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访谈 董卿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过的

 魔术铺   2023-03-31 14:28:39   1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董卿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访谈,以及董卿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过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朗读者》的背后,揭秘“央视一姐”董卿那不为人知的辛酸历程!

作为央视的当家花旦,董卿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春晚没有董卿主持的话,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遗憾吧。董卿,连续13年主持春晚,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最佳主持”,如此辉煌的成绩下,却掩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努力!

从小接受“魔鬼”教育

董爸爸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十分穷困,但他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了命运。这些让董爸爸特别笃信一点,就是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所以对董卿也有着这样的期望。

董卿的父亲深知吃苦耐劳精神的可贵,虽然他的事业一直很忙,但对女儿的管教从来没有放松过。从董卿7岁该上小学的时候,就对她展开了“魔鬼”教育——董卿讲述,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让幼年董卿最难以接受的是,父亲命令她每天不许多照镜子。此外,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稍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从床上提了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

辛酸打工经历:15岁曾在宾馆当清洁工

上了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我那时候各种零工都干过,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董卿讲起一段最为辛酸的经历,“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最有难度的就是给床换床单,“那种席梦思床垫,特沉,我两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地把床单塞进去,然后再把四周叠成平整的90度角,一上午只干了两个房间,别人都去吃饭了,我还在那儿傻乎乎的干着……”

最让董卿心理上难以接受的,是爸爸对自己永远都不满意。“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饭。因为一家三口每天聚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也就吃饭那点工夫。一上桌,他就开始唠叨,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我经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我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儿,就是我爸出差了,乐得手舞足蹈,总算有两天能看不见这个人了。”

由于从小被父亲严苛教育,董卿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我跟你道个歉,我想了想,这么多年,我对你有很多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

董卿说,那顿饭,从来不喝酒的自己和爸爸一起喝光了一瓶白酒。

对于董卿如何接触主持这份工作,想必很多人都想了解吧:原由很有戏剧性

董卿陪着她的一个好朋友去考试,自己想着反正也来了,不如自己也顺道去考试看看能不能录取,结果却巧合的被录取了,这不得不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董卿就这样在浙视开始了自己的主持生涯,那时候的她也没有想到,这是她人生真正开始的地方!

在浙视打拼了一年后,董卿去了上海,那次同样报考主持的有800多人,而董卿则是两个幸运儿中的一个!

被录取后,董卿刚开始非常开心,可是在上海主持了一段时间后,那份开心就渐渐地变成了失落 ,因为根本没有事情可做,没有人理她,没有人关注她,仿佛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整天面对着那个璀璨的舞台,却只能默默地注视,这就是一个新人最真实的待遇。那段时间董卿一直处于彷徨之中,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道路究竟怎样走,然而从小要强的她,在迷茫中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读书,在书籍中寻找最真实的自己。接下来董卿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的电视专业,在大学里进行深造!

至于董卿如何在主持界小有名气的呢?源自于她主持的一档节目——《相约星期六》

在1998年,在大学深造后的董卿,摆脱了对未来的彷徨,更加确定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主持的渴望,终于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了一档新节目,那就是《相约星期六》,董卿对这个节目非常重视,此后的每天都在准备,她认为这是她崛起的一个契机,功夫不负有心人,董卿以清纯的主持风格被观众接受,随即家喻户晓,也打响了她主持事业的第一炮!

然而,董卿随后的事业并没有顺风顺水的发展,同年小有名气的董卿加入了卫视,本想凭借着《相约星期六》打响的知名度站在更高的舞台,却没有料到卫视的收视率低的一塌糊涂,这让信心满满想更上一层楼的董卿如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遍体生寒。每天枯坐在灰暗的办公桌前面,看着外面暗淡的天空,董卿又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当中......

那段苦闷的日子,董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默默地思考人生,有时候甚至连电视也不看,整天除了看《红楼梦》就是读《唐宋诗词》,把对未来的迷茫统统在书中遗忘。在董卿成功后,回想起那段灰暗的日子,确是她感到最深刻的日子,也是对她人生影响最深刻的日子,如果没有那段黑暗时光的洗礼,她不可达到如今的高度。

在家里读书的同时,董卿也没有闲着,报考了华师古典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为她古典气质的打造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回归正题,俗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卫视由于收视率的问题,进行了大改革,而改革的先锋就是——董卿。当时很多人认为董卿挑不起这个大梁,然而等董卿主持了几场节目后,人们才发现,他们都小看了这个刚初出茅庐的女孩,尤其是2000年主持的一场“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其大气的风格,自信的笑容,熟练的英语,不仅全票通过评委的审核,征服了观众们的内心,也由此奠定了了她第五届“金话筒”奖获得者的地位。

