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及营养特点 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魔术铺   2023-03-23 12:14:45   1 人阅读  0 条评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及营养特点,以及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幼儿前期的生理特征和饮食原则是什么?

指1~3岁期间。此期体格生长速度比婴儿期渐变缓慢,但语言、行动与表达能力明显发育。前囟闭合、乳牙出齐,能控制大小便。在断奶后如对营养供应不加重视,往往可引起身高不增或少增。

饮食原则

1~3岁幼儿主食应常用米粥、麦糊、软饭、挂面、面包、馒头、包子、水饺、馄饨,以及牛奶、豆浆等,所用原料如大米、小米、玉米粉、麦片、面粉、薯类等轮流交替为宜。副食应以菜、肉搭配为佳,所用原料如豆制品、鸡鸭血、蛋类、畜禽、鱼肉和虾皮、紫菜、海带等海产品,亦进行轮流搭配使用。点心则以藕粉、枣泥、赤豆粥、蛋糕、饼干、绿豆汤或牛奶、豆浆为首选食品。在饭后30分钟左右可进食一种新鲜水果。总的原则是,应做到荤素平衡,干稀交替,米面和粗粮搭配。一般情况下,每日进主餐3次,主餐间宜进点心2次,晚餐后除水果外不再进食,睡前尤忌甜食,以保证最佳睡眠状态,并可预防龋齿的发生。幼儿的生理特点之一是易感口渴,因而应多补充水分。幼儿的最佳饮料是温开水。清凉饮料、冰淇淋、可口可乐、咖啡、茶水、果奶或酸牛奶以少饮或不饮为宜,糖果和甜食以餐前少吃为佳,以免影响食欲和正常进餐。此外,还应重视饮食卫生。幼儿应少吃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饭菜和不洁食物,半成品和熟食应在取食前充分蒸透烧熟。同时,应格外强调幼儿及其抚养者在饭前便后洗手,将幼儿所用餐具定期清洗消毒。只有重视了饮食卫生,才能较好地预防或减少幼儿疾病的发生,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在保证食物新鲜、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的同时,幼儿食物应切碎、煮烂,以利于幼儿咀嚼、吞咽、消化。应去除烹调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如系硬果类食物,应先研碎后调糊取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免遭梗、塞、刺和呛咳的伤害。烹调手段应以蒸、煮、炖、煨、炒为主,口味宜清淡。

学龄前儿童每日需要多少营养?

3~6岁的儿童称为学龄前儿童。这个时期的生理特点是:身高增长、体重增加、智力发展、活动量大、人际交往增多、心理活动变得丰富,一般对营养的要求也很迫切。

热量: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热量378千焦耳左右,略低于婴幼儿时期。每日总热量需要约5 880~6720千焦耳。

蛋白质:每日需要量为50~55克。优质蛋白质(动物性食品及豆类食物中较多)应占50%以上。

脂肪:每日需要40~50克。乳类与肉类食品含饱和脂肪酸多,豆类及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宣多吃豆类及多用植物油。

糖类:每日需要160~200克,大多来源于粮食及水果(果糖)。

维生素真:维生素A。每日需要1 700~2200单位:维生素B1,每日需要0.8~1.0毫克;维生素B2。每日需要0.8~1.0毫克:维生素C,每日需要40~45毫克;维生素D,每日需要400~1000单位。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钙每日需要800毫克;铁每日需要10毫克;锌每日需要10毫克。

妈妈必读:3-6岁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学龄前儿童是3-6岁宝宝的另外一种时间段划分的统称,3-6岁营养和喂养在这个阶段也是很关键的,学龄前小儿健康发育咀嚼能力会格外增强,因此对于3-6岁宝宝的营养与喂养也是妈妈们学习的一部分。下面详细了解下3-6岁宝宝的营养与喂养知识吧。

妈妈必读:3-6岁宝宝的营养与喂养

一、学龄前宝宝的营养

学龄前小儿的乳牙已经出齐,咀嚼能力逐渐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已基本接近成人,膳食可以和成人基本相同,培养与家人共餐的能力。但营养需要量仍相对较高。

膳食要均衡,食物要新鲜、品种多样化。通过均衡的膳食,即粗细、荤蔬搭配,是可以达到0-6岁宝宝营养需要,而不必买营养品、 滋补品之类。注意摄入蛋白质的质量。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需大量的蛋白质,而且蛋白质的质量要优良,即摄入肉、禽、蛋、豆 类的蛋白质,但不宜多吃高脂肪食物。早餐要吃得好,可选择鸡蛋、牛奶、米饭、面包、小菜、馒头、果酱 、芝麻酱等搭配吃。

