿可以攀爬的树枝上。

4、带好常用药品和若干沙包、纸团、纸飞标、小口袋。

5、知识经验准备:之前在活动区投放过有关知了的图书。带幼儿玩过“穿树林”游戏。

活动过程

一、“穿树林”游戏

1、到了小树林后,幼儿自由结伴玩“穿树林”游戏,目的是热身。(1)选定一片树林,绕每一棵树走一走;(2)在树林间蛇型避让跑一跑;(3)互相追逐跑。

2、交流在树林里玩的感受,引出“捉知了”的游戏。

二、“捉知了”游戏

幼儿每人一只捉知了的小口袋,逐步提高“捉知了”的游戏要求。

1、幼儿跨越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捉“知了”,比一比谁捉的“知了”多。此环节捉的是“小知了”。由于贴在树上较低的位置,幼儿都能捉得到,但要捉得多,需要克服困难,跨越一条条小垄沟,穿梭在树林里寻找。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跨越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捉“知了”,交流谁捉得多。

(2)重点交流跨越小垄沟的动作。

2、引发幼儿用投掷物帮助捉“知了”,看看谁捉“知了”的办法好。此环节捉的“中知了”放在位置较高的树杈上,需要有辅助物的帮助才能捉到,如沙包、纸团、纸飞标以及树林中的其他资源等,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创造性玩的过程中,发展投掷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采用投掷方法捉“知了”。

(2)重点交流如何采用正确的投掷方法捉“知了”。

3、鼓励幼儿大胆攀爬捉“知了”,看看谁的本领大。此环节捉的系在树上最高处,需要攀爬才能捉到,目的是培养幼儿合作、勇敢精神,发展攀爬等动作。

(1)幼儿自由结伴攀爬捉“知了”,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重点交流怎样安全攀爬上树捉。

4、幼儿清点捉到的大中小“知了”数量。

活动反思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关注孩子所关注,能从中埔捉到有利于教育幼儿的信息。最近看到幼儿户外锻炼时一直在谈论瓢虫。鉴于此,我知道孩子们对瓢虫很感兴趣,于是,我着手这次活动的准备。

幼儿园中班教案《知了》 篇10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知了声声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情绪。

2、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通过反思评价歌唱中的困难与不足,逐渐形成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品质。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接唱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知了,有玩接唱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与歌词匹配的图片,道具“知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人,引出知了歌唱的故事

2、倾听范唱,形成稳定听觉表象

(1)是谁在唱歌?你还听到唱了什么?

师:“歌里除了知了,你还听到了谁?它在干什么?”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2)幼儿在反复倾听后,逐步完善歌词,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师:“还有些歌词藏在我们的歌曲里,我们再来听一听。”

(3)看看黑板上的图谱,我们的歌词都找出来了吗?怎样才能检查顺序是否正确呢?

(4)幼儿验证歌词图谱顺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反思,知道用再次倾听边歌唱边排图的方法,检查歌词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对图谱内容的再次理解和消化。

3、接唱游戏:(2-3遍)

(1)师:“歌里唱了这么多内容,小朋友都能记住吗?都会唱了吗?那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接龙唱好吗?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

(2)“接下来请一个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接唱歌曲,谁愿意来挑战?”

(3)反思性学习过程(贯穿在每一次接龙游戏后面)

(4)小朋友们刚刚配合演唱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你们能试试自己完整的演唱吗?

3、游戏“小知了找朋友”

小知了听到了你们动听的歌声,现在要出来找朋友了,谁唱得好就会吸引它飞来哦!(每张小椅子下面提前隐蔽的点好一只“知了”)歌曲结东停在小椅子后面,幼儿开始找知了。

有一只特别的“知了大王”我们还没发现呢,我们再试一次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幼儿开始找知了,发现知了大王的小朋友寻找礼物。

4、放松游戏(老师吹奏陶笛,幼儿演唱歌曲)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59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