由此开始,她的主持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对于董卿如何去央视主持节目,想必很多人并不清楚。原来董卿与央视结缘,得益于她在“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中的出色表现,当时的评委团中的一员向她发出了邀请,想让她主持央视西部频道的《魅力12》。

当时的董卿并没有想象中的受宠若惊,反而显得很犹豫,毕竟已经适应了在上海生活节奏,如果去北京,没有车没有房子,也没有熟悉的人,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必须抛弃,独自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就像刚来到上海时那样。然而要强的个性,使得她丢掉了那无关痛痒的犹豫,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道路。

对于董卿来说,上海是她的家,在外的人也许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总有一种流浪感,董卿也不例外,初来乍到的她,在上海的名气并不足以提高她在央视的地位,人生仿佛又回到刚去上海主持的时候那无人问津的日子,每当她走出电视台,看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辆,那五颜六色的灯光辉映下,映射出的却是一份无法形容的陌生感,那时的董卿很想提着行李箱转身就走,可是内心深处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我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工作、激情和满足感?坚决不回!”

董卿凭借着一股狠劲,再加上她博闻强识外加准备充分,在台上是行水流书举重若轻;她懂得衣饰搭配,为了一双鞋子,肯跑遍整个北京,央视造型师都夸她上镜,迅速地在央视站稳了脚跟,取得了领导的信任。

那年12月31日,董卿主持一期元旦特别节目,从晚十点半到零点三十分。节目结束,应该进入倒计时环节,导播却着急地向她打手势:离零点还有三分钟!天啊,这是直播,台里台外有无数双眼睛!这180秒怎么办?说什么?董卿心跳如战鼓,却不动丝毫神色,云淡风轻地与观众“唠嗑”。“唠”的啥不记得了,她话语活泼,逗得观众直笑。实在没词了,董卿优雅地转向电子屏幕说:“让我们静静等待吧,等待2005年的到来。”

如果这时还不出现倒数时间,她都要哭了。“16秒”,她得救了。一下台,导演紧紧地握住她的手,像迎接英雄。工作做好的感觉多么过瘾啊,任何快乐都无法相比!

“生活中,我不属于特别爱笑的。舞台上我爱笑,很多人也很喜欢我的笑容,觉得很真诚。奇怪,我心甘情愿地把这个最好的最美的我,留给观众。这不是虚伪。站在舞台,我就很开心。非常享受工作的感觉。有时心情不愉快,但上了台就全忘了。”

2005年春晚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董卿从央视西部频道调到综艺频道,而对于她进军春晚的阵列,来源于她主持的2004年“第十一届青歌赛”。

连续20天直播,每晚直播近三小时。董卿每天下午四点彩排,到十点直播结束,换掉主持礼服又进会议中心,和老师核对次日的考题。回家已是凌晨三点,董卿还要打着哈欠背台词,生活苦不堪言,可她乐在其中。艰苦的付出后,他的到了丰厚的回报——进军央视春晚!2005年央视春晚上,由李咏、周涛、朱军、董卿组成的“春晚四人搭档”首次亮相,董卿以其“黑马”的姿态迅速被全国观众所关注,由此她的事业进入到了巅峰期。

成名后的董卿,没有过多的喜悦,反而有时会感到莫名的恐惧!

董卿看过一部主题为“恐惧”的片子,心有戚戚焉。人的每阶段都有不同的恐惧,不自知而已。6岁,她惧怕强迫自己洗碗的严厉父亲;17岁,她惧怕想念一个人的疯狂;27岁,她惧怕患得患失,惧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她在台上风采万千,从容闲雅,而在半夜,还是会莫名惊醒,惧怕熟悉的舞台终要消失,惧怕自己疯狂追求极致。

懂得恐惧,才会更珍惜生活,感激每一种即使细微的美丽。董卿描绘平凡的幸福:读读喜欢的《三联生活周刊》和《书屋》,谈一场温暖没有伤害的恋爱,撒粒种子种一盆花……或者,把心爱的碟翻出来,《放牛班的春天》、《红白蓝》、《天堂电影院》———她曾经窝在家里看过长达24小时的碟,一个人笑,一个人哭,实在累了,沉沉睡去。

在成功的外衣下,董卿还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也会哭,也会笑,也会恐惧,然而不变的,是她对主持事业的坚持和热爱!