学龄前宝宝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要量也大,应注意补足水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配制的各种果味饮料、碳酸型饮料,不宜作为儿童补水之用。学龄前宝宝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矿物质、微量元素需求量大,调查表明,他们是易缺乏钙、铁、锌、碘及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的人羣,应注意从食物中摄入补充。可增加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及肉类、动物肝脏及新鲜蔬菜的摄入。 

总之,家长应根据这一期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营养素的需要量,安排平衡的膳食保证全面的营养供给,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学龄前宝宝钙的补充

学龄前儿童每年身高大约增长4cm~7.5cm,身高的增长主要是骨骼的增长,骨骼中无机盐占骨骼总重量的65%~70%其中磷钙就占了95%左右。这说明只有在保证供给充足的钙源时,才能保证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那么,补充多少钙才算是充足了呢?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钙的摄入标准是:

3~4岁儿童每日 400~800毫克。还需要提醒的是,人体内的钙虽然有99%是储存在骨骼和牙齿中,但有l%左右是分布在组织和血液中,当组织和血液中的钙含量下降时,神经肌内兴奋性增高,易出现睡眠不佳,易激动、烦躁,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指端发麻,甚至动脉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只有在血钙平衡时,孩子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业。

在日常生活食品中钙的含量各有不同,为了更好地给孩子补充生长所需要的钙,应选择含钙较多的食品,比如海带每100克含钙1177毫克,是常用食品中含钙量较多的食品。其他如每100克虾皮含钙200毫克,每100克牛奶中含钙120毫克,每100克豆腐中含钙277毫克等。肉蛋鱼及蔬菜和面粉中也含有较多的钙。另外还有配方奶除了含有丰富的钙质外,还有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三、做好宝宝的健康早餐

学龄前宝宝的膳食和成人基本相同,以一日三餐为主。但营养需要量仍相对较高。很多父母只重视了宝宝的午餐和晚餐的营养搭配,对早餐的营养却认识不多。有的父母很想把早餐准备得比较合乎营养,但又往往忽略膳食平衡问题,如常给孩子吃牛奶加鸡蛋。

那么那么,宝宝的早餐怎样才能做到营养素平衡呢?

首先要做到干稀搭配 。

早晨起牀后,宝宝消化功能相对弱些,食欲相对差,此时若只吃一些缺乏水分的干食,不但数量吃不多,而且不利于消化,此外,夜晚体内消耗了一定的水分,必须在早餐时得到补充,可是光吃稀食如稀饭、米汤、豆浆,能量不够,光吃干食如馒头、面包、蛋糕等,水分不足,消化不良。最好能做到干稀搭配。

最好是 荤素搭配。

早餐所摄入的营养成分要占到全日量的1/3左右清晨,食欲不高,最好选择量小但热量高的食品,做到荤素搭配 包括奶、奶制品、蛋、鱼、肉或大豆及豆制品。还应安排一定数量的蔬菜,这不仅能够维持血液酸碱度的平衡,减轻胃肠道的压力,还能为机体及时提供一定量的维生素。

四、影响儿童营养的几种危险情况

在生活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要使孩子营养充足,身体健康,就必须消除这些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有:

1.寄生虫。寄生虫会把孩子需要的营养夺走,造成营养不良。预防寄生虫最重要的是注意饮食卫生。平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餐具要经常消毒,生吃的瓜果要洗净削皮等。

2.偏食和挑食。偏食和挑食会使孩子得不到丰富和均衡的营养,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纠正的方法在于家长的正确引导。

3.不良情绪。不只是孩子本人的情绪不好会影响营养与健康,家长的情绪不好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从而使营养受损。家长应注意在吃饭前后不要训斥孩子,为进餐创造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

4.不良生活习惯。包括起居、进餐无规律、不定时,暴饮暴食等。纠正的重点在于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其次应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五、 让宝宝吃点粗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认为,粗粮口感不好,喜欢让宝宝吃又白又细的大米和白面,以为细粮的营养一定比粗粮好。

其实,粗粮的营养价值并不比细粮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细粮。比如纤维素。纤维素是不被人体利用的碳水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饮食中缺乏纤维素易诱发结肠癌、胆石症、糖尿病等。因此,提倡儿童的膳食不要过于精细, 要吃点粗粮。

