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塞屁股的栓(什么是灌肠退热)

 魔术铺   2023-01-08 18:38:02   0 人阅读  0 条评论

当小孩发烧的时候,相信是很多家长焦急担忧最多的时候,小孩一发烧,家长就慌了,匆匆忙忙的往医院或者诊所赶,害怕多烧一秒就能把孩子烧出什么大病似的,甚至在很多家长的强烈要求下,要求医生用最快的方法把孩子的体温降下来,对于很多小县城的家长朋友,相信很多都给孩子使用过灌肠退热的方法,这个退热的方法确实能让大多数的患者迅速降温,但是,对于这个国家权威机构从未出具规范性文件的退热方法,仍会有少数患儿在使用过灌肠退热的方法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导致严重的肾衰竭危及生命。那么,灌肠退热的方法到底能不能使用?该在什么时候使用?小孩发热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正确治疗呢?

什么是灌肠退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肾衰竭,儿童发烧如何治疗

半岁女婴灌肠退热导致肾衰竭

什么是灌肠退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肾衰竭,儿童发烧如何治疗

相信很多朋友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180天大的男婴小游突然发高烧,家长便把孩子送往当地村卫生室。医生诊断后采取中药灌肠的方式,试图给宝宝退烧。可结果烧没退成,病情反而越来越严重。见势不对的父母,果断抱着孩子赶往武汉儿童医院就诊。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副主任王医师介绍:“孩子送来后心脏、肾脏、包括肝脏的状况非常不好,肝功能上几百,正常的情况下只有几十而已。”目前,孩子的肾脏功能很难恢复,必须要依靠腹膜透析给他持续治疗,将来宝宝还可能要面临肾移植。经过治疗的小游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需要每次十多个小时的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据医生分析,加重孩子病情的很有可能是“灌肠退烧”所致。王医师表示,在临床上,像小游这种因灌肠导致肝脏损伤的情况不在少数。“因为有一些药物通过灌肠治疗一样会进入到血液里面,而且有可能当地使用的是比较大的剂量,就造成了肝脏、肾脏、心脏的损伤。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很多家长以为灌肠退烧=退热栓,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到底什么是灌肠退热?

什么是灌肠退热法:

什么是灌肠退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肾衰竭,儿童发烧如何治疗

对于灌肠治疗疾病,从中国古代就由来已久,早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记载“大猪胆汁一枚, 泻汁, 和少许醋, 以灌谷道内”开创了中药肠道给药的先河 。中医学认为, 大肠具有传化糟粕 、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通过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 对于肺部的疾病,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 , 通过经脉复归于肺, 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 , 从而达到整体治疗作用。所以,通过古人的传承,灌肠治疗运用到现在。

所谓的灌肠退烧,就是把药物使用针管或者导管通过肛门注入进直肠,以此来达到治疗目的。现在很多使用的是生理盐水或者是中药液体灌肠,因为盐水本身可以带走部分热量有助降温,另外灌入一些中药,比如很多常用的银黄灌肠剂,这里面就含有金银花、柴胡、黄芩这些中药,具有退热、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按照药理来说,药液经过肠道吸收,确实有退热的功效,能规范操作,把握好药量,对于孩子退热是有好处的。

如何正确使用中药灌肠治疗:

什么是灌肠退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肾衰竭,儿童发烧如何治疗

对于中医中药治疗,灌肠治疗同样要通过辨证论治,根据小儿的发热的原因、发热的特点对应治疗。我们看到很多地方的灌肠液体一直都是用的同一种液体,有些人使用有效,但是有些反而会加重病情。小儿中药灌肠治疗我们要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 讲求辨证施治。例如, 感冒病人如有怕冷发热, 怕冷比较明显, 鼻流清涕, 舌苔薄白, 小便色白等症状, 这是风寒感冒;如果感冒病人有发热怕冷, 发热比较明显, 咽喉肿痛,小便色黄, 舌苔薄黄等症状, 那就是风热感冒。前者当用辛温解表的药, 后者应用辛凉解表的药。 否则不但无效, 还可能有害。小儿中药灌肠还要注意各种中成药的功效、使用要点等, 选择用与病情相适合的中成药, 才能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如清开灵注射液是由板蓝根、金银花、山栀子、水牛角等 一些寒凉药组成, 其功能是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用于热病症状。但中医的热毒并非是西医的感染, 痰也并非病人所咳吐的痰, 所以不可盲目搬用。再如双黄连注射液, 也是寒凉药组成, 主治热症。 如病人只受点风寒并怕冷, 就不是适应症了。还有黄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由温热药 组成, 用于体虚久病、畏寒肢冷、休克等病 证。如用于体健者或发热病者就是犯大忌了。正确使用中药灌肠要根据病情开方用药,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根据现在大多数地区来说,这一块还是没有达到的。

