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改变入睡行为呢?
这个就不得不说到睡眠联想
特别申明:自主入睡并不是衡量睡眠好坏的标准之一,睡眠的连续性才是衡量睡眠质量的标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因为睡眠联想而造成睡眠问题,也不是每个宝宝都需要调整入睡方式。
什么是睡眠联想跟睡眠环境
-睡眠联想,又可以称之为睡眠环境,就是跟入睡相关的人事物或是行为。
其实我们可以比较简单地理解为“需要抱睡,奶睡,需要大人陪着睡”。以我们成人的角度来看就是“认床,认被子”这样子的情况。
睡眠环境指的并不是房间如何布置得舒适,而是人,枕头,被子这些都是睡眠环境的一环。
-入睡时的环境与醒来(部分觉醒)时的环境不一致
那睡眠联想会造成什么问题呢,入睡时候的环境跟醒来到时候是不一样的,环境的改变容易让孩子醒来。
这个其实是人或是说动物天生的自我保护机制,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在部分觉醒的时候,检查环境是否一样,确认自己是否安全。所以入睡的时候是抱着的或是含着奶的,醒来到时候不是这样的状况了,就很容易醒来。
这个就跟喝醉到断片的时候一样,这个很多人应该都有体验过,喝醉了,醒来如果是在自己房间或是家里,那比较大概率可以继续睡,但是如果醒来是在一个陌生环境的话,那吓到完全清醒的可能就比较大。
成人在夜间也会经历短暂的醒来,只是这个时间很短暂,而且成人的睡眠能力比较好,能接着又睡着,所以很多人没有感觉到这个夜醒。
-长期的哄睡依赖,造成部分觉醒时需要(认为要)哄睡才能再次入睡。
那如果是养成习惯了,对哄睡的依赖程度高,就会出现醒来到时候,就需要寻找同样的方式入睡。
我觉得这个也可以说是孩子认为睡眠就是这样的,尤其对于夜醒非常频繁,必须抱起来或是含着奶睡到的。
其实部分觉醒并不是每次都会那么清醒,尤其前半夜,如果夜醒的频率到一个小时一次,或是更多,那可能就是孩子对睡眠产生了错误的联想。
枕头实验与安全感
法伯做过一个“枕头实验”,就是在一组成人睡着后,将枕头给去除掉,而百分之90的人都会因为枕头消失了而中断睡眠清醒,只有百分之10的人没有醒来。这个就是睡眠联想对于睡眠连续性的重要。
“入睡与醒来时的环境不同让他没有安全感。如果睡眠环境能保持不变,绝大多数孩子都能睡得很安稳,他们不必保持警惕去反复确认环境是否变了”-法伯睡眠宝典。
睡眠联想是为什么要改变入睡行为的核心,因为入睡的时候跟醒来的时候环境不同,这样的改变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从而起来。
所以很现实的事情就是抱睡奶睡可能并不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不然就不会出现“放不下,落地醒,小觉短醒来就哭”的情况。
再一直重复这样的情况出现,宝宝就会开始有警惕,更进一步地出现刚有放下的动作就哭醒的情况。
反而在床上拍睡的宝宝,能够较容易实现较长的连续性睡眠。
安抚的等级
安抚的力度由高到低:
奶睡与抱走摇(奶不睡,抱不睡)
奶睡
抱睡
拍睡
陪伴入睡
自主入睡
安抚的等级,等级越高,安抚力度越大,越容易让宝宝睡着,但是相对的更容易依赖,或是引起睡眠联想造成的睡眠问题。
注意哦,安抚的方式只有强度高低之分,不存在好坏,只要不造成睡眠问题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出现最高等级的安抚需求,奶睡与抱走摇,也就是可能会奶不睡,抱不睡,哄睡很困难的话,那就要注意了。
最近又看到很多机构在复制文案,说不要抱睡,用深蹲或是抱走摇的方式去哄宝宝入睡会比较好,这个真的不要尝试。
深蹲跟抱走摇的安抚力度都是很高的,要不是以后停不下来,一停就哭,不然就是深蹲到累死!
为什么自主入睡
所以为了解决睡眠联想的问题,不可否认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自主入睡。
自主入睡最严格的来说就是宝宝在没有陪伴下,在床上完成自主入睡。
但这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比如同房或是同床睡的,要做到这样其实可以说是多此一举。
看回到上面提到的,睡眠环境,让宝宝入睡后,大人在回到房间睡,大人依然是睡眠环境的一环,所以说这样的情况等同于大人陪着入睡。
所以自主入睡也可以是,大人同床的陪伴下,一起躺着,没有安抚或是少量安抚的情况下入睡。
分床的可以是在大人的陪同下,没有安抚或是少量安抚的情况下,自己在婴儿床上睡着。
如果能做到这样的程度,那睡眠的连续性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完全的自主入睡也不代表宝宝就完全不会醒,就像之前说的,可以造成宝宝醒来的原因太多了,并不只是睡眠联想。
要了解自主入睡跟怎么去做到,就得先了解基础的宝宝的睡眠机制,跟哄睡是什么?看下一篇!
Joe爸爸的碎碎念
有时候我其实就挺羡慕那些奶睡还能睡得好的宝宝,真的是太轻松了。睡觉时间到了,喂奶就是了!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著作权或隐私,请联系QQ:1765130767。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处理!