总的来说,除上面说过的纤维素以外,粗细粮所含的营养素亦不尽相同。维持人体各器官生长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各种事物中蛋白质的必须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也不相同,从而导致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不一样。比如大米、玉米、面粉等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含量少,而黄豆、青豆等豆类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就较多。如果长期以一种粮食为主食,就可能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平衡甚至是缺乏,也可影响食物中蛋白质的吸收利用。所以,提倡吃粮食时既不要过于精细,也不要粗粮太多 ,要粗细搭配,以便使各种营养素互相补充。

由于粗粮的口感不如细粮好,家长可将粗粮细做,粮豆混用,干稀搭配,巧变花样,让粗粮变得好看好吃,以促进孩子的食欲。比如可以用白面与玉米面一起做成金银卷、两样面的面条等。

六、从小少吃糖眼睛更健康

在化学上,淀粉也是糖。我们已经知道,糖很黏,可以把胶原蛋白黏在一起,产生“糖化”,使肌肉失去弹性。眼睛周围的肌肉由于糖化失去弹性后,不能灵活调节焦距。当近距离看书时间很长时,眼睛的肌肉可能固定在近焦距,而不容易改变到远焦距,因此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严重时,眼睛水晶体本身也可以被糖化,变得浑浊,形成白内障,甚至导致失明,例如糖尿病眼病。

处处快餐、天天包装食品和顿顿含糖饮料。现在日益精制的高碳低脂饮食使宝宝摄入的糖分越来越多,而营养素越来越少,尤其是维生素A、硒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结果是,眼睛“糖化有余,营养不足”。维生素A、硒和必需脂肪酸等眼睛营养素。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吃动物性食品是获取和吸收它的最佳途径,单纯吃素食不能有效吸收维生素A。维生素A又叫视黄醇,是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重要成分,缺乏它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夜盲甚至全盲。

所以,要眼睛健康,宝宝的饮食要严格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多吃鱼类、肉类、蛋类、坚果、种子、天然植物油、深色蔬菜、低糖水果和全谷麦类,补充维生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矿物质(硒和锌)、必需脂肪酸和抗氧化剂。这样的饮食营养结构可以避免眼睛糖化,避免和减轻近视眼,补充眼睛营养,防止自由基损伤眼睛。

七、最佳的儿童健脑食物

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怎样才能使孩子更加聪明呢?吃得对,宝宝更聪明。下面向爸爸妈妈推荐几种健脑的食物。

鲜鱼:鲜鱼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使脑血管通畅,是最佳的儿童健脑食物。

蛋黄:蛋黄含有胆碱和蛋黄素等脑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儿童多吃些蛋黄能给大脑带来活力。

牛奶:牛奶含有钙和蛋白质,可给大脑提供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儿童适量饮用些牛奶,也能增强大脑的活力。

木耳:木耳含有脂肪、蛋白质、多糖类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是儿童补脑健脑的佳品。

大豆:大豆含有蛋黄素和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儿童每天吃上一定数量的大豆或大豆制品,能很好地增强大脑的记忆力。

香蕉:香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并含有数量很高的钾离子,儿童常常吃些也有一定的健脑作用。

核桃:核桃含有钙、蛋白质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儿童常吃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杏子:杏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儿童多吃些杏子,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保证大脑供血充分,从而增强大脑的记忆力。

卷心菜:卷心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儿童常吃些卷心菜,能够很好地预防大脑疲劳。

除此之外,小米、玉米、胡萝卜、金针菜、马铃薯、香菇、海带、粟子、黑芝麻、苹果、花生、洋葱以及动物的脑和内脏等也是较理想的儿童健脑食物。

八、如何让学龄期儿童做到膳食平衡

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家长们认为孩子自己会吃喝了,大人吃什么孩子吃什么就行了。特别是对学龄前的宝宝的饮食营养很多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有些营养不良,有些过度肥胖。

其实,此期儿童骨骼肌肉发育迅速,准备换牙,也是视力、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应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特别注意对蛋白质、卵磷脂、脑磷脂、钙、磷、钾、铁、维生素A、D、B2等的摄入。因此,此年龄期儿童的膳食要求基本与成人相同,仅主食粮食类食物摄取量较成人低。其它各种食物均可选用, *** 性的食物尽量不食。同时注意膳食平衡、品种多样、荤素搭配、粗细粮交替。烹调注意色香味美,使孩子喜欢,促进食欲。食品的温度适宜、软硬适中为小儿能接受。这一时期小儿应养成自己进食的好习惯。同时定时、定量、定点进食,注意饮食卫生。此阶段尽量给孩子自己挑选食品的自由,使之对进食充满兴趣。避免或纠正吃零食、挑食、偏食或暴饮暴食、饥饱不匀等坏习惯。