2017年春晚

一直到2017年,连续13年主持春晚,每当看到董卿出现在舞台上,全国的观众都会对春晚充满期待,这就是董卿独特的个人魅力吧!

至于董卿的婚姻状况,目前也没有很稳定的说辞,网上的猜测大多数是富商密春雷。

2014年4月,央视主持人董卿暂时放下话筒,宣布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而对此,也有媒体猜测她停工并非因为留学,而是与多次传出绯闻的富商密春雷已隐婚,赴美产子。

据报道,爆料媒体之前曾拍到董卿独自一人现身商场选购童装,不久后在3月31日,该媒体又拍到董卿现身上海,与母亲一起带着一名一岁多的男孩逛超市的画面。而还在的年龄也与她赴美留学的时间重合。

婚姻没啥好谈的了,最近播出的《朗读者》,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气质优雅蕙心兰质的董卿!

多年的打磨,饱经风霜的洗礼,那朵含羞待放的花朵,终于向世人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生活充满坎坷,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会坚持!

董卿的成长经历

董卿出生在上海市闸北区,她的父母双双毕业于复旦大学这所高等学府。父母对董卿的希望,就是她能好好念书,考上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自食其力。

董卿的父亲对董卿非常严厉,要求她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从7岁开始每天刷碗,中学放假到宾馆当清洁工,每天早上到操场跑一千米,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

这些父亲曾带给董卿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这么多年不应该用这种方式对你……”。如今,董卿感叹,自己的成功源自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董卿回忆说:“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此外,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过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这对于当时还是小女生的董卿来说有着相当大的杀伤力。

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稍微大一点,又让她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

有时天没亮,爸爸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从床上提了起来,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董卿说,有时候她抖小机灵,下楼以后就找个门洞躲着,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喘着气跑回家,假装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跑完了”。父亲为何对自己采取这样的教育方法,董卿直到长大后才慢慢理解。

董卿深受父亲的影响

董卿的爸爸是上海崇明人,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十分穷困。董卿的爷爷英年早逝,奶奶在年龄很大时才生下这个儿子,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董卿说:“我爸爸每天上学之前,都要先到池塘里抓鱼、抓虾,跟着我奶奶到集市上把它们卖掉,挣些生活费再去上学。

高中时,爸爸问学校的老师,我应该考什么大学,老师说,你这么喜欢文科,就考复旦大学新闻系吧。”当时,董卿的爸爸并不知道这座名牌大学的名牌专业有多难考,倾尽全力后,最终考上了。

“我爸爸自己的经历,让他特别笃信一点,就是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所以对我也有着这样的期望,觉得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董卿说,爸爸是个很严谨、很坚忍也很善良的人,很庆幸自己身上继承了他的这些优点。

董卿小时候的经历

董卿出生于上海市闸北区(2015年撤销,并入静安区 [184]  ),她的爸爸是上海崇明人,爸爸是个很严谨、很坚忍也很善良的人,很庆幸她身上继承了爸爸的这些优点。她的父母双双毕业于复旦大学这所高等学府。

1979年,董卿带着父母对她的期望进入安徽淮北上小学开始学习生涯,父亲对她非常严厉,在她看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1983年只念了四年小学的她连跳两级升入初中。

1985年,董卿从安徽淮北随父母迁到浙江省嘉兴市并就读于嘉兴一中,上中学后,被老师发现颇有文艺才华的董卿常常为了参加学校的课余文艺活动而以补课等的理由对父亲撒谎。

个人生活

董卿很希望两个人的感情能够始终保持着纯粹、透明,不要掺杂太多的杂质。她是一个传统主义者,她希望在她有苦、有累、有委屈的时候,有一个关心她照顾她的男人在身边支持她、鼓励她,这本不算什么奢求。但身处娱乐圈的董卿的感情生活还是一直众说纷纭,尽管多次被媒体拍到约会的照片,但她仍坚称自己还在等待。

在杭州上学期间,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西湖旁边的三联书店,她遇到了自己的初恋,男友是一个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的男孩。董卿的第二段恋情,是1998年在上海东方电视台站稳脚跟的时候。第二任男友是一位公务员,但最终他们恋情因为年少气盛和董卿的任性宣告结束。

关于董卿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访谈和董卿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过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498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