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书愿
前天下午,3岁的儿子午睡了两个多小时还迟迟没动静,我便进房间去瞧了瞧状况。
谁知他已经醒了,坐在床上,手里捏着他的小鸡鸡,看见我进来,还跟我说:“妈妈,摸小鸡鸡真舒服!”
幸好我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母亲了,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答。
记得老大小的时候,也曾玩过类似的“游戏”,并且“更胜一筹”:不仅把玩自己的隐私部位,还拿我的手机拍照……
一开始我真是被吓得不轻,生怕孩子是性早熟。
后来通过学习关于孩子性教育的一些书籍才发现,原来这些现象太正常了。
很多时候,是家长们不正常的反应,让孩子走了弯路。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想起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的一个求助帖:
一个女孩小时候喜欢玩类似于“骑枕头”这样的游戏,觉得很舒服。
有一次她在房间一个人玩得正“享受”的时候,奶奶进来了,看见她的样子,露出很鄙夷的神情说:“你一个女孩子家的,知不知道羞耻?”
那时候的女孩似懂非懂,她不知道奶奶为什么这样说,但却记住了原来自己的行为是件不好的事。
奶奶的一句话,就这样在这个女孩幼小的心里,根植了“性羞耻”的概念。
女孩后来再也没有骑枕头,当她慢慢长大,了解到关于性的知识时,仍然认为那是一件肮脏的事。
很为这个女孩惋惜,假如当时奶奶的态度能够柔和一些,她便不会有这样的困扰。
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性快感”,特别是对于3—6岁处于性蕾期的孩子来说,抚摸、玩弄外生殖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有“性快感”并不等于性早熟,6岁以前,因为孩子身体发育很快,体内激素波动,会产生一些类似于青春期的性萌动,但是这些行为在6岁以后就会自然消失。
所以父母大可不必担心,如果正好碰上宝宝“自慰”,家长正确的做法是:
自然地询问,检查是否有身体不适
“宝宝,你在干什么呀?是哪里不舒服吗?”
如果孩子没有不舒服,并且家长也未发现孩子身体异常,那么就可以让他自己“玩会儿”。
不大惊小怪,不做负面的强化
有的孩子原本可能只是一时好玩,但被父母一惊一乍之后,就越发不可收拾了。
其实在孩子眼中,生殖器跟眼睛、鼻子、嘴巴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身体器官而已,他觉得舒服就摸一摸,父母的平常心才能够让孩子顺利展开性蕾期的好奇和探索。
不呵斥、不扭捏,这不是什么不好的事
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大大方方地回答,如果一时没准备好,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不太清楚,等查询资料后再解答他的问题。
千万不能敷衍,更不能训斥,以免在孩子心中留下对性的误解。
先满足好奇心再强调隐私
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好奇从8个月就开始了,所以男孩子会出现摸小鸡鸡的现象,女孩子也可能会去探索自己的私处。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一名3岁女孩在独自玩耍时往自己阴道里面塞东西,到医院一检查,竟然发现了3粒纽扣电池和1只小弹簧!
这样的案例并不算稀奇,儿童教育专家胡萍老师就碰到过很多类似的求助:
有个女孩把生日蜡烛塞进了阴道里面,她的医生妈妈特别紧张,因为她就曾见过往阴道塞东西,导致处女膜破裂的病患;
还有的女孩塞发卡,或者洗澡时发现尿尿的地方有个“洞”,吓得问妈妈怎么办。
这些情况其实都是孩子在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探索,而孩子的好奇心还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身体,他们还会对别人的身体产生好奇:
为什么他有小鸡鸡,我却没有?
为什么妈妈会有乳房,我却没有?
我的身体跟爸爸的身体为什么不一样?
2-4岁的宝宝,尤其对他人的身体感兴趣,但这样的好奇往往得不到满足。
很多父母为了防止孩子受到性侵害,非常注重隐私教育。他们告诉孩子,那些重要的地方是不能给别人看的,当然你也不能去看别人的。
但孩子的好奇心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性教育读本《善解童贞》这本书中指出:孩子在4岁前,父母要满足孩子对裸体的好奇心,不要过分强调隐私教育。
作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对父母从来不让孩子看成人的裸体,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孩子就会变坏。儿子3岁时偷看父母洗澡,被发现后一顿打骂。
这个男孩6岁的时候,母亲生了个妹妹,男孩对妹妹的身体格外感兴趣,看妹妹小便,帮妹妹换尿不湿,偷偷摸妹妹阴部。父母发现后,进行了阻止,但男孩仍然不放过任何机会接触妹妹的阴部。
一天,妈妈发现男孩当着妹妹露出了自己的生殖器,后来发展到当着家人、外人的面暴露生殖器,妈妈这才着急地进行求助。
其实,这就是孩子在3岁多就该结束的心理发展过程,因为父母的阻碍,到了6岁多还没能结束。
孩子被压制的对身体的好奇,最终通过一种病态的方式进行了表达。
自然引导:抓住可教时刻
随着开展性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家长渐渐明白了性教育的重要性,也能够接受性教育越早越好的观念。
但真正具体到落实的时候,很多家长还是觉得尴尬得开不了口。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
一个父亲从来没有跟孩子谈过性,平时就连看电视有亲吻的镜头都会立刻换台。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亲意识到需要跟孩子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于是有一天他严肃地把儿子叫到跟前,结果支吾了好半天,脸憋得通红,都没说出来一个字。
其实,性教育完全没必要这么正襟危坐地进行,对于0-6岁的孩子,尤其如此。
《从尿布到约会》的作者黛布拉▪哈夫纳提出过一个“可教时刻”的概念,她说:性教育的开展需利用生活中的“可教时刻”和“黄金机会”,这远胜于等着对孩子进行一次“严肃的性谈话”所起的作用。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样的“可教时刻”有很多:
比如孩子问“我从哪里来”的时候,跟孩子一起洗澡的时候,看绘本的时候……
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公号就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天,儿子拿着一个红色正方形的小袋子(避孕套)问爸爸“这是草莓糖吗?”
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爸爸淡定地说:“这是避孕套,也叫安全套,不是吃的,是用的。”
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怎么用?”
“套在我们的生殖器上,生殖器就是阴茎,我们生孩子的器官,一般叫他小鸡鸡……”
图片来源:武志红,看见心理漫画团队
可见,如果父母都能够这样自然而然地跟孩子谈论性,那么家庭的性教育一定不会差。
儿童大王郑渊洁曾说过:对孩子应及早进行性教育,最晚不能超过3岁。
希望父母们都能抓住这样的“可教时刻”,跟孩子坦诚相待,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告诉他们:
我们这一辈曾经羞于启齿的事情,其实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 End -
作者:张书愿,洞悉人性的心理学爱好者。人生是一场用心的体会,愿你我都能甘之如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