此期的餐次以一日4~5餐为宜,3次正餐,2次加餐,最好加一到两次牛奶。膳食的种类搭配及需要量:膳食应包括五类必需的食物:第一类粮谷薯类,最好是粗细粮搭配、米豆混吃;第二类畜、禽、鱼、蛋类;第三类豆、乳及制品;第四类蔬菜水果;第五类油脂。制作方法:烹调多采用蒸、煮、氽、炖、卤。膳食细、软、烂易为孩子接受,易消化吸收。菜应切成小丁、小块、小片、小丝等。水果切成块、片、条,便于小儿选拿、接受,易消化吸收。

 九、宝宝挑食的几种原因

挑食、偏食、拒食等都是孩子常见的饮食问题。那首先我们要清楚宝宝为什么不爱吃饭、挑食?常见的原因有:

1、宝宝的肠胃不适,由于零食或者别的食品吃的太多了,或者是某些药物的反应,对肠胃造成了负担。让宝宝的胃有饱肠和不适感,所以,宝宝不想吃饭。

2、由于宝宝的吞咽功能不如大人完善,有些食物如长茎的菜叶等,会梗在喉咙中造成不适或呕吐。让宝宝反射性的拒绝此类菜。给人挑食不爱吃蔬菜的假象。

3、宝宝本身体内就不需要某种物质,宝宝对食物的需求是很本位的,他不会象大人一样根椐书上或杂志上的说法吃什么有益就吃什么,宝宝不一样,他只听自已的,他本能想吃什么就是什么,也就说明他体内缺什么。

4、饭菜不合口味,菜式一成不变,宝宝是喜欢新的东西的,宝宝是好奇的。 一成不变的饭菜,吃多了不但宝宝倒胃口,大人其实也会抗议的。

5、没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边吃一边玩的对肠胃消化是不利的,也不能让宝宝品味到饭菜的美味。如何谈得上胃口好呢?

努力找出宝宝挑食的原因,让进餐成为宝宝一件很快乐的生活活动,让宝宝健康成长。

十、多吃排铅食品预防铅中毒

有研究表明,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较成人高50%。铅中毒呈慢性发展,初期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铅在体内逐渐积累,慢慢会危害到体格生长及智力发育。

要预防宝宝铅中毒,一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如饭前洗手,不用嘴啃咬 学习用具,不要带孩子在汽车尾气和铅尘浓度高的马路边玩耍、逗留。另外,由于铅在体内的吸收途径与钙、铁、锌可发生竞争,所以儿童膳食中含钙、铁、锌丰富,就可以减少铅的吸收。特别是牛奶,其所含蛋白质能与体内铅结合成一种不溶性化合物,从而使肌体对铅的吸收量大大减少。另外,维生素C与铅结合成难溶于水而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也是有助于体内铅的排出。含铁丰富的食物有:海带、动物肝脏、动物血、肉类、蛋类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卷心菜、苦瓜、猕猴桃、枣、广柑等。若发现孩子血铅高要即刻治疗。

爱心小提示:学龄前宝宝的营养还是离不开妈妈们无私的关爱

测测妈妈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以下几点呢?

@了解学龄前宝宝钙的补充,为宝宝准备美味健康早餐;

@真正的去了解影响儿童营养的几种危险情况,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 让宝宝吃点粗粮;

@从小少吃糖眼睛更健康,让宝宝去吃最佳的儿童健脑食物;

@如何让自家宝宝做到膳食平衡,解决宝宝挑食的问题,多吃排铅食品预防铅中毒。

学龄前儿童生理发育有哪些特征?父母应注意什么?

学龄前儿童生理发育有哪些特征?父母应注意什么?

0~3岁是婴儿发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大脑发展迅速,婴儿的视觉和听觉能力、语言能力、符号和数字的认知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能力也迅速形成和发展。好好利用这段黄金时期,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的发展潜力,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早期教育=早期教育,一般从出生到小学前阶段,根据宝宝的发育、敏感期等,注意宝宝的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发展。在儿童发育的早期(0~3岁),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婴儿的大脑功能尚未定型,“可塑性”处于高峰。

一、 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1、体格发育特点

与婴儿相比,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速度相对较慢,但仍保持稳定增长。在此期间,体重每年增加约2kg,身高每年增加约5cm。

2、神经系统

3岁时,神经系统的发育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加和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在继续。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婴儿期。

