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曾播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一个年仅18个月宝宝在服用维c泡腾片后丢了性命,原因竟是家长错误的喂药方式所致!
泡腾片属于特殊剂型,需要先将其放进水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到水中、气泡消失后再服用,而这位家长竟直接将泡腾片放入了孩子的口中,泡腾片在遇水后发生了泡腾反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从而引起了孩子窒息死亡。
因为家长的无知引发了这场悲剧,实在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邀请了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李静远为家长们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儿童用药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种常见的儿童用药方式
1.口服
是最方便、最安全、最经济的给药途径,但影响因素较多,剂量不如注射给药准确,特别是吞咽能力差的婴幼儿受到一定限制。幼儿用糖浆、水剂、冲剂等较合适,年长儿可用片剂或丸剂,服药时要注意避免牛奶、果汁等食物的影响,小婴儿喂药时最好将小儿抱起或头略抬高,以免呛咳时将药吐出。病情需要时可采用鼻饲给药。
2.打针与输液
打针、输液比口服给药奏效快,但对小儿刺激大。肌内注射时药物的吸收与局部血流量有关,要充分考虑注射部位的吸收状况,避免局部结块、坏死,如使用含苯甲醇为添加剂的溶媒会导致臀肌挛缩症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上多选择臀大肌外上方,但注射次数过多可能造成臀部肌肉损害,需加以注意。
输液常在病情危重抢救时用,平时多采用静脉滴注,静滴可给予较大容量的药物,应根据年龄大小、病情严重程度控制给药量和给药速度,在治疗用药时间较长时,提倡使用序贯疗法,及时改用口服剂型,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3.外用
涂抹在患处。方便且痛苦小。药物剂型多为软膏,也可用水剂、混悬剂等。用药时注意防止小儿用手抓摸药物,误入眼、口引起意外,不宜使用刺激性较大的品种。
从直肠给药。药物从直肠下部吸收,不经过肝脏直接进人体循环,所用剂型有栓剂和灌肠剂。临床应用较多的有退热药物制成的小儿退热栓剂,灌肠法在小儿应用较少,因药液在肠腔不易保留。
4.雾化
雾化是将药物制成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液滴或小颗粒,随着呼吸,药物会直接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常用于缓解治疗有喘息、咳嗽等症状的呼吸道疾病。
对比口服或静脉输液全身用药,雾化吸入起效更快、效果更好,局部药物浓度高,总体用药剂量小,仅为全身用药的几十分之一,不良反应少。雾化治疗没有太大的不适感,对儿童尤其适用,相对其他给药方式,儿童更容易配合。
口服、输液、外用、雾化,都是给药方式,需要先找医生询问和检查后诊断,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药物,家长们不要自行用以上方式用药。
实践表明,儿童容易接受的剂型是口服液、糖浆剂以及贴剂、栓剂等。一般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避免注射给药。婴幼儿以及不能吞咽药片的患儿,最好选择液体制剂、颗粒剂。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大量经过皮肤给药可能导致全身吸收过多,发生中毒反应。
药物剂型有很多,光是片剂就分有含片、泡腾片、肠溶片、控释片、咀嚼片……胶囊分为软胶囊、硬胶囊,而颗粒状的又分为干混悬剂、颗粒剂,所以,家长在给宝宝服用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剂型,因为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服用方法,一旦服用错误,就有可能铸成大错!
