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高飞》是卡罗尔• 巴拉德导演,美国上映的一部电影,曾获第69届奥斯卡金像最佳摄影奖。豆瓣评分8.9
导演卡罗尔• 巴拉德擅长讲述人与动物间的故事,1983年拍摄《狼踪》、1996年拍摄《伴你高飞》,2005年拍摄《杜马》,一系列动物为主题的影片,记录了人类观察动物,影响动物生存的过程,也探讨了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模式。
前苏联学者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认为,电影的意义是“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任务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
在这部影片中,小艾米不幸丧母,我们与她一起品尝孤独和思念的滋味。艾米发现大雁蛋,孵化、照顾、陪伴,我们与她一起感受生命的奇妙。艾米和爸爸教会小雁飞翔,护送小雁飞往安大略湖,我们与她一起感受失败和成功的力量。和缓细腻的镜头,仿佛使观影的我们也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与艾米一起面对挑战,让我们从镜头描述中感受这部影片的美妙。
01 巧用伏笔 独特的叙述镜头 揭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伴我高飞》擅长用远近镜头的切换,叙述故事,隐含观点。
第一部分,相依为命的母亲车祸去世,十年未见的父亲带领小艾米回到加拿大的家。艾米常常独自坐在农场辽阔的草地中,远镜头扫去,只见幼小的女孩抱膝而坐,与人平齐的草丛随风微微舞动。大和小,静和动,两种对比,彰显了小女孩艾米心境的孤独和仿徨,也揭示了个人置身于自然界,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助。艾米偶然发现的一窝被遗弃的大雁蛋,与她幼年骤失庇护人正好前后呼应,引起共鸣。
第二部分,新家里,相关人物悉数登场,影片用近镜头记录了艾米生活的变化和热闹的场景。艾米在与爸爸的新女伴、叔叔以及号称动物保护者却主张人为剪去小雁翅膀的互动中,慢慢敞开心扉,与身边的人互动。小艾米之前如何度过童年的,影片没有讲述,但是从影片第二部分,可以看出艾米的热心和负责任,小雁的成长也对应着艾米自身的成长。
第三部分,艾米的父亲爱好发明,也爱好驾驶滑翔机。这为他提出用滑翔机给小雁做示范,引导它们飞翔作了铺垫。艾米和父亲一起驾驶滑翔机引领小雁们完成迁移。期间获得许多失败,闹出许多乌龙,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赞誉。影片又一次采用远镜头模式,长达几分钟的镜头记录了艾米驾驶滑翔机,带领小雁们飞翔在高空中,音乐激昂,鼓舞人心。小雁高飞,迁移成功,也暗示着艾米高飞,找到了她的新家和家人的爱,成为一个独立、坚强、勇敢的大姑娘。
02 擅用共情 递进的情感层次 揭示艾米与自然三种互动形式
一般来说,故事片比较难拍,节奏缓慢,情节单薄,不容易吸引快速消费群体的喜爱。但是这部影片善于运用共情,让观影者与影片人物一起同频共振,感受人与自然间相依、共存和反作用的三种递进关系。
① 共情疗愈心灵 艾米在自然中疗伤
共情是指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作出相应的回应。在影片开头,车祸、孤女、十年未见的父亲、陌生的环境,种种元素,透露出艾米可怜、孤独、需要同情和抚慰的现状,观众自然而然地代入到影片中。农场的辽阔、草丛的茂盛、夕阳西下的静谧,观众很容易想起自身那些苦闷、失落、彷徨的感觉,与影片的情感发生共鸣,加强了对影片自然环境的感知度。
学者麦尔和弗朗茨提出,自然联结是 “人们在情感和经验上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并归属于自然的程度”,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艾米骤经变故,置身于自然中疗伤,正是人的情感寄托给自然的物体,又从与物体的相处中获得情感的抚慰,正是人与自然“共情”的作用。
②共情拥抱心灵 艾米与自然良性互动。
美国作家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指出,共情能把我们从表层连接带到对一个人的完全接纳。
艾米从发现大雁蛋,孵化、喂养到训练飞翔,从单纯的照顾到倾注感情的考虑。出于野雁不可以家养的规定,艾米必须要令这些小雁回归自然。父亲与她一起,驾驶着滑翔机,一路护送“雁妈妈”艾米带领小雁们飞向安大略湖。途中,父亲摔下地面,胳膊受伤,无法驾驶。艾米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年仅13岁的少女孤身一人,驾驶滑翔机,完成了此次冒险。
观看小雁破壳、长大、模仿妈妈,我们理解了艾米浓烈的情感倾注,陪着小艾米一步步成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于我们何尝又不是自身的一次进化。我们跟随着艾米,与自然、与动物良性互动,获得心灵地洗涤。
③共情引导信念 艾米反作用于自然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信念是生命的含义,人们因为它而不会自我毁灭、继续活下去的含义”。艾米一出场是令人揪心的,一个孤女,悲痛而孤单,该怎么走出生命的困境?
所幸的是,有这么一群小雁,有这么一群帮助她、支持她的亲人,给予她爱的力量,让她走过生命的黑暗。当她在父亲无法一起同行的时刻,战胜迷失和害怕,用勇于对生命负责、对自然负责的信念去走向胜利。艾米带领小雁在高空中飞翔的画面久久在我心中回荡,影片用共情的手段,引导观众增强维护自然平衡的信念。
03 多用辩证 多角度观念碰撞 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
好的叙事电影,观念不是一边倒,而是充满辩论的思维。在《伴你高飞》中,经常出现一些观点的碰撞。
① 影片中第一场争辩在于一个早晨,挖机突破静谧,吓坏动物,吵醒父亲。随后他参加了一场听证,阐述了保护自然的观点,表示不应该开发农场。但一个农民也发表了他的观点。他说作为一个农民,收入少,要供孩子上学,开发农场是生计的来源,需要被开发。生计和环保,一个永恒的话题。环保先于开发的是原则,但是对于微小的个人,温饱受影响,该如何平衡开发和破坏自然。影片没有给出直接答案,但引发人的思考。
② 第二个争议性行为发生在一个动物保护者的身上。他热衷于保护动物,考虑青山绿水,动物怡然自得。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提出要人为地剪去小雁的翅膀,变飞禽为家禽,阻止它迁移,回归自然。行为和心理的矛盾和冲突特别让人诧异和不解。在保护动物天性和改造动物上,天平怎么倾斜,也引人深思。
结语:培根曾说,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本片用一个小女孩保护小雁天性的故事,缓缓诉说了人与自然相处的三种递进关系。除了为艾米点赞,和喊出“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口号,我们也应当持续地思考,如何在人与自然三重关系的基础上,使生存开发与自然保护齐头并进、合作共赢,既能保护自然,又与自然良性地互动。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