3、消化系统

虽然第一颗恒牙可能在6岁时萌生,但这一时期的咀嚼和消化能力仍然有限,远远低于成年人。特别是,适应固体食物需要很长时间。因此,在此期间不允许给成年人喂食,以避免消化障碍。

4、心理发展特点

3至6岁的儿童注意力分散,无法集中精力吃饭,在食物选择上有自己的决定倾向,并且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父母不能做的事:不要成为一个抵抗者。因为一些家长担心他们的孩子不能独自做这件事,他们必须参与到每件事中。事实上,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当该放手的时候,放手,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每一件新事物,给孩子更多的发展空间,这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没有必要再这样做了。

只做这一切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他们往往很早就带着不称职的孩子出来,所以让孩子自己做吧。不要打扰孩子。他喜欢玩玩具或独自画画。这是他成长的必要阶段。父母干扰孩子的正常生活对孩子有害。

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

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

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孩子对于家长而言是最为宝贵的,学龄前期孩子的发育情况也是很多家长所关心的。下面来看看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及相关内容。

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1

1、学龄前儿童的神经系统在营养的充足供应及环境的不断刺激下,较幼儿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神经系统的发育已趋于完善,这些变化意味着神经冲动的传导会更加迅速而准确。此期儿童好奇、好学、好动。因小儿大小肌肉的发育仍有待完善,故动作虽快,却缺乏稳健性。

2、自控能力增强,由于大脑皮层机能的逐渐发展,儿童的内部控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它使儿童能够有可能形成更复杂、更精确的暂时神经联系,对于综合分析外界事物,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十分有利。但儿童的这一机能仍在发育阶段,持续性有待发展。所以此期儿童不可能长时间地控制自己的行动,对十分精细的动作多不能胜任,家长应了解他们约束自己行为的久暂,在从事某些难度较大的活动时,以灵活的方式作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防止儿童因自控力终结而导致一些不愉快的后果。

3、动作的发育有赖于肢体大肌肉与手部小肌肉的发育状况。大小肌肉的发育时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乃至日后文字书写的作用,均举足轻重。如果此期儿童神经系统及智力发育状况良好,很多的神经冲动会使儿童产生尝试的欲望;而各种尝试均是想与做的有机结合。如果动作发展不好,会使想象中的事物得不到实现,屡屡受挫会使儿童产生畏惧感,甚至挫败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处事态度。消极、低沉、畏缩的情绪困扰,将使他们远离成功。所以,此期家长应鼓励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与就餐有关的活动内容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即参与性较幼儿期更强,这样有助于儿童动作的发育与成熟。

4、此期儿童的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在游戏中及与人交往中充分发展。该项能力的发展与其身体的发育及语言的发育密切相关。由于独立行走,使儿童接触范围扩大,信息来源增多,随之对神经及脑的不断刺激,会产生学习与模仿的动机。提问题是良好的学习方式,在与成人的一问一答中,儿童对语言及事物的理解能力得到锻炼。由于儿童接触社会的范围有限,理解能力的发展尚在初期,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从而对事物想入非非,做出一些令家长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家长引导及时,会对儿童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与调养作用,切忌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将孩子置于懵懂状态之中。经常让儿童置身于这种境地,他们的'想象力会被严重地扼杀。他们遇事将不知所措,容易产生自责、焦虑、或者淡漠等情绪,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家长及周围的人产生敌意。严重者还会出现恶梦、遗尿、吸吮手指、咬指甲等生理反应。

5、语言的发育。言语是心灵的表达,是学习与沟通的桥梁,是儿童进入学龄期的必要准备。言语发展不良,会使儿童出现学习障碍的情况。一个人的言语能力包括很多,如听说能力,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等。学龄前儿童的这些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即儿童不仅可以通过感知来认识事物,而且能够通过词语的描述、讲解、与各年龄组的人进行沟通,以认识更多的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在内控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等相关因素的类同作用下,儿童不仅能够接受别人的言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自言自语)调整自己的行为。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给他们更多的说话机会,能够形成良好的交流气氛,这样可在不知不觉中向儿童灌输更多的营养知识,有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及儿童的健康成长。