除开用药的区别,灌肠退热还可能导致的危害:

1、小孩肠道脆弱,容易造成损伤。因为小孩的肠道非常脆弱,如果操作不规范,轻则损伤粘膜,重则还会导致肠道穿孔。

2、操作不规范。因为我国并没有关于灌肠退热的相关教材,国家权威机构也从未出具规范性文件。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操作上的问题,操作不规范,容易造成孩子的损伤。

3、药品类型不统一,剂量不容易控制。因为对于灌肠退热,国家没有相关教材关于灌肠退热的具体用药和相关剂量的限制,所以就会导致各家用药不一样,甚至有些药品会有很大的副作用,并且灌肠后一些药物还是会流出来,医生也无法准确判断孩子究竟吸收了多少。一旦用药过量,就很容易损伤孩子肝脏和肾脏。

4、过敏反应。灌肠退烧不像打针那样需要做皮试,对于很多药液通过直肠吸收的方式会不会发生过敏反应都是未可知的,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5、导致感染。因为肠道内含有很多细菌,有可能会随着滴入液体进入肠道深处,造成污染。如果灌入抗生素有可能杀灭肠道内的有益菌群,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导致继发性感染而腹泻等。

所以,对于没有明确技术规范和严格要求用药用量的地区,建议谨慎使用灌肠退热的方法,虽然可能有效果,但是可能发生的危害也有很多。对于小孩发热的治疗方法还有很多,口服药物、注射药物、物理降温等等很多都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对于孩子发热,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小儿发烧的原因,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

什么是灌肠退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肾衰竭,儿童发烧如何治疗

发热只是症状表现,提示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生病了,但发热未必就是生病。引起小孩发热的原因很多,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就是我们常说的肺炎、感冒之类,或是中暑也会引起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出牙、预防注射、水分摄取不够、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哭闹、蛋白质摄入过多等生理性因素、外在环境影响也会引起发热。治疗发热,一定要找到发热的原因,才能解决根本,如果一味退烧,过度治疗,反而容易中断人体的抗感染机能,使机体不能有效产生免疫。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发热会“烧坏脑子”。其实,所谓“烧坏脑子”,大多是因为本身的疾病比如脑炎等引起发热,但是一般低中度的发热本身并不会造成脑部的损害,除非是持续超过40℃高烧。

孩子发热该如何选择治疗:

1、当患儿发热不超过38.5℃,且会哭、能玩,哭声婉转,精神状态、胃口、活动都正常,可以暂时不吃退烧药,多喝水,补充维生素,根据是否寒战或出汗,及时增减衣物。现在不提倡给小孩使用酒精擦浴降温,因为可能会通过肌肤吸收而造成酒精中毒。可采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浸湿毛巾,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以微红为适度,利用水的蒸发带走大量的热,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最好不去幼儿园或学校,在家护理,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

什么是灌肠退热,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肾衰竭,儿童发烧如何治疗

2、当患儿发热超过38.5℃,且持续高烧不退,或发现患儿的肌肤苍白或紫绀,待体温正常后也出现精神疲软、对周围环境反应降低、难以清醒、动作减少、无微笑、呼吸急促无力、哭声尖细虚弱、关节肿胀、脱水等症状时,就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另外,小于3个月的发热患儿,体温超过38.5℃的36个月患儿及发热伴有寒战的患儿,都需及时就诊。

发热是我们人体的应激反应,对于孩子的发热,父母不要过于紧张,降温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急着使用灌肠退热等方法,把患儿的体温降到正常范围,这样并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容易导致孩子再次发烧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误治疗。发热只是某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一个单一症状,烧退下来只表明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但并不等于疾病痊愈。我们要找到病因,只有祛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发病基础,才意味着疾病治愈。#头条健康# #发热# #小孩# #健康科普排位赛#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58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