不同药物剂型的正确服用方法:
1.片剂
1)普通片剂
普通片剂通常用水送服即可,如果宝宝还小,不能吞咽,可用水化开后再喂服。但如果医生告诉你某种药物不能溶后再服,就应该给宝宝更换更适合的剂型或者其它药品。
2)含片
含片通常需要含在嘴里,用唾液慢慢化开药物。另外在含服完半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和吃东西,以免降低咽喉部的药物浓度,影响药效的发挥。
3)咀嚼片
咀嚼片,顾名思义就是要嚼着吃,如果医生开了0.5片等用法时,家长可以用干净的剪刀或刀片切割掉一半后,再给宝宝喂服。
4)缓释、控释片、肠溶片
缓释、控释片、肠溶片通常需要吞服,不能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否则会让药物突然大量释放,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但由于控释、缓释的技术原理不同,也有个别缓释片、控释片是可掰开的,如果你分不清,服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
2.胶囊
胶囊也分硬胶囊和软胶囊,两者的服用方法是有一定区别的。
硬胶囊是将一定的药物及适当的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用空心胶囊装起来,通常不能拆开服用。
那如果医生给开了某胶囊“0.8片”的服用方法该怎么办?你需要打开胶囊倒出1/5的药粉,再把胶囊盖起来吃。不过也有一些硬胶囊可将其粉末倒出,混和于易消化的食物中送服,但在使用这种服用方法前,最好是咨询下医生。
而软胶囊是将药物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制成。
有的软胶囊可以直接吞服,或者剪开服用,比如维生素D3、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等;但如果胶囊上标有“肠溶”字样,比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则需要整体吞服。
3.干混悬剂
干混悬剂通常为细小的粉末,很容易呛入气管,所以不能直接吞服,需用水调化混匀后再服用。
4.颗粒剂
中成药颗粒一般用水冲服即可,但是在冲服前,一定要看清说明书上标注的是用什么水冲服,是“开水”、“温开水”还是“凉开水”。而像某种孟鲁斯特钠颗粒则不能用水冲服,它必须溶于奶粉、母乳或者与软性食物混合服用。
5.丸剂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所有丸剂都是口服的,像复方丁香开胃贴里面有三颗药丸,正确使用方法是:用贴纸把药丸固定在肚脐处使用,所以家长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看清用量的单位:是“丸”,还是“支”、“瓶”等。
6.散剂
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的散剂,它的用法也是不同的,比如珠珀保婴散、回春散、小儿葫芦散是口服,而银胡感冒散是外用的,需要家长先用手给宝宝轻揉脐部约一分钟后,再将小瓶药油倒进药包对准脐眼贴上。
在给宝宝服用药物时,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家长给宝宝喂药需要注意的几点
1.喂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家长在给宝宝服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它是关于药品的详细介绍,并且里面包含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比如药品的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
如果家长在给宝宝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前,只是匆匆对一下症状,没有查看这些药品中是否有重复的成分,很可能会导致药品中某种成分过量,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如果宝宝本属于药物的禁忌人群,但却服用了,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给宝宝吃药前,一定要咨询阅读说明书。
2.安排好喂药时间
医生在开药时,通常会叮嘱家长饭前给宝宝吃或者饭后给宝宝吃,那么饭前吃是饭前多久?饭后吃是饭后多久?什么又是顿服呢?
空腹一般是指8小时以上没有进食的状态,比如第二天早饭前就属于空腹;
饭前一般是指进食前10-30分钟;
饭后是指进食后15-30分钟;
顿服是指把某种药物的全量一次性服用。比如对于肠虫清这种药物,医生经常会开具处方“2片顿服”,意思就是一下吃两片。
3.不要用果汁、牛奶等送服
为了让宝宝更容易接受吃药这件事,很多家长会把药物研碎,放在果汁或者牛奶里面来送服,这么做看上去很好,但其实不太明智,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用果汁、牛奶等送服药物,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或者吸收。比如含维生素C的果汁有还原性,含钙、铁的果蔬汁可能与药物成分结合生成另一种物质。而牛奶会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影响止泻药的药效,使铁沉淀。虽然不是全部药物都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想用这种方法,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
另外,像驱虫药、止泻药等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也是不宜和食物混在一起吃,否则也会影响药效。
文末福利来啦!!!
关注公众号(小步北京市运营中心)
可免费领取小步在家早教DEEP课
+
爸爸的选择纸尿裤!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