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们有没有发现,你家小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会经常一惊一乍的,胳膊一颤腿一蹬,有时候还会哭两声,很多妈妈会以为这是宝宝被吓到了,甚至会请神婆给看看,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来,我们来看看医生怎么解释: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大脑,不仅能接收外界的信息和刺激,同时会将这种刺激传导到相应的器官进行处理。比如我们成人听到雷声立即会对这种声音做出反应,“告诉”大脑,这是雷声,不必太担心。
但在大脑皮层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宝宝虽然接收了外界的刺激,却不能很好地将这种刺激传递给相应的器官并进行处理,反而是把这种刺激“泛化”了,也就是全身的肌肉都对这种刺激做出收缩的回应,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一惊一乍”了。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宝宝浅睡眠的时间较长也是原因之一,浅睡眠的时候,大脑皮层更容易感知到外界的刺激,并做出全身的反应,而成人的潜睡眠时间要明显减少,出现“一惊一乍”现象的几率也很少。
不过随着宝宝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这种惊跳的现象会在宝宝满5个月前消失。
如果感官刺激不足、运动不足,惊跳反射会残留,不但会影响睡眠,还会使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到惊吓,害怕尝试任何新鲜事物。
给妈妈的建议:
1、宝贝有惊吓反应很正常,不必过于担心,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会造成伤害。孩子的这种自我防预系统的开启,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2、家长们发现孩子被外界的声音吓得一颤,那这吓到孩子了没有呢? 当然有对孩子起到了影响,但因为他们启动了惊吓反应,也就自行处理好了,不需要家人们一旁帮助,这是他们自行的一种本领,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领。
3、孩子的这种惊吓反应会随着孩子长大而得到缓解(睡眠抖动一般4个月左右就会逐渐减少。),因为孩子越来越大了,他们对事物的接触和了解也就多了,懂得也就更多了,对于一些自然界的正常现象都有所了解的情况之下,孩子们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他们的安全感意识也就得到了提升,加上身体器官的成长和发育,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就跟着变强,孩子对像家禽等动物的叫声,打雷、下雨自然界的声音,也就不会再出现惊吓反应了。
温馨提示:
如果惊吓反应影响了孩子的睡眠,妈妈可以将宝宝的胳膊放进小包被里,轻轻的包裹起来。
妈妈可做个小测试,来判断宝宝的抖动是否正常:用手指轻轻按住宝宝抖动的胳膊或腿,如果宝宝抖动停止了就正常;如果并未停止或醒着的时候也抖,建议及时就医,排除是否患有癫痫。
—END—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