6、意志发展是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发展的。所谓意志即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期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新生儿没有意志;婴幼儿在言语发展的同时,行为受言语的调节,出现有意行动及抑制行动的状况,这便是意志的最前知形态。学龄前儿童的意志应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果家长一味娇惯,过于放纵儿童的行为,很容易使儿童产生消极的意志倾向,如依赖性、顽固性、冲动性。“自己来”是意志行动开始发展的标志,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机,以教育鼓励为主,使儿童的积极意志品质得到充分发展,那就是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学龄前儿童的各项功能尚在发展中,家长应鼓励儿童参与各种活动。以就餐为例,儿童多凭兴趣自己进餐,但因各项功能的不足,进餐的准确性及手对工具的控制能力均受到影响,易将饭菜撒落桌上,或异脏衣服,同时会产生烦躁情绪。如果此时家长接过餐具开始喂哺,就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易形成消极的意志品质。反之,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通过一系列的教育途径,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他们坚持到底,这样就会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积极的意志品质及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恶语相加与包办代替都是不可取的。唯有鼓励与恰当的教育,才能使儿童在获取营养的同时,培养能力,锻炼意志,为迎接学龄期的到来,做好身体与心理双方面的准备。

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2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

1、体格发育。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发育速度相对减慢,但仍保持稳步增长。各项生理的发育速度很快,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由于身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

2、视力发育。这个阶段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该期能及早发现孩子视觉异常,及时采取办法,眼睛的许多不正常情况可以得到纠正。

3、骨骼与肌肉发育。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硬度较小,但是弹性非常大,可塑性强,因此一些舞蹈、体操、武术等项目训练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但如果儿童长期姿势不正确或受到外伤,就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

4、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此时儿童脑组织达到成人脑重量的86%~90%。此时儿童的神经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神经冲动的传导会更加迅速准确。此期的儿童会很好奇、好学、好动。

5、心理发育。5~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动作的发育有赖于感知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发展,这些又反过来影响着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情绪及个性发展。

6、牙齿发育。此期乳牙已出齐,换牙已开始,首先在乳臼齿的后边上、下、左、右共长出四个大牙。乳牙开始动摇,按顺序逐个脱落,更换为恒牙。换牙的时间略早略晚都属正常。乳牙出齐后,咀嚼能力增强。

促进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玩具有哪些

1、推拉玩具: 玩具除草机、购物车或吸尘器、娃娃车、带轮子的拖拉小动物、轻巧的手推车等。

2、摇摆玩具: 摇摆马、摇摆小车和摇椅都能让孩子在玩耍中开发想象力。

3、体育运动装备: 接球之类的运动能提高手眼协调性,还能锻炼孩子的奔跑能力。刚开始可以选择较大的橡皮或塑料球。踢球的运动也很重要。

4、骑乘玩具: 这类玩具能锻炼脚的力量,还能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可以选择玩具小汽车、较宽的紧贴地面的骑行小车等。

学龄前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特征3

学龄前宝宝饮食

1、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习惯主要有不挑食、偏食,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饭前、吃东西前洗手,不吃不洁食物,吃饭时不看书、不看电视、不说笑,饭后不做剧烈运动等。

2、膳食要均衡,食物要新鲜、品种多样化:通过均衡的膳食,即粗细、荤蔬搭配,是可以达到儿童的营养需要,而不必买营养品、 滋补品之类。

3、注意摄入蛋白质的质量: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需大量的蛋白质,而且蛋白质的质量要优良,即摄入肉、禽、蛋、豆 类的蛋白质,但不宜多吃高脂肪食物。

4、早餐不宜马虎:调查表明,从早餐中获得足够热能和蛋白质的孩子,其体形和机能发育较好,学习效率 亦高。早餐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得好,可选择鸡蛋、牛奶、米饭、面包、小菜、馒头、果酱 、芝麻酱等搭配吃。

5、补足水分:学龄前儿童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的需要量也大,应注意补足水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配制的各种果味料、碳本 型饮料,不宜作为儿童补水之用。

6、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处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对矿物质、微量元素需求量大,调查表明,他们是易缺乏钙、铁、 锌、碘及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的人群,应注意从食物中摄入补充。可增加乳制品、豆制品、 海产品及肉类、动物肝脏及新鲜蔬菜的摄入。

7、适当吃些零食:可在午后三四点钟时吃一些零食,可缓解饥饿,提高效率,现提倡吃些硬果类零食 ,因为它们营养丰富,而且通过咀嚼有利于咀嚼肌发育,有益于视力。但应控制食量,而且不在饭前吃。

8、注意食物的色香味,进食环境整洁优美:良好的进食环境是合理营养的基本条件,儿童进餐的环境应整洁、卫生,不在吃饭时训斥、指责他们,让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专心进食,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关于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及营养特点和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https://www.moshupu.com/post/248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